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666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docx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

制革工艺学课后思考题考试重点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

第一章

1.生皮和革的区别

答:

生皮是从动物体上剥下,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的皮。

革是生皮经过一系列化学和机械处理,特别是经过鞣制处理,成为具备一定使用性能的产品(天然高分子材料)。

2.什么是鞣制和鞣剂?

鞣剂主要有哪几类?

答:

鞣制---用鞣剂处理皮使生皮转变成革的过程,即通过一些化学物质与生皮蛋白发生作用,在生皮的胶原蛋白链间形成交联,从而增加了皮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因此,革更耐湿热,化学药品和微生物的作用。

鞣质---能与生皮蛋白质结合,使生皮转变成革的物质,其纯物质称为鞣质。

鞣质的工业制品称鞣剂(分子大小合适)

鞣剂的分类---无机鞣剂、有机鞣剂、无机与有机结合鞣剂

3.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答:

分类及命名

(1)按鞣制方法分:

铬鞣革、植鞣革

(2)按原料皮种类分:

猪皮革、牛皮革

(3)按皮革行业的习惯分:

轻革、重革

(4)按革的用途分:

工业用革、生活用革、军用革

4.制革工艺过程主要分为哪些工段?

各工段的目的是什么?

各工段主要包括哪些工序?

答:

四大工段及各自的目的和主要包括的工序:

鞣前准备工段—将原料皮加工成适合于鞣制状态的裸皮—组批、称重、(浸水)、去肉、称重、浸灰、去肉、剖层、称重

鞣制工段—使皮转变成革—脱灰、软化、浸酸、铬鞣搭马

鞣后湿处理工段—改善革的使用性能—挤水、剖层、削匀、称重、复鞣、中和、搭马、染色加脂

整饰(或整理)工段—使湿革在外观和使用性能上达到成革的质量要求—干燥、摔软、涂饰

5、制革过程就是把从动物体上剥下的皮制成适合于人们各种用途的革的过程。

6、鲜皮或血皮:

从动物体上剥下,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的皮。

易腐烂变质,防腐处理(盐腌、干燥)。

生皮或原料皮:

鲜皮和防腐处理过的、具有制革价值的皮,都是革的原料,统称生皮或原料皮。

7、生皮的性质?

1)刚从动物体上剥下来时含有较多的水分而柔软,干燥后变得板硬,虽经机械处理,仍不能变软。

2)在66℃以上的热水中,生皮会收缩,T越高,收缩越大(Ts)。

3)不耐微生物的作用,在湿热的条件下易腐烂。

4)在化学品的作用下,生皮易被破坏。

5)生皮的卫生性能差,透水、透水汽性不好。

6)干的皮不耐折,易断裂。

8、革的性质?

1)革在干燥后可以用机械的方法使之变软。

Why?

2)革在热水中发生收缩的T都在65℃以上,有些革甚至在沸水中也不发生。

3)比生皮更耐微生物、化学药品的作用。

4)革的卫生性能即透水、透水汽性比生皮好。

5)革比生皮更耐曲折,不容易撕裂。

9、皮革的特殊性能?

(1)耐用性能:

强度高,如撕裂强度、抗刺破性能等。

撕裂强度---如皮革制品在缝制时不需要锁边

耐刺破性---在相同的柔软度和厚度下,皮革具有很高的耐刺破性。

如底革的皮鞋不易被钉刺穿,穿用安全。

(2)穿着舒适性

卫生性能(透气/汽,呼吸性能)

吸湿排汗性:

皮革可吸收人体的汗液,并能将汗液蒸发出去,含30%水分无潮湿感,其他最高达15%。

绝热性:

导热性小,保暖性好。

热时出汗,很快被皮革吸收,再蒸发降温,夏天耐热。

耐温性好:

可耐120-160℃高温,-50℃到-60℃低温,在此T范围内,皮革的软硬和弹性等无明显的变化。

良好的应力-应变性能,保证了皮革的穿着舒适性。

第二章

1.制革主要原料皮有哪些?

