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691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docx

详解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

2003年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初赛)答案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D

D

B

D

C或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D

C

C

D

A

D

D

二、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选错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少选一个扣2分

(每小题3分,共6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D

A、B

C

B

A、C、D

C

B、D

A、D

B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D

C、D

B

B

B、C

A、B

A、D

A

D

2003年上海天原杯初中化学竞赛(初赛)详解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64Zn-65Ba-137Hg-201

一、选择题:

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A、锌B、钛C、镁D、锰

解:

钛的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使用.

故选C.

2、新买的铝锅或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下列可溶性盐有关的是()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解:

A、钠在铝的前面,铝不能与钠盐反应,故A错误;

B、钙在铝的前面,铝不能与钙盐反应,故B错误;

C、镁在铝的前面铝不能与镁盐反应,故C错误;

D、铝在铁的前面,铝能与铁盐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B、将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D、水加热时产生气泡

解:

A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这是氧气的工业制法,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沸点低的氮气先被分离,剩下的主要是以氧气为主的气体,故属于物理变化;

B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等,故属于物理变化;

C是碱的化学性质之一---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表现出化学变化,故属于化学变化;

D是状态的改变,故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C.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煤气B、粗盐C、纯净的浓盐酸D、含氮35%的硝酸铵

解:

A、水煤气的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氢气,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泥沙等,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纯净的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纯净的硝酸铵中含氮的质量分数是:

所以,含氮35%的硝酸铵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B、化合物不一定是纯净物]

C、O2和O3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D、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呈游离态

解:

A、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O2和O3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呈游离态,还可以是化合态,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毫克/升):

Ca20、K39、Mg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

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

解:

由题意可知,矿泉水标签上Ca,K,Mg,Zn,F是指元素,其存在形式可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

故选B.

7、下列各组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

A、CO和NOB、H2O和HClC、SO2和H2SD、NH3和CH4

解:

A、碳原子有6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C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4,氮原子的有7个电子,N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5,故A错误;

B、氢原子有1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H2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氯原子有17个电子,HCl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8,故B错误;

C、硫原子有16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SO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2,氢原子有1个电子,H2S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8,故C错误;

D、氮原子有7个电子,氢原子有1个电子,NH3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碳原子有6个电子,CH4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故D正确.

故选D.

8、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主要论点有: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从现代观点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D、①②③

解:

A、碳原子有6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C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4,氮原子的有7个电子,N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5,故A错误;

B、氢原子有1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H2O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氯原子有17个电子,HCl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8,故B错误;

C、硫原子有16个电子,氧原子有8个电子,SO2中核外电子总数是32,氢原子有1个电子,H2S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8,故C错误;

D、氮原子有7个电子,氢原子有1个电子,NH3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碳原子有6个电子,CH4中核外电子总数是10,故D正确.

故选D.

9、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跟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NO2B、SiO2C、Al2O3D、Fe3O4

解:

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故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氧元素;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硅元素;故符合题意的化学式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A、NO2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SiO2是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

C、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D、Fe3O4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酸碱性不定

解:

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柠檬汁呈酸性,观察选项,故选A.

11、用H2O作反应物或反应物之一,经过一步反应无法制得的物质是()

A、Ca(OH)2B、H2C、Cu(OH)2D、H2CO3

解:

A、氢氧化铜是难溶性碱,不能通过氧化物和水反应制得,故A错;

B、通直流电可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故B对;

C、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对;

D、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D对.

故选A.

12、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

该气体由二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

1。

这种气体是()

A、H2SB、SO2C、COD、NO2

解:

A、H2S中各元素质量比:

(1×2):

32=1:

16;故A错误;

B、NO2中各元素质量比:

14:

16×2=7:

16;故D错误;

C、CO中各元素质量比:

12:

16=3:

4;故C错误;

D、SO2中各元素质量比:

32:

16×2=32:

32;故B正确;

故选B.

13、一种无色气体X能被灼热的炭还原成另一种无色气体Y,Y与红热的Fe2O3反应生成Fe和X,则X、Y按顺序分别为()

A、CO2COB、H2COC、H2OH2D、COCO2

解:

Y与红热的Fe2O3反应生成Fe和X,则Y具有还原性,可以是氢气或一氧化碳,若是氢气,则X是水,不是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若是一氧化碳,则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X是二氧化碳,Y是一氧化碳,观察选项,故选A.

14、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

A、C+O2→CO2B、2CO+O2→2CO2

C、CO2+C→2COD、2C+O2→2CO

解:

A、通风良好,则氧气充足,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A能发生;

B、通风良好,则氧气充足,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易发生;

C、碳在高温时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易发生;

D、通风良好,则氧气充足,碳不易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不易发生;

故选D.

