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74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docx

BC脚手架施工方案新

脚手架补充方案

一、脚手架工程概述

5#楼BC单元南侧交界处有2米多的独立悬挑梁外挑并形成伸缩缝并且悬挑脚手架槽钢无固定楼板加固。

而在此梁上部有砖砌墙体并在结构施工时需要对悬挑梁排架进行搭设及加固。

考虑实际施工安全搭设高度在24米范围内采用落地脚手架,底部设置6米高的双立杆,落地脚手架搭设在楼盖板上楼盖板必须用φ48钢管加固以防楼板开裂。

悬挑采用16#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悬挑8~10步,高度控制在11.6米,下部采用落地脚手架进行施工,高度在12米以内

脚手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中Q235—A级钢规定钢管直径φ48mm,壁厚t3.2mm,扣件采用锻铸铁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

脚手架采用毛竹笆板及绿色2000密目网等材料(连墙杆的材质同钢管要求标准)。

1.1、落地脚手架搭设方案

由于5#楼B单元与C单元交界处,南侧有47度角并且有两根长为2200,截面为250*450的梁悬挑成133度角,两根梁间有20cm的伸缩缝。

由于此处是悬挑梁并且悬挑较长需重新考虑脚手架搭设方案。

我司考虑此处搭设难度大,计划在C单元裙房屋面搭设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在24米内,脚手架底部设置6米高的双立杆,落地脚手架搭在楼盖板上用C10#槽钢垫,并且楼盖板下必须用φ48钢管加固以加强楼盖板强度。

到达搭设高度后再用悬挑脚手架搭设。

落地脚手架采用φ48×3.2钢管搭设,脚手架搭设随结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一起施工,每次搭设高度应超过结构施工层顶面一排脚手,为考虑屋面楼板安全在屋面上立杆下设置10#槽钢,并在楼板下用钢管搭设排架以增大脚手架上部对楼面承受力。

离地20cm处设置一道扫地杆于脚手架连接,脚手架搭设从裙房屋面开始搭设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4米。

3.1.1脚手架搭设要点

(1)脚手架搭设顺序:

基础平整→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搁栅→剪刀撑→脚手笆→防护栏杆

(2)脚手架底部裙房楼板,楼板内配纵横向三级8@100的钢筋130厚C30混凝土,脚手架底部立杆统一用[10槽钢做垫板,脚手架立柱立于其上,确保脚手架底部均匀受力及稳定性,并在楼板底部搭设φ48×3.2钢管排架以增大楼板受压强度。

(3)底下两层立杆采用双立杆,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4)首步脚手架步高为1800mm杆应间隔交叉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柱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柱受荷的薄弱截面错开。

(5)脚手架和框架采用钢管作硬拉连接,与框架上膨胀螺栓或预埋钢筋后用电焊连接,剪力墙位置拆模后与模板对拉螺栓焊接固定,梁位置做预埋钢管硬拉接。

水平方向每三根立杆设置一个连接点,垂直方向每二步设置一个连接点,以保证脚手和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连接件应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交接处,且必须从第二步横杆开始设置。

脚手架上应满铺竹笆。

竹笆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脚手架外侧每隔5~6跨设置一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自上而下连续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80cm。

(7)脚手架外侧及斜道设置双道栏杆,高度分割为600,1200。

(8)脚手架应设置避雷接地装置;每个单体落地脚手设置不少于4个的工作接地点,保证工作电阻不大于4Ω。

1.2、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

悬挑脚手架从8层楼面开始进行悬挑,高度控制在11.6米以内,共悬挑5次,位置为8F、13F、18F、23F、28F,局部高出屋面处再进行悬挑。

由于此处悬挑难度大,悬挑需进行多方安全及经济考虑。

B单元南侧悬梁由于槽钢悬挑较长,穿过剪力墙搁在悬梁内侧三分之一处悬挑一根16#槽钢长度为离墙面3米,然后南侧悬梁的16#槽钢可以安放在此悬挑槽钢上,并在此三根悬挑槽钢下做好顶撑。

B单元悬梁北侧单独用2跟16#槽钢悬挑即可。

C单元南侧悬挑长度为4米,由于靠B单元处有长1.2米的剪力墙,在剪力墙上面(低于楼板面16cm即槽钢高度,宽为槽钢宽)设置1跟16#槽钢平分悬挑,槽钢两端用10#槽钢做顶撑,在通过这2跟槽钢在上面悬挑(垂直),悬挑长度最大为3米,然后悬挑槽钢下做好顶撑。

C单元悬梁北侧单独用2跟16#槽钢悬挑即可。

(详见附图)

