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757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docx

高中生物发育生物学考点专题复习题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1图式形成:

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

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

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

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自主特化:

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

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

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

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

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

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

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

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

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

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

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secondarysexdetermination:

次级性别决定:

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

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Primarysexdetermination:

初级性别决定。

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

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睾丸而非卵巢。

12神经诱导:

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

13embryonicinduction:

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组织分化方向上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Nieuwkoop中心:

在两栖类囊胚中最靠近背侧的一群植物半球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能力,Nieuwkoop中心是兼具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特殊区域,含有背部中胚层诱导信号

15组织者:

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2、选择题.

1在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胚胎细胞中(A)。

A.基因差异的表达B.基因差异的转录C.RNA差异的加工D.蛋白质差异的合成

2.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

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是(C)

A.输精管;B.附睾;C.输卵管;D.输卵管或子宫。

3.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

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是(C)

A.输精管;B.附睾;C.输卵管;D.输卵管或子宫。

4.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卵裂属于盘状型卵裂?

(B)

A.海鞘的卵裂B.鸟类的卵裂C.哺乳动物的卵裂D.两栖类的卵裂

5.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卵裂属于表面型卵裂?

(A)

A.果蝇的卵裂B.鸟类的卵裂C.哺乳动物的卵裂D.两栖类的卵裂

6.在鱼类的卵裂过程中,卵裂球集中于(B)。

A.胎盘B.胚盘C.上胚层D.下胚层

7.下列哪一种动物的卵裂属于两侧对称型卵裂?

(A)

A.海鞘的卵裂B.鸟类的卵裂C.哺乳动物的卵裂D.鱼类的卵裂

8.海胆卵裂过程中产生的小分裂球(B)

A.将形成内胚层;B.将形成初级间充质细胞;

C.将形成次级间充质细胞;D.是未来的外胚层细胞。

9.在哺乳类胚胎的B阶段,胚胎经历一个致密化的过程

A.卵裂;B.8细胞;C.桑椹胚;D.胚泡。

10.两栖类的背唇又称为(A)。

A.组织者B.灰色新月C.原结D.胚盾

11.鸟类的原条由何类细胞构成?

(C)

A.预定中胚层细胞;B.预定内胚层细胞;

C.以上两类;D.以上两类以外的细胞

12.神经嵴细胞不会发育成为以下哪一项?

(D)

A.神经节;B.色素细胞;C.肾上腺髓质;D.前脑。

13.以下哪一项不是三脑泡时期脑的结构?

(C)

A.前脑B.中脑C.间脑D.菱脑

14.构成神经管的最早期的细胞是单层上皮细胞层,称作(A)

A.生发上皮B.套层C.边缘层D.灰质

15.以下哪一项不是从外胚层发育来的?

(D)

A.神经板;B.脑神经节;C.表皮;D.头突

16.Spemann将组织者诱导神经管形成的过程称为(D)。

A.神经诱导B.中胚层诱导C.特化D.初级诱导

17.脊椎动物的视泡会诱导其外侧的外胚层形成(A)。

A.晶状体B.角膜C.视网膜D.色素层

18.下列结构中不具备组织者功能的是D。

A.胚孔背唇B.胚盾C.亨氏节D.神经管

19.间质通常来自(D)

A.外胚层B.内胚层C.中胚层D.中胚层或神经脊组织

20.两栖类胚轴决定的最早时期(A)

A从精子入卵B胚盾的形成

C囊胚期上下胚层的形成D胚胎发育的第5.5天

21.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它存在于(C)

A植物级腹侧B腹部中胚层C植物级背侧D背部中胚层

22.鱼类胚轴决定的最早时期(B)

A从精子入卵B胚盾的形成

C囊胚期上下胚层的形成D胚胎发育的第5.5天

23.Nieuwkoop中心的主要细胞因子是(D)

AVg1BVegtCBMP4Dβ-catenin

24.dorsal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进入昆虫胚胎B的细胞核中,引起某些基因的表达。

  A.背部;B.腹部;C.前部;D.后部。

25.在昆虫的未受精卵中,母体基因hunchback的mRNA的分布是D

A.腹部多于背部;B.前部多于后部;C.背部多于腹部;D.均匀的。

26.在昆虫的背腹轴的分化中,最重要的基因是A

A.dorsal基因;B.gurken基因;C.tube基因;D.spatzle基因;

27.构成神经管的最早期的细胞是单层上皮细胞层,称作A

A.生发上皮B.套层C.边缘层D.灰质

28.以下哪一项不是来自间介中胚层?

