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266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教案

★单元名称:

第五单元

★主备人:

王红英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由3篇阅读课文《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和一篇习作、一个联系组成。

本单元是动物篇,《鸟语》是让我们去关注动物。

《天鹅的故事》让我们尊重生命。

《生命的壮歌》则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以“生态、生命”为主题,通过动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习动物勇敢、团结、顽强的精神,并教育我们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告诉学生要学习动物勇敢、团结、顽强的精神,并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4.练习钢笔字,知道摆好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紧凑、匀称。

5.通过猜谜语、创作谜语,培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学习成语和《古今贤文》,学会合作。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做主持人。

6.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告诉学生要学习动物勇敢、团结、顽强的精神,并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2.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

五、分课教学思路

《鸟语》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呼唤。

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部分要反复朗读,直至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

课文的四到七自然段分别向我们再现了作者与几种鸟儿间交谈的画面,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画面,动笔圈一圈、画一画,找出重点词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议一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评读等方式,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作者与布谷鸟那无拘无束的对话,而后引读第五自然段,抓住“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懈怠!

”一句话进行说话训练:

声声催促仿佛在说——,让学生去切身体会鸟语带给作者的无限的遐想空间。

《天鹅的故事》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要紧抓天鹅的三次叫声作为教学的主线,重点抓住老天鹅舍身破冰和群鹅齐心协力破冰这两个面,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天鹅的心理和内在语言,和天鹅们实现心灵互动,从而透彻地理解天鹅的内在品质。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来很好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就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组成的生命壮歌。

虽然两篇文章的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地再现了动物逃生的悲壮场面。

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生精神。

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教学《蚁国英雄》重点放在第三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讨论:

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是“蚁国英雄”?

你从哪里读出它们的英雄行为?

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抓住最后一句提问:

猎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从而引出重点句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完毕要让学生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习作5》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提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把收集的信息引进课堂,更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进行资源的整合,在有限的时空,抓住可以利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补充、丰富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式。

《练习5》中处处留心是一项创作谜语的练习,要让学生了解谜面的表述特点,再指导他们进行创作。

读读背背是积累语言的练习,要直到学生读准词语和句子,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大体了解意思,熟记于心。

写好钢笔字要指导学生注意左右上下的呼应的笔画都向中心聚,纵向笔画要挺直。

口语交际要启发学生回忆主持人表情、动作和语言后提出当主持人的注意事项后,再进行情境训练。

15.鸟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倍感亲切”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观察喜欢的鸟,能抓住特点,写出样子和叫声。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2日,累计课时:

57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后齐读。

2.读了课题,想问什么问题吗?

(鸟儿怎么会说话呢?

会说些什么话呢?

人怎么能听懂鸟儿的话呢?

……)

二、检查预习。

(1)认读词语:

公冶长试探勤劳拘束傻话怠慢喜鹊嗓子安慰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通晓 矫健 犒赏 催促 无拘无束疏忽 怠慢 预报 应验 

(3)指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讨沦。

3.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看鸟,爱听鸟语。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公冶长的故事吸引了我,我渴望自己能通晓鸟语。

  第三段(第4——7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四段(第8自然段)总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学习第一段

1.指读,生思考:

我为什么从小就喜欢看鸟,听鸟的叫声?

2.交流。

(着重理解“矫健、软语”)

3.自读,读出我的爱鸟之情。

4.齐读。

五、学习第二段。

1.默读,指名讲公冶长的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的愿望很迫切?

3.指导朗读。

4.小结。

六、作业

1.习字册。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5日,累计课时:

58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三第四段,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认读词语:

公冶长试探勤劳拘束傻话怠慢喜鹊嗓子安慰

二、学习第三段。

1.自读,思考我是如何尝试着与鸟儿接近交谈的?

2.交流

(1)我跟布谷鸟进行有趣的对话。

你觉得我跟布谷鸟进行的对话有趣吗?

有趣在哪儿?

