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011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谈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谈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谈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谈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作文.docx

《谈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作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作文.docx

谈作文

中国小学作文教学泰斗王有声先生收官之作《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新版

        王有声:

1935年生,山东省龙口市人。

1955年中师毕业,长期在北京市—实验小学任教,为有半个世纪的作文教学经验。

  王先生曾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获特级教师称号。

现任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研究会会长。

  王先生绝无名家架式,但因健康原因,已经长时间不参与社会活动,光临厚望作文第一期教师培训结业仪式展示了大师褒掖后进之风格,屈尊“不著名作文教师联盟”第一次无组织无纪律会议,展现了泰斗真率的而幽默的一面。

  王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畅销半个世纪,平生发表语文(主要是作文)教学类著作40余种,连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的文章共800多万字。

  先生命厚望斋协助整理毕生心血,按先生意愿将800万精缩为300万共八册。

厚望诸人诚惶诚恐,恐负先生重托,希望在此得到朋友们的援手。

王老师和小学生谈作文(收官版上册)

          目 录

一、为什么要学好作文

二、怎样学习作文

三、勤学苦练是学好作文的关键

四、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五、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正确的主题

六、突出主题的几种主要方法

七、选择突出主题的方法要灵活

八、提高思想觉悟才能写好作文

九、作文要内容具体

十、怎样才能写得具体

十一、要细致 不要罗嗦

十二、要写新鲜事  不要千篇一律

十三、要学会独立选材

十四、作文的结构要完整

十五、怎样分段

十六、语句要通顺

十七、语句要精炼

十八、语句要优美

十九、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

二十、作文要把字写对写好

二十一、要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二十二、丰富内容  开展篇幅

二十三、怎样审题

二十四、怎样列作文提纲

二十五、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

二十六、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二十七、怎样修改作文

二十八、记事的六个要素

二十九、正叙、倒叙和插叙

三十、 怎样选定人物

三十一、怎样写一人一事

三十二、可用多种方法写好一个人

三十三、怎样刻画人物

三十四、怎样学写散文

三十五、怎样学写诗歌

三十六、怎样学写应用文

三十七、要认真学好语文

三十八、要多读课外书

一、为什么要学好作文

同学们:

王老师,您好!

老师:

你们好啊!

都请坐吧。

小兰:

王老师,我们今天到您这儿来,是想问问您作文方面的一些事。

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作文。

有的同学说作文一定有什么秘诀,有的同学又说没有。

您给我们讲讲吧!

老师:

你们想提高作文能力吗?

这很好,我很愿意和你们一块儿谈谈。

  让我先问一句:

你们几个谁最喜欢作文课?

谁的作文成绩比较好?

二虎:

小兰,小兰的作文成绩好。

老师:

小兰,既然你的作文成绩好,我想你一定喜欢作文课啦?

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作文课呢?

小兰:

我哥哥在报社当记者。

嘿,他去的地方可多啦。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去过;澳门回归,他去报道过;他还参加了青藏铁路的通车仪式呢!

二虎:

他为什么到处去呢?

小兰:

看你问的,他是记者呀!

哥哥说过,他的任务是把看到和听到的新人新事写成文章,登在报上,让全国人民都能知道祖国各地激动人的的好消息。

老师: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小兰:

王老师,我长大也想当记者呀!

我想,到那时候,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呢?

反正各地的新人新事一定更多。

要是我这个当记者的看到了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情,写不出文章来,那怎么能行呢?

只要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非学好作文不可。

二虎:

现在都用卫星传电视画面,用网络传图片文字,甚至用手机就能现场传文字 和图片,广州发生的事,没几分钟北京就都知道了,还要你去慢慢写?

小兰:

不对,电视需要解说词吧?

网络上的文字更直接就是文章!

也就是说,现在不但还需要写,而且还需要写得更快、更好、更精炼!

您说对吗?

王老师――

老师:

说得好。

你这个小姑娘眼光看得不近呀!