答:

猪皮、牛皮、羊皮(绵羊皮、山羊皮)

2.中国制革原料皮及资源状况如何?

各种皮有何特点?

我国的制革原料皮主要是猪皮,其次是牛皮和羊皮。

我国养猪总数占世界49%,大多数猪皮表皮较厚、毛孔粗大、粒面粗糙、脂肪含量大、部位差大、肌肉组织和弹性纤维发达。

我国牛皮主要有黄牛皮,水牛皮,牦牛皮。

其中黄牛皮粒面细致,纤维紧密;水牛皮和牦牛皮则粒面较粗糙。

我国羊皮主要为山羊皮和绵羊皮,山羊皮粒面较细、部位差大、弹性纤维发达、油脂少;绵羊皮则部位差小、纤维疏松、油脂多。

3.生皮为何要防腐?

防腐的原理是什么?

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防腐目的:

利于原料皮的运输和储存;

防腐原因:

原料皮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水,因此原料皮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适宜的条件下,原料皮极易被微生物及皮内的自溶酶作用而腐烂。

防腐原理:

生皮保藏就是停止各种降解酶的活动,在皮内外造成一种不适宜细菌生长、能抑制酶的作用的环境。

主要有2钟方法

(1)杀死细菌,如用杀菌剂

(2)是用抑菌剂减缓细菌的生长或活动,如冷却、盐腌和干燥等。

主要方法:

(1)降低皮内的水分:

如干燥法、盐腌法、盐干法P65

(2)降低皮内的pH值:

如浸酸法

(3)降低温度:

如冷冻法(长时间保存,大于3周)、冰块法和冷空气冷却(短时间保存,小于3周)

(4)防腐剂杀菌法(细菌、真菌杀菌剂,短时间保存,再次感染、杀菌剂分解)

(5)射线照射法

生皮腐烂原因:

从动物体上剥下的生皮很容易在酶的作用下降解,这些酶来自生皮自身的细胞或来自环境中的细菌或霉菌。

在生皮腐败过程中,细菌渗透进生皮中,产生可降解生皮的酶。

这个过程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和腐臭的脂肪,并能分解表皮层,当细菌或它们产生的酶作用到毛囊时,毛就会脱落。

4.生皮一般分为哪几层?

答:

毛层(鳞片层、皮质层、髓层)和皮层

皮层又分为:

表皮层、真皮层(乳头层和网状层)、皮下组织层

5.表皮层的结构和组成,其主要成份及除去的方法?

答:

结构和组成:

角质层—真角质层、透明层;生发层---粒状层、棘状层、基底层

主要成份及除去方法:

角蛋白---加强碱,还原剂:

硫化物,有机胺(如二甲胺)、巯基化合物等

6.真皮层的结构及各层的特点?

答:

结构及特点:

①乳头层---由十分纤细、编织非常致密的胶原纤维构成。

乳头层上层(表皮层以下)胶原纤维束细小。

靠近网状层的乳头层下层的胶原纤维束逐渐变粗。

②网状层---基本由胶原纤维束构成,且次层胶原纤维束比乳头层下层粗大,相互交织成立体网状结构。

7.织角:

原料皮的纵切面上大多数胶原纤维的主要走向与皮面所成的夹角

8.真皮层的主要成份及性质?

