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12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合肥市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有的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都是异养型的,原核生物都是自养型的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

D.真核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含有氧呼吸的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A正确;

B.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大部分藻类等,原核生物有些是自养型如硝化细菌,有些是异养型如大部分细菌,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真核生物细胞有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构成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正确。

2.如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

g)。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

B.b/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光合速率

C.(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净光合速率

D.(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由于左侧是在遮光条件下测得的数值,假设实验前两侧叶片干重均为M,则M-a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b-M表示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则b-a代表12h内右侧截取部分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题意,a表示叶片在黑暗条件下经呼吸作用消耗后剩余的有机物含量,故a/12不能代表的是该叶片的呼吸速率,A错误;

B.据分析可知,该叶片的光合速率可表示为(b-a)/12,B错误;

C.由于实验前叶片的干重未知,故无法得知该叶片净光合速率,C错误;

D.据分析可知,(b-a)/12所代表的是该叶片真正光合速率,D正确。

3.人群中甲病(A/a基因控制)和乙病(B/b基因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

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

B.Ⅱ6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XB的概率为5/11

C.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

D.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分析,1号和2号正常,4号患乙病,5号患甲病,则甲病和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根据“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可知,甲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由于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故可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1号基因型为AaXBY,2号基因型为AaXBXb,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则基因频率a=1/10,A=9/10,据此分析。

【详解】A.1号为AaXBY,2号为AaXBXb,则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A_XBX¯的概率为3/4×1/2=3/8,A正确;

B.Ⅱ6为A_XBY,据分析可知,人群中a=1/10、A=9/10,则Ⅱ6为AA的概率为81/99,为Aa的概率为18/99,其产生AXB配子概率为10/11×1/2=5/11,B正确;

C.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X¯,Ⅱ4为1/3AAXbY、2/3AaXbY,由于Ⅱ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未知,故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不确定,C错误;

D.Ⅱ3基因型为1/2AA、1/2AA,Ⅱ4为1/3AAXbY、2/3AaXbY,故Ⅲ7为2/3AAXBXb、1/3AaXBXb,Ⅲ8为AaXBY,两者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aaXbY的概率为1/3×1/2×1/2×1/2×1/2=1/48,D正确。

4.下列关于细胞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合成tRNA、mRNA和rRNA的模板

B.真核细胞中tRNA的种类多于原核细胞

C.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提高转录的速率

D.胞内蛋白的加工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包括tRNA、mRNA和rRNA;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tRNA有61种;同一种氨基酸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

【详解】A.合成tRNA、mRNA和rRNA的模板是DNA,A正确;

B.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tRNA有61种,B错误;

C.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但不能提高转录的速率,C错误;

D.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有些胞内蛋白,如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错误。

5.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颤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栗

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

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

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的机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

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有: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详解】A.实验组动物处于0℃环境中,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骨骼肌颤栗以增加产热,A正确;

B.小鼠是恒温动物,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等于对照组的产热量,B错误;

C.实验组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此时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C正确;

D.据分析可知,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D正确。

6.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c+e+g+h+i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g

C.b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被微生物利用

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分为可利用b和不可利用c,可利用b分为被植食动物摄入d和未被摄入e,被植食动物摄入d包括植食动物同化量f和未同化量g,植食动物同化量f包括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h和植食动物呼吸消耗量i;植食性动物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可以用g表示。

【详解】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a,根据数量关系可知,图中c+e+g+h+i也可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A正确;

B.摄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故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未同化的能量,即g,B错误;

C.b中的物质和能量有部分能被微生物利用,C错误;

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a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植物同化量还应包括呼吸作用消耗量,故传递效率可表示为f/(a+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D错误。

三、非选择题

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问题:

(1)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其上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

(2)下图1中a、b、c、d为细胞器.3H一亮氨酸参与图1过程合成了物质3H—X;图2表示3H—X合成和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各种生物膜的面积变化。

