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808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龙泉中学吴莹宇

评价等级:

优良达标待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D、西半球和南半球

2、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

3、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美国、加拿大B、美国、巴西

C、俄罗斯、加拿大D、俄罗斯、巴西

4、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B、黑C、琼D、内蒙古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

6、下列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B、省、县、乡

C、省、特别行政区、直辖市D、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7、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湖北、湖南B、西藏、台湾C、山西、吉林D、四川、云南

8、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D、各民族均匀分布

9、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B、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C、南方比北方少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大

10、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回族B、高山族C、满族D、畲族

1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B、天山C、祁连山D、雪峰山

12、我国最大的盆地和地势最高的盆地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1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温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4、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

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

A、上海—北京B、杭州—昆明C、哈尔滨—广州D、济南—西安

1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A、由北向南逐渐减少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减少D、由西北向东南减少

16、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适中B、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洋流影响D、地势低平

17、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的特征的河流是()

A、珠江B、长江C、黄河D、黑龙江

18、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19、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下游交界处

20、地坦荡荡,平沙无际;风吹草低,黄羊成群描述的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

(60分)

1、读“中国政区略图”回答:

(1、2题每空1分,3题4分,共14分)

(1)根据图中数码号的位置,填写相应的地理名称

①市②省③省(填行政中心)

④自治区⑤岛⑥海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填简称)

有、、、。

(3)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至少2点)

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每空2分,共14分)

(1)阅读上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上升。

(3)20世纪70年人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2000年我国人口数已达到亿,占世界人口。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6分)

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如印巴之争,巴以冲突等。

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确的民族政策。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和睦的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一律。

(2)选择,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维吾尔族B、回族C、壮族D、蒙古族

(3)下列是我国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把相应的字母填入下表内。

A、朝鲜族B、蒙古族C、傣族D、藏族

摔跤

锅庄舞

长鼓舞

泼水节

4、下图是“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沿36°N)”,读图回答:

(10分)

(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A、B、C、

(2)A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

(3)B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

(4)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

(5)我国地势的特点是高低,呈状分布。

这样的地势有利于①(气候方面):

②(交通方面);③(水能方面)

5、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读四个城市的年气温曲线分布图,仔细分析广州与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两地大约相差度,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这主要受到因素的影响。

(2)读四个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多集中在季节,并且南方雨季比北方(长、短)。

这主要受到(冬或夏)季风的影响。

6、读“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黄河发源于山脉,注入海。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和。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高原,这里的植被长期遭到破坏,地表失去保护,使这里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下游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河”,治理这种现象的根本措施是。

(4)黄河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①平原和②平原。

(5)黄河的主要支流是③河和④河。

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章,要学好祖国地理,认识和了解祖国地理全貌,首先要学好第一章这个开篇之章,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等地理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对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联系,从而逐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初步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为学习以后各章内容打下基础。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由“位置优越”、“国土辽阔”、“34个省级行政区划”三个部分组成,是对祖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应结读图、识图,充分掌握。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东多西少”二部分形成,是对我国人口总数、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等问题作简单的阐述,理解和记忆并重。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由“56个民族”、“民族分布”二部分组成,是对我国多民族国情的简单阐述,注意了解和记忆。

本章内容知识面广,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多,教学时不应面面俱到,但重要知识点必须点到、点透,要求学生牢牢记住,教师要多注意检查,及时查漏补缺。

要充分运用地图进行读图识记,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又提高学生空间位置的判别能力,不能一概死记硬背。

2命题意图:

为了进行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单元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进行命题

2.典型试题说明:

“中国政区略图”、“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图”、“黄河略图”的测试是比较典型的试题,即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增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八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练习(上册)参考答案

一、

1、A2、B3、A4、B5、D6、B7、D8、C9、B10、A

11、C12、B13、C14、C15、B16、B17、D18、C19、A20、B

二、

1、

(1)北京

(2)福建(3)哈尔滨(4)新疆维吾尔(5)台湾(6)黄

(2)台、粤、桂、云(滇)

(3)略

2、

(1)缓慢

(2)直线(3)我国口基数大(4)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资源,实行计划生育(5)12.9521%

3、

(1)大小平等

(2)C

(3)摔跤(B)锅庄舞(D)长鼓舞(A)泼水节(C)

4、

(1)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

(2)青藏高原(3)黄土高原(4)华北平原

(5)西东阶梯状

①利于海洋湿润气流向内陆推进,带来丰沛降水。

②利于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

(1)30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

(2)夏季长夏

6、

(1)巴颜喀拉渤

(2)河口孟津

(3)黄土地上加强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4)宁夏河套

(5)汾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