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730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docx

电子电路教案2放大器基础34

江苏省苏州高级技术学校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2-3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

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能对影响静态工作点的因素进行分析; 

 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的多种方法及各自利弊。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重

点在于电路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分析。

通过本小节学习,对稳定

静态工作点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投影仪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难度适中,图示清晰,学生掌握情况正常。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复习提问

●新课导入

§2-3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

一、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因素

1.温度 2.电源电压的波动 3.元件参数变化

 二、波形失真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Q↑→饱和失真 1.原因:

2.方法:

Q↓→截止失真 1.原因:

2.方法:

三、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位置的影响

1.Rb  2.Rc  3.VCC

●小结

●作业

苏州市高级技术学校授课教案

注解

教   学   内   容

℃↑→Q上移 接近饱和区

Q↑→饱和失真

 

Q↓→截止失真

 

Ui过大→

饱和失真

截止失真

 

最常用

最有效

 

有用

但效果稍差

 

有用

诸多不便

▲ 复习提问:

1、如何作交流负载线

2、交流负载线上分析Q点的动态范围对输出信号有何影响

▲ 新课导入

§2-3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因素

1.温度

UBE减小

ICBO增大

 

IC增大

 

温度升高

β增大

2.电源电压的波动

3.元件参数变化

二、波形失真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1.工作点偏高引起饱和失真

①现象:

Rb↘==>Q点↗==>输出信号电压波形负半周被部分削平==>饱和失真。

②原因:

由于Q点偏高,输入信号电压的正峰值的一部分进入了饱和区,从而使输出信号电压的负峰值附近被削平。

③方法:

增大Rb,减小IBQ,使Q点适当下移。

 

 

2.工作点偏低引起截止失真

①现象:

Rb↗==>Q点↘==>输出信号电压波形正半周被部分削平==>截止失真。

②原因:

由于Q点偏低,输入信号电压的负峰值的一部分进入了截止区,从而使输出信号电压的正峰值附近被削平。

③方法:

减小Rb,增大IBQ,使Q点适当上移。

 

3.输入信号幅度过大,会引起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三、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位置的影响

1.Rb对Q点位置的影响

VCC、Rc一定,直流负载线MN确定

①Rb↗==>IBQ↘==>Q点沿直流负载线下移;

②Rb↘==>IBQ↗==>Q点沿直流负载线上移。

2.Rc对Q点位置的影响

VCC、Rb一定,IBQ确定

①Rc↘==>直流负载线变陡==>Q点沿输出特性曲线中IBQ右移;

②Rc↗==>直流负载线变不陡==>Q点沿输出特性曲线中IBQ左移。

3.VCC对Q点位置的影响

Rc、Rb一定,直流负载线斜率不变

①Vcc↘==>直流负载线向右平移==>Q点向右上方移动;

②Vcc↗==>直流负载线向左平移==>Q点向右下方移动。

注意:

VCC虽然能改变Q点位置,但有很多不便:

功率消耗增大、三极管承受的电压增大。

▲小结:

 影响Q点稳定的因素很多,Q点不适中,易引起饱或截止失真,最常用的最有效的电路调适方法是调节Rb。

▲ 作业

P60.11、12、

江苏省苏州高级技术学校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2-3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

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能对分压式偏量电路进行分析;     

 掌握该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方法,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重点在于通过交直流等效

        电路来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本小节学习,掌握利用交、直流通   

        道分析此类电路的一般方法。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挂图一张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难度适中,Re负反馈过程尚须复习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复习提问

●新课导入

§2-3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

四、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温度 

1.固定偏置电路

2.分压式偏置电路

1电路形式

2稳定原理

3静态分析

4动态分析 

●小结

●作业

苏州市高级技术学校授课教案

注解

教   学   内   容

稳定性差

 

Rb1、Rb2

Re、Ce

 

实质:

Re、为直流负反馈

 

对ri有影响

 

对ro和Au 无影响

▲ 复习提问:

1、饱和失真以及消除方法

2、载止失真以及消除方法

3、调整Q点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 新课导入

四、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

1.固定偏置电路

当VCC、Rb为定值,IBQ固定的电路称为固定偏置电路

2.分压式偏置电路

①电路:

 

②原理:

适当选择Rb1和Rb2使得:

I1﹥>IBQ(一般选5~10倍),此时可近似认为:

VCCRb2

Rb1+Rb2

UBQ=

则:

