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访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684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特访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特访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特访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特访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特访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特访谈.docx

《中特访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访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特访谈.docx

中特访谈

纯化自我——蒋冬双老师访谈录

学生:

您是哪一年来西电的?

您当时为什么选择来西电工作,初来时对西电有什么印象或者认识?

导师:

2004年7月来西电工作至今。

至于说为什么来西电工作,与其说是“我选择了西电”或“西电选择了我”,不如说是“西电和我进行了双向选择”。

因为当年我毕业时除了西电之外,同时还把简历给投给了长安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结果西电最早给出反馈,于是我就来了。

也因此,办事效率高就成了西电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除此之外,初来西电正值新校区建设时期,除竹园外,其他的校园区域还尚未建成,所以回头看,变化挺大且越来越好。

而校园“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所营造的氛围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极具分量的育人功效:

四季的变换、草木的荣枯、花果的盛衰、食堂的季节性餐饮、教学楼应时的装潢、实验室科学和人文并举的布局、宿舍楼温馨舒适的服务等等,这些“无声的背景”却生动热情地向我们或行色匆匆、或悠哉游哉、或切磋、或琢磨而漫步置身于校园一隅的同学们诉说着“什么是美?

”“美是什么?

”,让大家在“美的事物中”感受“美的真意”。

这就是“美育”!

不要感觉这些东西太“形而上”、“太无用”,的确,培养美感也许发不了财,但却可以养成一种欣赏力和脱离低级趣味的生活品味。

说的高远一点,这是是实现中国梦的组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须,也是三个一流建设的需要。

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有技术,而没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那将何等无趣!

当然,经过数十年的雕琢建设,现实情况一片大好:

具体到我校,咱们西电正在对校园的主要建筑进行一项名牌推广活动。

让“生冷冰硬”的建筑物开口说话,前提是我们需要偶尔慢下匆忙的脚步,来用心聆听她们的“热情告白”。

这样,你会发现许多原来不曾留意却一直存在的温暖细节,会发现“哦,这栋楼原来大有来头;咦,那栋楼竟斩获鲁班大奖;看,这饱含深意的造型!

与此同时,丰富到可用“目不暇接”来形容的中外大师学术讲座更是提供了滋养我们学术生命的“人文环境”。

多听多看,兴许一个不小心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开卷有益,此话不假;参听讲座,道理同此。

学生:

您在西电从教十余年,对当时的西电校风特别是教风和学风有什么看法?

导师:

其实早在我当年考研时,就曾在西电北校区参加过考研政治培训班,据当时的亲身感受,西电学风优良,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对学风和教风的评价,用人单位的声音值得一听,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人单位的或扬或抑无疑更具说服力,也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教风和学风优良与否。

首先,从就业率这一硬标准来看,领跑全国高校的较高的名企入职率是对学校的教风和学风的一个侧面肯定;

其次,从社会口碑这一软标准来看,据数十年来从社会上得来的反馈,用人企业普遍对我校毕业生赞赏尤嘉:

“踏实肯干、业务精良,不出风头、团队协作。

”这些都是常听常鲜的声音。

当然了,除了这些大方向上的一片大好之外,也偶尔会有极个别入学后没有完成角色转换而沉溺网络或各种不良诱惑的学生。

对此,除了自我纠偏外,还可以求助老师们。

相信老师都有耐心和雅量来倾听大家心声,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排忧解惑。

当然,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自我主动性。

学生:

您在学校工作时,哪些前辈学者的哪些优秀品质和事迹对您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导师: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初入职时,很多学院前辈的提携和影响。

“治学谨严,待人热情”,这是很多前辈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之前教自然辩证法的王向阳老师。

(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学院的自然辩证法专业在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下,在国内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颇具影响力。

)刚才提到,我2004年七月入职咱们西电,当时学院人才结构趋向老化,老一代即将退休,新一代刚刚或即将入职。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新老教师的私人交情,新入职教师们向前辈们讨教了许多教学和科研经验。

当然,除了刚才所说的私人交情这一渠道外,如果当时校方也能搭建一些常规的渠道来沟通新老教师、实现以老带新的话,想必新老师们会更快上手、更快进入研究状态、更快融入新角色的转换。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学校近年来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呈现出越来越专业化的态势,值得点赞。

学生:

西电历史上曾经属于部队院校,您认为过去军队院校的一些作风今天是否还存在,对西电的学术繁荣和创新有什么影响?

