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629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莲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莲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莲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莲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莲藕.docx

《莲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莲藕.docx

莲藕

莲藕

一、概况

莲藕,又名莲藕、连菜、菡萏、芙蕖,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水生。

多年生水生植物。

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

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熟期9月-10月。

二、起源及传播

莲属(Nelumbo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

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

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

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

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

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

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

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

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

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莲藕原产于印度及亚洲南部,为我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除中国外,日本、苏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分布。

初盛时期:

东周至秦、汉、三国(公元前7世纪-265年,渐盛时期:

晋、隋、唐、宋(265-1271年),兴盛时期:

元、明、清代前期(1271-1840年,衰落时期:

清代后期至民国(1840-1949年,发展时期:

20世纪50年代至今。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以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种植面积最大,目前估计全国栽培面积在50~70万hm2,湖北省栽培面积在9万hm2左右,秋、冬及春初均可采挖。

藕莲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广东、河南诸省;子莲主产于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浙江等省,其中又以湖南种植面积为最大,其次是福建和江西;而花莲则以武汉、杭州、北京、南京、济南、合肥、深圳、澳门等城市或地区居多。

莲藕在我国载培面积很大,品种也比较多。

就藕莲而言,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调查,初步查明具有不同特色的各地品种有120多个,栽培面积达几十万公顷。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一些湖荡资源、荒洼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莲藕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如山东省河泽市即利用本市地处新旧黄河三角地带、荒洼地多的优势,大搞水产开发,发展藕莲种植,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6万公顷,产藕24万多吨,从而使藕莲生产成为当地群众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同时,随着品种的改良、栽培技术的改进等,莲藕的生产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莲藕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667平方米500~750千克,提高到1000~2000千克。

采用高产品种和新的栽培方式的,有则达到了3000~3500千克以上。

子莲的莲子产量也由20世纪80所代的每667平方米产40~50千克,提出来高到60~80千克,最高产量达100千克以上。

三、莲藕的价值:

(一)营养价值

莲藕,微甜而脆,十分爽口,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生食堪与梨媲美。

中医认为,生食藕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好的食品和滋补佳珍。

1、清热凉血:

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通便止泻、健脾开胃: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

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益血生肌:

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故中医称其: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4、止血散瘀:

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

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如下图是莲藕每100克中所含营养成分:

(二)观赏价值

莲花,多年生水生草本,一直被世人认为是圣洁的象征,特别地,中国人受到周敦颐“莲出淤泥而不染”词句的影响,同时莲花的形象广泛出现在佛教。

莲花的观赏性很强,夏季,一大片的荷花池,既能消除视觉疲劳,又能顿感清凉,又辅之于淡雅的清香,实在是工作学习之余的一种享受。

每年北京圆明园的荷花节吸引了众多的游览者。

(三)经济价值

1、可做各式菜肴,可拌可炒,可炖可炸,如糖醋藕片、莲藕排骨汤等;

2、莲藕可加工成各种农副产品,如藕粉,藕脯等;

3、莲花具有观赏价值,常用于公园,小区布景;

4、莲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亦可加工成更加高端的产品。

 

四、莲藕的育种目标

莲在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下,分化出三大类型:

花莲、籽莲和藕莲。

1、育种目标

(1)高产产量指标是子莲优良品种的最基本指标,子莲良种选育的目标首先考虑的就是产量。

子莲产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即:

总蓬数,每蓬实粒数(心皮数),结实率和粒重。

总蓬数是子莲产量的最主要构成因素,如以追求高产为主要指标的品种,育种目标就应该考虑长生育期,最好全生育期达210天,亩有效蓬6000蓬。

如果要考虑莲稻套种,可考虑选育极早熟的短生育期品种,全生育期在150天以内。

每蓬实粒数是构成子莲产量的第二大指标,一般子莲品种平均每蓬实率数17~18粒。

因此,选育高产子莲良种,除考虑生育期外,还要重点考虑每蓬实粒数。

高产子莲品种,每蓬实粒数应在23~25粒为佳。

但每蓬实粒数不是越多越好,因每蓬实粒数大多,容易使颗粒减小,外观商品性能下降,同时大风天气还容易折断莲蓬。

结实率也是构成子莲产量的重要指标,一般子莲品种结实率70%左右,高产子莲品种结实率要求在85%或90%以上。

粒重是构成子莲产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商品外观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芯白莲出口莲的标准是每公斤960粒,即粒重1.042克。