不过,你们现在年龄还小,长大了干什么工作还不一定。

再说,同学之间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总不会大家都想去当记者吧?

小兰长大想当记者,觉得学作文有用;别人怎么想的呢?

有没有人觉得学作文对将来工作用处不大呢?

玉山:

我想长大要到农村去开一个现代化的农场,作文的用处好像不大。

二虎:

我爸爸是汽车设计师,我长大也想学设计汽车。

爸爸常嘱咐我说,设计是技术活,应该从小把数学学好。

作文有没有用,爸爸可从来没说过。

淑华:

王老师,原先,我也跟玉山、二虎想的差不多,也觉得学作文没什么用,不过,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老师:

哦,说说你原来是怎么想的,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淑华:

我想长大当一名外科大夫。

原先我想,会不会写文章没关系。

例如,一位病人来了,伤很重,十分痛苦。

这是,我这个当大夫的给他念几首诗,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他的病就会好了吗?

没那回事!

所以,原先我总认为作文没什么用。

后来,我的这种想法让爸爸知道了。

爸爸说了我一顿。

老师:

噢,你爸爸是怎么说你的呢?

淑华:

爸爸用他自己亲身经过的事给我讲。

他当外科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

病人都说他很有经验,医院院长还让他把经验写成书呢。

可是,爸爸小时候作文没学好,一提笔写文章就发愁。

前些日子,他为了评职称,天天熬夜写呀,写呀,可辛苦啦。

您想,他听我说学作文没用,能不生气吗?

爸爸嘱咐我说:

“不论将来做什么,小学里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好好学作文吧,将来有用的!

老师:

淑华,你爸爸的话很对啊!

你们长大了当然不会全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

但是,做什么也好,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得按时定工作计划吧?

都得按时写工作总结吧?

有了经验要赶快交流吧?

这些事,都是与作文能力大有关系的。

我过七十岁生日时,来了许多学生,有主任医生,有教授,有高级经济师、工程师,还有是研究员,就没一个上大学时候读的是中文专业。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

你们又不学中文,来看我这小学语文教师干什么呀?

他们很感慨地说,我们虽然学的都不是中文,但上小学时就跟您学会了写作文,所以从大学毕业时一路领先,到参加工作后频频有工作经验、认识和体会在报刊上发表,在业务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大占优势了,所以我们在一起时总是议论这件事,都非常感激您!

二虎:

哎,王老师,我也注意到报上常有这样的文章:

有的人介绍怎样种花,有的人介绍怎样养鸟,有的人讲怎样治病,还有的人讲怎样打乒乓球……

老师:

是呀,这些人工作中有了经验,当然要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

如果一个人作文能力低,自己有了经验和体会写不出来,那不耽误了工作了吗?

      二虎,比如你吧,将来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可能积累了很多经验,你设计的汽车有好多优点,如果你有一定的作文能力,能把这些东西及时写成文章,在报纸上、网站上介绍,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知道你设计的汽车,那多好呀!

二虎:

听您这么一讲,我有点明白了。

但是像我爸爸他们单位可是有几个人专门做宣传的呀!

老师:

搞宣传的人真完全懂得新车的各种优点吗,能说得让设计的人满意吗?

二虎:

不清楚,反正我爸爸经常埋怨宣传没做好,没做到位。

老师:

这就对了。

那你明白什么了吗?

二虎:

我明白了,不管将来我们做什么工作,都用得着作文啊!

玉山:

王老师,除了工作的需要,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

有啊,人人都可以写文章进行宣传。

      你们都爱看一些报纸和杂志吧,在那上面写文章的有作家,有老师,有企业家,有公务员等等,还有一些小朋友呢。

他们把自己的周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不文明现象写成文章,别人读了受教育,这是人人应该做的事。

      淑华,根据你的理想,十年后你将是某医院的大夫了。

你们医院一定会有很多先进工作者,他们为了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不辞辛劳的忘我工作。

这样的好同志值得你学习,也值得更多的人学习。

你若是能及时地写出文章,大家看了不是都受教育吗?

