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63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O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RO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RO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RO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RO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O操作规程.docx

《RO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O操作规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O操作规程.docx

RO操作规程

第一节工程概述

1、系统概述

2、设计基础资料

第二节制水工艺

1、除盐水工艺流程方框图

2、反渗透清洗工艺方框图

3、混床再生工艺方框图

4、过滤器反冲洗工艺方框图

5、工艺流程说明

第三节系统操作

1、多介质过滤器

2、阻垢剂加药装置

3、保安过滤器

4、RO装置

5、混合离子交换器

第四节运行注意事项及维护

第一节工程概述

1、系统概述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为地下水经多介质过滤、反渗透加一级混合离子交换除盐;多介质过滤主要的悬浮物及有机物。

RO系统主要用于去除水中各种溶解固形物、胶体硅。

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各种盐份。

2、设计基础资料

1)设计产水量:

预处理及反渗透系统:

200m3/h

配套混床系统:

300m3/h

2)原水水质:

K++Na+16.67mg/L

Ca+89.13mg/L

Mg+32.20mg/L

Cl-17.10mg/L

SO42-94.60mg/L

HCO3+315.13mg/L

NO3-8.30mg/L

PH7.2

游离性CO22.3mg/L

固溶物453.75mg/L

3)出水水质:

电导率:

≤0.2μS/cm

SiO2:

≤0.02mg/L

第二节制水工艺

1、除盐水工艺流程方框图

加阻垢剂

深井水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

中间水泵中间水箱除二氧化碳器反渗透装置

混合离子交换器纯水箱纯水泵用水点

混床再生配液清洗清洗水泵用户自理

2、反渗透清洗工艺方框图

清洗液药箱反渗透清洗泵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

回流

排放

3、混床再生工艺方框图

压力供水碱喷射器4%NaOH

30%NaOH碱计量箱

混合离子交换器

31%HCL酸计量箱

压力供水酸喷射器5%HCL

4、过滤器反冲洗工艺方框图

反渗透浓水浓水收集池反冲洗泵多介质过滤器

5、工艺流程说明

本除盐水站预处理及反渗透系统设计产水量200m3/h,按2×100m3/h反渗透装置进行设计,混床产设计水量300m3/h。

该系统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RO)系统、深度除盐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预处理部分结合原水水质的特点以多介质过滤器为主体的工艺,深度除盐处理部分则结合反渗透系统的淡水出水特性采用除碳器结合混床工艺。

1)预处理部分

结合原水水质及RO膜元件对进水中的微溶盐、胶体、微生物、有机物及其它各种杂质颗粒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对预处理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采用二层滤料的多介质过滤器,滤除水中颗粒和悬浮物,使出水水质的污染指数(SDI)满足要求。

又因为原水为深井水重碳酸根较高,经软件计算决定采用投加阻垢剂预防碳酸钙等无机垢的结晶。

过滤器的反冲洗采用经收集后的浓水反冲洗,节约水资源,并配套单独的反冲泵。

原水经上述预处理后,较好地改善了水质指标,为后级RO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预处理出水指标如下:

浊度<1NTU,污染指数SDI(15分钟)<4,TOC<1PPm。

2)RO装置

为了防止膜元件在运行过程中被水中固体颗粒损害,在进入RO前设置5um的保安过滤器,利用具有变纤径滤层梯度结构的超细纤维熔喷纺棉滤芯进一步截留前级水中逃逸的微细颗粒。

过滤后的水由高压泵增压后进入RO装置,单套100m3/h设计采用108支BW30-400膜元件12-6排列,回收率75%,系统脱盐率运行三年内大于97%。

RO膜元件采用美国陶氏公司生产的BW30-400型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单支膜元件最低脱盐率99.5%

3)后处理部分

反渗透产水首先经过除碳器去除水中的游离二氧化碳,使出水残留CO2<5mg/L,减轻混床的负荷,延长混床的再生周期。

经脱除二氧化碳后的水再经混合离子交换器深度除盐,使出水水质达到电导率小于0.2μS/cm、SiO2小于0.02mg/L,满足用水要求。

第三节系统操作

1、多介质过滤器

型号

GJA-300

正常出力

54m3/h

最大出力

70m3/h

运行流速

7.7m/h

最大流速

10m/h

工作压力

≤0.59MPa

工作温度

5℃-50℃

滤层高度

石英砂800mm/无烟煤400mm

压缩空气吹洗强度

15L/S.m2气压:

0.6Mpa

水反洗强度

10L/S.m2

运行压差

0.04-0.06Mpa

操作方式

手动

操作步骤:

第一步:

运行前的准备

1、确定多介质过滤器管路畅通无泄漏,并装填石英砂、无烟煤滤料,必须注意填料装填时严格按分层要求。

2、清洗过滤器内滤料,要求把滤料清洗干净;

3、检查管路是否接管正确,配套阀门开、关准确,其它相关工艺是否准备就续。

第二步:

运行

1、打开出水阀、进水阀;调节进水阀至设计流量值。

第三步:

反洗

反洗是用以除去滤层中截流的颗粒和悬浮物,以恢复过滤器的过滤能力。

反冲洗强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过滤料所允许的冲洗强度;

多介质过滤器当运行压差达0.04-0.06MPa或周期运行8-12小时即进行反冲一次。

多介质过滤器反洗程序

序号

程序

开启阀门名称

控制

指标

进水阀

反洗进水阀

进压缩空气阀

反洗排水阀

出水阀

正洗排水阀

排气阀

阀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1

运行

流速:

7-9m/h

2

空气

擦洗

擦洗强度:

15L/S.m2

3

反洗

水反洗强度:

10L/S.m2

4

正洗

注:

○表示阀门为开启状态,没有符号表示关闭状态。

2、阻垢剂加药装置

溶液箱

规格

φ750×1320

数量

2只

隔膜计量泵

型号

100/003

规格

0.47L/h

数量

2台

制造商

美国帕斯菲达公司

阻垢剂加药装置采用人工配药,自动投加的操作方式。

阻垢剂采用MDC150,根据美国Argo公司化学品设计软件计算结果,加药量为2.89mg/L。

操作步骤:

第一步运行前的准备

1、计量泵运行前的准备详见安装使用说明书;

2、检查管路是否接管正确,配套阀门开、关准确,其它相关工艺是否准备就续。

第二步运行

1、确定加药量并将计量泵的加药量调节到规定的刻度;

2、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溶液箱,打开加药计量泵电源。

3、保安过滤器

型号

GJM-8

设计压力

0.59Mpa

工作温度

4℃-50℃

最大运行压差

0.05-0.08Mpa

滤芯规格

5um×1000mm

滤芯数量

35根

保安过滤器的滤芯为不可洗式,必须定期更换。

一般设备使用1-2个月就应检查滤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

4、RO装置

4.1概述

反渗透,顾名思义是一种施加压力于与半透膜相接触的浓溶液所产生的和自然渗透现象相反的过程。

反渗透技术是六十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

这种技术是使欲分离的溶液的某些成分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半透膜——反渗透膜,在膜的低压侧和在常温下收集透过物,而在膜的高压侧则为被阻留的其他成分的浓溶液。

它是一种节能、高效、无污染和实用性强的高新技术。

6.2工作原理

图2反渗透工作原理图

水通过一种半透膜进入一种稀溶液向一种比较浓的溶液的自然流动称作渗透,这种对水或溶液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谓之半透膜。

当稀溶液向浓溶液的参透停止时的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

当在浓溶液一边加上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把浓溶液中的水压到半透膜的另一边,这和自然界的正常渗透过程相反,因此称为反渗透。

4.3膜的种类

按材质分:

醋酸纤维素(CA)膜、芳香聚酰胺(PA)膜、薄膜复合膜;

按结构分:

螺旋卷式膜、中空纤维膜、管式膜、板框式膜;

按操作条件分:

超低压膜、低压膜、中压膜、高压膜等。

其它按功能分为:

纯水制取、海水淡化、乳制器分离等。

4.4预处理

预处理是反渗透正常、长期运行的关健,主要去除原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使之达到膜元件进水要求,各膜生产厂商在设计《导则》中均规定了有关要求。

4.4.1一般的,针对特定污染物的预处理设计要点如下:

难溶盐:

离子交换软化

石灰软化

添加化学阻垢剂

金属氧化物:

离子交换软化

石灰软化

锰砂过滤

添加化学分散剂

难溶性硅:

石灰软化

热交换器

脱除铁

硅分散剂

微粒和胶体:

澄清

石灰软化

砂滤或添加混凝剂或絮凝剂后进行砂过滤

微滤或超滤

天然有机物:

澄清

石灰软化

活性碳过滤

微滤或超滤

微生物滋长:

化学杀菌剂

石灰软化

紫外线杀菌

微滤或超滤

保持水流动

尽量减少死角

4.4.2反渗透预处理合适与否的简单判断准则

清洗频率

预处理是否合理或适度

3个月或更长

适度

1~3个月

可能需要加强预处理

1个月超过1次

确实需要加强预处理

4.4.3常见膜污染现象

膜降解:

水解(由于PH值造成)