导师:

过去军队院校的一些作风今天仍然还存在。

我们知道,就管理的有效性、权威性而言,社会各类单位可分为两个端点:

一端是军队,另一端是大学。

军队的管理是垂直系统,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军令如山倒,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而大学的管理则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不同于军队。

融合了如上两种因素的的西军电,则风格独特。

同时,这对西电的学术繁荣和创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就学校的角度而言,这种统一的步调易于进行整体性的定位,且特色鲜明。

另一方面,就各学院各专业的角度而言,各自操盘掌舵的话语权和灵活性略显不足。

不过,近年来各学院和各学科点的自主性在逐年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咱们学校“三个一流”的发展规划,给整个学校、各学院、各学科专业点提供了整体性的顶层设计。

期待这一新的规划能进一步释放学校整体及各部分的活力。

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西电培养出了十几位院士,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您认为“西电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导师:

第一,就该问题的表述而言,“改革开放以来,西电培养出了十几位院士”是意味着“之前培养、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在各自所属领域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

还是意味着“这些院士是入学于改革开放后,且成长成熟于改革开放后”呢?

这是个有意思的说法。

第二,至于该现象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当时西电汇聚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任教,加上前面提到的优良教风学风,以及国家政策支持,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诸多因素的合力共铸了西电的辉煌灿烂。

当然,西电现象的出现也更多地源于学校自身的特色。

当然,这里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身上携带着“技术”特质,也更体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内心蕴含着“智慧”特质。

诚然,初入职时“技术”作为重要的因子考量、甚至是能否入职的敲门砖,在职业生涯刚刚展开时极具重要性;但个人职业生涯展开后的长久发展却更依赖于其“智慧”所提供的后劲。

八十多年的校史,红色基因一直流淌。

这留给我们的就是“踏实、创新、团结”等这些看似朴素,实则深具大智慧的精神符号。

除了这个问题本身之外,对“西电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西电精神”的传播问题,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大工具便利的时代背景下,亟待引起我们观念上的重视和行动上回应——

如何传播?

“互联网+”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但问题也同样源于此——易流于“口号化”、“形式化”。

如何破解?

在借助互联网工具把“西电精神”进行“向内”(校内师生,尤其每年开学时针对新生的宣介)和“向外”(一切现在或潜在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尤应重视校友资源)的“虚拟网络传播”前提下,亦应推出一些具有“西电精神”的“文化纪念实品”。

打造蕴含“西电精神符号”的文化产品,现实性何在?

每年国内外都有大量的领导、学者、学生、留学生等文化人士来西电“讲学交流、参会访学”。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

无论是把这些文化纪念“产品”作为“礼品”还是“商品”,赠之于身为各界“意见领袖”的来访者,其潜在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三个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校际和国际的交流日益增多,对纪念品需求自然有客观的保障。

西电在打造蕴含“西电精神符号”的文化产品上现状如何?

据了解,仅有一个光电协会在小规模地进行这项极具意义的活动,且主要针对毕业生售卖校园风景明信片等。

前途一片大好,仍大有发展的空间。

以咱们人文学院为例,目前学院对“中文系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做出了跟进时代的调整: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一批摄影器材、剪辑设备陆续购置中,以期学生在毕业之初择业时能有一技之长以首先“进入”工作,然后其中文专业素养才能进一步为个人的长期发展提供后劲。

而选择着重提高学生的“拍摄、编辑、设计、制作”能力,刚好就能为上述的打造蕴含“西电精神符号”的文化产品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一举多得,快哉!

学生:

您对学术创新有何理解?

您是怎么做的?

您对您培养的研究生有什么期望?

导师:

就创新而言,首先意味着对已有资源的借鉴和传承。

比如,回顾我国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上,以德为师;在我国“普通基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上,以美为师(具体来说,比如现在通行全国的的“六三三四学制”);而“预科班”、“综合大学”等提法和实践,则以老大哥前苏联为鉴。

其次,创新意味着整合。

具体而言,既有“方法和方法的整合”、“内容和内容的整合”,当然也有“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整合”。

以我所招收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为例,“教育哲学”所体现跨学科交叉整合性,不失为创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具体来说,那就是以“哲学”为研究方法,以“教育”为研究对象。

至于对你的期待——纯化!

学生:

西电精神的表述为: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您如何理解?

导师:

个人非常赞同把西电精神的表述为: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

无疑,精神不光体现在嘴边的口号上,而更体现在日常的行动中。

并且,西电的这一精神值得也应该从我们身上得以体现和传承。

学生:

西电正在建设“三个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您有何建议?