C

A.肾管;B.生后肾间充质;C.体腔;D.肾单位

29.bicoid蛋白是一类转录因子,它促进胚胎  B  发育的差异。

A.背腹轴;B.前后轴;C.前部;D.腹部。

30.torso基因的产物torso蛋白是B

A.转录因子;B.受体酪氨酸激酶;C.蛋白水解酶;D.磷酸化酶。

31.合子基因hunchback的表达受到  D  的调节。

A.dorsal基因;B.nanos基因;C.tube基因;D.bicoid基因;

三、填空题

1.多细胞个体发育的两大功能:

一时产生细胞多样性并使各种细胞在本世代有机体中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二是保证世代交替和生命的连续。

2.两栖类的第一次卵裂平分动物极。

3.两栖类的卵裂属于辐射对称型。

4.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睾丸或是卵巢,与Y染色体短臂上的人类睾丸决定(SRY)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SOX9、WNT4、DAX1基因等有关。

5.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道由乌尔夫氏管的分化而来,发育为输精管、附睾和储精囊,而缪勒氏管退化。

睾丸可以分泌两种激素一种是睾酮第二种是抗缪勒氏管激素

6.躯干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途径有两条:

第一条路线是背侧部途径,第二条路线为腹侧途径。

7.根据轴突和树突的数目可分为:

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8.轴突生长受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触向性,基质的粘连性,向电性,向化性和生长路线的标记。

9.神经元根据它们传递信号的方向可分为:

感觉或传入神经元,运动或传出神经元,联合或中间神经元.

10.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来源于神经胚的三个部分:

神经管、神经嵴和外胚层板。

11.滞育主要受预先感知环境变化诱导,光照时间小于临界日长进入滞育状态的昆虫称为短日照滞育型,而光照时间大于临界日长进入滞育状态的昆虫称为长日照滞育型

12.蛙和鸟类的卵细胞利用重力场决定卵子的极性;海胆卵母细胞利用海水中的钠离子替换氢离子来激活卵细胞

13.初级胚胎诱导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个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

14.胚胎诱导的感受性特性有时间特异性、区域特异性、种间特异性、受遗传控制。

四、判断题

(×)1.神经节由神经嵴细胞形成。

(×)2.脊索中胚层发出的诱导信号将神经外胚层诱导为脑和脊髓

(√)3.在中囊胚转变阶段,合子基因开始表达。

(×)4.两栖类卵子外方的卵黄膜中含有ZP1、ZP2和ZP3等蛋白质。

(×)5.初级间充质细胞和次级间充质细胞同时从海胆的植物极板内移。

(×)6.在哺乳类的原肠胚中,胚盘由上胚层和下胚层组成。

(×)7.海鞘卵子受精后形成了灰色新月。

(√)8.两栖类边缘带区域的预定脊索中胚层内卷后位于原肠腔的背部。

(×)9.在XX雄性果蝇,性别致死基因具有活性,从而造成X染色体基因过量表达,使雄性致死。

(√)10.胚胎神经管的形成往往是先形成神经板,再由神经板形成神经管。

(×)11.在神经板分化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与神经板不分离。

(√)12.在昆虫的卵裂阶段,极细胞比体细胞更早出

(×)13.在鸟类的原肠胚形成中,原条在下胚层中形成。

(√)14.线虫的性别也决定于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A套数之比,当X/A小于0.5时,表现为雄性。

1.试述卵裂和体细胞的分裂的异同点。

答:

(1)相同点:

都是经过是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结束,形成两个子细胞。

(2)不同点:

卵裂的特点有:

a.分裂周期短,分裂周期只有S期和M期;几何级数增加细胞数目;

b.分裂球的体积下降,但胚胎的总体积不变:

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

c.母型mRNA控制早期细胞分裂。

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体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周期为完整的四个时期,即G1-S-G2-M分裂循环周期。

分裂周期较长。

全部由合子基因控制。

2卵裂的类型有哪几种?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种动物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举例说明之。

答:

类型:

(1)全卵裂

a辐射型:

海鞘、海胆、两栖类

b螺旋型:

螺、软体动物、多毛类动物

c旋转型:

哺乳动物

(2)偏裂

a盘状偏裂:

鱼类、鸟类、等端黄和极端端黄卵

b表面裂:

中黄卵(昆虫)

决定因素:

卵裂的方式是一个受遗传控制的过程,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1)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在细胞质内的分布决定卵裂发生的部位及卵裂球的相对大小。

(2)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3.什么叫鱼类的胚盾,有什么作用?

