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862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0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docx

2500m3高炉中控岗位作业指导书

2500m3高炉操作作业指导书

1目的适用范围

按照高炉分厂生产计划根据作业区制定方针操作高炉,完成各项指标及产量,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炼铁分公司高炉分厂2500m3高炉作业区。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术语

焦比:

冶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

煤比:

冶炼一吨生铁所消耗的煤量。

燃料比:

冶炼一吨铁所耗的燃料总量。

冶炼强度:

每昼夜每立方有效容积所消耗的焦炭吨数。

利用系数:

每昼夜生产的标准生铁/高炉有效容积(吨/立方米.日)

合格率:

合格铁质量与规定时间内的总质量之比。

休风率:

高炉休风时间/规定工作时间*100%

入炉焦比:

干焦耗用量(吨)/合格生铁产量(吨)

矿焦比:

矿石批重与焦炭批重之比。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假定风口前焦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燃烧产物,这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装料制度:

对炉料装入炉内的方式方法的有关规定。

物理热:

炉缸温度可用铁水温度表示,一般为1480~1520℃。

化学热:

用生铁含Si量来表示。

装料顺序:

焦炭和矿石入炉的先后次序。

休风:

高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检修、处理故障或其他原因,必须中断生产,停止向高炉送风。

料批:

按照装料顺序将矿焦放入炉内的一个循环。

批重:

一批料的质量。

料线:

从探尺零位到料面的距离。

低料线:

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规定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为底料线。

二元碱度:

CaO与SiO2的比值。

三元碱度:

CaO+Mgo与SiO2的比值。

α角:

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径向上下倾动的角度。

β角:

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360度圆周旋转的角度。

γ角:

指无料钟炉顶下料闸开关的角度。

溜槽转速ω:

指无料钟炉顶布料溜槽每分钟旋转的圈数。

探尺零位:

以炉喉钢砖上沿定为探尺零位。

定点布料:

炉子截面某点发生管道或过吹时,操作时溜槽倾角和定点方位由人工手动控制的布料方式。

环形布料:

随着溜槽倾角的改变,可将焦炭和矿石分布在距离中心不同的部位上,借以调整边缘或中心的煤气分布,又可做单、双、多环形布料方式。

高炉炉型:

高炉内工作的空间形状。

设计炉型:

高炉按蓝图设计的空间形状。

操作炉型:

生产一段时间后,炉墙各部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发生变化的空间形状。

合理炉型:

满足高炉优质、高产、低耗、长寿要求的空间形状。

一代高炉炉龄:

指高炉开炉到停炉大修时间。

焦碳水份:

单位焦碳的机械水含量。

2.1危险源定义:

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2危险源定级:

一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二级: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三级: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级: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五级: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2.3作业者:

A:

高炉作业长B:

高炉工艺现工C:

高炉正值班工长D:

高炉副值班工长

3职责

3.1负责运行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3.2按照作业区制定操作方针操作高炉。

3.3组织休、复风操作。

3.4炉顶点火。

3.5设备检查。

3.6做好作业记录。

3.7配合维护人员检修设备。

3.8组织清洁生产。

3.9异常信息通报及生产组织。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工作流程:

4.2作业前的准备

4.2.1交接班

接班人员提前15min到岗,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按照《炼铁分公司劳保穿戴标准》执行),值班工长组织开班前会,确认到岗人员出勤及出勤人员精神状态、危险预知及上一班的生产情况。

对设备、安全、卫生、工具等进行检查,查看记录。

对口岗位交接班。

4.3参数监测记录

4.3.1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对所有参数进行监测,每小时整点检查记录各运行参数并填写《高炉分厂高炉操业管理日志》。

4.3.2作业活动分类

大分类

中分类

小分类

活页码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01工艺参数监控

XGL010101

02填写记录

XGL010102

03压差作业

XGL010103

04顶压调整作业

XGL010104

05炉温管理

XGL010105

06出铁管理

XGL010106

07风口巡检

XGL010107

08槽位管理作业

XGL010108

09低料线处理

XGL010109

10崩料处理

XGL010110

11悬料处理

XGL010111

12管道处理

XGL010112

13炉顶点火

XGL010113

02高炉异常作业

01顶压异常作业

XGL010201

02少喷煤作业

XGL010202

03高炉断煤作业

XGL010203

04热负荷异常作业

XGL010204

4.4作业活动:

01高炉

08安全管理

01通用事项

1.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穿阻燃服,棉质内衣,戴防火帽。

2.防护面罩及时清洗保持干净,不可影响视力。

3.各作业活动如存在渣铁飞溅、可能引起物体飞溅、辐射、火焰、冲击的必须放下防护面罩。

4.氧烧铁口,出铁过程中铁口、主沟区域作业时必须穿铝箔衣及铝箔裤或者连体铝箔服。

5.开堵铁口时,铁口正面不准站人,来渣后粒化塔入口正面严禁站人。

6.出铁过程中严禁跨越未封盖的铁沟、渣沟,必须走安全通道或走梯;任何时候都不准跨越主沟。

7.炉体周围及煤气区域禁止停留休息。

8.各种工器具等严禁直接接触铁水,接触前必须烘干,烤热。

9.使用榔头及橇杠作业时,须先确认锤头安全可靠方可使用,橇杠无焊接、无毛头、无分叉方可使用,不准戴手套打榔头,打榔头者和扶橇杠者不得站在同侧。

10.行车吊运作业时,人员不准从吊物下通过。

11.禁止向粒化塔内扔铁块、大块干渣、铁器、引流棒、炮泥、塑料袋等杂物。

12.使用气锤、振动棒、风镐、打夯机等非常用工具及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及使用方法并进行危险源辨识,然后确认安全后方进行作业。

13.特种设备必须持证操作,严禁无证人员或连续1个月以上未进行操作的持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

14.设备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联络挂牌制度。

15.在大修或修补铁口泥套时,携带煤气报警仪,开启该铁口区域轴流风机进行空气流通同时略开该铁口除尘,主沟上放置专用安全平台,人站在平台上作业,检查泥套时必须安放安全平台。

16.操作行车严格执行起吊设备安全规定,专人指挥,并准确地进行操作。

17.进行烘烤作业的过程中,要安排人员定期巡检,防止煤气泄漏或火焰熄灭。

18.罐口与罐内铁水面距离不得小于300mm,小于300mm时,严禁受铁。

19.摆动流嘴操作手柄失灵应换至机旁操作箱进行操作,如机旁操作箱仍无法操作则断电后进行手动操作。

20.排铁口,排渣口的沙坝必须烘烤干高度合适。

21.所有接触液态渣铁的工具必须烤干预热后方能使用,且不可使用钢管。

22.排铁口、排渣口液面高度差控制在160-200mm之间。

23.所有设备运转前旋转半径内禁止有人及障碍物。

24.所有落差大于200mm的不同水平面平台必须走安全梯,严禁跳跃。

25.所有作业活动严禁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业或身体任何部位接触设备旋转部位。

26.正常生产时禁止铁口进行大喷吹,严格进行小喷堵口作业。

出现异常炉况如悬料、休风、炉凉、设备故障等时在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前提下可适当喷吹铁口。

