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12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docx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首批试点园区之一。

深圳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技术创新。

营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三态合一”的综合环境。

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

高新区正成为“创业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深圳高新区管理体制

  一、建立高新区新型管理体制的原则 深圳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原则是:

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及深圳特区法规、规章之下,不改变政府各部门现有职权管辖范围;不中断各种审批链条;赋予高新办必要的权限和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加快高新区发展的合力。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构架 根据高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其他高新区的成功管理经验,建议我市高新区现阶段实行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管理层(高新办)——经营服务层(服务中心)的三级管理体制,对高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待高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对这种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决策层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负责高新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协调,负责高新区内改革和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批准或审查高新区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管理层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新办),它既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又是市政府管理高新区的派出机构,还是政府有关部门管理高新区的协调办公机构。

负责组织、实施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计划,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纵向管理,对高新区内的项目、土地审批、工商注册、企业监管、资金运作、人员入户和出境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和全过程管理。

  

  经营服务层即服务中心,通过这个机构的设置,将为高新区内的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财务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同时还负责组织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开发等经营活动。

深圳高新区特色

深圳高新区有六大特色:

一、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高新区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抗癌药物、SARS与禽流感病毒检验试剂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计算机与通讯产品、软件产品、光器件产品、数字电视产品、数字无线对讲机产品以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产品等都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辐射与带动作用。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已成为高新区主导产业。

  二、不断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 高新区已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从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十亿甚至百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三、“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高新区正在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高新区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的研发中心,一些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销售额的10%。

高新区现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36个、技术中心24个、重点实验室38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3个。

至2006年12月,区内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12804项,其中发明专利9344项;至2006年6月,区内发明专利授权1339项,占全市授权总量的37.8%。

  四、名校汇聚高新区 “名校在深圳,汇聚高新区”。

由48所海内外著名院校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经过八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0000余人,被授予“广东科技人才基地”;在深创办企业304家,成果产业化项目236个,被授予“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由各院校9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已经启动,目前有50家在深设立分中心。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中。

虚拟大学园利用大学的有效人才、有效技术,在有效环境下,形成有效贡献。

  五、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 由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生物孵化器;由清华、北大、哈工大、深圳虚拟大学园创办的院校孵化器;由政府、留学生协会共同兴办的留学生创业园构成的孵化器群正在形成,目前在孵企业达600余家。

由政府、海内外、民间资本参与的创业投资体系正在为孵化企业提供强大的风险投资支持。

  六、面向世界的科技园区 作为国际科学园协会成员单位和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和美国、意大利、韩国、埃及、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市政府在高新区设立了“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为跨国公司在深投资、设立机构牵线搭桥,为海外科技商务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服务。

深圳高新区致力于“深港创新圈”的建设,以国际领域有影响、国家战略有地位、区域发展有贡献为定位,籍此促进两地资源共享、教育同构和交通便利。

园区企业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到国外,使我们的技术进步融入到国际技术发展的大平台上。

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

  一、重点发展产业 

  高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是: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贯彻“三个一批”发展战略

  1.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产业。

  2.重点扶持高新区骨干企业(含拟进高新区企业):

长城计算机深圳公司、长城国际公司、长科公司、海量存储公司、华为公司、中兴新公司、市通讯工业公司、泰丰电子公司、科兴公司、康泰公司、通海公司、新鹏公司、海王公司、长园公司、金科公司、天鼎公司、永合公司、飞亚达公司、奥沃公司等。

从现在起,凡进入高新区的生产型企业必须是大规模、技术含量高、有足够资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年产值应达到20亿元人民币以上。

  3.争创高新区12个高新技术名牌产品:

长城公司的金长城微机和彩色显示器、华为公司的C&C08程控交换机、中兴新公司的ZXJ10程控交换机、通讯工业公司的光纤光缆、泰丰公司的HA888无绳电话、科兴公司的基因工程d1b干扰素、康泰公司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永合公司的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金科公司的PTC电子陶瓷、长园公司的热收缩高分子材料、奥沃公司的伽玛刀。

  三、技术开发体系

  

  1.规划目标:

在高新区建立一个以自主开发为主导,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使之成为推动高新区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2.体系的构成