3.2.1施工流程

悬挑层施工预埋钢板穿插工字钢焊接预埋钢板固定拉环及预留洞焊接脚手架定位钢管搭设脚手架铺竹笆、安全网挂牌验收。

3.2.2施工要点

脚手架在组装阶段的操作要点

(1)根据受力计算确定的型钢型号采用16#工字钢作为悬挑主梁,阳角处采用10#槽钢作为下部支撑;搭设高度控制在11.6米以内;

(2)根据方案布置的型钢数量来确定预埋件数量及尺寸,并进行加工。

(3)在楼板板筋绑扎后,按悬挑脚手架平面布置图预埋悬挑脚手架型钢所用的埋件和钢筋套坏。

(4)须待悬挑层砼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穿插工字钢并搭设上部脚手架。

(5)型钢与楼层埋件固定牢靠,预留洞与型钢之间用木榛固定。

(6)悬挑底部采取硬隔离措施,铺设竹篱笆,下部采用绿网兜通。

3.2.3脚手架在使用阶段的操作要点

(1)型钢支架采用16#工字钢,根据本工程框架结构的特点,采用型钢锚入楼板的方式进行布置,锚入段与悬挑段比例不小1:

1;局部不满足1:

1处或楼层转角处加设10#槽钢作为斜撑;在转角处等不能设置悬挑钢架的部位,用型钢分别设置内外两道水平联系梁,以确保脚手架立杆不悬空。

(2)型钢与楼板锚固方式采用直径18的一级钢筋进行锚固,并加设一道钢筋作为保险,锚固钢筋与楼板底层钢筋焊接牢固,长度不小于300mm,锚固钢筋与型钢之间的空隙用钢锲嵌实并焊接牢固。

(3)悬挑脚手架立杆间距分别为:

纵向间距为1300,横向间距1000,横杆布距1800。

竖杆离墙400mm。

(4)为保证脚手架立杆固定牢靠,架身美观整齐,在型钢上根据尺寸统一弹线,并电焊80mm高Ф32钢管,脚手架钢管正好嵌套入内,阻止脚手架滑动。

(5)大横杆距工字钢面100mm开始搭设。

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

(6)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o~60o,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外架相连外,在其中间应增设2~4个扣结点。

(7)外挑脚手外侧设置栏杆加绿网封闭,作业层面三排设置20cm高的踢脚板。

(8)在外挑钢平台及施工电梯处脚手应按实际位置开洞,并在两侧边对脚手立杆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9)脚手架和框架采用钢管作硬拉连接,与框架上预埋件用电焊连接,水平方向每三根立杆设置一个连接点,垂直方向每层设置一个连接点,以保证脚手和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连接件应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交接处,且必须从第一步横杆开始设置。

(10)在二根纵向扫地杆及其中间搁栅杆的上方,沿脚手架的横向设置40X40㎜木方@≯500㎜;从外扫地杆到结构墙面间的宽度范围内,沿脚手架纵向,满铺并固定水平防护九夹板(可用模板边角余料),不留孔隙。

2、脚手架在拆除阶段的操作要点

4.1拆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4.2拆除脚手架前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4.3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严格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帽和安全带进入高处作业区。

高处作业必须穿软底鞋。

遵守高处作业的规定:

工具必须入袋,物件严禁高处抛掷。

4.4拆除脚手架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5拆除脚手架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6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加设连墙件及横向斜杆加固。

4.7拆除作业区的地面,应根据要求,设醒目的警戒区域标志,并设专人监护;拆除危险区内的电线(或作停电处理)。

禁止危险区内任何作业活动和人员穿越。

4.8拆除时,应及时关闭建筑外开窗扇,清楚一切伸向窗外的材料等物件。

防止拆架时碰撞导致高处坠物。

4.9如需进行墙面焊割作业的,必须配备消防监护人员,除配置消防器材外,同时应配备接火盘置于切割下方,防止切割火花或切割物的溅落引起火灾事故。

4.10翻掀垫铺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笆上未及时清楚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竖起竹笆应插入下步的脚手架内。

不要持笆在搁栅或的大横杆上行走传运。

不得高处向外抛掷竹笆。

4.11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不允许留有隐患。

如隐患应及时修复或至少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岗。

同时要清楚步面浮动物件。

防止复岗后的自伤事故发生。

4.12在拆除悬挑钢梁时,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2人以上配合作业。

作业人员应站立在悬挑钢梁下的落地脚手架上进行拆除。

脚手架上应防护栏杆,并不得随意拆除。

悬挑钢梁下,若未搭设脚手架,严禁进行悬挑钢梁的拆除作业。

3、检查验收

5.1预埋钢板及拉环的位置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5.2焊接的质量实测检查,确认焊接牢固。