导师:

关于如何建设“三个一流”。

这里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方面,从自成体系的高校自身而言,各利益相关体应明确各自职责,具体展开如下:

其一,就学校层面而言,做好顶层设计。

同时保证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应注重政策的延续性。

以近几年来社会圈和学术圈共同关注的“现代大学制度”问题为例。

这体现在学校层面,一方面应优化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保持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和张力;另一方面应营造民主多元的氛围,包容多元化和多样性。

既能“提倡多样化”又能“弘扬主旋律”;既能“研究无禁区”又能“课堂有纪律”,真正贯彻落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方针。

引用曾在中国最知名的两所高校(北大清华)任党委书记一职的任彦申先生的话来说“选人才不是选奴才、养宠物。

用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干事业、出成果,而不是仅仅为了让他听话、讨自己欢心。

如果有两个歌唱演员,一个虽然不大听话,但演唱水平很高,出场能卖座,观众很喜欢;另一个虽然很听话,但演唱水平不高,出场不卖座,观众不喜欢,作为一个剧院老板聘任哪一位呢?

当然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在选人用人上,必须秉以公心,事业为重,唯才是举,听话出活的人才要重用,不大听话能出活的人也要容纳。

其二,就教师的层面而言,不仅应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而深挖掘;同时也应协调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其三,就学生的层面而言,处于研究阶段的学生更应主动。

且毕业学生的质量高低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仍是高校质量的直接体现。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学生、老师和学校无疑是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综上,学校层面的责任直接对应“三个一流”建设中的“第一个一流”;师生层面的着力点则对应“三个一流”建设中的“后两个一流”。

当然,三者更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休戚与共。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在建设三个一流时更应着眼于社会需要,同时为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力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双一流”评估中取得更大话语权。

最后,我校三个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其他兄弟院校一样,都需基于一些共性的背景进行思考:

“管办评”的分离的背景下,“政府管理”、“学校办学”和“社会第三方机构评估”如何各自进行科学合理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工?

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瓶颈?

具体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实施后的社会影响是什么?

等等,有太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在在这里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无限探索;是挑战,也是机遇;有曲折,但也终将辉煌。

学生:

蒋老师能否分享一下自己在求学和工作中曾遇到的困惑,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导师:

夫子四十方能不惑。

所以,只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困惑还是有的。

比如刚来咱们学校时,困惑就体现在自身定位尚未明确,以至自我价值感无从体现。

这部分地表现在,身处工科优势明显的西电,常常面临诸如“在西电,于文科而言,因为有学校的存在所以才有文科的存在;于工科而言,因为有工科的存在所以才有学校的存在”这样一种动摇文科生存地位、质疑文科存在合法性的困惑。

这无疑是面临的困惑,当然也更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怎么说?

如上所述,在咱们特色鲜明的西军电,不同学科的特性就决定了当下我校在“三个一流”的建设中,各自发展思路的也不同——于工科而言,以特色“专业”带动一流“学科”建设;而于文科而言,则应以大“学科”点的发展带动“专业”的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如何立足西电的平台来提升教育哲学的学科影响力和学科的特色?

”也是令人常思常新的困惑问题。

同时,和陕师大的教育哲学相比,我们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空间如何创造等问题,也时时萦绕于心、一时思而未果。

对此,边走边想、边想边做、边做也才能解疑答惑吧。

访谈感言:

在轻松愉快访谈氛围中,近两个小时眨眼而过,意犹未尽但收获满满。

当面聆听蒋老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不难看出老师平时对这些问题的关切,每每有精彩之处,不禁发人思考、会心一笑。

在刘建伟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框架下(在此特别感谢刘老师走心的访谈提纲,因为作为一门课程作业,我们首先看到了刘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极具深度的思考”和基于此进行的“极具温度的发问”;同时这又提供一个正式的机会促进学生和导师之间的深度交流。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真心感觉多一些像刘老师一样有人情味的思政教师,我们的民族会更有希望。

感谢!

),我们实际的访谈有所变化。

蒋老师的回答也往往以点带面,一个回答关涉对多个问题的思考。

其中,蒋老师初入职时向老前辈们的虚心讨教,让我印象深刻、且值得我们后生学习。

我们整个谈话以“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什么?

”收尾,老师只有简单平实的两个字“纯化”。

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为人要纯化,处事要纯化,做学术也要纯化。

的确,若把读研当作一场修行的话,那必定是一场做减法的纯化过程——减去心浮气躁、减去狂妄桀骜、减去伪饰造作,一切都朝向纯粹。

导师小传:

蒋冬双(1978—),男,黑龙江省双城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现在为人文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哲学方向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科学教育哲学。

代表性教材是《青年心理学大学生读本》、文章《对理工科教育的哲学审视》、《现代化“命名”与现代性追问的反差:

兼论现代化的取向与问题》、《高校教育成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持完成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项;主持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知识教育与德性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转化机制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学生小传:

李帅锋(1991.10—),男,河南郏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育哲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