淑华:

我可不会写。

小兰将来是不是要当记者吗?

这样的事应该她来干。

小兰:

哎呦,光靠我可忙不过来。

到那时,你打电话叫我到医院去,二虎叫我到汽车设计院去,玉山叫我到他的农场去,我可忙不过来。

老师:

是啊,小兰说得有道理。

我看,写自己身边的事,人人有责。

自己写,由于对事情知道得最快,最详细,所以容易把文章写得又及时又好。

淑华:

原来学作文还这么重要!

王老师,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

还有许多。

除了以上讲的,我们将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作文――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

我们现在就非常需要学好作文,现在的升学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要想考个好学校、好班都很不容易,这时候作文就成了许多人的杀手锏了。

玉山:

这怎么说呢?

老师:

这样说吧。

03年闹“非典”,深圳的中考就只考一篇作文;06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专业,语文除了口试,笔试就只考一篇作文;去年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初中招生,报考的有6000多人,都是各校的尖子,结果取了400人,又从400人中抽80人进实验班,怎么抽呢?

就写一篇作文。

明白这意思了吗?

小兰:

我明白了。

还有一件事,好像和作文关系不太大,但我很想听王老师怎么说。

老师:

什么事,你说吧。

小兰:

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英语学得特别棒,现在才上五年级就已经考完公共英语三级了。

但他的语文数学都很差,作文更是经常不及格。

语文老师提醒他,他说他姨他舅都在美国,他小学毕业就到美国上学,用不着学语文,您说他的想法对吗?

老师:

有条件是好事,但依赖条件就不好。

那位同学英语学得好,说明他很聪明,但语文数学学不好,就说明他认识不够,没有尽力。

他去美国上学会是什么结果谁也不好猜,但是你想,美国会缺英语学得好的人吗?

(学生沉思)

老师:

日常生活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作文能力,如发个短信、写个日记都和作文分不开。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自己找工作,你得会准确生动地介绍你自己,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动心,至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行啊。

哪怕你将来只做点小买卖,你吆喝出来的话就是广告,你贴在店铺门口的广告更是广告,都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都需要能吸引人。

二虎:

咳,怪不得我的作文成绩从前总是刚及格呢,原来是自己觉得想当汽车设计师,总觉得作文学不好没关系,就没好好学学。

以后,我一定好好地学。

老师:

这就对啦。

只要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学作文,我相信你们一定会鼓起干劲来的。

      这次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

以后,你们有时间就来找我,别性急,我把作文的基础知识一样一样的说给你们听。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学好作文?

你过去是怎样想的?

⒉你的作文成绩怎么样?

你学习作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二、怎样学习作文

小兰:

王老师,我们又来啦。

老师:

欢迎啊!

上次给你们讲了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你们听了有什么意见?

二虎:

听您一讲,我们知道了作文的用处很大,非学好不可。

可是……

老师:

可是,又觉得作文难,很不好学,缺乏一定能学好的信心,对不?

二虎:

对呀,您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

昨天,我收到一位小朋友的来信,她谈的正是这个问题。

她说,数学好学,背熟九九歌,听懂老师讲的例题,多做练习就行;语文也好学,照着书多读多写就行;连唱歌还有谱子呢!

就是作文难。

她还说,别人的文章好,自己又不能照着抄;人家写了“捡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自己也学着写,老师又说“千篇一律”了。

比来比去,作文实在不好学。

二虎:

哎,她的话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小兰:

王老师,很多同学都觉得作文比别的功课难学,您说对吗?

老师: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看法吗?

那么,今天就重点地说和你们谈谈这个问题。

      作文难学吗?

不。

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

说话不难吧?

作文也不难。

      你们想想,人们天天光干活好不好,为什么还要说话呢?

因为咱们有脑子,说话,是为了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告诉别人。

不说话,人家怎么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呢?

