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晋城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等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晋城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等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晋城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等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晋城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等六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临汾一中、晋城一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中等六校
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里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其定义是凡是能够释放质子(氢离子)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下列粒子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
A.CH3COO-B.HSO3-C.OH-D.C2O42-
【答案】B
【解析】A.CH3COO-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醋酸,不能释放出氢离子,属于碱,A错误;B.HSO3-能释放出氢离子,也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因此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B正确;C.OH-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释放出氢离子,属于碱,C错误;D.C2O42-与氢离子结合生成草酸氢根或草酸,不能释放出氢离子,属于碱,D错误,答案选B。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氢氧化钠B.硫酸钡C.二氧化硫D.铜单质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是强碱,属于电解质,A错误;B.硫酸钡是盐,属于电解质,B错误;C.二氧化硫不能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D.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
电解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用品
有效威分
NaCl
Na2CO3
Al(OH)3
NaClO
用途
调味品
发酵粉
抗酸药
消毒剂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可用于调味品,A正确;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B错误;C、氢氧化铝可用于抗酸药,C正确;D、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D正确,答案选B。
4.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通入X气体或加入X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X不可能是
A.NO2B.HClC.H2O2D.NH3
【答案】B
【解析】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能把SO2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A不符合;B.HCl与二氧化硫以及氯化钡等均不反应,B符合;C.H2O2能把SO2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钡沉淀,C不符合;D.NH3与SO2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铵,进而生成亚硫酸钡沉淀,D不符合,答案选B。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D.Al2O3易溶于水,可用作冶炼金属铝
【答案】A
【解析】A.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A正确;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显酸性,不能用于干燥氨气,C错误;D.Al2O3难溶于水,D错误,答案选A。
6.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OH-、Cl-B.K+、Fe2+、Cl-、NO3-
C.Mg2+、Na+、SO42-、Cl-D.Na+、ClO-、SO42-、I-
【答案】C
【解析】A.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酸性溶液中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Mg2+、Na+、SO42-、Cl-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酸性溶液中ClO-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掌握离子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解答该类试题时一般遵循以下几步:
第一步:
细审题抓关键,注意“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关键词。
其次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无难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
第二步:
分析限制条件,例如溶液的酸碱性等关键字。
7.在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该装置是蒸馏装置,适用于蒸馏实验,A不符合;B、该装置用来进行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B正确;C、该装置是过滤操作,适用于过滤实验,C不符合;D、该装置适用于蒸发实验,可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不符合,答案选B。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效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B.7.8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
C.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A.CO2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44,且均由3个原子组成,所以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A正确;B.Na2S和Na2O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是78,且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均是1:
2,所以7.8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B正确;C.2.3gNa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Na2O,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错误;D.5.6g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1mol,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氯化铁,反应中氯气不足,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正确,答案选C。
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如下所示,下列有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B.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C
【解析】A.电解质包含于化合物中,A错误;B.化合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
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C正确;D.电解质包含离子化合物,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利用题干中的几种关系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各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3腐蚀电路板:
Fe3++Cu=Fe2++Cu2+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13++4NH3·H2O=AlO2-+2H2O+4NH4+
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
NH3·H2O+CH3COOH=NH4++CH3CO0-+H2O
【答案】D
【解析】A.FeCl3腐蚀电路板:
2Fe3++Cu=2Fe2++Cu2+,A错误;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CO3-+OH-=CO32-+H2O,B错误;C.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13++3NH3·H2O=Al(OH)3↓+3NH4+,C错误;D.氨水和醋酸溶液混合生成醋酸铵和水:
NH3·H2O+CH3COOH=NH4++CH3CO0-+H2O,D正确,答案选D。
11.mmolCu2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
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A.4m molB.10mmolC.10m/3molD.2m/3mol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Cu2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2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则nmolCu2S共失去nmol×(2×1+8)=10nmol。