  

(1)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中心以企业的主导产品和经济实力为依托,对企业进行新产品、新项目的研究开发,是企业创立名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保证。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中心是高新区技术开发体系的主要形式。

应鼓励境外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进驻高新区。

  

(2)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开发机构由市政府牵头,稳妥地、逐步地组织实施微电子设计中心、软件开发中心、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等三个中心的建设。

  (3)以“官、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开发机制健全机制,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高新区的开发转化作用。

  (4)网络式、开发式的合作与交流体系争取使高新区成为中国APEC科技园之一,成为一个国际性、开放式的合作与交流基地。

  四、产业扶持政策 

  在高新区内率先实行企业运行机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对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在土地使用、海关、住房等方面给予统一优惠政策,对属于税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按特区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对个别企业要求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可由市高新办作个案处理,报市政府审定。

  五、支撑服务体系

  

(一)管理服务体系

  1.成立管理服务中心,采取决策层(高新区领导小组)——管理层(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营服务层(管理服务中心)的三级管理模式,对高新区实行企业化、社会化管理。

  2.建立高新区信息网络

  3.开展各类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4.建立技术商品市场,开展技术咨询和成果展示

  

(二)企业孵化体系

  

  建立高新区创业中心,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家的学校。

  (三)社会服务体系

  包括金融财会、交通通信、社区环境等方面。

高新区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现状 

  高新区总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2.8平方公里(含后海路以南填海区),交通道路用地3.3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及其他用地5.4平方公里。

目前,高新区已开发建成的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划而未建的土地面积1.3平方公里,未划未建的空地3.7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规划

  

(一)功能分区根据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规划将整个高新区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块:

  

  1.高新技术工业区:

主要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生产用地。

  2.科技教育、培训、孵化区:

主要用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技术培训,产品的开发试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孵化等功能。

  3.综合功能区:

重点安排行政管理、办公、金融、科展贸易、会议、信息交流、医院、宾馆等内容。

  4.居住生活区:

建立较高档次的住宅区,并配置完善的公共配套生活设施。

  

(二)地域布局 在地域布局上,本着“大分散、小集中,分清层次、区别对待”的原则,形成如下地域功能布局:

  

  1.北区:

配合市府高新办与国土局对北区西片(第五工业区)的清理,进行局部的功能调整。

规划该区工业用地以安置大型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该区东片则安排生活居住与综合服务功能地块。

  2.中区:

逐渐发展成为以新材料、计算机、生物医药工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保留科技工业园原有的用地格局,重点在于改造一部分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用地比例。

并对正大康地的用地改性,对麻雀岭工业区进行改造。

  3.南区:

是未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区域,也是全区的管理、会展、金融等综合功能服务中心,包括深圳大学、南区北片及后海路以南的南区南片三部分。

深圳大学为培养人才、从事科研开发的基地,与其他科研机构(含技术培训、研究开发、产品试制)一道,共同构成对高新区的强大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三)人口规模与居住用地 据测算,高新区可安排的就业人口可达12.03万人,若将深圳大学的师生(未来以1万人计)作为就业人口计算在内,则整个高新区可安排的就业人口数为13.03万人,可容纳的居住人口在不考虑后海路以南进行商品住宅开发的前提下为11.38万人;若考虑到后海路以南实行滚动开发以求政府投入资金的平衡,则高新区在工业用地仍保持2.8平方公里的前提下,可容纳10.18万人,其余2万~3.2万人在高新区以外的地方解决居住问题。

  (四)交通规划 在理顺区内外交通联系,合理组织物流与人流运输的前提下,本次规划立足现有条件,结合未来发展需求,对各等级交通道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

  广深高速公路:

承担市际、大型交通设施对外远距离运输,由皇岗经本区北缘直达广州。

  一类干线道路:

承担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及相邻地域间的长距离交通联系。

经过本区的有北环快速路(已建成)、麒麟路(已建成)、沙河西路(已部分建成)、滨海大道(规划待建)四条。

  二类干线道路:

主要承担城市组团间客运中距离交通联系,主要用来提供公交服务,现已建成经过本区的有深南大道、南油大道。

  主干道:

用来承担组团内部功能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本区规划的有后海路、科苑路、玉泉路。

  次干道:

用来承担组团内部相邻小区间的短距离出行。

本区规划的有郎山路、科技大道、铜鼓路、新元路、宝深路、第五工业区中的二号路、麻雀路、南区的纬四路、学府路、后海滨路。

  支路:

承担小区南部及大型建筑出入交通。

片区概述

  根据《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覆盖的空间范围包括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福永北-沙井南、光明、石岩、观澜、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坪山(深圳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等园区以及市政府划定的其他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76.1平方公里。

规划期至2015年。

  

  根据深圳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各园区发展现状和区位特点,将深圳高新区划分为重点发展区、提升改造区、控制整备区,正确处理产业现状与产业规划的关系,正确处理重大项目引进与中小企业培育的关系,正确处理企业需求与产业布局的关系,正确处理技术辐射带动极与经济增长极的关系,实现各园区专业化均衡发展。

1.重点发展区

  深圳湾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3.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基础研发、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境内外科技与商务合作、创业与投资活动、高技术服务的示范引领区,深圳软件产业基地。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通信、数字视听、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环保节能产业。

建设软件产业专业园,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产业。

  留仙洞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1.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深港创新圈基地,港澳名牌大学办学试验区,科研机构聚集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区。

  产业导向:

重点引进和深圳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促进港澳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流师资向园区聚集,建立国际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学科教区。

  大学城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其中教学科研用地2.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区,技术转移和企业孵化的承载区,高等教育开放办学和国际院校合作的试验基地。

  产业导向:

建设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医学院和大学城大学科技园,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促进一流师资向园区聚集,依托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产学研基地。

  坂雪岗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2.7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国际知名的通信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计算机技术研发生产基地。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通信及其配套产业,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

适当发展汽车电子、办公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

  光明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8.3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深港创新圈互动基地,光明新区高技术产业核心发展区,化合物半导体和新能源等产业产品研发、制造和相关配套产业基地。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建设光电企业加速器、综合类企业加速器和LED产业园,鼓励发展环保产业,适当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数字视听产业。

  观澜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3.1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新型高科技园示范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宝安区高技术产业核心发展区。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产业。

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企业加速器、观澜新型高科技园。

  宝龙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16.1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华南地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应用和交易中心,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地,龙岗区高技术产业核心发展区。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专业园。

  坪山园区(深圳出口加工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41.3平方公里,其中出口加工区3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16.7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国家出口加工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坪山新区高技术产业核心发展区,电子信息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保税物流集散区。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产业,拓展出口加工区物流、研发、维修、检测功能,规划建设生物医药加速器和生物医药专业园。

2.提升改造区

  以新型高科技园理念,有序推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实施土地厂房资源动态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石岩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3.6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生态环保型高技术产业区。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和数字视听产业。

  龙华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1.9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高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平板显示、数字视听、机器人产业,支持发展工业设计和精密模具制造,鼓励发展环保材料、生物技术产业。

  福永北-沙井南园区

  

  园区面积:

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8.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高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临港高技术产业、航空产业基地。

  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电子、航空设备产业、游船配件等高端装配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等高端制造业。

3.控制整备区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进度,加强环境保护,为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留空间。

鼓励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升级改造。

限期关闭或者搬迁不符合规划和污染型工业项目。

  碧岭园区、葵涌园区、大鹏园区为控制整备区。

碧岭园区规划面积20.1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3.9平方公里。

葵涌园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2.7平方公里。

大鹏园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

  大鹏园区龙旗湾区域允许发展文化产业、高等教育、科技研发。

葵涌园区金涌区域允许发展文化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与海洋资源开发有关的高技术产业。

开展大沙河流域创新基地建设研究工作。

园区公共管理及服务机构  

  深圳高新区服务中心

  深圳虚拟大学园

  深圳软件园(生物孵化器)

  深圳市国际科技商务平台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港产学研基地

  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

  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

  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

  深圳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动基地

  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

  中国科技开发院

  深圳市创新总裁俱乐部

  深圳市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高新区分部

  深圳高新区信息网有限公司

  深圳高新区开发建设公司

  深圳高新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