5.3检查型钢固定平整。

5.4检查脚手架扣件拧紧程度,拧紧力矩不小于45N·m。

5.5检查脚手架附墙拉结牢固程度。

4、安全管理

6.1、人员要求

6.1.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

6.1.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袖口、裤口要扎紧。

6.2、搭设阶段

6.2.1、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2、脚手架搭设应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校正。

a、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b、操作层上施加荷载前。

c、每搭设完7.2m高度后。

d、达到设计高度后。

6.2.3、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方能投入使用。

6.2.4、在靠近架空输电线路搭设脚手架时,应按供电局规定确保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切断电源或迁移电线以及搭设安全防护棚。

6.2.5、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

非电工不准擅自接电线电器装置。

6.3、使用阶段

6.3.1、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脚手架上严禁堆放钢模板、材料等多余的材料,确保脚手架畅通及防止超载。

6.3.2、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雪后上架应有防滑措施,应扫除积雪。

6.3.3、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保修。

a、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①在六级大风与大雨后。

②寒冷地区开冻后。

③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b、检查保修项目:

①各主节点诸杆件的安装,连墙杆、支撑、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②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主立柱是否悬空。

③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④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3.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

a、主节点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b、连墙杆。

c、支撑。

d、栏杆、挡脚板。

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6.3.5、严禁任意在脚手架基础极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6.3.6、临街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6.3.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放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6.3.8、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5、附图

a、脚手架檐口悬挑大样图

b、悬挑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c、悬挑节点图

6、计算书

8.1落地式脚手架计算书

8.2悬挑式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落地双排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脚手架搭设体系剖面图

脚手架搭设体系正立面图

脚手架搭设体系平面图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搭设参数

脚手架从地面开始搭设,搭设高度H:

29m;

顶步栏杆高:

1.7m;内立杆距离墙长度a:

0.4m;

立杆步距h:

1.8m;总步数:

15步;

立杆纵距la:

1.3m;立杆横距lb:

1.05m;

小横杆伸出内立杆长度a1:

0.3m;扫地杆距地:

0.3m;

采用大横杆在上布置,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

连墙件布置方式为二步二跨,连接方式为扣件连接;

连墙件扣件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为1;

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l:

150m;

2.荷载参数

(1)活荷载参数

结构脚手架均布活荷载:

3kN/m2;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2层;

装修脚手架均布活荷载:

2kN/m2;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

0层;

(2)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江苏无锡,基本风压Wo:

0.45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2)静荷载参数

1)脚手板参数

选用竹笆片(5mm厚),步步满铺脚手板;

脚手板自重:

0.045kN/m2;铺设层数:

16层;

2)防护栏杆

第2步开始步步设防护栏杆,每步防护栏杆根数为2根,总根数为30根;

3)围护材料

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密目网选用为:

2300目/100cm2,A0=1.3mm2;

密目网自重:

0.01kN/m2;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作用在大横杆上的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标准值qk1=0.035+0.045×1.05/3=0.051kN/m;

活荷载标准值qk2=3×1.05/3=1.050kN/m;

作用在大横杆上的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q1=1.2qk1=0.061kN/m;

活荷载设计值q2=1.4qk2=1.470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距Mmax=0.10q1la2+0.117q2la2

=0.10×0.061×1.22+0.117×1.470×1.22=0.257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257×106/4.73×103=54.229N/mm2;

大横杆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54.229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ν=(0.677qk1+0.990qk2)la4/100EI

=(0.677×0.051+0.990×1.050)×12004/(100×2.06×105×113600)=0.951mm;

大横杆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ν=0.951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min(1200/150,10)=8.000mm,满足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大横杆把荷载以集中力的形式传递给小横杆,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不计悬挑荷载。

1.大横杆传递给小横杆的集中力计算

集中力标准值:

F=1.1qk1la+1.2qk2la=1.1×0.051×1.2+1.2×1.050×1.2=1.580kN;

集中力设计值:

F=1.1q1la+1.2q2la=1.1×0.061×1.2+1.2×1.470×1.2=2.198kN;

2.小横杆受力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电算(不计悬挑荷载),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变形计算简图

变形图(mm)

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0.775kN.m

最大变形:

ν=2.797mm

3.强度验算

最大应力计算值σ=0.775×106/4.73×103=163.867N/mm2;

小横杆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σ=163.867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ν=2.797mm;

小横杆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ν=2.797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min(1050/150,10)=7.000mm,满足要求!

