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83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docx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三五”规划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2016年5月目录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二五”期间主要做法和成效1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11.切实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22.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93.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94.坚持夯实煤矿安全基础115.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156.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81.煤炭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煤矿安全基础条件管理水平未实现根本转变182.监察监管队伍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手段制约执法效能183.经济下行,煤矿企业普遍亏损、安全投入难以保障19(三)面临的形势19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9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3.五大发展理念214.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分析215.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22二、“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23

(一)指导思想23

(二)基本原则24(三)规划目标251.原煤产量、矿井数量建议目标252.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和煤矿企业职业病控制目标263.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目标274.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目标275.数字化矿山建设目标306.监察执法信息化目标31三、主要工作措施32

(一)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创新331.构建严密完备的责任体系332.形成权责统一的执法机制333.打造综合信息化平台、创新执法手段33

(二)优化安全生产法制秩序331.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332.完善执法制度333.严格依法监察33(三)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331.煤矿重大灾害治理重点332.突出重点监察333.巩固深化打非治违33(四)夯实职业健康防护基础331.推进防治结合协同化332.完善管理制度333.实现技术支撑多元化33(五)强化煤矿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331.构建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32.构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333.构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334.构建煤矿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335.构建煤矿安全生产诚信体系336.助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33(六)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效能331.完善风险先期响应机制332.增强事故灾变应对能力333.改善资源配置供应条件33(七)坚持源头管控,提高煤矿安全整体水平331.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332.严把安全生产许可审批关333.严把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关33(八)积极推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331.基本原则332.主要任务及措施33(九)加强队伍建设33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332.严格执行煤矿安全培训考试考核工作规定33四、规划实施保障33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度33

(二)强化政策措施保障33(三)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33(四)定期开展考核评估33“十二五”期间,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向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根据国家、省对“十三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十二五”期间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局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推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煤矿“三项监察”、事故调查处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和保障能力建设,推进落实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1、切实履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责

(1)认真开展煤矿“三项监察”结合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灾害特点认真制定监察执法计划,对重点地区、重点煤矿、重点时段、重点内容开展重点监察;对煤矿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国有煤矿采掘作业计划等开展专项监察;对安全管理薄弱、事故隐患多等矿井开展定期监察。

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暗查暗访,组织开展不间断督查检查,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提升监察执法效能。

“十二五”期间,累计监察矿井3747矿次,查出各类隐患24645条,下达执法文书21435份,实施行政处罚2300次,行政处罚罚款20485.12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91矿次,提请关闭矿井6处。

(2)严格煤矿安全准入严把煤矿安全准入关,严格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出台了云南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实施暂行办法,明确了建设项目安全核准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共审查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252部,在建项目166矿,竣工验收91矿。

同时将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条件现场审查与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现场监督核查工作一并进行,确保项目建成并能达到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3)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按照依法行政和简政放权的要求,及时修改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前置条件和申办要件,规范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颁发、延期、变更、补办以及暂扣、撤销、吊销、注销条件和审查程序,安全生产许可证新颁发12矿,延期1884矿、变更1163矿、暂扣734矿、吊销354矿、注销595矿,至2015年底,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井(坑)808对;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专项监察制度,每年开展持证条件专项监察,并把持证条件专项监察结果作为煤矿申请办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手续的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了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坚持行政审批服务承诺制度。

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申办了煤矿职业卫生4项行政许可和1项行政审批项目,制定下发云南省煤矿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和相应的十二个配套文件,培训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7000余人、从业人员10万余人。

2015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步审查,从源头上做好职业病危害的防治。

(4)加强事故调查处理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各类煤矿事故。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22起,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牵头调查221起,参与调查1起(2011年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11.10”特别重大事故)。

煤矿事故结案批复以后,均通过新闻媒体、局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事故调查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5)加强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指导修订完善了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制度,在检查指导中,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上级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整顿关闭、安全基础管理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并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下达加强改善安全管理监察建议书或意见书,促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

强化与地方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定期召开煤矿安全监察监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6)原煤产量和百万吨死亡率情况2011年至2015年原煤产量40167.23万吨,比“十一五”期间原煤产量(42431.81万吨)减少约2264.58万吨。

“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合理调控,前期稳步发展,后期受煤炭市场影响下调。

2011年至2015年间累计发生煤矿死亡事故222起、死亡463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153。

其中2011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79起、死亡18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838,2012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56起、死亡110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059,2013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57起、死亡91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866,2014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19起、死亡6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1.422,2015年发生煤矿死亡事故11起、死亡16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328。

“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全省煤炭产量下降5.34%,事故起数、人数分别大幅度下降59.85%、48.09%,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45.15%,实现了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的指标。