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2价,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具有的性质,注意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
12.用一定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所选试剂均足量且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A.NaCl溶液(I2):
CCl4B.Na2CO3(NaHCO3):
盐酸
C.CO(SO2):
Na2CO3溶液D.FeCl2(FeCl3):
Cl2
【答案】A
1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别用质量均为mg的CH4、CO2、O2和SO2四种气体吹出的气球体积大小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
B.气球①和气球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
C.气球①和气球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
1
D.气球③和气球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
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的Vm是相等的,用mg的CH4、CO2、O2、SO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体积大小不同的气球,则根据V=nVm=
Vm得到体积和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所以体积的大小顺序是:
CH4>O2>CO2>SO2,C中装的是氧气,故A错误;B、根据A的分析,D、C、B、A四个球中分别是CH4、O2、CO2、SO2,气球A和气球C中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M的倒数之比,即为32:
64=1:
2,故B错误;C、气球A和气球D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等于M的倒数之比,即为1:
4,故C错误;D、气球C和气球D中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
32:
16=2:
1,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相关知识。
1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独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Na+,无K+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B.BC.CD.D
【答案】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铝的性质、焰色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及基本操作方法来分析评价,易错选项是A,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图中所示物质转化关系且都经过一步就能实现的是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2O2
B
Fe
FeCl2
Fe(OH)2
C
NO
NO2
HNO3
D
Al
Al2O3
Al(OH)3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不能直接转化为过氧化钠,A错误;B、氢氧化亚铁不能直接转化为铁,B错误;C、NO与氧气化合生成NO2,NO2溶于水转化为硝酸,硝酸被还原可转化为NO,C正确;D、氧化铝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也不能直接转化为铝,D错误,答案选C。
16.取36 g某铁矿石(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经过滤、洗染、干燥后得到5.6 g不溶物。
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灼烧,得32 g红棕色固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铁矿石转化为红棕色固体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铁矿石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滤液中:
n(Fe2+) :
n(Fe3+)=1:
1
C.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3O4
D.36 g该铁矿石与1m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L
【答案】C
【解析】某铁矿石(若只含铁的氧化物和SiO2)取36g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铁的氧化物溶解,SiO2不溶,则过滤、洗涤、干燥后得5.6g不溶物为SiO2,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过滤、洗涤后将沉淀灼烧,得32g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故固体中n(Fe)=2n(Fe2O3)=2×32/160mol=0.4mol;又铁的氧化物为36g-5.6g=30.4g,所以铁的氧化物中O元素的物质的量为(30.4-0.4×56)g÷16g/mol=0.5mol,则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
A、根据以上分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则最终转化为红棕色固体为Fe2O3,铁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可以看作是2FeO·Fe2O3,所以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滤液中n(Fe2+):
n(Fe3+)=1:
1,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C错误;D、铁的氧化物中O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消耗盐酸中的氢离子为1mol,则需要1L1mol/L的盐酸,D正确,答案选C。
17.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
I.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佳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B.升华C.分液D.蒸馏E.过滤
(1)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___________。
(2)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___________。
II.实验室欲配制480mL0.1mol/LNaOH溶液。
(3)通过计算可知:
用托盘天平称取的NaOH 质量为__________,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除图中已有的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
(4)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NaOH 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
(1).C
(2).D(3).2.0g(4).ac(5).500mL容量瓶(6).BD
【解析】
(1)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需要分液。
(2)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需要蒸馏。
(3)实验室欲配制48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使用500mL容量瓶,因此用托盘天平称取的NaOH质量为0.5L×0.1mol/L×40g/mol=2.0g;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不需要分液漏斗和漏斗,答案选ac;(4)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导致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A错误;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溶质减少,浓度偏低,B正确;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少,浓度偏高,C错误;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D正确,答案选BD。
18.现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由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 中的几种组成,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二:
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 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三:
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
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可能存在CO32-、Cl-、Na+、K+
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______(填化学式)并加热,也能得出步骤一、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Cl2+2I-=I2+2Cl-(3).Ba(OH)2(4).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
【解析】本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
无色溶液不含有紫色
、淡绿色Fe2+。
步骤一得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表明原溶液含有
。
步骤二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表面原溶液含有
、
。
步骤三得到的黄褐色溶液C是含有I2的溶液,表明原溶液含有I-。
(1)A.正确。
B.可能存在
。
C.可能存在CO32-、Cl-、Na+、K+。
D.
