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232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9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9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

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

“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

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

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

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

筹集齐全。

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

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

上下震荡。

     羞涩: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

(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

吭,出声,说话。

“一声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

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①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

“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

”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块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

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

“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②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

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

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

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

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

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

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

“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挖井(喝上干净水)

瑞恩──────────→非洲的孩子

自己挣、得到帮助

水泵→挖一口井→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

(70元)(2000元)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的: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会感恩,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完成“口语交际”,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

当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感动画面或场景,营造表达氛围。

  二、抛砖引玉

  1.谈话,拨动“琴弦”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

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听众。

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我亲爱的学生最让我感动。

  观看一则公益广告: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的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一部电影简介:

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2.阅读8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

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

  3.学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动的事。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畅,感情要真实。

  5.全班交流

  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让学生”说自己最难忘、最动情的事”,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提取“存货”,发言交流。

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教师多作鼓励性点评)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的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中感受最深的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准备:

   1.把例文《天使就在我的左右》的内容在录音机中录制成磁带。

   2.每位学生准备一件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学习例文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同学,她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讲给大家听,你们爱听吗?

  2.听例文《天使就在我的左右》录音:

  这位同学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他的感受是什么?

  3.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作者巧妙的运用了在叙事中抒情的方法,让读者深受感动,这就是我们这次习作中他们需要尝试的地方。

  

(1)板书:

在叙事中抒情

  

(2)阳光使鲜花开放,雨露使禾苗茁壮,真情使人心灵激荡。

写事时,恰到好处地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3)过渡:

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乐,在写事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吸引读者。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一定经历过一些事情,让自己深受感动,大家愿意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

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

(①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

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四、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

怎样做的?

为什么做?

为什么让你感动?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

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

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五、提出要求、独立试写

  1.一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具体是最基础的,只有写具体了,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

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具体一些?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由好多句子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

(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

写法: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3.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

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

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

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

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教学后记:

 

18将相和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教时安排:

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

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简介导入: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

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掌握生字词;

  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学习第一段:

完璧归赵

  1、齐读第一节,思考:

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

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思考回答:

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

  3、齐读4、5节

  蔺相如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6节

  4、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

  

(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

  

(2)指名口述过程

  (3)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

(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5、结果怎样?

齐读第10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大夫:

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

  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

  六、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阅读思考:

(小黑板)

  1、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3、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思考

  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质疑解难:

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

  缶——瓦制的器皿。

(瓦罐)

  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

(出示小黑板)

  

(1)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

  

(2)赵王决定怎样?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4)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3、逐问题讨论

  答

(1):

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

(和)

  答

(2):

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

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答(3):

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

  答(4):

(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

  4、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

(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

  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

  1、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

  2、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互问)

  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

  

(1)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2)蔺相如是怎样做的?

他为什么避着廉颇?

  (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

  3、小组讨论

  4、逐问题讨论

  答

(1):

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

  答

(2):

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

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

  答(3):

(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

  5、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

  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

(同心协力)

  6、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

(见板书)

  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

(爱国)

  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

(爱国)

  7、思想教育:

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好。

  五、练习:

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18、将和相

           

廉颇不和蔺相如  

知错就改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19草船借箭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大意,了解故事梗概。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

我们已经学过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赤壁之战》,那个故事是以周瑜、黄盖为主的。

今天我们又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揭题、读题。

  2.审题。

  什么叫草船?

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

谁草船借箭?

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么样草船借箭的?

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

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惜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出示课后题1/

(2))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

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草船借箭借箭前的准备:

草船、军士

  的经过借箭的过程:

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惜箭的结果:

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

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句。

  什么叫“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节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人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

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