指导朗读,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

(同桌互渎,指名分角色读)。

(2)在与布谷鸟的对话中我自己也——。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沉浸在与鸟儿的交流中,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还从哪儿看出我到了忘我的境界?

(呆楞楞忘了上学的时间)

(3)在爷爷的催促声中,我就立即背起书包,向学校跑去。

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

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与布谷鸟之间充满了感情。

布谷鸟仿佛成了“我”的好朋友.时时提醒“我”好好学习,不断催“我”奋进。

指导朗读。

3.读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对鸟儿的喜爱?

为什么?

交流。

(喜鹊报喜、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课外知识他还会从什么鸟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

指导朗读,读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小结:

“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难怪我会这么喜欢鸟。

  

三、学习第四段。

1.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2.比较句子:

如果把“的确”这个词去掉,说说跟原句有什么不同?

3.讨论:

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

4.齐读,把作者的感叹之情读出来。

五、作业。

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板书设计:

15鸟语

爱听

想学

对话

收获

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语文视野:

“中国鸟王”的阎福兴

听懂鸟语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辽宁葫芦岛市就有这样一位奇人,不但能听懂几十种鸟语,而且能和鸟儿愉快地交流。

他就是被人们誉为“中国鸟王”的阎福兴。

■童年为鸟所救,一生和鸟结缘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40年前,阎福兴还是辽宁省兴城西南110里外三道沟乡的一个小羊倌,家境贫寒的他8岁起开始放羊。

11岁那年夏天,一个炎热的午后,疲惫的他坐在大梨树下乘凉,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突然一阵异常急促的鸟鸣声将他惊醒,他很是气恼。

这时,正在蒙眬中的他,隐隐约约感觉赤裸的上身不自然地发凉,定睛一看吓了一跳,原来一条蛇正趴在自己的胸前,他猛地跳起来,将蛇甩到地上,迅速用鞭子将蛇卷起来,扔到远处,才长出了一口气。

阎福兴暗自庆幸自己捡回了一条命,而鸟儿的及时帮助也让他非常感动。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鸟语,和它们做真正的朋友。

■8年放羊,学会几十种鸟语

阎福兴的“鸟语”生涯,是从模仿当地叫声最好听的鸟———腊嘴的叫声开始的。

起初,他虽然吹出的声音和真鸟叫声非常相似,可鸟儿们似乎并不认可。

仔细分辨后,他发现,自己吹出的声音的高低、频率和鸟有很大不同。

虽然一种鸟的发音基本一样,但鸟在不同的情境和行为里,叫声的频率大不一样,一般人完全不能分辨其中的细微差别。

于是,他从鸟儿由南方迁徙当地开始,用心观察、倾听它们,从反复的琢磨体验中他渐渐摸到了门道。

他还经常趁鸟妈妈飞出觅食时,悄悄爬上树,模仿雏鸟父母的叫声,将自己抓来的虫子喂它们,听到惟妙惟肖的模仿声,鸟宝宝根本没想到这个勤劳的“爸爸”竟然是人假扮的,吃得可高兴了。

阎福兴学习腊嘴的声音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此后他开始不断学习其它鸟类的叫声。

8年放羊,当地所有鸟的叫声特点,已经烂熟于他的胸中。

每当他戴上柳条帽子坐在大梨树下学鸟叫,都会引起鸟儿们热烈的共鸣,它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停落在树枝上,甚至落在他的草帽上和他一块儿快乐唱和。

■“鸟叔叔”成为代名词

  1975年,21岁的阎福兴考入兴城县剧团,可他的鸟语绝技却没有让他成名,直到20年后的1994年,葫芦岛电视台发现了他的惊人才能。

此后,伴随着他取得第二届中华绝技大赛金奖,阎福兴逐渐为人所知。

1995年,阎福兴应邀到秦皇岛南戴河给“小小收藏家夏令营”的孩子们表演,孩子们高兴地叫他“鸟叔叔”。

从此“鸟叔叔”成了阎福兴的代名词,他将“鸟叔叔”印到名片上,走上了宣传爱鸟、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的第一线。