因此,选育优质高产子莲新品种,粒重最好应在1.05克以上。

综上所述,如果选育的子莲新品种亩有效蓬达6000蓬,每蓬实粒数23粒,结实率85%,粒重1.05克,则通芯白莲亩产可达123.165公斤。

目前基本可达上述指标的子莲品种只有广昌白莲科研所通过卫星诱变培育的白莲新品种“太空莲3号”,其它品种有些指标能达到,有些指标还难以达到。

(2)优质品质优良是选育新品种必须具备的重要标准。

产量高但品质差,不可能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子莲品质主要包括营养成份含量、风味、加工质量和产品外观商品性能等项内容。

优质子莲品种要求蛋白质含量在23%以上,氨基酸含量16%以上,炖煮易熟、颗粒均匀完整、汤清肉绵、色白饱满。

如广昌白莲科研所选育的“赣莲62”和“太空莲”2号、3号基本具备上述标准。

(3)抗病性强在生产实践中,目前影响子莲产量的最大障碍是莲腐败病,在广昌及周边莲区,莲腐败病年发病面积在20%~30%以上,是减产的主要因素。

因此,通过抗病育种,培育抗莲腐败病的子莲新品种在生产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

(4)适应性广、抗逆力强子莲新品种的选育,不仅要考虑本地区范围内种植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外地区更大范围的种植,要考虑不同地形(包括平原、山区和丘陵),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种植是否能够达到优质高产,还要考虑抗旱性、抗涝性、抗寒性和耐盐碱等抗逆能力。

(5)脱毒快繁无毒高产快速已经成为莲藕发展的趋势,武汉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圃目前已成功诱导出微型藕,可以利于不适应区及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6)丰富的观赏品种莲花一方面由于独特的观赏价值大面积被一些公共场所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夏季花卉品种偏少,因此更凸显丰富的观赏品种的选育。

2、育种方法

一般通过从自然杂交群体中选育、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分子生物育种培育不同需求的莲藕品种。

五、莲藕的种类和品种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莲藕根据不同用途分为藕莲,子莲及花莲三种类型,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中有526个品种,其中藕莲143个,子莲16个,花莲165个,杂交及自202个。

(一)藕莲:

以收获肥大的地下茎目的,一般叶脉突起,开花或少花,不结种子或结种子,依靠不同水位可分为浅水藕与深水藕。

我国的莲藕品种较多,依淀粉含量多少可分为粉质和粘质两种。

粉质藕的淀粉含量高,以熟食为主。

粘质藕质地脆嫩,生熟食均宜。

种藕的顶芽叫"藕苫",被鳞片包着。

它萌发后抽出白嫩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藕带"。

藕带分节,节的周围环生不定根。

节上抽叶和花。

从藕带先端形成的新藕叫主藕,旺盛者有4-7节藕筒,简长10-25厘米,直径约6-12厘米。

主藕上分出支藕叫子藕;从子藕再长出的小葱称孙藕,常仅1节。

藕的大小、形态、色泽、生藕的迟早、入泥深浅、品质风味等,均因品种而异,又受栽培和条件的影响。

叶大,直径可达70厘米,全线,呈盾状圆形,具14-2l条辐射状叶脉。

叶面深绿色、粗糙、满布短小钝刺。

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滚动的水珠。

浅水藕 适于沤田浅塘或稻田栽培。

水位多在60厘米以下,最深不超过1米。

本类莲藕,一般多属早熟品种。

如苏州的花藕,湖北的六月报。

重庆的反背肘,广东的玉藕,杭州的花藕,南京的花香藕等。

①苏州花藕 极早熟,藕身粗短圆整,皮色黄白,品质佳,脆嫩甜美,宜生食。

开花极少或无花。

②杭州白花藕 早熟种,生长势不强。

花白色,藕节粗短,横断面稍带扁圆形,皮带褐色。

肉厚、质脆、孔大,水分多,宜生食。

③广州海南洲藕 早熟,生长期150天左右。

藕长约100厘米,具4~5节,节大而短,孔大,叶芽较短,单藕重1.5~2千克。

质嫩可口,宜生食。

④湖北六月报 荷叶绿色而稍淡,叶梗较短。

亲藕3~4节,节间短而圆,黄白色。

可生子藕2~3支,节间亦甚短粗。

有花或无花,开花后很少结实,花白色,每支一般重1.5~2千克。

⑤重庆反背肘 花粉红色。

叶较大,藕较粗,皮黄白色。

适应性强。

不择土,不耗肥,产量稳定。

⑥江西无花藕 无花。

藕长200厘米左右,有6节,子藕4~5支。

早熟,生长期100天左右,生长旺盛,脆嫩味甜,品质优良。

深水藕 适于池塘或湖荡栽培。

水位宜40~100厘米,夏季深水达120~150厘米也可栽种。

本类品种一般多为中、晚熟品种。

藕入土深,宜土层较厚、深水的湖荡种植。

如江苏的美仁红,湖南的泡子,广东的丝藕等。

①江苏美仁红  中熟种。

耐深水。

藕身较长,长达1米以上,粗4~5厘米,一般3~4节,单株重1.5~2千克。

藕皮白色,肉米白色。

幼叶的叶柄呈鲜紫红色。

结藕入土较浅。

②江苏小暗红 晚熟种。

耐深水,抗风性较强。

藕身较短,藕长60~70厘米,粗4~5厘米,一般3~4节。

藕皮黄白色,肉米白色。

单藕重1千克左右。

叶芽暗紫红色,不鲜艳,上部具有排列整齐的斑点。

含淀粉高,生食较差,宜熟食。

③湖南泡子 中熟种。

荷叶大,荷梗甚高而粗。

藕皮稍带红色,初生花蕾顶端红色,开花后为白色。

亲藕5~6节,单重3~4千克,子藕发育特好,一般3~4支重1~1.5千克。

生食、熟食均可。

本品种入土较深,喜生于硬底之上。

④广州丝苗藕 迟熟,入土较深。

母藕长130厘米,5~6节,节细长,孔道较细,节间长20厘米。

叶芽较长,子藕3~4节,分向两边着生。

花小,白色,花瓣边缘带红色。

单株重2~2.5千克。

淀粉多,适于制干藕和藕粉,品质优良,产量高。

适于深水层的田地。

1、珍珠藕

极早熟。

短筒,藕段均匀,藕肉厚实。

亩产2000~2500公斤。

凉拌、炒食、煨汤皆宜。

2、00-01

晚熟。

短筒,皮白。

亩产2000公斤。

煨汤极粉。

株高180厘米左右,叶经75~85厘米,叶片中心角开度较小,呈“V”字形。

开较多单瓣白花,中晚熟。

田栽8月下旬成熟,9月至翌年4月收获,主藕5~6节,长100~130厘米,每节间长度较均匀,一般长150~200厘米,粗经7.5厘米序右,入泥深25~35厘米,单支重2~3公斤,表皮白色,煨汤易粉,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

3、00-26

叶面中心角开度较大,区别其他所有菜用藕的显著标志是叶面无乳状凸起,因此手感特别光滑。

晚熟、田栽9月上中旬成熟,9月下旬至翌年4月收获,主藕5~6节,长100~150厘米,节间长20~25厘米,相7.5厘米左右,入泥深30~35厘米,单支重2.5~3公斤左右,表皮白色,宜炒食、凉拌。

亩产2500公斤左右.

4、9217

从地方品种中单株系选而成。

株形高大,中晚熟。

株高175厘米,叶径75厘米,耐深水,花白色。

主藕入泥30~35厘米,5~6节,长120厘米,粗7.5厘米。

藕型肥大,皮白肉脆,商品性好。

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上旬定植,9月上旬成熟,每亩产2500公斤左右,清炒、凉拌、煨煮皆宜.

5、白泡子

白泡子选育于湖北省孝感市郊区,株高140厘米,叶径70厘米,花单瓣,白色,开花较多,主藕4~5节,长100厘米左右,横径7.5厘米,表皮白色,皮孔较小,且不明显。

横断面圆形,通气空较小。

藕头短筒形,藕梢较长,主藕各节长度不很均匀。

顶芽淡黄色,子藕3~4节,单支重2公斤,主藕1.5公斤左右。

中早熟,抗逆性一般。

6、鄂莲一号

极早熟,入泥浅,主藕6~7段,7月上旬亩产青荷藕1000公斤,9月~10月后每亩可收老熟藕2000~2500公斤。

凉拌、炒食皆宜。

7、鄂莲三号

选用湖南泡子作为母本,竹节藕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通过审定,早中熟。

长江流域4月上旬定植,7月上中旬可收青荷藕,9月后收老熟藕,叶柄长140厘米,叶径65厘米,开白花。

主藕呈短筒形,5~6节,长120厘米左右,横径7厘米左右,单支重3~4公斤,皮色浅黄白色。

入泥深约20厘米。

每亩产老熟藕2200公斤,炒食、生食皆宜。

8、鄂莲四号

选用长征泡子作为母本,武汉莲1号(8126)作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对杂交一代进行单株选育而成,1993年通过审定。

中熟。

叶柄长140厘米,叶椭圆形,叶径75厘米,花白色带红尖,主藕5~7节,长120~150厘米,横径7~8厘米,单支重5~6公斤,梢节粗大,入泥深25~30厘米,皮淡黄白色。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上旬定值,7月中下旬收青荷藕,每亩产750~1000公斤左右,9月可开始收老熟藕2500公斤左右,生食较甜,煨汤较粉,亦宜炒食。

