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137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docx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11

部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曲靖经开区育才学校彭勤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本单元由《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这三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四篇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玲玲巧妙补画这件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二)第三单元在整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爱动脑筋的文章,比如《乌鸦喝水》和《司马光》,本册书中的几篇文章是引导学生以语言品析感受曹冲的聪明机智,《玲玲的画》中父亲的细心引导和玲玲的善于动脑动手。

让学生在原有认识基础上开阔视野,感悟聪明的人在关键时刻能够解决问题。

《妈妈睡了》让孩子们体会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课程目标依据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四)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要求会认59个生字。

会写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单元目标的重点、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

1.会写38个生字,会认5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每篇文章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

训练点

《曹冲称象》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玲玲的画》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封信》

在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妈妈睡了》

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七)、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曹冲称象》2个课时

《玲玲的画》2个课时

《一封信》2个课时

《妈妈睡了》2个课时

口语交际:

做手工1课时

语文园地三2课时

二、篇目教学分析

《曹冲称象》

(一)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第1自然段讲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

第2自然段讲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3自然段讲官员们向曹操建议称象的办法:

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地用秤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4自然段讲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这段是本课的重点。

曹冲的办法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赶大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

(2)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3)称船上的石头(4)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第5自然段讲用曹冲的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本课有两幅插图,图的内容分别与课文第4和第5自然段文字相对应。

第一幅画的是曹冲正在讲称象的办法,曹操和官员便微笑着听;第二幅画的是大象站在船上,有一位官员正在船舷上画线做记号,岸上站着的是曹操、曹冲和官员。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各种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学习这篇课文,对于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价值观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故事本身对于孩子们很有吸引力,但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动画和图片等其他教学手段,以便于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

容。

(三)核心教学内容

语言内容:

理解“议论果然”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一边……一边……”等类型句子的特点。

思维内容:

能通过阅读领悟明白曹冲称象的原理。

文化内容:

感受中华民族古代孩子聪明才智的精神文化。

方法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并通过看图,想象,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

曹、称、官、操、柱、杆、秤、宰、割、艘、舷;会写8个字:

冲、议、论、杆、柱、官、岁、造,以及“议论、柱子、官员”等词语。

  2.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4.通过读读比比,体会“直”“才”“到底”在句子中的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正确收书写本课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六)课时分配及目标设计

本课教学:

2个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曹、称、员”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杆”等10个生字,会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第二课时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3.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七)教学构想及建议

  1.课前准备

  准备进行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

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重量)、小石块等。

  2.识字写字

  

(1)识字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字音和字形。

  曹:

平舌音。

  称、秤:

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要注意区别。

  柱、杆:

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声旁的“主”“干”是它们的读音,只是声调不同,“柱”读第四声,“杆”读上声。

左边表义,都与“木”有关。

  艘、舷:

这两个字也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音,它们都跟“舟”有关。

“艘”是平舌音,读sōu,“舷”读xián。

  

(2)写字

  指导写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字。

  冲、议、论: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冲”的右边“中”要写在横线中间,“议、论”两字左边言字旁的“”要以横线起笔。

  杆、柱:

这些字也是左右结构,都是左右各半。

“杆”字的第6笔横要在横中线上起笔。

  官、岁:

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官”字下面两个“口”要连在一起,笔顺是:

,下面的“口”比上面的稍大一些。

“岁”字上面“山”的中间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造:

半包围结构。

里面“告”字上下两部分对正,走之儿的捺画要稍长,以托住“告”字。

  要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正确握笔,正确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

  (3)朗读指导

  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第3、4自然段,朗读时要提醒学生边读边想,曹冲提出怎样的称象办法,这个办法好在哪里,他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4)理解感悟

  读第4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理解。

做实验时,要按照曹冲说的办法,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进行。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用把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

体会曹冲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课后思考题第2题,这是一道扩展思维的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从小爱动脑筋的习惯。

要让学生在读完全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的形式处理。

教师启发学生把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与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曹冲想出的办法好,因为这个办法既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必杀了大象。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曹冲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一是他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得到启发,二是他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称象的办法。

学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从中肯定想得比较合理的办法。

对于不切合实际的办法,让学生自己通过议论、争辩,达成共识,教师不要求全责备。

  课后第3题,旨在培养学生正确遣词造句的能力。

是让学生理解句子中用上“直”“才”“到底”这样的词语,与句子不加上这样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第1小题用“直”,表示曹操一直在摇头,表示很不满意;第2小题用上“才”,强调曹冲年纪很小;第3小题用上“到底”,起到加重语气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多读几遍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领悟。

(八)课时作业设计

1.我会读:

在会读的词语后面的打“√’。

称象官员象腿柱子议论

称杆一艘下沉停止微笑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3.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象()

宫(   )  秤(   )  住(   )像()

4.连线组词语,再读一读。

称员栏下

官子倒杆

柱象微秤

议艘大笑

鸡腿沉没

一论不止

5.选字填空。

在再象相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说吧!