图1中含有C、H、O、N、P元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2中曲线X、Z代表的分别是图1中的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膜面积变化。

【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膜

(2).光能转换成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3).a、b、c、d(4).b、d

【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可知,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故a、b、c、d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图2表示膜面积变化,X膜面积先降低后不变,表示内质网膜;Y表示膜面积先增大后不变,表示细胞膜;Z表示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表示高尔基体膜。

【详解】

(1)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其上发生光反应,能量转换过程为光能转换成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2)图1中a、b、c、d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C、H、O、N、P组成的物质有DNA、RNA、磷脂等,故含有C、H、O、N、P元素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含RNA)、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三者都有膜结构),即a、b、c、d,图2中曲线X、Z代表的分别表示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即图1中的b、d膜面积变化。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8.下图表示某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用字母表示)的时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期被消耗,请据此提出一种研制抗癌药物的思路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动粒是覆在着丝粒外面的蛋白复合体,主要负责细胞分裂时期牵引子染色体分离,若动粒结构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变异的发生。

(3)研究发现,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其原因是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据此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___________阶段;正常细胞因分裂过程中造成DNA损伤,导致细胞停止分裂,走向分化、衰老、凋亡。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S

(2).抑制DNA合成(3).染色体数目(4).一(5).癌细胞(的端粒酶具有活性)能将损伤的DNA修复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一个细胞周期经历的时期的顺序为G0→G1→S→G2→M,一个细胞周期时间约为3.4+7.9+2.8+1.2=15.3h。

【详解】

(1)脱氧核苷酸可用于合成DNA,据图可知,脱氧核苷酸在S期被消耗,据此,可通过设计药物抑制DNA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2)研究表明,动粒是覆在着丝粒外面的蛋白复合体,主要负责细胞分裂时期牵引子染色体分离,若动粒结构被破坏,会导致染色体分裂异常,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

(3)研究发现,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其原因是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而丙酮酸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据此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正常细胞中存在端粒酶,会因分裂过程中造成DNA损伤,导致细胞停止分裂,走向分化、衰老、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的原因是癌细胞能将损伤的DNA修复。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有氧呼吸过程、癌变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9.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图表示不同刺激引起下丘脑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所能接受的化学信号有___________。

(2)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起催化作用,但是能使靶细胞原有的___________发生变化,A、B、C、D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是:

①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下丘脑在机体内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三点即可)。

【答案】

(1).神经递质、葡萄糖分子、激素

(2).生理活动(3).微量和高效(4).通过体液运输(5).感受、传导、分泌、调节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下丘脑参与体内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其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B为靶器官或靶细胞(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C为肾上腺素,D为胰高血糖素;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②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据此分析。

【详解】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接受血糖降低和寒冷的信号刺激,也能接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故下丘脑所能接受的化学信号有神经递质、葡萄糖分子、激素。

(2)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起催化作用,但是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A、B、C、D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是:

①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②微量和高效;③通过体液运输。

(3)下丘脑在机体内的功能包括感受、传导、分泌、调节。

【点睛】本题结合下丘脑对某些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控制图解,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总结下丘脑的作用,难度不大。

10.自交系常指单株经过连续多代自交而形成的纯合株系,常用作育种材料。

香水稻自交系Y具有香味浓郁、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

(1)研究者对自交系Y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发现合成香味物质的代谢过程由酶甲催化。

研究无香水稻自交系W发现,细胞中合成了该香味物质,但被酶乙催化分解。

Y与W杂交,F2表现型为无香味。

请从分子水平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___________。

(2)香水稻自交系Y对除草剂敏感。

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的性状,育种工作者将其与抗除草剂水稻自交系K杂交,并进行多轮回交选育。

此处回交是子代与亲本自交系进行杂交的方法。

具体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抗除草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

Y与K杂交产生的F1表现为_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除草剂性状。

F1~Fn与亲本___________(选填“自交系K”或“自交系Y”)进行回交。

多轮回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选育的主要标准是:

①具有抗除草剂性状;②___________。

【答案】

(1).F1从亲本W获得控制酶乙合成的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乙,使香味物质分解,表现为无香味

(2).具有(3).自交系Y(4).积累更多自交系Y的优良性状/遗传物质(5).其他性状与自交系Y相同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合成香味物质的代谢过程由酶甲催化,自交系W细胞中合成了香味物质,说明合成香味物质的基因表达,但能被酶乙催化分解,故推测无香味的品系中可能无法合成香味物质或合成了酶乙;自交系Y和W都为纯合株系,Y与W杂交,则F1中能合成香味物质,且能合成酶乙;已知抗除草剂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则自交系Y为aa,抗除草剂自交系K为AA,两种杂交获得的F1为Aa,据此分析。

【详解】

(1)Y与W杂交,则F1为无香味,原因是:

F1从亲本W获得控制酶乙合成的基因,可产生有活性的酶乙,使香味物质分解,表现为无香味。

(2)据分析可知,Y与K杂交产生的F1为Aa,表现为具有抗除草剂性状;最终目的是获得香味浓郁、高产、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故应选择F1~Fn与亲本自交系进行回交,多轮回交的目的是积累更多自交系Y的优良性状。

(3)根据题意,最终目的是获得香味浓郁、高产、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因此选育的主要标准是:

①具有抗除草剂性状;②其他性状与自交系Y相同,如有香味等。

【点睛】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遗传规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中的提示分析育种目的,根据育种目的和遗传规律分析优良性状个体的基因组成,进而分析选择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能在对题干信息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11.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市售一种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该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

包装袋上注明”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

但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能恢复催化能力的温度是0℃。

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为缩短反应的时间,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生产碱性蛋白质酶成本高,目前可以采用___________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

该技术常使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和___________。

【答案】

(1).碱性蛋白酶能水解血渍和奶渍中蛋白质

(2).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破坏(3).0℃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结构没有被破坏,75℃时酶结构遭破坏(4).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5).提高酶的浓度(或“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6).固定化酶(7).物理吸附法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催化效率在45℃最高,,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即使恢复到适宜温度,也不会具有活性;丝质及羊毛衣料实质是蛋白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会使其分解,所以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

【详解】

(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该洗衣粉可以很好地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主要是因为碱性蛋白酶能水解血渍和奶渍中蛋白质。

包装袋上注明”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碱性蛋白酶破坏。

(2)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能恢复催化能力的温度是0℃,原因是0℃时酶活性很低,但酶结构没有被破坏,75℃时酶结构遭破坏。

(3)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为缩短反应的时间,可通过提高酶的浓度或将蛋白块切的更小些,以增加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接触面积来实现。

(4)生产碱性蛋白质酶成本高,目前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多次重复使用酶以降低成本。

该技术常使用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掌握程度,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12.下图为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进行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S细胞可取自囊胚的___________,过程b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再进行细胞移植以治疗相应的疾病。

治疗人类I型糖尿病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移植该胰岛细胞,理由是___________。

(2)使用PCR技术扩增致癌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_。

(3)体外培养条件下c过程要求培养液的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d采用的技术名称为___________。

【答案】

(1).内细胞团

(2).分化诱导因子(3).不能(4).ES细胞来自小鼠,(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存在免疫排斥反应(5).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6).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7).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a表示将致癌基因导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b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c表示利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获得早期胚胎,d表示胚胎移植技术,最终获得转基因小鼠;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据此分析。

【详解】

(1)ES细胞可取自囊胚的内细胞团,过程b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再进行细胞移植以治疗相应的疾病。

治疗人类I型糖尿病不能移植该胰岛细胞,理由是ES细胞来自小鼠,植入人体会存在免疫排斥反应。

(2)使用PCR技术扩增致癌基因的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据此设计引物。

(3)体外培养条件下c过程要求培养液的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d将早期胚胎导入到小鼠体内,采用的技术名称为胚胎移植。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来源,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成分及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