9、鄂莲五号(3537)

鄂莲一号与鄂莲二号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审定。

中早熟。

株高160~180厘米,叶径75~80厘米,叶近圆形,花白色,结实率较低。

主藕5~6节,长120厘米,横断面椭圆形,直径7~9厘米,藕肉厚实,通气孔小,表皮白色。

入泥深30厘米,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上旬定植,7月中下旬每亩收青荷藕500~800公斤,8月下旬产老熟藕2500~3000公斤。

生长势强,不早衰,抗逆性强,稳产,藕形粗壮,肉孔比大,商品性好,炒食、煨汤色白易粉,南方市场及出口市场倍受欢迎。

10、鄂莲六号

中熟,入泥浅。

藕段均匀,主藕6~7段,皮白。

亩产2500~3000公斤。

凉拌、炒食、煨汤皆宜。

11、南斯拉夫雪莲2号

淀粉和糖含量为世界藕类最高,且具有皮薄、脆甜、生食不涩、无渣、凉调热炒不发黑、颜色雪白透亮的特色,故名雪藕。

该藕适用于浅水栽植,如稻田、人造水池、水泥池、塑料布池种植等。

雪藕杆粗,叶大,藕杆平均高2.5米。

藕叶直径平均1.3米,大的可达2米。

藕杆底部直径平均4.5公分。

主体藕4至6节,该藕通体雪白平滑,每枝藕平均12斤,最大重达62斤。

2去泥,去杂获亩产3万零2斤。

平均亩产商品藕1万多斤的产量。

该藕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抗冻,抗倒伏,品质优良。

12、泰花藕

本品种从泰国引进,中熟,长势凶猛迅速,根系发达,叶直径可达100cm,杆粗2cm,主藕4-6节,子偶佳,入泥15-20cm,每挂藕重达10斤以上,每节重达3斤,亩产4000千克以上,外观美白,口感佳,有水果味,入口基本无渣,属上等莲藕品种,是2009年引进的新品种。

13、无花藕

本品种属较早熟品种,7月中旬成熟,主藕5-7节,子藕少,菜藕率85%以上,入泥8-10cm,易采收,亩产3000千克以上,生食凉拌清脆,口感佳,属上等莲藕品种,受广大顾客青睐,经济效益高。

14、无花一号

本品种极早熟,7月初基本成熟,入泥5-10cm,极易采收,主藕5-8节,子藕佳,藕形均匀,达国家出口标准,菜藕率90%以上,凉拌炒食清脆,亩产8000斤以上,09年本基地亩产达10000斤,属上等藕品种,7月初上市。

15、武植2号

1979年自慢荷品种单株系选而成。

该品种中熟,适合浅水栽植,130天可收获,入泥深30厘米。

藕身形态与苏州慢荷相似,横切面有明显的凹槽。

开花较少,花白色并略带红色,单瓣。

植株高150厘米,叶径50厘米,主藕120厘米,4~6节,中间节段长15厘米,横径6~8厘米,最大单支藕重5公斤,主藕重3公斤,表皮乳黄色,顶芽淡黄色。

藕肉质细,品质良,煨食风味好。

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2500公斤以上。

16、新一号

由鄂莲一号实生苗系选而成。

中早熟品种。

株高175厘米,叶径75厘米,花白色。

主藕入泥30厘米左右,5~6节,长120厘米,粗7.5厘米。

藕型肥大,皮白肉脆,商品性好。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可收青荷藕,8月中下旬成熟后,每亩产2500~3000公斤左右。

煨汤易粉,凉拌、炒食味甜。

根系发达抗风,抗病稳产,品质佳。

17、雪藕8号

平邑雪藕,淀粉糖含量均为世界藕类含量最高,且纤维细,藕的颜色雪白透亮。

故名雪藕。

该藕藕杆粗,叶大,藕杆平均高2.5米,藕叶叶面直径平均1.3米,最大的直径有2米,藕杆底径平均4.5公分,主体藕4至6节,藕通体平均长2米左右。

分蘖枝3到5枝,分蘖枝藕瓜3到5块,均能达到商品藕标准,该藕皮薄,淀粉含量高,糖分含量高,生食不涩,脆甜可口,并且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养植。

(二)子莲

一般较耐深水,成熟较晚,以食用莲子为主,花常单瓣,有红花及白花两种,结实多,莲子大,但藕细小而硬,一般叶脉不隆起,优良品种有湖南的湘莲、江西鄱阳花莲,白花子莲,江苏吴江的青莲子。

