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000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句中所描述的我国重大事件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①西气东输 ②三峡工程建设 ③南水北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

A.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B.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C.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

D.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1.B2.A

读下面“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3.“西气东输”的G段发生了弯曲走了很多弯路,原因是()

A.缓解晋、陕两省的能源短缺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地区D.拉动陕西省的经济发展

4.“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有利于解决我国()

A.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B.能源地区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C.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D.西部木材短缺的问题

3.C4.B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

读图回答下题。

5.“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6.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

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5.D6.D

读我国绿色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7.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分布B.地形变化C.气候类型D.河流流向

8.川气东送工程被称为绿色大动脉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管道运输,不会发生泄漏事故

B.沿途主要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

C.所输送的天然气比较清洁,环境污染小

D.沿途涂有明显的绿颜色标志

9.川气东送工程建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横跨中部、东部八省(市),是我国运距最长的管道工程

B.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

C.因数次穿越长江,建成后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

D.沿线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程拆迁量大

7.A8.C9.B

读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图(图7),M、L线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M、L线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煤炭、水资源   B.水电、水电   C.水电、天然气   D.天然气、天然气

11.云南省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物种类众多,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跨多个热量带,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明显 B.区域内地势高差大,垂直差异明显

C.东西地跨多个干湿区,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明显D.环保意识强

10.C11.B

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

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1.2

6

11

3

30

1.2

6

20

6

30

12.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 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C. 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D. 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13.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 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B. 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 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 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2.C13.B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4~15题。

1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15.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14.B15.A

读“珠三角”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题。

16.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A.资金和能源

B.资金和技术

C.能源和人才

D.政策和资源

17.有人说,该现象会给“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阵痛”。

你认为带来的“阵痛”最可能是()

A.就业机会减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产业结构的转型

D.土地价格下降

16.B17.A

“产业空洞化”是指一些国家随着产业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负担制造加工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原有的产业体系出现“空洞”。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同家中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是   (   )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巴西

19.关于出现“产业空洞化”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业率有所上升   

B.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C.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D.社会经济必然衰退

18.C19.A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完成下题。

20.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21.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C21.A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为( )

A.水能发电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D.核能发电

23.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2.C23.D

下图示意相邻国家的基本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24.甲、乙国家最有可能是()

A.印度、巴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

25.图中箭头所指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6.关于两国家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国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乙国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甲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乙国向甲国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乙国向甲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甲国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D25.D26.D

近年来,广东顺德的多家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

下图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题。

27.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

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

③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④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8.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可能会对安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有利于安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安徽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安徽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7.D28.C

29.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均选择经过河西走廊,而没有选择经过直线距离更近的柴达木盆地,原因是什么?

(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霍尔果斯至中卫段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行,简述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陆续修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工程的重要意义。

(4)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广东省除了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答:

(1)与柴达木盆地相比,河西走廊无高大山脉阻挡;海拔较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便于施工。

(2)便于施工、监管及后期维护;降低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及安全风险等。

(3)有利于开发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管道建设将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城市、乡镇居民的生活,改变了居民的用能方式;增强了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天然气的供需矛盾。

(4)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进行其他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西电东送等。

30.读“我国南水北调方案示意图”和“东线方案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    不均的重要途径。

(2)跨流域调水是利用    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

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已成功建成了    和    工程。

(3)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运用所学知识,从建设或运营成本及水质状况方面对东线与中线方案分别作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答案:

(1)空间。

(2)水循环;引滦入津;引黄济青。

(3)自然原因:

年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

人为原因: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4)有利:

东线不用开掘运河,建设成本较低。

中线沿线基本自流引水,运营成本较低,沿线水质较好。

不利:

东线在穿越黄河之前要逐级抽水,耗费大量电能,运营成本较高;沿线工农业发达,河水污染严重,水质较差。

中线要开掘新运河,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

3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是全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范围与周边省会城市地理关系图。

(1)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势。

(2)阐述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3)“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

请提出二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势转变为经济发展势的具体建议。

答案为:

(1)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或投资环境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

(2)该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该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会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该区可能会增加;区域内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目增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3)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 建设坑口电站,通过电力输出增加煤炭外运。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

产业转移的同时会不会伴随着污染的二次转移,自然成为每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关心和担忧的问题。

材料二 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 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珠三角工业的“二次转移”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4分)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2分)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4分)

解答:

(1)积极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工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

(3分)

消极影响:

加剧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量占用耕地。

(1分)

(2)A地向B地输出资金、技术、工业产品等;B地向A地输出劳动力、能源(电力)等。

(2分)

(3)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闻名,拥有充足的资金、市场、技术、信息等;而“珠三角”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

(4分)

33.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我国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大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2调运的能源是__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详解

(1)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太阳能、地热能 太阳能、风能 潮汐能(波浪能)、风能 (3)水电 该区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4)解决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调整我国的能源利用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城市的环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