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③你不要()他一样贪(tān)玩。

④你现()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帮忙(bāngmáng)。

6.用词语写句子。

边,一边。

微笑。

7.按顺序把句子排起来,组成一段话。

(填序号)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然后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玲玲的画》

(一)文本解读

《玲玲的画》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内容短小,主题明确。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的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文中爸爸的话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引人思考。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的故事呈现出来,对于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启发性。

(二)学情分析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讲究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开展好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一年多年的学习,他们的识字、阅读能力基础较好,课文中除了生字外,都能顺利完成。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而言,读通这篇记叙常见生活小事的文章已不算难事。

但难的是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和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核心教学内容

语言内容:

理解“端详”“满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只要……也能……”等类型句子的特点。

思维内容:

能通过阅读领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文化内容:

感受爸爸最后说的话是本课的中心句,父亲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方法。

方法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品味,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伤心----满意”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玲、糟、筋”等10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含义深刻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和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意识。

(六)课时分配及目标设计

本课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玲、详、幅”等14个生字,会写“画、评、候”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的所有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和写。

2.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七)教学构想及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

“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

“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

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

“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

“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

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

“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

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二)朗读感悟

本课的叙事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

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同时,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画而感到“满意”的样子。

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

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

朗读第七自然段,要感悟爸爸处事的沉稳。

读第八自然段,要表达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读第九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

朗读的方式,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扮演角色对读,再指名在全班朗读。

教师按上述朗读要求予以随机指导。

爸爸最后说的话是从玲玲改画这件事引发出来的感想,是课文的中心句,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

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情,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注意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齐读、个别读的基础上体会。

可先让学生对爸爸说的这段话自由谈感受:

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谈感受中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

2.对课后练习“读读抄抄”的句子,要读熟,再认认真真抄下来。

(八)课时作业设计

5玲玲的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另外一幅画评奖时候及时

2.照样子,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

八→叭(喇叭)

平→()()羊→()()

庄→()()令→()()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地端详()地哭

()地看()地说

()地走()地跑

4.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

()

(2)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这幅画。

()

(3)玲玲满意地笑了。

()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2)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3)爸爸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一封信》

(一)文本解读

《一封信》共有14个自然段,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了露西想给出国的爸爸写信;第二部分是二到十四自然段,写了露西给爸爸写信的过程和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我已经在一年级基本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一点初步的自学能力。

我所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个学生基础太差,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才能进入学习状况。

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而言,读通这篇记叙常见生活小事的文章已不算难事。

但难的是在朗读中体会露西情感的变化,写信前后的态度变化,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三)核心教学内容

语言内容:

理解“冷清、结尾”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一边……一边……”等类型句子的特点。

思维内容:

能通过阅读领悟明白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内容。

文化内容:

感受妈妈在引导露西给爸爸写信时透露出对爸爸的爱以及让露西明白对父亲的爱就是让爸爸少操心。

方法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写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自然段,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详细讲解课文,最后总结本课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六)课时分配及目标设计

本课教学2个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两封信的不同。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七)教学构想及建议

第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

孩子们写过信吗?

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

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

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削锅朝叠刮胡灯

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封(一封信)(密封)削(削皮)(削苹果)锅(下锅)(锅炉)

朝(朝向)(朝着)叠(叠加)(重叠)刮(刮风)(刮下)

胡(胡说)(胡人)灯(点灯)(电灯)修(修养)(修竹)

肩(肩上)(肩膀)团(团员)(团圆)重(重复)(重新)

完(完结)(说完)期(期望)(星期)束(一束)(结束)

鲜(鲜花)(新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

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

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2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

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

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

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

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a“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也写出了什么?

(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b“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

是怎么讲的?

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

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

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妈妈说。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

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

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

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

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

还是第二封信好些?

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八)课时作业设计

6一封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