可是,我们每人只有一张嘴,我们的嗓音也有限。

每次话说能有多少人听到呢?

如果你的想法很重要,应该让一百人、一千人、甚至上万的人知道,那怎么办呢?

也用嘴巴去说吗?

当然不行。

我们可以把要说的话写成文章让大家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

玉山:

道理我们是明白的。

可是,我总还觉得说话容易作文难,为什么呢?

老师:

这里道理很简单,练习的时间多少不同啊!

你们算算,你们从一周岁左右就练习说话,“爸爸”、“妈妈”的叫起来。

一岁多就能说“爸爸开汽车”、“大楼真高”等简单句子。

五、六岁就能把在街上看到的事儿回家将给大人听。

就这样,你们天天练习,到现在已经十年左右了。

由于练习的时间长了,所以能做到张口就讲,并不觉得难。

      作文就不同了。

你们才学了几年呢?

两、三年吧?

而且每学期才学十次左右,总共才写过几十篇文章呢。

这和说话比起来,总的练习时间少多了。

正因为这样,你们才觉得作文比说话难一些,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小兰:

照您这么算,我们学说话,从一岁起就天天都在练,也不见得说得多好;我们学作文,才练了几十篇,很多人就能初步写一篇小文了,这说明作文还真是不那么难学啊。

老师:

你理解得完全对。

作文和说话比,还真有它容易学的一面。

说话,用的是口头语言,说完了,不能擦改。

例如,某校让我去给学生讲讲作文基础知识。

两小时讲完了,我觉得很不满意,说“同学们请不要走,我再从头修改一篇”,这怎么能成呢?

作文就方便多了。

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提纲一段一段的写,可以一遍一遍地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拿给别人看。

这样一比,作文不是还比说话容易学吗?

淑华:

这样一比,作文是不难学。

老师:

现在,我们可以把说话和作文作个总结。

      说话和作文,两样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两样的表达方式有同有不同。

相同的是都语言,但说话用口头语言——声音,作文用的是书面语言——文字;两样的基础大不相同,说话你们已经人人都会了,而作文却还在初学阶段。

这样看来,你们该有信心了吧?

你们都会说话,也一定都能学会作文,一定能掌握这两种表达思想的方法。

小兰:

王老师,我们到底该怎么学呢?

听你这么一讲,我们倒有点有劲不知道往哪儿使了。

老师:

只要有劲就好办呀!

至于怎么学,以后还要和你们详详细细的讨论。

这里先告诉你们“五要”,你们可以在实践中去试试。

      第一,要注意学习、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要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特别是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我们的脑子认真分析各种事物和现象,逐步学会辨识对和错、好和坏、美和丑、真和假、雅和俗,要是一个人认识上有问题,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有时还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看一看作文的好与不好,首先是看它的思想是不是正确。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提一下,下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要经常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集体活动。

你们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

在集体活动中,你们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团结、合作、互助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周围的事情进行仔细观察。

例如,有一次我给四年级同学出一个作文题《记一次愉快的劳动——种蓖麻》。

有的同学在那次集体活动中没好好干,净打打闹闹的了,他对这次劳动的意义没理解,也没有感到愉快,当然写不出好文章。

另有几个同学在劳动中只顾埋头干,没有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这次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同学们那火热朝天的劳动情景都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不感动人。

只有那些认真参加集体劳动,并且用心观察的同学,才有可能写出既有感情又有内容的的好文章。

第三,要努力学好语文。

你们的语文课文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编书的老师选了又选的好文章。

和你们的作文比,这些文章都称得上是模范的作文。

把这些文章读熟学透,既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有学习它的写作方法,这对你们学习作文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叫《一个苹果》。

它的内容是写在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某连在艰苦的战斗中,同志们几天没喝一口水,运输员在路旁捡来一个苹果。

大家你让我,我传你,谁都不肯吃。

你们学这课文时,除了可以学到志愿军叔叔这种互相关心的崇高品德外,还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作文方面的知识。

像“为什么用《一个苹果》当题目?