答:

主要成份:

纤维成份(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非纤维成份(纤维间质、脂腺、汗腺、肌肉、血管等)

性质:

(1)纤维成份:

1胶原纤维(95%~98%):

在酸碱溶液中发生胶解和水解:

Ca(OH)2的胶解能力最大,强酸的胶解能力比强碱大,强酸碱长时间处理、胶原产生水解。

②弹性纤维:

在真皮中起支撑和骨架作用,影响成革软度;具有较强的耐酸、碱和热作用;强酸碱处理产生一定的变性,酶处理能破坏;其被破坏程度直接影响成革的柔软度、丰满性以及粒面的细致程度和表面积的打开;分布在乳头层粒面表层;用化学品、热和极度pH下很难降解。

③网状纤维:

酸碱对其具有一定的破坏、变性作用,酶处理的效果较明显。

(2)非纤维成份:

①白蛋白:

溶于水、食盐和酸、稀碱溶液

②球蛋白:

不溶于水,可溶于稀酸碱溶液

③粘蛋白、类粘蛋白:

在水中膨胀,不溶解;部分能溶于稀碱和中性盐溶液;能被浸水酶等酶制剂水解

9、牛皮品质的鉴定?

张幅、厚度及厚薄均匀度:

板质肥瘦,毛色及毛的粗细、长短;防腐保存情况:

是否有异味,有无掉毛或毛根松动、腐烂等;伤残鉴定;面积的测量,蓝湿革得革率和等级率。

10、常用生皮保存方法对比

方法

优点

缺点

盐腌法

长期保存、除去纤维间质

环境压力、费用高、长期保存,

产生红热现象

干燥法(空气)

长期保存、低成本、可靠的低的环境压力

受气候限制、可能难以回湿/导致皮的热损伤、需要使用杀虫剂

低温保存

低运行成本、低的环境影响

高投资、生皮必须立即处理、需要低温仓库、最长只能保存3周

冰块处理

便宜、快速降温,低的环境影响,冬天用冰块处理不需冷库

储存期依赖冰块大小和室温、冰机投资大、皮可能结冰,去肉困难

杀菌剂冰(含5%杀菌剂)

比单独用冰块更可靠,结合了杀菌剂和低温作用

杀菌剂比盐贵、机器投资大、环境健康安全问题

杀菌剂溶液

无需大的投资,可能比盐便宜,快速、紧急的处理措施

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短期(7天)

11、黄牛皮、猪皮、绵羊皮和山羊皮的组织结构特点。

答:

黄牛皮:

表皮较薄,毛孔小,乳突平缓,故粒面细致,乳头层较薄,占真皮层厚度的45%~30%。

乳头层上层胶原纤维束细小,编织紧密,乳头层下层由于毛囊汗腺较多,而且汗腺分泌部发达,占据了不少空间,使乳头层下层纤维分布的密度下降,如果制革加工不当,容易松面。

网状层较厚,胶原纤维束粗壮,编织紧密。

黄牛皮张幅大,部位差小,所以面积得革率较高,黄牛皮脂腺不发达,游离脂肪层细胞极少,乳头层中弹性纤维较发达。

猪皮:

脂肪组织发达;表皮较厚、毛孔粗大,粒面较粗糙,针毛多,以三根为一组,呈“品”字形排列;针毛贯穿于整个真皮层,乳头层与网状层无明显界限;部位差大,臀部与腹肷部的厚度,纤维编织的紧密度及粒面状态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猪皮的肌肉组织和弹性纤维比较发达。

绵羊皮:

粒面较细,平滑;乳头层与网状层界面明显,两层间连接较弱,乳头层较厚,占真皮层的50%~80%;部位差小;纤维编织较疏松;油脂含量大。

山羊皮:

粒面较细,针毛称瓦楞状排列;乳头层与网状层界限明显,乳头层较厚,占真皮层的50%~70%;部位差大,颈部与腹肷部的厚度,纤维编织的紧密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腹部纤维编织较疏松;弹性纤维比较发达;油脂含量少。

第五章

1.准备工段的目的是什么?

准备工段主要包括哪些工序?