、
、Cl-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反应是氯气置换碘的反应。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再加入的物质既能与
反应生成沉淀,又能与
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是氢氧化钡。
(4)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Na+、K+。
19.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则:
①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C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
①由B生成C时,每生成1molC,消耗W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②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条件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NO
(2).不能(3).3NO2+H2O=2HNO3+NO(4).0.5 mol(5).S+2H2SO4(浓)
3SO2↑+2H2O
【解析】
(1)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则C是NO2,所以A是氮气,B是氧气,C是NO,则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NO。
②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2,所以实验室制取NO时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2)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A是硫,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W是氧气,B是SO2,C是SO3。
①由B生成C:
2SO2+O2
2SO3,所以每生成1molC,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②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D是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
3SO2↑+2H2O。
20.肼(N2H4)是一种重要的液态火箭燃料,具有强还原性,工业上利用尿素[CO(NH2)2]、NaClO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水合肼(N2H4·H2O)、Na2CO3等物质。
(1)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与肼的摩尔质量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氧气B.硫化氢C.硅化氢D.氟气
(2)上述生成水合肼的反应中尿素作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发射“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用肼作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会生成氮气和水。
该反应中每生成6.72 L(标准状况)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肼燃烧易产生NO,可用漂白粉溶液脱除NO。
为提高NO的脱除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向漂白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不同添加剂,测得其对NO脱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KMnO4、 H2O2、NaClO2 的 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
(1).AC
(2).还原剂(3).CO(NH2)2+NaClO+2NaOH=N2H4·H2O+Na2CO3+NaCl(4).0.8mol(5).NaClO2【解析】
(1)肼的摩尔质量是32g/mol,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是32g/mol、34g/mol、32g/mol、38g/mol,答案选AC;
(2)尿素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2价,所以上述生成水合肼的反应中尿素作还原剂,次氯酸钠是氧化剂,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生成,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NaClO+2NaOH=N2H4·H2O+Na2CO3+NaCl。
(3)反应的方程式为2N2H4+2NO2=3N2+4H2O,每生成3mol氮气转移8mol电子,因此反应中每生成6.72L(标准状况)N2即0.3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4)由图可知高锰酸钾的脱除率最高,其次是双氧水,所以KMnO4、H2O2、NaClO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NaClO22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b→c→f。
_____________
(2)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与收集器之间没有用导管连接,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收集器及硬质玻璃管中的物质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试剂X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有同学分析淡黄色溶液中含有Fe2+,你认为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固体产物的成分可能为_____(填字母)。
A.Fe和FeCl3B.FeCl2 和FeCl3C.Fe、FeCl2和FeCl3D.Fe和FeCl2
(4)加入少许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g,h,d,e
(2).有棕褐色烟生成(3).防止堵塞(4).KSCN(或NH4SCN)(5).合理(6).A(7).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化(8).2Fe2++Cl2=2Fe3++2C1-
【解析】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氯气干燥剂、碱石灰具有碱性而吸收氯气、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而抑制氯气溶解,装置排列顺序为气体的制取→洗气→干燥→氯气和铁的反应→尾气处理,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g→h→d→e→b→c→f;
(2)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烟,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有棕褐色烟生成;棕褐色烟冷却易生成固体,导气管口较细,易堵塞,所以硬质玻璃管与收集器之间没有用导管连接;(3)Fe3+用KSCN溶液检验,Fe3+和K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而使溶液呈血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