”“一件事应该怎样写才条理清楚?

”“文章里十分感人的地方很多,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

”只要在语文课上认真学习,作文能力一定能很快得到提高。

事实上,班里凡是作文成绩好的同学,差不多也都是语文学得好的。

对吧?

第四,要认真地大量地读课外书。

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自古以来,已成定论。

过去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

”这里说的“熟读”,就是认真地读;“三百首”,就是大量地读。

古语还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个“破”字,指的就是精读,读得深,读得透。

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能精读很多书,那么他写文章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听说同学们都很爱看课外书,现在优秀的课外读物很多,这对提高你们的作文能力都是很有利的条件。

二虎:

我们班可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看书真不少,是有名的“小说迷”,作文能力提高的可不快,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

那是因为他们读书的方法有问题。

这些同学拿到书以后,看得特别快,只追求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于思想内容,对于语句的描写和人物思想活动的刻画,并不仔细看,不去想想为什么那样写,当然就学不到更多的东西了。

这样,书读完了,故事也忘得差不多了。

这样,尽管书读得很多,但是对作文的帮助不大。

      许多书应该慢慢读。

一本好书,可以多读几遍,好的段落还可以朗读和背诵。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如果读书像跑马那样快,有个成语叫“走马观花”,结果是什么也看不清楚的。

你们说对吧?

玉山:

哎呀,我就是用这种“走马观花”的方法读书的。

以后真地认真读,让它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老师:

以上讲的四点,是学习作文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而学习作文最重要的“窍门”,则是第五点:

要勤学苦练。

二虎:

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

老师:

对,对。

人们不是常说“熟能生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

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

至于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最重要的“窍门”,下次再详细给你们说。

【思考题】

⒈作文和说话是怎样的关系?

⒉学好作文应该做到那“五要”?

你平日在这几方面做得怎么样?

⒊你们先想想,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的最重要的“窍门”?

三、勤学苦练是学好作文的关键

小兰:

王老师,上次您给我们讲学作文要做到“五要”。

可是最重要的第五点要勤学苦练,您没有详细讲,今天该详细讲这一点了吧?

老师:

对。

今天咱们就来讨论这一点。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一点也不错。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我们学习作文的关键,是要牢牢抓住不放的。

淑华:

噢,实践是学习作文的关键?

老师:

是啊。

就拿打乒乓球来说吧,你要想迅速提高打乒乓球的技术,应该怎么办呢?

看几本讲怎样打乒乓球的书,有用,常去看看国家队名手们的比赛,也有用。

然而,最有用的一条是——

二虎:

是自己拿起球拍,每天打几千下。

老师:

就是嘛,自己不去刻苦练习,看多少本书,看多少场比赛,也学不会打乒乓球。

有两句民间谚语说得好:

“站在河边上,学不会游泳”,“不敢放枪的人,一辈子打不着野兽”。

这些话,都说明一个道理:

要学什么,就得练什么;要想学得好,就得多练才行。

淑华:

哎,王老师,您上次不是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

今天又说“写”是实践,是关键,是最重要的,那“读”呢?

老师:

我们说“读书破万卷”重要,是说“下笔”时才能“有神”。

如果光做到“读书破万卷”,却从来不下笔,那怎么能“有神”呢?

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小兰:

这么说,我们应该多动笔写啦?

老师:

对,非多动笔写不行。

      你们现在每两星期又一次正式作文吧?

这是很好的练笔机会。

另外,自己还可以写日记、周记,多动笔,总是有好处的。

这里,我想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玉山:

好,我们就爱听故事。

老师:

咱们不都有两只手吗?

这个故事就是将左手和右手的故事。

      左手和右手长得一模一样。

但是,右手勤劳,干活很多,而左手不常练习,能力差得很远。

有一回,左手见右手使筷子,很灵活,不管眼睛睁着还是闭着,它都能准确地把菜送的嘴里去。

左手看了,很不服气,心想:

咱俩长得一模一样,你能做到的事,我就不能吗?