答:

目的:

⑴除去原皮上的污泥、血污、排泄物、防腐剂(盐)等脏物,使皮充水,恢复到鲜皮状态

⑵除去制革无用之物,除去毛、表皮、皮下组织层,留下真皮层,保留真皮层中的胶原纤维,除去、破坏其他非胶原成分弹性蛋白、网状蛋白、纤维间质、油脂等

⑶对胶原纤维素进行适当的松散

⑷调节皮的状态(pH、孔隙度等),为鞣制做准备

主要作用:

使生皮充水,除去非胶原组分、松散胶原纤维素。

主要工序:

组批--(去肉)--称重—预浸水--(去肉)--称重—主浸水--(脱脂)--脱毛、浸灰--(去肉)和/或片皮—称重(复灰)--脱灰—软化--(净面)--浸酸--(铬鞣)

2.为什么要组批?

组批的原则是什么?

答:

原因:

⑴使同一生产批的皮尽可能得到理想、均匀的处理

⑵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⑶不同的皮做不同的革

原则:

(1)皮的种类、产地、防腐方法、新陈、老嫩、大小、厚薄

(2)酸皮、蓝湿革组批注重伤残

3.浸水的目的是什么?

答:

①使防腐、保存过程中失去水分的原料皮充水恢复到天然的鲜皮状态

②除去原料皮上的血污、污泥、粪便、防腐剂等

③溶解去除纤维间质,基本消除胶原纤维的粘结现象,有利于胶原纤维的松散

4.生皮为何能充水?

生皮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膨胀?

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答:

原因:

①蛋白质含大量亲水基团②皮内有空隙③皮胶原间质主要由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球蛋白组成,这些球蛋白除了可接纳水分子外,某些成分还可溶于水。

生皮在此情况下膨胀:

当溶液的PH值偏离等电点,并有充足的水的存在

膨胀原因:

①唐南膜平衡,渗透压②静电排斥③水溶助长,感胶离子效应(破坏氢键)

5.影响浸水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原料皮的状态、

(2)浸水添加剂的影响、(3)机械作用(4)浸水温度和时间、(5)浸水所用的水

6.浸水过程中为什么要防腐?

防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原因:

防止或减轻微生物对原皮的伤害,保证浸水的正常进行

方法:

1.使用清洁的水

2.加杀菌剂、防腐剂:

次氯酸钠、漂白粉等

3.提高pH,一般pH8.5~10.5(加纯碱、硫化钠、硫氢化纳、氢氧化钠)

4.常换水,20°C,10小时换一次,25°C,4小时换一次

5.缩短浸水时间

7.如何促进浸水过程?

答:

使用浸水助剂;加强机械作用;适当提高浸水温度或延长进水时间。

8.浸水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有哪些?

其有何作用?

答:

①浸水助剂(烧碱、硫化钠、多硫化钠、中性食盐、含酶助剂、表面活性剂)---快速均匀地使原皮尽快恢复至鲜皮状态

②防腐剂(漂白粉、氟硅酸钠)---防止或减轻微生物对原皮的伤害,保证浸水的正常进行

9.浸水中常用的设备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答:

池---主要用于干皮的预浸水

划槽---液比大,机械作用小,用于细嫩皮的小心浸水

转鼓---主要作用于大皮的浸水,机械作用大,浸水速度快

10.浸水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如何控制浸水(技术要求)?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常出现的问题:

浸水不足、浸水过度

浸水技术要求:

(1)整张皮浸透、浸软,回软均匀,尽量恢复到鲜皮状态,全张皮无僵硬部位,臀部,颈部切口呈均匀一致乳白色

(2)浸水皮毛面、肉面清洁,无血污,泥沙及防腐剂等

(3)除尽皮下组织层,加强皮张最厚部位和颈部的去肉,有助于消除皱纹或粗面,但去肉时不得有刀洞,撕破现象,保证皮形完态

(4)不得有明显的溜毛,烂面等腐烂现象

(5)浸水液的PH在浸水结束时一般在9左右;

(6)水分测定,采用重量法测定皮的水含量达65~75%。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浸水时间和助剂的用量

(2)pH<10.5

(3)皮浸泡在液面以下,池、槽、勤换水,消毒

(4)浸水T>25°C,要防腐,勤换水

(5)机械作用适度,皮变软后才能机械作用

(6)浸水—去肉相互结合

(7)溜毛,腐烂皮缩短浸水时间,尽早进入下面的工序

(8)未达到浸水要求的适当延长浸水时间;提前达到浸水要求的则应提前结束浸水。

11.生皮中的油脂对制革有何影响?