15、下列干燥剂不宜适用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浓H2SO4B、无水CaCl2C、CaOD、P2O5

解:

A、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以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故本选项正确;

B、无水CaCl2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可以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故本选项正确;

C、CaO是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显酸性的二氧化碳气体;故本选项错误;

D、五氧化二磷(P205)是酸性干燥剂,可以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C.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氢气用作高能燃料B、盐酸用于清除铁锈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解:

A、氢气用作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用于清除铁锈盐,是利用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属于物理性质,故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氢氧化铝与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一种其他氮肥,经分析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那么,该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氮肥是()

A、(NH4)2SO4B、NH4ClC、CO(NH2)2D、NH4HCO3

解: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80×100%=35%.

通过计算可知,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1.2%,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6.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7%,碳酸氢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7.7%.

当含有的杂质的氮肥含氮量为20%时,由于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所以对应的杂质的含氮量必须低于20%,所以只能为碳酸氢铵.

故选D.

18、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①加热,②停止加热,③通入氢气,④停止通氢气。

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解: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原理是:

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

实验开始时,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点燃酒精灯时,使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应先通入氢气,先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时,为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再次被氧化,应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然后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D

19、下列各组物质间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下降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B、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C、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解:

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下降即反应后生成物是难电离物质,而难电离物质一般是沉淀、水、或气体等;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水难电离但氯化钠易电离,故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会明显下降;

B、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会生成氯化钡和水,水难电离但氯化钡易电离,故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会明显下降;

C、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恰好反应时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钙难电离但氢氧化钠易电离,故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会明显下降;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产物均是难电离物质,故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下降基本不导电;

故选D.

20、分别向Na2CO3、(NH4)2SO4、NaCl、NH4Cl四种溶液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便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B、氯化钙溶液C、氢氧化钠D、氢氧化钡溶液

解:

A、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盐酸不会与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物质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和硫酸铵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但是氯化钙不会与氯化铵、氯化钠两种物质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氯化钠都不会反应,和氯化铵和硫酸铵都会生成氨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铵生成氨气和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会反应,和氯化铵生成氨气,四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

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多选或选错不给分,有二个答案的少选一个扣2分(每小题3分,共60分)

21、由我国著名化工实业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份小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液氯可以看作()

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单质

解:

物质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只要含99%以上就可以看作纯净物;由题意,该厂生产的液氯质量分数达99.6%,含水质量分数小于0.05%,在化学工业上像这种含杂质很小的物质可以看作纯净物;故这种液氯可看作纯净物.液氯由氯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单质.

故选AD.

22、某含氧酸的分子式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化学式可能是()

A、X2OB、XO2C、X2O3D、OX3

解:

依题意由该含氧酸的化学式可以推断出X元素的化合价为+(3n-2)价,然后讨论:

当n=1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对应的氧化物为X2O;当n=2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对应的氧化物为XO2.

故选AB.

23、在一定温度下,R的二价硫酸盐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现加入该无水盐1.0克到该饱和溶液中,析出带7分子结晶水的晶体2.3克。

该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A、CuSO4B、ZnSO4C、FeSO4D、Na2SO4

解:

R的二价硫酸盐析出带7分子结晶水的晶体可知水合晶体是七水硫酸亚铁.硫酸铜析出是五水硫酸铜晶体,硫酸锌析出是五水硫酸锌,而硫酸钠中的钠显正一价.

故选:

C.

24、t℃时,把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甲、乙两份,甲份的质量占3/5,乙份的质量占2/5。

在甲份中蒸发M克水或在乙份中加入M克溶质都会成为饱和溶液。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A、100克/100克水B、150克/100克水C、75克/100克水D、67克/100克水

解:

乙份的质量占2/5加入M克溶质成为饱和溶液,则质量占3/5的溶液中达到饱和需要加入溶质3M/2,即在甲份中蒸发M克水或加入溶质3M/2,都达到饱和,即溶质3M/2放到Mg水中正好达到饱和,设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

2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其一一区别出来的是()

A、BaCl2、CuSO4、NaOH、NaClB、Na2SO4、BaCl2、K2CO3、KNO3

C、FeCl3、NaOH、H2SO4、Ba(NO3)2D、NaCl、Na2CO3、Zn(NO3)2、H2SO4

解:

A、溶液呈蓝色的为CuSO4溶液,取该溶液滴入另三种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溶液为BaCl2溶液,出现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无现象的为NaCl,可以区别该组溶液,故A可选;

B、四种溶液相相互混合,其中有一种溶液加入另三种溶液中时,有两种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为Na2SO4溶液,而无明显现象的溶液为KNO3溶液,其余两种BaCl2、K2CO3溶液无法进一步进行区分,不能区分该组溶液,故B不可选;

C、溶液为黄色的为FeCl3溶液,取该溶液滴入另三种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溶液为NaOH溶液,另两种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所余两种溶液分别加入红褐色沉淀物,沉淀溶解则溶液为硫酸溶液,沉淀无明显变化的为Ba(NO3)2溶液,可以区分溶液该组溶液,故C不可选;

D、四种溶液相互混合时,有一种溶液中滴入另三种溶液中,有三种不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有气体产生,无现象,该溶液为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的为Zn(NO3)2溶液,有气体生成的为H2SO4溶液,无现象的为NaCl,可以区分该组溶液,故D可选;

故选AD.