UBEQ=UBQ-UEQ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过程:

温度T↗==>ICQ↗==>IEQ↗==>UEQ↘==>IBQ↘==>ICQ↘

③静态分析:

设Rb1=39KΩ,Rb2=10KΩ,Rc=3KΩ,Re=2KΩ,β=50,VCC=18V。

画出直流通路(略),则:

18×10

39+10

VCCRb2

Rb1+Rb2

UBQ===3.67(V)

3.67-0.7

2

UBQ-UBEQ

Re

ICQ≈IEQ==≈1.5(mA)

1.5×103

50

IBQ

β

IBQ===30(μA)

UBEQ=VCC-ICQ(Rc+Re)=18-1.5×(3+2)=10.5(V)

④动态分析:

设RL=6KΩ,画出交流通路(略),则:

三极管的输入电阻:

=300+(1+50)26/1.5=1.18KΩ

放大器输入电阻:

ri=Rb1∥Rb2∥rbe=39KΩ∥10KΩ∥1.18KΩ≈1(KΩ)

放大器输出电阻:

ro≈Rc=3KΩ

放大器交流等效负载电阻:

RL'=Rc∥RL=(3×6)/(3+6)=2(KΩ)

电压放大倍数:

Au=-βRL'/rbe=-(50×2)/1.18=-84.7

▲小结:

  该电路用Rb1、Rb2代替原Rb,发射极加了Re、Ce直流负反馈,以稳定Q点。

它对ri有影响,对r0和Au无影响。

▲ 作业

1)、P61.14、

(1)、

(2)、(3)、(4)

 2)复习分压式偏置电路分析

江苏省苏州高级技术学校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

 §2-4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                

教学目的、要求:

学生能对共集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掌握该电路的静态、动态分析方法,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重点在于通过比较该电路

        与共射电路的不同之处来分析计算。

通过本小节学习,掌握此

        类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挂图一张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与共射电路对比学习,巩固提高,效果明显。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复习提问

●新课导入

§2-4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

一、共集放大器 

1.电路

2.静态分析

3.动态分析

4.电路特点

5.电路用途

●小结

●作业

苏州市高级技术学校授课教案

注解

教   学   内   容

 

公共端为C

 

电容→开路

 

求解Q点

 

电容→短路

电源→短路

 

Au=1

 

ri大

 

ro小

 

重点

 

▲ 复习提问:

1、共射放大器的电路形式

2、Re负反馈稳定过程

▲ 新课导入

§2-4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

三种组态:

共射、共集、共基

一、共集放大器(射极输出器)

1.电路

 

 

2.静态分析

∵VCC=IBQRb+UBEQ+(1+β)IBQRe

VCC-UBEQ

Rb+(1+β)Re

∴IBQ=

ICQ=βIBQ

UCEQ=VCC-IEQRe≈VCC-ICQRe

3.动态分析

由图知:

uo=ui+ube

通常,ui﹥>ube可近似认为:

uo≈ui

∴Au=uo/ui≈1

即:

无电压放大作用

有电流放大作用

有功率放大作用

输入电阻ri:

在交流通路中,若先不考虑Rb的作用,则该输入电阻为:

ri'=ui/ib

=(uo+ube)/ib

=[ibrbe+(1+β)ibRL']/ib

=rbe+(1+β)RL'

式中:

RL'=Re∥RL

考虑作用,输入电阻为:

ri'=ri'∥Rb=[rbe+(1+β)RL']∥Rb

比共发射极输入电阻大得多。

输出电阻ro:

根据输出电阻定义,由交流通路可得:

rbe+RS'

1+β

ro=Re∥

rbe

1+β

式中:

RS'=RS∥Rb,又有

rbe﹥>RS,Re﹥>则得:

rbe

1+β

ro≈

比共发射极输出电阻小得多。

4.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①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但约等于1,即电压跟随。

②输入电阻较高。

③输出电阻较低。

5.射极输出器的用途:

①用作输入级:

输入电阻高,可减轻信号源的负担,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②用作输出级:

输出电阻低,可减小负载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并易于与低阻负载相匹配,向负载尽可能大的传送功率。

③用于中间隔离级:

对前后级影响都很小

 (课文中二、三、四、五不作要求,略)

▲小结:

射极输出器与共射放大器相比

1Au=1,远小于共射电路,且电压跟随

2ri大得多

3ro小得多

▲ 作业

1)、P6115、

 2)复习射极输出器电路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