答:

(1)阻碍水及化学药品的渗透,影响后工序的进行

(2)脂肪酸含量高,与Ca2+、Cr3+形成钙皂、铬皂,使染色不均匀,革形成色斑

(3)脂类物质中的蜡和油脂,在常温下逐渐移至革面,形成油霜

(4)革面油脂多,影响涂层粘合牢度,易掉浆

(5)革内油脂多,储存过程中易出现异味

12.脱脂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机械法---去肉、挤压

化学法---皂化法、乳化法、溶剂法、脂肪酶法

13.试制定黄牛盐湿皮的浸水工艺和猪盐湿皮的浸水和脱脂工艺

答:

黄牛盐湿皮浸水工艺:

工艺流程:

组批—鼓浸水—去头尾—去肉—称量—……

组批基本无伤残、掉毛,厚薄基本均匀一致,质量在18~22KG的原料皮组成生产批,按20kg/张作为以下用料基准。

鼓浸水

条件:

液比2,温度18~22℃(内温),时间16~22h。

材料:

JFC0.5%,防腐剂适量。

操作:

先用22℃的充足热水、闷热2次,每次20min,调好液比、水温,加入JFC及防腐剂转40min,停鼓;每停30min转3min,至规定时间;次日出鼓前转30min,出鼓。

去头尾将头尾及脚爪去除干净。

去肉去四刀、头尾、腹部各去一刀,皮下组织基本去除干净。

称量以此质量作为以下工序用料基准。

猪盐湿皮

浸水工艺:

工艺流程:

组批—去肉—称量/点张—鼓浸水—脱脂—……

组批按皮的来源、皮张面积的大小,厚薄组成生产批。

去肉视皮张皮下组织带油的多少采用二刀法或四刀法将皮下组织去净,油窝显露并保证皮张完整,不能将皮削伤。

称量/点张作为以下用料依据。

鼓浸水(转速3~6r/min)

条件:

液比2.5~3.0,温度常温(18~22℃),时间4~18h。

操作:

投皮,调好液比水温,转动30min。

用充足的水,流、闷洗各15min,换水,视皮失水的情况决定转动和浸泡皮的时间一般应过夜,浸水基本达要求后才能转入下工序。

脱脂工艺:

工艺流程:

组批—去肉—称量—水洗—脱脂1—水洗—脱脂2—水洗—拔毛—碱膨胀—……

脱脂2

条件:

液比2,温度30℃(内温),时间60min。

材料:

Na2CO32.5%,JFC0.5%。

操作:

调好内温、液比,加入所需材料,转动至规定时间。

终点:

皮无油腻感,油窝显露,毛根松动,毛被清爽,溶液呈乳白色。

脱脂2条件同脱脂1;脱脂剂为餐具洗洁精4g/l,Na2CO3为0.5g/L;操作及终点同脱脂1.

14.什么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有哪些?

其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答:

表面活性剂:

在很低浓度下能明显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碱金属皂:

O/W,碱土金属皂:

W/O,有机胺皂:

三乙醇胺皂,蔗糖酯:

HLB(5~13)O/W乳化剂、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用于制革工艺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增溶②乳化③润湿④消毒、杀菌⑤去污剂

15.脱毛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有哪些脱毛的方法?

答:

目的:

除去原料皮上的毛被和表皮,得到粒面光洁的裸皮。

主要方法:

毁毛法,保毛法

16.涂灰碱脱毛的是如何操作的?