四、作业层立杆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计算

1.小横杆传递给立杆的支座反力计算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计算悬挑荷载),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计算得到:

内立杆最大支座反力:

F=5.532kN

外立杆最大支座反力:

F=3.067kN

2.作业层立杆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计算

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规范规定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

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1,则该工程采用的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0kN,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6.0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本工程小横杆传给内立杆的竖向作用力为5.532kN,小横杆传给外立杆的竖向作用力为3.067kN;

作业层内力杆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内立杆受到的竖向作用力R=5.532kN≤8.000kN,内力杆采用单扣件,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作业层外力杆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外立杆受到的竖向作用力R=3.067kN≤8.000kN,外力杆采用单扣件,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确定按稳定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Hs

Hs=[H]/(1-0.001[H])=29/(1-0.001×29)=29.866m;

2.静荷载标准值计算

(1)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采用Φ48×3.2钢管。

外立杆:

NG1k=gkHs=0.1155×29.866=3.450kN;

内立杆:

NG1k=gkHs=0.0985×29.866=2.943kN;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G2k1

采用竹笆片(5mm厚),自重标准值gk1=0.045kN/m2,铺设层数n1=10层。

外立杆:

NG2k1=n1×0.5×lb×la×gk1=16×0.5×1.05×1.2×0.045=0.454kN;

内立杆:

NG2k1=n1×(0.5×lb+a1)×la×gk1

=16×(0.5×1.05+0.3)×1.2×0.045=0.713kN;

2)防护栏杆及扣件的自重标准值NG2k3

采用Φ48×3.2钢管,自重标准值gk3=0.0354kN/m,总根数n3=30根。

外立杆:

NG2k3=n3×(la×gk3+0.0132)=30×(1.2×0.0354+0.0132)=1.670kN;

3)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G2k4

采用2300目/100cm2,A0=1.3mm2密目安全网全封闭,自重标准值gk4=0.01kN/m2。

外立杆:

NG2k4=la×[H]×gk4=1.2×29×0.01=0.348kN;

4)附加横杆及扣件的自重标准值NG2k5

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n4=2根,铺设层数n5=16层,采用Φ48×3.2钢管,自重标准值gk6=0.0354kN/m。

外立杆:

NG2k5=n5×0.5×n4×(la×gk6+0.0132)

=16×0.5×2×(1.2×0.0354+0.0132)=0.891kN;

内立杆:

NG2k5=n5×(0.5×n4+1)×(la×gk6+0.0132)

=16×(0.5×2+1)×(1.2×0.0354+0.0132)=1.782kN;

5)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合计

外立杆:

NG2k=0.454+1.670+0.348+0.891=3.363kN;

内立杆:

NG2k=0.713+1.782=2.495kN;

3.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活荷载按照2个结构作业层(荷载为3kN/m2)计算,活荷载合计值∑Qk=6kN/m2。

外立杆:

∑NQk=0.5×lb×la×∑Qk=0.5×1.05×1.2×6=3.780kN;

内立杆:

∑NQk=(0.5×lb+a1)×la×∑Qk=(0.5×1.05+0.3)×1.2×6=5.940kN;

4.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k=0.7μz·μs·ω0

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荷载规范规定采用:

ω0=0.45kN/m2;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1.3ϕ=1.3×0.871=1.132;ϕ为挡风系数,考虑了脚手架和围护材料的共同作用,计算过程复杂因篇幅有限计算过程从略。

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脚手架底部μz=0.740,脚手架顶部μz=0.984;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脚手架底部Wk=0.7×0.45×0.740×1.132=0.264kN/m2;

脚手架顶部Wk=0.7×0.45×0.984×1.132=0.351kN/m2;

六、立杆稳定性计算

(一)基本数据计算

1.立杆长细比验算

依据《扣件式规范》第5.1.9条:

长细比λ=l0/i=kμh/i=μh/i(k取为1)

查《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μ=1.500;

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0cm;

λ=1.500×1.8×100/1.590=169.811

立杆实际长细比计算值λ=169.811小于容许长细比210,满足要求!

2.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

长细比λ=l0/i=kμh/i=1.155×1.500×1.8×100/1.590=196.132;

稳定系数φ查《扣件式规范》附录C表得到:

φ=0.188;

3.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

Mw=0.85×1.4WkLah2/10

经计算得到,各段弯矩Mw为:

脚手架底部Mw=0.122kN·m;

(二)外立杆稳定性计算

1.组合风荷载时,外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N/(φA)+MW/W≤[f]

外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G1k+NG2k)+0.85×1.4∑NQk

=1.2×(3.450+3.363)+0.85×1.4×3.780=12.673kN;

σ=12673.492/(0.188×450)+122077.607/4730=175.825N/mm2;

组合风荷载时,外立杆实际抗压应力计算值σ=175.825N/mm2小于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不组合风荷载时,外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N/(φA)≤[f]

外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G1k+NG2k)+1.4∑NQk

=1.2×(3.450+3.363)+1.4×3.780=13.467kN;

σ=13467.292/(0.188×450)=159.412N/m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