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705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六年级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西樵镇第三小学课题组成员张杏燕陈茂学

一、小学英语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课占了很大的比例,其课程的设置和材料的选编都备受关注。

然而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其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

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显见的弊端,在阅读课教学中的训练活动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把语言点支解成“碎片”,而不能用语篇的概念来涵概课文、文段、独白、对话等语篇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忽视了文章与语言环境,语篇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语篇的某些重要品质,如真实性、自然性、语体差异等。

使得阅读教学只是为了学习词汇、语言点、语法,甚至逐句翻译,无视语篇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存在着某些严重的语言缺陷,如:

语言经验不足,缺乏逻辑判断能力,缺乏批判性阅读技能,缺乏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词汇量缺乏等。

教育部制订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有效教学途径。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希望能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赋予新的内涵,并从中找出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从交际语言教学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法。

它作为一个教学新理念,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明确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目的

1、鉴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没有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放在阅读课课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上,争取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教情、学情的小学英语阅读课课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2、通过设计合理的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英语做事,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运用语言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加工处理能力,发展其认识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文化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4、通过实验研究,提高参研教师的教学改革及教科研意识,向教改要质量,使参研教师从实干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施原则

语言学家与外语教育工作者认为课堂上使用任务教学十分重要,并对教学法、课程设计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

掌握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

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过个人的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语言技能的获得应该在语言活动中自然习得的。

传统的教学法束缚了语言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制约了学生自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语言教学迫切需要一个能体现语言学习综合性的、既覆盖学习活动过程又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语言教学途径,从而使学生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可以满足这一需要。

根据学生的“需要分析”和“需要估计”设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的理论基础:

1.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

2.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至少有一部分任务与真实生活中的任务相似,因此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3.语言的准确性是任务的界面之一。

任务中有相当一部分语言知识的加工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学生语言系统的重构始终是设计任务时被关注的要点之一。

4.任务使得学生头脑中的信息处理模式不是单向顺序的加工模式,而是并行顺序的加工模式,它同时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多角度的综合处理。

5.任务的过程和任务参与者语言活动的量有助于学生语言自动性形成。

6.动态语言能力和群体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英语阅读学习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较大任务的完成需要群体的合作行为。

当任务中信息资源来自多方,信息需要被组合处理时常需要用交互的语言行为来完成,而合作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7.意义学习中的“图式扩张”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有规则的符号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信息资源。

语言教学需要寻找值得获得的、独立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图式知识领域,以便使语言学习成为达成任务目标的必要手段。

以任务为核心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原则;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设计原则;民主和谐的原则;合作学习的原则。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任务活动的设计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语言情景真实(Theauthenticlanguageandsituationprinciple)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接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在一种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内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

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Theform-functionprinciple)设计任务时要有明确目的,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操作的模式,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阶段任务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

3)阶梯型任务链(Thetask-dependencyandthetask-chainprinciple)任务设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构成“任务链”,任务完成时应能展示出成果,在语言技能方面,应当先输入后输出,使教学呈阶梯式层层推进。

4)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

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另外,在任务设计时应注意考虑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布置任务的范围要广泛,活动要多种多样,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决定学习的最佳时机、内容和学习方式;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挑战性,要经常采取拓宽想象空间的方法拓宽知识,以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经验和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得到启发,那么他们的知识将更加广博,创新思维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实验过程及基本方法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

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对象─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

每班各有学生43人左右,均为随机分班,每周五课时,问卷调查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完成对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前测工作,统计分析单位时间内学生的阅读效率。

表1:

佛山市南海区小学生六年级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阅读状况

百分比

原因分析

1.对阅读课不感兴趣,认为学习英语阅读课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和应付考试。

78%

教师上课主要侧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考试技巧的传授,忽视语篇教学,不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英语阅读过程中经常回读、逐词朗读。