于是,左手请眼睛闭上,它也用筷子去夹菜。

你们猜结果怎么样呢?

同学们:

怎么样呢?

老师:

它把菜送到鼻子上了!

二虎:

哎,真好玩!

老师:

二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虎:

是不是因为右手天天使筷子,而左手总也没练过呢?

老师:

对了。

你们看,使筷子并不是难事吧?

可是左手一年到头很少干这个活儿,就觉得很难。

我们学习作文也是这样,常练的人不觉得难,不练的人就觉得很难了。

二虎:

王老师,您前面讲勤学苦练是学习作文的“窍门”,学作文真的再没有别的什么“窍门”了吗?

老师:

怎么,还在想什么“窍门”吗?

这说明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讲透彻。

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

小兰:

知道,鲁迅先生是个大作家。

老师:

对,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不少人写信问鲁迅先生请求学习作文的“窍门”,他回答说: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鲁迅先生这话讲得多么恳切清楚啊!

      以上就是我讲得学好作文的“五要”,听懂了吗?

记住了吗?

同学们:

听懂了,记住了。

小兰:

王老师,我们班有些同学几次作文成绩都不太好,因此对学作文就信心不足,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老师:

你就把咱们这几次讨论的内容告诉他们吧。

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你们应该在学习方面有远大的目标,有必胜的信心。

当然,开始学作文,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语文程度较差的同学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只要你们勤学苦练,困难就一定会倒在你们的手下。

淑华:

通过您今天一讲,我更清楚了学习一定不要怕困难,要在动笔写的实践中勤学苦练。

我们呢回去一定要多多动笔写。

老师:

要多多动笔写,是完全对的。

最后,我还想提醒你们一点,那就是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练习写。

在写的实践中,经常去向老师请教,及时听取你们语文老师的意见。

这样做,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给你们讲个寓言故事吧。

玉山:

寓言故事?

那一定很有意思。

老师:

这个故事原文是文言文,也选在语文课本里,可能你们还没有学到。

他的名字叫《纪昌学射》——

      故事候有个人叫甘蝇,很会射箭。

只要他的弓已拉开,正在跑的野兽就得倒下,正在飞的鹰鸟就得掉下来,他的箭术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

他的学生飞卫跟他学射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艺比甘蝇还精。

        纪昌呢?

他又向飞卫学射箭,拜飞卫为老师。

第一次见面,非为老师说:

“纪昌啊,你想学射箭吗?

先别着急。

我先给你布置一项作业吧!

“布置作业?

”纪昌不解的望着老师,心想为什么还不快叫我射箭,布置什么作业呢?

      “对,布置作业。

”飞卫老师认真地说:

“你看,你的眼皮不行,一碰到什么就眨眼,这对学习射箭很有影响。

你要刻苦练习,练到遇见什么刺激都不眨眼才行。

      纪昌回到家里。

为了练习不眨眼,他整天卧在妻子的织布机旁。

织布机的横棱竖挺不停的在他眼前晃动,他都力争不眨眼皮。

两年以后,这项功夫练得很过硬了。

即使妻子用锥子尖朝他扎来,他的眼皮也不再眨一下了。

      完成了这项作业后,纪昌来到老师身边。

飞卫老师说:

“你以为学会不眨眼就可以学好射箭了吗?

不行。

你的眼睛功夫还不够。

我现在给你布置第二项作业:

回家练黑眼珠看东西的能力,要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把模糊的东西看成清楚的,那时再来见我。

      纪昌领了第二个作业回了家。

他抓了一个大虱子,用一根极细的牛尾毛拴住它,挂在南面光线明亮的窗上,每天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练习视力。

十天过去了。

他觉得虱子的个儿大了些;练了三年,眼前的虱子大得像车轮一般。

这时,用他双眼再去看茶杯、馒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