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见表1-1。

“十一五”与“十二五”原煤产量对照见图1-1。

“十一五”与“十二五”百万吨死亡率对照见图1-2。

表1-1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一览表份主要指标事故总量事故级别事故类别注煤量业总产值万吨死亡率一般事故(12)较大事故(39)重大事故(1029)特别重大事故(30以上)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放炮事故其他事故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数万吨)亿元)人/百万吨)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起)人)011年957.4181.93.838983641423930152012年0384.7292.05.05961087678672013年0509.32.12.86671201406070014年430.9562.14.4229359635015年884.4558.65.3281601计0167.23726.892263912163453337638819009图1-1“十一五”与“十二五”原煤产量对照图图1-2“十一五”与“十二五”百万吨死亡率对照图2、坚持推进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建设

(1)层层分解落实煤矿安全监察目标责任根据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年度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分解细化年度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加强工作过程管控和动态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了监察工作责任目标和工作落实。

坚持五项原则、突出四个特点、完善五种机制,强化内部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监控、过程考核和年终考核与问责相结合的要求,将监察责任工作目标按照事故控制目标、监察执法工作目标、行政许可工作目标、事故查处工作目标、监督检查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目标等五项内容细化为72个小项进行考核,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监察责任目标体系。

(2)加强过程监管和问责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督办工作落实情况,局属各单位每周一将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并上传到OA协同办公系统(内网)供全局监察人员浏览,互相监督,动态掌握各考核单位(部门)责任目标各项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

加强过程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及时高效完成,及时对责任心不强或工作不到位造成工作失误的人员进行问责。

3、坚持推进监察执法规范化建设

(1)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了监察工作系统化、监察程序规范化、监察内容标准化、监察方法多元化、监察手段数字化的“五化”安全监察执法工作模式;建立执法活动事前有预案、事中有标准、事后有监督的工作管理机制;开展以集中解剖式监察、示范性监察为主要方式的监察执法;编写了云南煤矿安全专项检查表,将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文件规定表格化,制定了23个专项检查表,供全体监察人员现场检查时参考使用,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科学化水平。

(2)不断明确执法标准在制定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了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红线”暨煤矿安全行政执法“底线”暂行规定,确定了全省煤矿企业不得触碰的安全生产“红线”15条100项,细化了具体的处罚标准,编制了云南省煤矿企业触碰安全生产“红线”实施行政处罚一览表,与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同步实施,对煤矿企业触“红线”严惩,对监察监管人员失“底线”追责,牢固树立了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3)不断规范执法流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监察执法工作的意见、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程序闭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实施计划编制方案工作准备现场检查监察处理通报情况提出建议整改复查总结归档”的闭合执法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监察执法工作程序,基本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持续提升监察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4)不断加强执法监督在局政策法规处加挂“执法监督处”牌子,省局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执法文书检查,分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执法文书检查评比,坚持实施前有监察执法,后有执法监督制度。

通过开展“履职尽责”专项执法监督,开展执法监察、执法文书和事故调查案卷评比以及法律法规知识和现场制作执法文书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监察执法工作水平,不断促进监察执法工作规范化。

4、坚持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1)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安全质量标准化。

大力推进机械化改造升级,督促煤矿强化“五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督促煤矿大力推进支护方式和回采工艺等方面的改革,提升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技术人员配备和标准化等基础工作,着力于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2)大力推进煤矿隐患排查治理一是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监察监管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体系进行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要求煤矿企业及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每季度逐级报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明细表和统计分析表,充分调动煤矿自主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积极性。

二是充分把握隐患排查治理动态性、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电子数据库,实现网上报送、动态监控、分级管理。

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督促检查、职工广泛参与、多方协作联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3)大力推进煤矿去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积极协调、大力推进全省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整顿关闭和产业转型升级,与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程序、验收标准、措施要求,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服务年限、项目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督促并参与煤矿转型升级工作,全省煤矿数量从2010年末的1140处,通过不断地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到2015年底全省保留煤矿数量为788处,减少352处。

(4)大力夯实煤矿安全基层基础一是编制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云南省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指南,发放到全省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行管部门及煤矿企业,督促煤矿各岗位、操作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做到手指口述,注重现场管理,切实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技能。

二是贯彻落实“双七条”规定。

加强对国办发201399号文件和“双七条”的宣传贯彻、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把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细化分解成“十二个检查、十二个防止、十二个做到”,提出了41项检查内容,明确了57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依据、处罚项目,并把贯彻落实七条规定与煤矿瓦斯治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三是精心组织“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活动。

四是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按照“打非治违”、“四个一律”要求,严厉打击煤矿企业“五假三超”违法违规行为。

(5)大力强化重点灾害防治一是切实加强煤矿瓦斯治理,针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多发的势头,制定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个必须的规定、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十条规定实施意见,并督促有关单位和企业认真落实,圈定全省煤矿瓦斯防治工作重点。

二是切实加强煤矿水害防治,结合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制定了云南省强化煤矿水害防治十条规定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煤矿实现“五个转变”,努力构建“七位一体”水害防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减少水害事故。