■开设爱鸟热线

如今,阎福兴因鸟而为人熟知,他成了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他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开设成爱鸟热线,无偿和全国各地喜欢鸟、爱护鸟的热心人交流,并成功地救助了好多身处险境的鸟儿。

很多人通过爱鸟热线和他相识,有的人要他学鸟叫,为防止自己逼真的“鸟语”被捕猎者利用,他非常谨慎,总是要详细问清对方的身份和目的,最后还不忘劝告对方一定不要伤害野生鸟。

现在已熟练掌握多种乐器的阎福兴在外演出时,每一段都穿插鸟的叫声,他常常动情地对观众说:

我不需要你们的掌声,只是希望在座的诸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野生鸟类,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2月19日 第二版)

16.天鹅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5日,累计课时:

59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谁能说说天鹅是一种怎样的鸟?

2.板书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

1.现在打开书,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好吗?

各人读各人的,开始吧。

2.出示词语:

杰出好奇湖畔沼泽寒潮一无所获

腾空而起胸脯塌陷边缘继续扩大

号子结束昂首挺胸

读一读,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

你有什么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4.说说课文写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5.理清课文段落。

三、作业。

1、抄写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7日,累计课时:

60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重点分析的能力。

一、复习导入。

1.读题。

2.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感悟。

1.这篇写得很美、很感人的文章,有哪些段落、句子、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你一读到这些内容就肃然起敬?

请找出来,用心读一读,细心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第5自然段。

(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1)指名读。

2)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天鹅忍着疼痛撞击冰面,很感人;它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一次又一次的扑打冰面,很感人……)

3)师小结:

撞击冰面的确很疼痛,但这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撞击冰面,这个情景很感人。

(板书:

一只老天鹅)

4)读书要认真欣赏,慢慢品读,细细体会文字中含着的意思,包含的感情。

再来读,看看这次有哪些词儿让您感动?

  

“重重地”:

这说明天鹅击打冰面的力量很大;它把自己的疼痛、生死完全抛开了;写出了老天鹅破冰的决心……

“胸脯和翅膀”:

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

老天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头似的”:

天鹅是美丽的,优雅的,可以比作少女、仙女,可这里把它比作什么?

(石头)是否不恰当?

(把它比作石头,可以说明老天鹅用尽全身力气;写出了老天鹅不顾身体的疼痛,勇敢破冰的精神……)

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是感觉不到疼痛的,可是老天鹅感觉得到吗?

(感觉得到,但不怕疼痛。

也就是义无返顾,态坚决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为代价,你觉得它怎么样?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出示:

奋不顾身、义无返顾、全力以赴、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舍生忘死)

(板书:

勇敢奉献)

指导朗读: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老天鹅这种精神表现出来?

  5)然而以生命付出的代价也只是使冰面颤动而已,这分明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呀,可是这只老天鹅是这样想的吗?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不止扑打了三次,可能是五、六次,七、八次,甚至无数次)

师描述,生想象:

(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地撞击冰面的镜头。

)第二次,它又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这时,老天鹅可能头晕了,也可能会眼冒金星,但它还是拍拍翅膀,艰难地站了起来,第三次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6)指导感情朗读:

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精神!

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

(指名读、齐读)

·第6自然段。

1)面对这样一个勇敢、奉献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天鹅,我想对你说,你真”(点拨:

破冰勇士)

2)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

(老天鹅在扑打出冰窟窿后,完全可以不撞击了,可以休息了,但是他不放弃,坚持不懈。

哪个词令你感动?

(继续扑打:

说明它有恒心)

所以这里把老天鹅比作一位“勇士”,前面还加上了“顽强”。

3)除了老天鹅破冰的情景,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说明理由。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

(在老天鹅的感召下,这一群天鹅都加入了破冰工作,体现了天鹅的团结拼搏精神。

  

板书:

一群天鹅

这里有两个词很重要,“那样 那样”用了这两个词,表达的感情就不一样了。

你能再读读这段内容体会一下吗?