27.严禁抛扔和使用绳索拖拉工具、各类备件物品。

28.所有作业活动在作业前必须辨识周围环境,确保站位合适,脚下无障碍物,落脚平稳,各方位无可能坠落物体。

29.听到鸣笛或警铃后人员应确认站位安全,如在设备不允许范围内必须迅速离开。

30.所有作业鸣笛或警铃后,即使前期已确认设备不允许范围内无人,动作设备也必须在鸣笛或警铃后10秒以上同时得到可靠信号后方可进行。

31.各类绳索、拖线、电缆、软管在不使用时必须盘好定置,使用时拉开合适长度严禁缠绕、硬拉,拖地绊人。

32.各作业人员须用力合适,不可用力过猛、过大造成人员站立不稳或动作变形。

33.各作业如需指挥方可完成的,操作者未得到专人的、明确的、准确的信号不得进行任何操作。

34.各作业如可能造成踏空、高空坠落的,必须在孔洞盖安全栅或系安全带方可作业。

35.操作电器设备必须先停电,后拔插座等,严禁湿手操作电器设备。

36.开启各介质阀门须逐步缓慢开启,严禁一次全开造成冲击。

37.各能源介质阀门非本岗位操作的严禁动作。

38.禁止接触运转的设备,禁止移动运转的轴流风机。

39.各能源介质阀门非本岗位操作的严禁动作。

40.冬季放干渣或分流时,禁止人员或设备通过有雾区域,行车严禁在该区域运行作业。

41.冬季炉台禁止打水,地面积雪、积水、结冰及时清理干净,人员严禁在冰上行走。

42.冬季上下楼梯,注意屋檐冰棱,楼梯上有结冰,在未处理前严禁行走。

43.炉前严禁不戴手套接触钢丝绳、设备中的卡槽、链轮、及对设备润滑。

44.中控参与其它岗位作业严格按其作业指导书执行。

XGL010101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1工艺参数监控

目的

控制工艺参数,保证炉况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查看高炉作业日报表,了解上班及全天PT,BP,BT,△P,BV,FCR,K值,BH,Tf,料速,原燃料质量及供应情况。

2.查看高炉作业日报,查看上班及全天炉前出铁情况,包括铁口深度,出铁时间,出铁间隔,见渣时间,堵口情况,配罐时间,炉前设备运行状况。

3.打开趋势图,查看高炉水系统参数,包括各层冷却壁温度,软水水压,水量,进、出水温度,4个区域热负荷趋势。

4.仔细了解当日操业方针,并按操业方针控制操作参数PT,△P,BV,FCR,BH,料速。

5.如果工艺参数超出操业方针控制,必须按照操业进行调整,直到参数控制在操业规定范围之内为止。

6.上班期间随时观察BP,BT,△P,BV,TP,K值,BH变化,如变化异常,及时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工业进水总流量、工业进水压力,正常工作范围:

≥1500m3/h,1600±50kPa,软水进水流量、进水压力,正常工作范围:

≥5000m3/h,750±50kPa。

CD

XGL010102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2填写记录

目的

记录工艺参数,分析炉况。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整点按时填写“高炉操业管理日志1”,报表数据来源可查看L2机,如发现数据异常,立即查明原因,并联系人员处理。

2.铁口打开后,及时填写“高炉操业管理日志2”,包括铁口深度,开口时间,铁水温度;铁口堵口后,填写堵口情况,打泥量,出铁量,出渣量,来渣时间,随时监控理论渣铁量与实际渣铁量,各类异常情况。

3.接班后,认真核对原燃料成分,根据“核料表”核料,核料发现较大变化,根据“核料表”核料,及时调整并做记录。

每班按时准确录入原燃料成分。

4.查看上班Tf值,是否在操业方针内,如超出,及时调整;班中如对操作参数进行调整,要进行校对Tf值,查看是否在操业方针内。

5.班中如高炉系统发生设备故障,及时通知值班主任,联系有关人员处理;把设备故障录入“工艺纪律(设备)检查记录”中,并写明对高炉操作影响程度。

6.接班后1小时,及时在“高炉操业管理日志1”填写上班操作参数统计。

夜班要对本日操作参数进行统计,其所有数据录入“高炉操业管理”、“高炉操业日报”。

7.夜班要对本日操作参数进行统计,其所有数据录入“高炉操业管理”、“高炉操业日报”。

CD

XGL010103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3压差作业

目的

维持合适压差,保证炉况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1.日常操作按照操业BV、△P操作,△P操作上限按操业要求控制。

2.△P操作上限△P上限=△P日平均+3δ。

3.如△P缓慢上升至△P上限,根据炉况定风压操作及调整其他高炉参数,待压差稳定后,按操业要求逐步恢复各项参数并恢复定风量操作,(尽量避免顶压调整和炉顶均压同时进行)。

C,D

指令发出清楚明确,并得到明确应答

XGL010104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4顶压调整作业

目的

维持合适压差,保证炉况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日常TP操作参照操业执行。

2.如减风,待△P稳定后,调整TP,TP调整参照TP操作=TP操业*BV操作/BV操业调整,待压差稳定后,指令热风炉调整顶压。

3.加风之前,先指令热风炉调整TP,调整值参照上述。

调整完毕后,再进行加风作业。

(尽量避免顶压调整和炉顶均压同时进行)

4.如△P一直偏高,TP控制可比正常低3-5kPa.