73%

初中时养成的习惯,小学还没得到纠正。

3.无意识状态下曾运用过简单的阅读技巧。

34%

教师上课时介绍过一些阅读技巧,或借助与学习母语的方法。

4.阅读中能有意识地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11%

对阅读感兴趣,教师介绍过有关阅读技巧,或从课外书上学到一些方法。

5.课外阅读材料是同步练习的阅读理解题。

73%

作业多,没时间看其它读物;不知道该看什么英语阅读的课外书。

6.课外能经常读一些英语简易读物。

4%

对英语有兴趣;希望在期末考试能考出好成绩。

7.不满足于现在的授课方式。

86%

厌倦整天抄例句、背课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阅读兴趣。

8.对自己的英语阅读成绩不满意。

80%

怕做阅读题;每次考试阅读失分最多;看英语课外读物时阅读速度很慢。

9.希望得到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00%

阅读是获得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掌握阅读方法是自主阅读的关键。

10.希望教师能变换教法,传授阅读技巧,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00%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方法主要得益于教师的指导。

表2:

学生阅读能力前测成绩统计表

项目

年级

阅读量

生词比例

阅读速度

(每分钟)

理解正确率

除练习外课后阅读量(每周)

五年级

7篇;1598

2.6%

42—46

48%

0—1

六年级

7篇;1620

2.8%

48—53

52%

1—2

对于学生阅读前测成绩的统计分析表明学生的阅读速度比较慢,而且正确率较底,被调查的学生中能适当运用合理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学生其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部分学生能在无意识状态下运用阅读技巧,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阅读技能,不过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希望提高阅读能力的愿望比较强烈,并且不满足于教师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满足于被动学习,渴望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及阅读技能的训练。

第二阶段:

中期实施

选择有效的教学设计,开展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并以单位时间为实践单元,及时观察、记录、分析,及时总结和修改教学任务的设计,以使得教学方法不断完善。

1.小学英语阅读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英语阅读阅读教学模式是在观察学生在课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表现并对其分

类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成的一种既灵活、操作性又强的阅读教学模式。

它注重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阅读活动,同时,学生的层次性活动过程也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该模式主要为:

小学英语阅读阅读活动多元教学目标的权衡→课堂阅读活动任务的设计→阅读活动层次与学习任务的有机组合→小学英语阅读阅读活动课题教学的评估与反思。

2.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Leading-in/Warming-up(Activitiesforinterest)

●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

●While-task(设计出数个微型任务,学生以个人、同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最终结果。

●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Homework(根据课堂任务内容,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项目。

3.小学英语阅读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以SBFCBook1A,Unit4IntegratingSkillsEarthquake为例,运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教案。

Step1:

Leading-in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类遭受自然灾难的影视片段,为后面的任务作铺垫。

Task:

Describeunrealexperiences

Whatwouldyoudointhefollowingsituation?

Disaster

Flood

Earthquake

Typhoon

Fire

Situation

You’rein

theroom.

You’resleeping

inyourroom.

You’reridingabikeontheroad.

You’reshoppinginashop.

Whatwouldyoudo?

Step2:

Pre-task

Task:

Lookandguess

1.Whathappenedtothemfinally?

2.Whatwordswillyouusetodescribethisdisaster?

Step3:

While-task

Task1:

Dividethewholepassage.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

Task2:

Imagination

Questions:

1)     WhatabouttheearthquakewhichhappenedinSanFranciscoin1989?

2)     Whatwordssupportyouridea?

Task3:

Fillintheblankbythepassage

Time

Earthquake

Results

Task4:

Accordingtoaknowledgeofgeography.Sstellthemainplatesoftheearth,thedistrictswheretheearthquakesoftenhappen,themainreasonswhichtheearthquakeshappenandtheproblemsthatwehumanbeingsmustpayattentionto.

Step4:

Post-task

Task1:

Makedialoguesaccordingtothefollowingsituation.

Supposeyouareapersonwhowassavedfromtheterribleearthquake,saysomethingaboutyourfeeling.

Task2:

WillthedisasterchangethecityofSanFrancisco?

How?

Step5:

Homework

Task:

Collecttheinformationaboutnaturaldisastersanddescribethem.