(表达了作者的敬佩;由衷地赞美与敬佩。

  

这群天鹅除了“齐心”,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一起读这一段。

4)往下引读: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

‘兄弟们哪,加油!

齐心干哪,加油!

劳动号子是怎样喊的?

生齐读。

  

出示插图:

这就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一起扑打着冰面,你感受到了它们的什么精神?

(板书:

团结拼搏)

如此美丽可爱的天鹅,请同学们再用心去读一度,读出天鹅集体破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5)想一想:

此时此刻,天鹅,我更想对你说,我要向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自然段。

1)是啊,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样一个团队面前,死神也却步了。

2)引读第7自然段。

3)你能想象天鹅们在“欢呼”些什么吗?

(我们胜利了;感谢老天鹅……)

4)小结:

其实课文“天鹅的故事”讲了两层含义:

一只老天鹅像一块石头似的重重地撞击冰面,体现了它勇敢、奉献的精神;在它的感召下,一群天鹅砸破冰面,找到了食物,他们又是那样团结拼搏。

4.我们读了这篇课文,被它们的这些精神所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多么可爱的鸟儿啊!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 

 1)个别读。

 2)看着这一群可敬的天鹅,听着这一声声胜利的呼唤,斯杰潘,你会想些什么?

(多么可爱的鸟儿,我们不应该伤害它们,还是走吧;怎么可以剥夺它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生存机会呢?

这些鸟儿多么像人哪!

……)

3)所以他——(引读)要悄悄地离开,而且把猎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碰过。

4)当说到这些话时,老人是怎么说的?

(深情)什么情?

(油然而升的爱、敬佩……)

三、作业:

练笔。

板书:

16、天鹅的故事

奋不顾身团结拼搏

语文视野:

见教参。

17.生命壮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新课标第一网

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1、教学准备:

课件

2、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8日,累计课时:

6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两则故事,能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3.会写本课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在许多人的眼中他们是弱者。

可是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却演绎了一个个震人心魄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齐读课题 (生命的壮歌)

3.“壮”字是什么意思?

不会的举几个词说说看。

相信学完了课文,你对“壮”字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二、初读指导 

1.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故事。

播放动画。

2.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自去读读这两个故事。

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圈出难解词语。

 

  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并指出读的不够通顺的地方。

把读不好的句子反复读读,

3.读句子并说出不理解的词 。

肝胆俱裂 束手待毙 火舌舐动 火神肆虐 惋惜 焚烧放弃 灼焦 丘陵 

集体交流:

 A束手待毙 :

捆起自己的双手等死。

比喻遇到困难或危险不积极想办法应对,而是消极等待死亡或失败。

B肝胆俱裂 :

裂就是破裂,俱就是全部,这个词是说蚂蚁的五脏六腑都破裂了。

C火神肆虐:

 任意的破坏?

火烧得很凶。

D惋惜:

同情别人的不幸;对某些不如意的事感到遗憾。

读出书上表示惋惜的句子。

  

4.同学们课文都读了几遍了,你都会读了吗?

我们一起拿起书,把你的朗读成果展示给同学们。

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集体交流 。

5.默读课文,想想每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蚁国英雄”讲的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他们抱成团向河岸突围,在外层蚂蚁的舍身保护下逃出火海的故事。

“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为了躲避狩猎队的捕杀,在老龄羊的带领下,纷纷用死亡架起一座座生命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逃生。

三、自学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该注意的地方。

“丘”笔画不多,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安排。

“肆”字笔画较多,右半部分有四横,长短不一。

“臭”上面是个“自”,下面是个“犬”。

3.描红。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习字册。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4月29日,累计课时:

62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蚂蚁突围部分,感受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故事

1.范写生字“蚁”,齐读。

2.看到这个字,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老师为什么把这个“蚁”字写得这么小?

 结合出示卡片:

(弱小)的蚂蚁 

3.继续板书:

蚁国英雄

   齐读题目 

4.这是一个小故事的题目,初次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

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

(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

) 板书:

 

5.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

草丛起火 蚁群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6.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故事?

(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二、 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