答:

斑马鱼下胚层一旦形成后,上胚层和下胚层的深层细胞向将来发育为胚胎背部的一侧插入,形成一个加厚的区域,称为胚盾。

胚盾在功能上相当于两栖类的背唇,将它移植到宿主胚胎上,能够诱导形成次级胚轴。

4鸟类原条是如何形成的?

答:

原条由胚胎后端上胚层细胞加厚而成,它的出现确定了胚胎的前后轴线。

原条内会形成一个凹陷,叫原沟,原沟的作用与胚孔相似,迁移的细胞通过原沟进入囊胚腔。

原条的头部末端是一个加厚层,称为原结或亨氏结。

亨氏结相对于两栖类胚孔的背唇,具有诱导细胞迁移的功能。

5.简述鸟类背-腹轴形成?

答:

鸟类胚胎的体轴形成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完成,但其背腹轴的极性特化开始于卵裂期,由受精卵时卵质的重新分布决定的。

受精时在精子入卵处的对面产生有色素差异的灰色新月区,由此标志预定胚胎的背侧,精子进入的一侧发育成为胚胎的腹侧。

6.组织者有何作用?

1能够启动原肠作用

2有能力发育成为背部中胚层包括前脊索板,脊索中胚层等

3能够诱导外胚层背部化形成神经板并使后者发育成为神经管

4能够诱导其周围的中胚层背部化分化成为侧板中胚层而不是腹侧中胚层

7.叙述蛙胚的神经管形成过程。

初级神经胚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彼此独立但在时空上又相互重叠的5个时期:

1、神经板(neuralplate)形成

2、神经底板(neuralfloorplate)形成

3、神经板的整形(shaping)

4、神经板弯曲成神经沟(neuralgroove)

5、神经沟闭合形成神经管(neuraltube)

8.dorsal蛋白如何调节合子基因在果蝇体轴上的差异表达?

答:

dlmRNA和DL蛋白在卵子中是均匀分布。

当胚胎发育到第9次细胞核分裂之后,在腹侧的DL蛋白开始往核内聚集,但背侧的DL蛋白仍位于胞质中。

从而,使DL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分布沿背腹轴形成一种浓度梯度。

cactus基因与DL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这一调控过程有关。

CACTUS与DL结合时,DL蛋白不能进入细胞核。

DL蛋白的浓度梯度通过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控制沿背-腹轴产生区域特异性的位置信息。

9.在果蝇早期胚胎发育中母体基因产物如何指导体轴的形成?

答:

共有4组母体效应基因控制果蝇胚轴的形成:

a.前端组织中心:

bicoid和hunchback控制胚胎头部和胸部的结构发育。

b.后端组织中心:

Nanos和Caudal蛋白浓度梯度控制腹部的发育。

c.末端系统:

Torso信号途径控制原头区和尾节的发育。

d.dorsol和cactus等母体效应基因组成的背腹系统控制胚胎背腹轴的发育。

填图题

1:

表皮

2:

神经系统

3:

血液、肾

4:

体节、心脏

5:

脊索

6:

内胚层

 

论述题

1.胚胎细胞定型的主要方式有自主特化(autonomousspecification)和渐进特化(progressivespecification)两种。

胚胎细胞特化方式的不同导致动物发育模式的差异(镶嵌型发育和调整型发育)。

试以柄海鞘和海胆为例,对它们的发育模式进行分析。

 

海鞘胚胎是依据卵内贮存信息进行自我分化的镶嵌体。

海鞘胚胎卵裂时,不同的细胞接受不同区域的卵细胞质,具有不同的颜色。

不同区域的卵细胞质含有不同的形态发生决定子,能够使细胞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①黄色新月区含有黄色细胞质,称为肌质(myoplasm),将来形成肌细胞。

②灰色新月区含有灰色细胞质,将来形成脊索和神经管。

③动物极部分含透明细胞质,将来形成幼虫表皮。

④植物极含大量灰色的卵黄,将来形成幼虫消化道

海胆的发育是典型的调整型发育。

在4细胞期或8细胞期分离卵裂球,细胞也能发育为完整的幼虫,只不过幼虫体积较小。

其每一个卵裂球在被分离后,都能调整自身的发育,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海胆胚胎除了具有典型的调整型发育特点之外,也显示出某些镶嵌型的特点。

如果将胚胎沿原先的赤道面分隔为两半,则两部分都不能发育为完整的幼虫。

海胆胚胎中存在着两个彼此相对的梯度:

植物极化梯度和动物极化梯度。

海胆胚胎的正常发育依赖于两者之间适当的平衡,而不依赖于它们的绝对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