其主要针对哪些皮?

该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

操作:

硫化钠、石灰、水等调成糊状涂于皮的肉面,逐张堆置,静置一段时间后,毛和表皮松动,能容易拔下,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除去毛和表皮。

使用对象:

毛被发达,毛有回收价值的皮,特别是张幅小,皮板薄的皮,常用于山羊皮,绵羊皮的脱毛,有时候小牛皮和牦牛皮的脱毛也采用此法。

优点:

毛可以回收,减少脱毛废液中的COD、BOD含量,不同部位可以控制脱毛糊的用量和浓度,有利于消除部位差,预膨胀,使皮在后续的浸灰中逐渐膨胀,减少灰碱对粒面的作用,使粒面平细、紧实。

缺点:

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卫生差,还需要浸灰操作。

17.浸灰的目的是什么?

浸灰过程中生皮主要发生哪些变化?

答:

目的:

(1)脱毛,去除表皮

(2)皂化油脂

(3)进一步去除纤维间质

(4)对弹性蛋白、网状蛋白、肌肉等有一定的变性作用

(5)胶原纤维膨胀,胶原纤维束得到松散

生皮发生的主要变化:

(1)胶原纤维发生碱膨胀,胶原肽链间距离增大,胶原纤维得到分离。

(2)胶原肽链间的氢键,盐键和部分共价键等交联键被打开(胶解),Ts由65℃降至55℃,胶原纤维得到分散。

(3)胶原侧链基团水解,释放出羧基,为鞣剂的增加结合点,胶原的PI由7.5~7.8降至5左右。

18.影响浸灰过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浸灰中生皮为何要发生膨胀?

如何控制浸灰中生皮的膨胀?

答:

因素:

(1)原料皮的状况及成革的要求

(2)碱的性质和用量

(3)温度、时间、液比的影响

(4)机械作用的影响

生皮发生膨胀的原因:

通过浸灰除去黏结胶原纤维束的黏蛋白、类黏蛋白及打开肽链间的部分连接键,使黏结在一起的纤维束分开保持适宜的距离而产生膨胀。

控制碱膨胀方法:

(1)加入具有抑制生皮膨胀作用的浸灰助剂

(2)开始小液比(50%~80%的水),碱渗透后增加液比(2~3)

(3)浸灰时,以硫氢化钠部分代替硫化钠,碱性物质分次加入,逐渐提高体系的碱度

(4)分次补加水,使皮逐步均匀膨胀

19.浸灰助剂主要有哪几类?

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

(1)通用性浸灰助剂:

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浸灰过程中可以促进浸灰物质的渗透,加速浸灰过程

(2)脱毛性助剂:

主要为有机硫化物和有机胺化物,浸灰中使用,减少硫化物的用量,更有效地去除毛根,表皮和皮垢,提高浸灰效果

(3)增加石灰溶解度及稳定性的助剂:

使浸灰浴中的溶解性的Ca2+增多,促进其在皮内的渗透和作用的均匀性,缩短浸灰时间,减少石灰用量

(4)抑制灰皮过度膨胀类助剂:

主要以有机胺为主要成分,使灰皮缓慢,均匀,适度膨胀

(5)松散纤维类浸灰助剂:

含酶浸灰助剂,在浸灰过程中加入一些氢键破坏剂,使皮胶原纤维在适度膨胀下得到良好的松散等

20.试拟定黄牛鞋面革、猪皮服装革和山羊服装革生产过程中的脱毛和浸灰工艺

答:

黄牛皮:

工艺流程:

组批—称量—池浸水—去肉—水洗—鼓浸水—水洗—盐碱烂毛(膨胀)—水洗—去肉—称量—水洗—脱灰—……

盐碱烂毛(膨胀)

条件:

液比1~2.5,内温22~25℃,时间16~20h。

材料:

硫化钠()60%)3.2%~3.5%,氯化钙0.3%~0.5%,灰浆10%。

操作:

调好内温及液比,加入Na2S及CaCl2转60min,停40min,再转20min,加入灰浆,并补充水至液比为2.5,转30min,停30min,以后每停60min转5min,反复3~5次,停鼓过夜,次日转30min。

终点:

毛烂干净,皮呈均匀膨胀态,皮身坚牢,无烂面、虚边产生,结束pH在12以上。

山羊皮:

工艺流程:

组批—称量—池浸水—转鼓助软—水洗—去肉—池浸水—去肉—包灰—推毛—称量—灰碱膨胀—去肉—复灰—去肉—称量—……

材料:

硫化钠(Na2+S≥60%),灰粉(CaO≥60%),渗透剂JFC0.5%,浸灰助剂0.3%。

包灰脱毛:

将硫化钠完全溶解分别配成60~70g/L、30~40g/L以及10~15g/L。

操作:

从高到低三种溶液,用灰粉调其浓度达80Bé,将高浓的Na2S溶液涂抹在以厚皮的背脊线为中心的肉面两侧,中浓度的Na2S液涂抹在薄皮背脊线的肉面两侧,低浓度的Na2S液涂抹在皮的腹肷部肉面上。

肉面对肉面,粒面对粒面【常温(18~22℃)堆放3~4h】推毛。

灰碱膨胀

条件:

液比2.5,内温18~22℃,时间16~18h。

操作:

调好内温、液比,使Na2S浓度达3.0~1.5g/L,加灰粉至溶液达200BKr,投皮,加入皮重0.5%JFC,转60min停60min,再转30min,以后每停60min,转3min至次日转30min达规定时间去肉。

复灰

条件:

液比2.5,内温25~28℃,时间14~16h。

操作:

调好内温、液比,加灰粉使溶液达200BKr,投皮加入皮重0.3%~1.0%浸灰助剂转动30min,以后同灰碱膨胀转停操作。

猪皮

工艺流程:

组批—去肉—称量—浸水—脱脂—水洗—再脱脂—水洗—碱碱法烂毛—水洗—剖层—……

碱碱法烂毛(膨胀)

条件:

液比1.5,内温22~24℃,时间16~18h。

材料:

硫化钠(Na2S≥60%)7~8g/L液体烧碱[w(NaOH)=33.3%]4%~4.5%

操作:

调好内温、液比,加入溶解冷却的硫化钠转动90min至毛基本溶解,加入液体烧碱转60~90min,停60min,以后每停60min转5min过夜,次日到规定时间转15~20min接下工序。

终点:

毛全部溶解,皮均匀膨胀,臀部切口检查纤维分散良好,皮身坚牢,无烂面、虚边等现象,终点

pH≥12。

21.浸灰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

如何防止?

答:

(1)碱(灰)膨胀不足;延长膨胀时间、加强机械作用、提高温度、增大液比

(2)背脊线、卷曲严重;液比+、初期机械作用+

(3)膨胀过度;与

(1)相反

(4)灰斑的产生;在灰膨胀时将皮全淹入溶液中,皮出鼓后皮堆应遮盖严实,缩短皮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

(5)碱法脱毛带有小毛而脱毛不干净;加入足够量的硫化钠,温度↑、转动时间↑、脱毛时间↑

22.复灰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针对哪些品种革的生产过程?

复灰是如何操作的?

答:

目的:

补充脱毛(烂毛)时膨胀的不足,使皮纤维获得进一步的膨胀和分散,进一步去除皮内的纤维间质和对弹性纤维的作用,为获得丰满、柔软和具有弹性的革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针对:

服装革、手套革等软革的生产过程

操作:

投皮,调好液比及温度,加入所需灰膏及酶浸灰助剂,转动40min,停1h,以后每停1h,转5min至规定时间。

次日结束复灰前,连续转动20~30min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