1、鄂莲

A鄂(子)莲1号

(百叶莲×红花建莲)

(1)特征与鄂(子)莲2号基本相同,不同处为:

主藕节间稍短,皮刺较少,叶芽“箍紫褐色,单支平均重373(277~417)克。

最大立叶叶径68厘米×52厘米,叶柄高160厘米,粗1.5厘米,其上刚刺紫褐色(老叶青绿色),较细小。

叶上花稍多于叶下花,花单瓣,花瓣浅红色。

老莲蓬扁圆形,底不平,蓬面较粗糙多数椭圆形,外凸不明显,口径13(8~16)厘米×11(7~14)厘米,心皮28(13~42)枚,结实率85%~90%,壳莲平均粒重1.53(1.3~1.68)克。

莲籽卵圆形,百粒重100克,花期70~80天。

(2)特性基本上与鄂(子)莲2号相同。

据观察,在面积为667平方米的鱼池内种1支种藕,当年荷叶生长面积可达333平方米,开花380朵,结莲蓬304个,产壳莲8.25千克。

(3)栽培与用途与鄂(子)莲2号相同。

定植密度一般为150~250支/667平方米,当年每667平方米可产壳莲100~125克,产干通心莲60~80千克。

B鄂(子)莲2号(白花建莲×红千叶)

(1)特征藕小,主藕有2~3个较粗长的节间,多数无子藕,单支平均重468(407~541)克,表皮黄白色,皮刺较大,密度中等,叶芽“箍”紫红色。

叶面绿色,光滑,叶背灰绿,有紫红色斑点,最大立叶叶径78厘米×64厘米。

叶柄高190厘米,粗1.8厘米,其上刚刺浅紫红色(老叶青绿色),较粗大,“箍”棕褐色。

花单瓣型。

花蕾卵形,上端偏尖,胭红色。

花粉红色,花径22~26厘米,花瓣19~22枚,瓣脉明显,雄蕊200枚左右,附属物乳白色,花托漏斗形,淡黄色,心皮37(23—52)枚。

叶下花稍多于叶上花。

老莲蓬棕褐色,伞形,底平面凸,蓬面较圆,口径13(9~15)厘米,高5.3(4.5~6.5)厘米。

果实(壳莲)黑褐色,卵圆形,果形指数1.21(1.07~1.39),平均粒重1.49(1.30~1.53)克,出肉率68.2%~70.78%。

(2)特性植株高大,生长势强,花多,花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中下旬始花,10月上中旬终花。

盛花期为7~8月,无明显开花高峰期。

壳莲采收期为7~10月,结实率75%(61%~100%)。

据观察,在面积为667平方米的鱼池内种一支种藕,当年荷叶生长面积可达480平方米,开花443朵,结莲蓬350个,产壳莲和新种藕9.65千克和370支。

(3)栽培本品种耐肥,耐深水,适合在我国北纬40度以南的低湖田和湖、塘中种植。

栽培时要加强去杂除野工作,严禁用壳莲做种,原初产品以青莲蓬和通心莲为宜,以免杂种分离,莲群衰退。

种藕定植密度一般为150~250支/667平方米,当年每667平方米可产壳莲100~140千克,新种藕1000~1500支。

栽培技术与一般子莲相同。

(4)用途食赏兼用的高产优质子莲。

2、赣莲

A赣莲62

1986年采用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品种。

现在分布于江西籽莲产区及闽、浙、湘部分产区。

叶圆形,最大立叶直径60厘米,叶柄长30~158厘米,叶柄横径1.05厘米。

花单瓣,红色。

最大莲蓬横径14厘米,株高168厘米,每蓬结莲籽25粒左右。

莲籽卵圆形,青绿色,籽长1.8厘米,横径1.15厘米,黑褐色。

带壳干中子百粒重178克,通心白莲百粒重105克。

早熟,种植至开花56天,至采收85天,可套种二季晚稻。

生长和结实期适宜水深范围5~20厘米。

植株能耐最大水深150厘米,耐涝性强。

生长和结实适宜温度范围25~30℃,耐热性中等,抗性强,子莲品质好。

B赣莲85—4

由浙江省丽水县农家品种,进行单株系选育而成。

为中晚熟浅水莲品种。

该品种株高170厘米,叶色淡绿,花梗略低于叶柄,系叶下花。

花玫瑰红色,单瓣,花期长达90余天。

单蓬结实25~30粒,结实率达75%~80%,亩有效蓬3000~4000个。

莲子卵圆形,品质好,干通心莲子百粒重120~130克。

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发病率低,可在多种土壤中栽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