三是切实加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联合云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推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煤矿井田范围内瓦斯、水、火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标准要求,明确了云南省煤矿主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的编写要求,有序推进全省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6)大力推进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战对10个省级重点县(市、区)开展攻坚战工作,把国务院安委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明确的攻坚战9项规定动作和省政府提出的11项任务细化为14个大项36个小项,逐项明确了主办单位、协办部门、责任人和时限要求,组织开展督查指导,开展专题培训,督促推进攻坚战工作,重点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7)大力推进煤矿安全宣教工作一是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成立了宣贯领导小组,制定了宣贯实施方案,以十二项具体活动为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新安法宣传贯彻活动。

二是切实加大事故警示教育力度。

各监察分局每年召开事故煤矿矿长座谈会和约谈会,省局、各监察分局均建立了警示教育短信平台,及时向全省各级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有关人员、所有煤矿企业负责人发送事故警示和灾害预警信息,累计发送事故警示和灾害预警信息30万余条。

5、坚持推进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

(1)着力强化煤矿安全培训建立健全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全省共建立二级培训机构1家,三级培训机构31家,四级培训机构13家。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建成了“统一标准、统一题库、统一证书、教考分离、分级负责”的安全培训和考试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考试持证制度,完善煤矿安全培训考试点建设,全部实现计算机考试。

“十二五”期间,累计培复训煤矿“三项岗位人员”150837人次,其中:

煤矿主要负责人培复训6542人次;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复训40888人次;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103407人次。

(2)着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要求每个煤矿组建煤矿兼职救护小队,加强煤矿应急救援培训,目前共组建1226支兼职救护小队,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开展自救互救;加强救援队伍人员培训,定期举办全省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参加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不断提升救援队伍战斗力;加强应急演练和预案建设,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在完成煤矿事故救援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彝良县“9.07”地震、鲁甸县“8.03”地震、景谷县“10.07”地震救灾和其他社会救援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好评。

(3)着力推进煤矿安全检测检验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建设4个安全检测检验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和19个技术服务站,开展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维护、传感器调校维修、安全仪器仪表调校维修等工作,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网络。

大力推进全省煤矿矿用产品井下电气检测检验和“四大件”检测,基本实现了“四大件”检测检验覆盖率100%。

6、坚持推进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抓思想政治建设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依法行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要求贯穿到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通过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教育、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一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定期警示教育等形式,强化了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性。

(2)抓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考核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监察员的重要指标。

要求领导干部务必深入基层、深入井下、深入群众做好表率;要求监察员监察执法务必深入井下现场掌握第一手情况,树立良好的监察执法形象;要求全局同志务必树立全局意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等四项制度。

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实践活动等,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局系统累计有5个单位、27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先进单位、个人表彰,其中省部级劳模3人;局机关先后被评为为盘龙区文明单位、昆明市文明单位,所属4个监察分局均被驻地评为区(市)级文明单位。

(3)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党组议事规则、工作规则,清理修订了一大批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保证了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始终坚持人、财、物等重大事项会议研究、集体讨论决定的工作机制。

(4)抓廉政建设局党组成员坚持划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区,落实好“一岗双责”,扎实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周活动,坚持每月集中开展一次反腐倡廉教育。

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坚持关口前移、分级负责,加强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坚持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和“煤矿安全监察廉政监督卡”、“办证(年检)廉政信息反馈表”制度,主动接受广大监察对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受理来信来访,认真对待、正确处理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十二五”期间,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纪检监察部门累计立案3件,给予政纪处分2人次、党纪处分1人次;给予免职处理2人次。

(5)抓能力建设开展监察干部交流,让监察干部多在岗位锻炼,提高履职阅历,丰富工作经验;开展未在监察分局工作过的处级干部下分局蹲点锻炼,了解基层情况,丰富基层经验;开展外出调研交流学习活动,派出20多名监察人员到山东、四川、安徽等省开展监察执法、事故调查等工作调研,汲取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开展专业技术知识专题培训,聘请上级政府部门、大学及科研院所专家对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团队建设、公文写作办理等进行专题讲座,提高监察监管人员履职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煤炭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煤矿安全基础条件管理水平未实现根本转变全省煤矿煤层赋存条件、灾害条件复杂,煤炭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煤矿管理方式简单,从业人员素质低等,煤炭企业安全基础未明显改变,隐蔽致灾因素没有认真查清,煤矿机械化推进缓慢。

全省煤炭行业发展滞后,小、散、弱的局面未根本改变,优化调整煤炭结构未取得突破进展,煤炭企业管理水平、装备水平、生产工艺、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全保障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

2、监察监管队伍力量不足,执法环境手段制约执法效能全省煤矿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基层煤矿安全监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监察队伍改革创新意识和攻坚克难精神有待提升,责任覆盖层级、权责边界、激励考核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迫切需要信息化平台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3、经济下行,煤矿企业普遍亏损、安全投入难以保障全国全省煤炭经济运行持续低迷,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造成企业效益差、安全投入难以保障、队伍不稳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