C,D

指令发出清楚明确,并得到明确应答。

XGL010105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5炉温管理

目的

维持合适压差,保证炉况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2

煤气流正常,热负荷正常,料速正常,喷煤量有余量时,

1.当PT≤1480℃,[Si]≤0.30%,每次调整煤量≤1.5T/h,班调煤量≯2T。

2.当PT连续三炉1460~1480℃,每次调整煤量≤1.5T/h,可适当减氧,减BH。

炉况接受,可调整提高风温,Tf值控制在2300℃以下。

3.当PT≤1460℃,调整煤量已无余量,停氧,停BH,减风控料速,O/C调轻0.1%~0.2%,可调整提高风温。

气流波动,热负荷不稳定时,

4.PT:

1460~1480℃时,每次调整煤量≤1.5T/h,可适当减氧,减BH,减风稳定煤气流,及热负荷。

5.PT:

〈1460℃时,停氧、停BH、减风、提风温、缩矿批、O/C调轻0.15%~0.3%。

炉温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作业区和专工。

C,D

XGL010106

01高炉

01高炉日常操作

06出铁管理

目的

做好安全出铁工作。

危险源

渣铁飞溅作业环境不良有毒气体机械外露运动件伤人高温辐射误操作

控制措施

放下面罩戴好防火帽执行好确认制

环境因素

粉尘高温地面杂物

环境因素控制

穿戴好劳保用品,地面打扫干净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1.出铁前联系炉前班长确认要出铁口是否具备出铁条件,包括配罐,INBA,炉前设备状况,炉前出铁准备工作。

2.确认出铁条件具备时,指令炉前开口。

3.在出铁过程中,按取样规定指令炉前取样,观察铁水温度变化,查看生铁样,炉渣样。

4.出铁过程中,及时联系铁前调度配罐,如不能及时配罐,指令炉前及时堵口。

5.查看出渣、铁情况,根据INBA要求,向炉前下达渣分流指令。

6.如需重叠出铁,指令炉前班长及时打开另一铁口。

C,D

 

1插入前先将电偶烘烤干燥。

2.禁止插入过深。

作业时放下面罩。

3确认取样勺、样模干燥。

4不可使用钢管直接与样勺焊接的工具。

5取样勺长度2米-2.5米,样勺完整度大于70%,严禁使用漏铁样勺。

XGL010107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07风口巡检

目的

观察风口工作情况,判断炉况。

危险源

高温,有毒气体、冶金飞溅。

控制措施

开启轴流风机、携带煤气报警仪

环境因素

通风不良、地面污染物;

环境因素控制

使用轴流风机、及时清扫污染物;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每隔2小时巡检风口一次。

2.走安全通道到风口平台,用风口镜观察风口明亮程度,参考判断炉温变化趋势。

3.如发现风口有堵煤现象,及时联系看水工处理堵枪。

4.观察送风装置有无温度异常偏高,局部发红,跑风和水迹,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中控室操作工长,并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组织人员处理。

C,D

C,D

C,D

C,D

C,D

风口巡检时,要和看水工同行;观察时注意和送风装置保持10cm以上距离,身体部分勿接触送风装置。

XGL010108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08槽位管理作业

目的

保证高炉正常上料。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原料槽位低于9米时,及时联系原料中控,查询槽位低原因,并督促原料尽快上料,保证槽位。

2.原料不能保证正常供应,警戒槽位矿、焦均为8.5米;矿、焦槽槽位管理标准时,应迅速判明情况,及时通报信息,同时高炉做好休风准备。

3.主要原料(焦碳、烧结矿、球团矿)不能保证正常供应,矿、焦槽槽位低于管理标准时,应迅速判明情况,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汇报,同时高炉做好应变准备。

当情况继续恶化时,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总槽位

<40%

<30%

高炉减风

10~30%

50%并准备休风

C,D

 

XGL010109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09低料线处理

目的

保证高炉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当供配料系统发生故障,影响上料时,料线低于2.5米立即减氧或停氧,如需要,可减风控料速。

2.供配料系统故障不能上料,估计15min不能排除时,执行休风程序。

如在执行休风程序过程中确认故障排除,根据上料情况逐步恢复风量。

C,D

 

XGL010110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10崩料处理

目的

保证高炉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2

1.征兆:

1.1探尺有停滞、滑落或崩落现象。

1.2风压和K值波动不稳定;顶压波动,有时出现向上尖峰;炉顶温度波动剧烈,各点温度紊乱,相互交错;炉身静压力曲线变化明显。

1.3连续崩料时,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出现生降和涌渣,炉温急剧下降,生铁含[S]上升,严重时造成炉冷。

2.崩料处理:

2.1如炉顶温度>300℃,确认炉顶打水,打水降温无效应减风量。

2.2崩料时,应适当减风,一旦发生连续崩料,应将风量减到不崩料为止,并及时汇报作业区和专工。

2.3崩料后赶料线要视崩料深度、K值或压差而定,不应过急,但也要注意使炉顶温度控制在>100℃,低料线时间不超过1小时。

2.4根据实际料线,布料按规定要求档位进行,若低于规定档位加料料线,及时汇报专工。

2.5崩料后,应视崩料深度、频度以及炉温水平适当加入净焦,减轻O/C。

2.6在恢复风量时要严格按K值或压差操作,防止连续大量加风,使炉况出现反复。

C,D

XGL010111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11悬料处理

目的

保证高炉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2

悬料征兆:

探尺停滞,风压,K值急剧升高,压差高(高于方针规定),炉顶温度开始逐渐升高。

处理:

1、要求炉前重叠出铁,通知鼓风机站炉况异常,通知热风炉根据风量退除尘布袋箱体,快速减风800m3/min,同步降顶压、减煤、减氧、减加湿,撤风温(20—50)℃,要求一分钟减到位,通知看水工密切关注风口状况。

2、减风到位后若K值,压差没有明显改善。

立刻继续减风600Nm3/min,风量低于3000Nm3/min退TRT,同步降顶压、减煤,停加湿,综合理论燃烧温度调整风温。

若高炉热悬可根据炉况撤风温(50—80)℃。

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风口,顶温,及炉内的理论铁量防止崩料后灌风口。

顶温高可采取炉顶自动打水,每次打水30秒,直到炉顶温度降至规定温度TT300℃。

3、若高炉崩料,顶温急剧升高,高炉急剧减风BV600m3/min,根据BV情况减煤,上料加料。

待炉顶温度降到规定值TT300℃以下,根据炉况逐步恢复各项参数。

4、指令看水工观察各风口,确认有无异常

C,D

减风前确认配料、热风炉炉顶作业人员撤离;风口除看水工,所有作业人员撤离风口平台。

XGL010112

01高炉

01高炉正常常作业

12管道处理

(1)

目的

保证高炉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1

 

2

管道征兆:

顶压开始急剧波动有出现向上的尖峰,炉顶温度剧烈升高。

风压和K值剧烈波动,管道形成时,风压和透指快速下降,风量急剧升高,炉顶温度急剧升高。

处理:

1、要求炉前重叠出铁,通知鼓风机站炉况异常,通知热风炉根据风量退除尘布袋箱体。

减风(200—1000)m3/min,通知看水工密切关注风口状况。

根据风量情况减煤,综合理论燃烧温度调整加湿,风温,浅尺在1.0米以上可加料抑制顶温,根据炉顶温度打水,每次打水30秒,加料过程中正常打水,直到炉顶温度降至规定温度TT300℃。

C,D

 

减风前确认配料、热风炉炉顶作业人员撤离;风口除看水工,所有作业人员撤离风口平台。

XGL010112

01高炉

01高炉正常常作业

12管道处理

(2)

目的

保证高炉顺行。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控制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施

 

2、如减完风后,顶温仍无明显下降趋势,紧急退TRT,则继续减风BV1000Nm3/min直到管道消除,根据BV情况减煤,综合理论燃烧温度调整加湿,风温,浅尺在1.0米以上可加料抑制顶温,根据炉顶温度打水,每次打水30秒,直到炉顶温度降至规定温度TT300℃。

3、若上述措施无效,风量、风压、透值没有出现拐点,执行紧急休风程序。

4、待风量、风压、透指出现拐点,进行降顶温操作,炉顶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降到规定值TT300℃以下,尽可能减少对炉况的影响,最后根据炉况逐步恢复各项参数。

C,D

 

减风前确认配料、热风炉炉顶作业人员撤离;风口除看水工,所有作业人员撤离风口平台。

XGL010113

01高炉

01高炉日常作业

13炉顶点火

(1)

目的

保证炉顶煤气充分燃烧

危险源

煤气中毒,燃烧爆炸,滑跌

控制措施

两人同行,带煤气报警仪,上下走梯三点支撑

环境因素

煤气泄漏、烟气排放

环境因素控制

煤气密封良好

NO

作业程序及标准

作业者

安全控制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