26、已知A和B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设A物质的式量为m,B物质的式量为n,当A和B按质量比m:

n反应后,溶液的PH>7,如果A和B按质量比2m:

n反应后,则溶液的PH=7。

A、B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NaCl和Ba(OH)2B、HCl和NaOHC、HCl和Ba(OH)2D、NaOH和H2SO4

解:

A、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不能反应,故A错误;

B、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按照质量比36.5:

40进行反应,恰好进行,pH等于7,故B错误;

C、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氢氧化钡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1,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质量比为73:

161,按照质量比36.5:

161进行反应,氢氧化钡有剩余,pH大于7,故C正确;

D、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质量比为80:

98,按照质量比40:

98进行反应,硫酸有剩余,pH小于7,故D错误,

故选C.

27、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则可以肯定他们()

A、质量都增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C、溶液的酸性都增强D、溶液的PH都增大

解:

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挥发,浓硫酸吸水.

A、浓盐酸质量减小,浓硫酸质量变大,故A错误.

B、浓硫酸吸收了水分溶液变稀,浓盐酸挥发了溶质溶液也变稀,故B正确.

C、浓硫酸与浓盐酸的酸性都会减弱,故C错误.

D、浓硫酸与浓盐酸的酸性都会减弱,溶液的pH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28、对于化学反应:

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各取10克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总和一定等于20克

解:

A、由中和反应的定义可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

B、置换反应指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故B正确;

C、由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可溶性的碱和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沉淀,如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故C正确;

D、10gA和10gB充分反应,可能存在A或B过量的情况,此时生成的C和D的总质量不是20g,故D错误.

故选:

AD.

29、下列各组溶液中,需要用其它试剂配合才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H4Cl、CuSO4、NaOHB、K2CO3、CaCl2、Ca(OH)2

C、H2SO4、(NH4)2SO4、Ba(OH)2D、HNO3、Na2CO3、AgNO3

解:

A、通过观察有蓝色的CuSO4,由硫酸铜鉴别出NaOH.所以A可鉴别出来.

B、K2CO3和其余的两种物质反应都是白色沉淀,没有方法继续鉴别,所以B不能鉴别出来.

C、Ba(OH)2和H2SO4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和(NH4)2SO4反应有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产生,所以可以鉴别出来.

D、Na2CO3与AgNO3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与HNO3反应有气体产生,所以可以鉴别出来.

故选B

30、现有铁、稀盐酸、氧化铁、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等6种物质,在常温下两两相互组合,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种类共有()

A、4种B、5种C、6种D、7种

解:

由于铁是活泼金属,因此可以和稀盐酸、氯化铜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由于稀盐酸和氧化铁、氢氧化钠都能生成水,氯化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能发生的反应共有5个,故选B

31、某溶液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10H2O),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H2SO4,②家金属Na,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B、④⑥①③C、④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

解:

通过分析可以选择的操作,可以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将铁离子完全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再加入适量的硫酸将前面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转化为硫酸钠,最后将溶液结晶就可以得到硫酸钠晶体,

故选B.

3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A、固体:

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钡B、气体: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C、固体:

碳酸钙、氯化钙、氢氧化钠D、液体:

汽油、水、浓硫酸

解:

A、硫酸钡不溶于水,但是氯化钾和硫酸钠都能够溶于水,并且都没有放热或是颜色等明显的现象,所以本题只能判断出硫酸钡,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但是氢气和氧气难溶于水,所以不能区分开这两种气体,即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钠都能够溶于水,但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伴随着明显的放热现象,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氯化钠放热和吸热现象都不明显,所以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这样就可以将这三种物质区分开,故C正确;

D、汽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故漂浮于水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以通过水将这三种物质区分开,故D正确.

故选CD.

3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浓硫酸中

B、用尝味道的方法将具有酸味的盐酸和具有涩味的石灰石区分开

C、将盛有药液的蒸发皿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附着在试管里的油脂

解:

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A不正确.

B、化学药品多数有毒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B不正确.

C、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C操作正确.

D、纯碱可以洗去油脂,D操作正确.

故答案选CD.

34、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其溶液质量增加:

把X投入Z(NO3)3溶液中,其溶液质量减少。

则X、Y、Z三种金属依次是()

A、Zn、Hg、CuB、Cu、Zn、HgC、Hg、Cu、ZnD、Hg、Zn、Cu

解:

由题意可知,把Y投入XCl2溶液中,其溶液质量增加,说明了Y能把X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y>x,把X投入Z(NO3)3溶液中,其溶液质量减少,说明了x能把z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x>z,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

y>x>z,分析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故选B.

35、1吨下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

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