4.项目化课外作业的设计

学生的作业最直接地反映了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后自主学习的水平,它是课题学习的延续、深化和补充。

课外作业应该与课堂学习任务有关,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课外作业可以设计为“做项目”的形式,并和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形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多维化和主体化。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作业项目有:

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制作说英语的国家在世界的分布图;为当地某一旅游胜地写一篇介绍;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电视演员;写一篇影评;课后采访教师在学校该如何遵守学校规章;编写一份英文报纸;上网收集有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资料;根据所查资料,进行一次关于中西方文化优劣的辩论赛;参照产品说明书,为该产品写一份产品广告等等。

项目是根据相关课文内容设计并和某一话题相联系的。

完成项目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适时的复习和强化,把机械的学习变的极具意义,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身潜能,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

5.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化评价

现行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价”部分中提出“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

大纲特别强调教学评价对结果和过程的兼顾,同时还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客观评价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参数、机会和条件。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对话等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的做出过程性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也有助于避免以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过程化评价时设计了如下表格,对学生进行各类评定。

 

表1完成任务∕做项目评价表(A.出色B.良好C.一般D.需努力)

Task1/Project1

Task2/Project2

Task3/Project3

日期

内容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表2小组活动记录表(A.积极B.较积极C.一般D.不参与)

日期

内容

评价

姓名

评语

表现

教师对学生学习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价还应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如期中、期末考试等)结合起来一起进行。

第三阶段:

后期分析

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1.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有较大的变化。

学生参

与阅读教学的意识明显增强,阅读的目的明确,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的兴趣和动机。

表3:

年级

(1)年级

(2)年级

时间

实验前

实验后

试验前

试验后

数据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人数

比率%

感兴趣

24

20

52

43.3

20

17.1

45

38.5

一般

58

48.3

56

46.7

64

54.7

56

47.9

没兴趣

38

31.7

12

10

33

28.2

16

13.7

46

38.3

59

49.2

43

36.8

53

45.3

一般

62

51.7

56

46.7

61

52.1

55

47

较差

12

10

5

4.1

13

11.1

9

7.7

23

19.2

48

40

32

27.4

52

44.4

一般

48

40

53

44.2

54

46.2

47

40.2

较差

49

40.8

19

15.8

31

26.5

18

15.4

19

15.8

39

32.5

12

10.3

33

28.2

一般

48

40

64

53.3

35

29.9

58

49.6

较差

53

44.2

17

14.2

70

59.8

26

22.2

2.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技巧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并逐步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而且不断产生阅读的成就感和英语学习的轻松感。

表4:

学生阅读能力前测、后测成绩统计对照表

项目

时间/数据

阅读量

生词比例

阅读速度

(词/每分钟)

理解

正确率

除练习外课后阅读量(每周)

实验前

7篇,1598

2.6%

42—46

48%

0—1

实验后

7篇,2146

2.6%

57—62

72%

3—4

实验前

7篇,1620

2.8%

48—53

52%

1—2

实验后

7篇,2379

2.9%

62—67

75%

3—4

3.阅读技能的提高,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深化,英语教学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5:

实验前、后学生学年英语成绩对照表

项目

时间/数据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劣差率

实验前

57.4

43.3%

5%

15.8%

实验后

68.9

68.3%

11.7%

9.2%

实验前

58.3

44.4%

6%

23.9%

实验后

67.8

65%

11.1%

17.1%

五、实验反思与不足

小学英语阅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合作意识强烈,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任务都会有不同的诠释,因此教学模式的应用也会不尽相同。

发展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行为不时地进行研究、思考,加深对外语教学理论的理解,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适时提出疑问,通过科学研究予以解答,不断修正、调整、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然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

1.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英语学习的规律,它是一个由原结构到新结构,由显意识到潜意识,由单模式到复模式,由接受到表达,由模仿到创造,由错误到正确,由导学到自学,由学语言到学文化,多学会学,常用久用的过程。

教师通过实验,应该把分散的经验和单元时间内的研究成果加以集中,使之定型,并加以完善,最终形成系统。

2.英语学习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只有在教师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任务活动时,既不可以将任务退化为结构性的语言结构,也不可以单一地强调任务的真实性而排斥任务的教育性。

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界面标准很难具体化,任务所涉及的面很广,客观标准难以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做出带有较强主观性的评价和分析。

另外,教师所给任务的各界面之间常常是相关的和互动的,多向而又动态的信息任务比单向却又静态的任务会消耗更多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任务目标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任务并不一定在同一层次上链接,每一个层次似乎是上一个层次的准备,随着层次的上升,任务复杂度也会随之增加。

同样,界面系列的链接也是很多小学英语阅读所采用的材料的重要特征。

那么,不同层次和界面的接口处就难免出现错综复杂的关系。

由此,教师在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如任务的难易分级,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衔接等。

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它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通过其它方式在同等消耗的时间内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因此,教师应着眼于长远的利益,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

6.在小学英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