氧化(CL2、H2O2、KMnO4)

机械损坏(产水背压、膜卷空出、过热、由于细碳粒可砂粒造成的磨损)

沉淀物沉积:

碳酸垢(Ca)

硫酸垢(Ca、Ba、Sr)

硅垢(SiO2)

胶体沉积:

金属氧化物(Fe、Zn、Al、Cr)

污泥

有机物沉积:

天然有机物(腐殖物和灰黄素)

油类(泵密封泄露、新换管道)

过量的阻垢剂或铁沉淀

过量的阳离子聚合物

生物污染:

某些膜表面形成生物粘泥

细菌对某些膜的侵蚀

藻类

真菌

4.5、仪表控制

RO系统采用自动/手动控制,RO系统在线仪表由业主提供。

RO系统的控制在就地和集中控制室内实现,并留有供远方PLC控制的接口,可以由业主中央控制室进行远程控制。

RO装置根据要求设置相关的控制仪表,以满足系统的运行、操作、监控,本套RO装置的控制仪表包括以下内容:

RO给水母管装设电导率仪,主要是为了监测RO系统原水水质,以便及时对RO系统运行作出适当的调整。

4.5.2SDI测试仪

SDI测定主要是监测RO系统原水水质污染指数,判断RO预处理设备运行的好坏。

4.5.3高低压保护

高压泵进口设低压传感器,当进水压力<0.1Mpa时,高压泵自动停止,反渗透进入膜面冲洗状态。

高压泵出口设高压传感器、电动慢开阀,当工作压力大于某一设定值,高压泵停止运行,以防损坏后级管道及膜元件。

4.5.4流量仪

在RO装置淡水产出口、浓水排放口设置流量仪,以监测系统流量的变化。

4.5.5压力表

RO装置各段进出口、浓水排放口设置压力表,以监测系统压力的变化。

4.5.6电导仪

在淡水产出口设置电导率仪表,以监测系统出水情况。

4.5.7自动阀门

反渗透浓水侧设一电动慢开阀,在高压泵运行前及停止后自动打开,进入低压高速冲洗状态。

反渗透淡水管上设电动阀,反渗透系统停机后,自动用淡水泵入反渗透系统内进行清洗,保持膜表面清洁,减少化学清洗次数,延长膜元件的寿命。

4.6性能参数

RO装置

排列

2-1

高压泵

型号

PWT100-65-315

进水流量

133.3m3/h

扬程

1.6MPa

功率

90kw

制造商

美国Pentair公司

膜元件

膜型

涡卷式聚酰胺复合膜

型号

BW30-400

单支脱盐率

97%

膜元件数量

108支

制造商

美国陶氏公司

运行工况

出力

2×100m3/h

回收率

75%

脱盐率(三年内)

≥97%

进水条件

浊度(度)

<1

色度(度)

污染指数SDI

<5

温度

10~30℃

化学耗氧量(以O2计)

<1.5mg/L

游离氯

<0.05mg/L

<0.1mg/L

<0.05mg/L

<0.05mg/L

朗格利尔指数

LSI<0

硫酸钙溶度积

浓水<19×10-5

4.7RO装置的操作

4.7.1RO装置启动前的准备

a、必需检查预处理效果是否已达到RO装置进水要求(满足设计要求或膜元件说明规范),若进水不符合进水要求,严禁启动RO装置。

b、检查各机电设备运转正常,如电机不得反转、需加润滑油等。

具体参照各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c、控制阀门动作正确、灵敏。

d、控制仪表接线正确,读数正确。

e、设置高低压保护开关上(或下)限。

f、打开水流经的所有阀门及浓水排放阀。

4.7.2防腐液的冲洗

为防止膜内微生物的生长以长期保持膜的性能,未曾使用的复合膜内存有0.99%亚硫酸氢钠和10%丙烯乙二醇的防腐溶液。

因此,建议在膜使用前冲洗膜体,使产水中不留防腐剂残液。

4.7.3系统启动时的冲洗

一套全新的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前应首先冲洗该系统的管路与压力容器,以防止泥土、各种溶剂或游离氯等对膜元件的损伤。

当膜元件装入压力容器后,建议首先用原水以设计操作压力冲洗至少4小时。

各类复合膜元件均不得接触游离氯或其它强氧化剂,超过0.1ppm浓度的游离氯即可造成膜性能永久性损伤。

膜的冲洗过程中也应保持此pH值范围,否则也将造成膜性能的严重损伤。

4.7.4容器的清洁

安装膜元件前清洗压力容器内壁,去除可能附着在膜表面的泥土与灰尘。

仅用软管冲洗容器内壁是不够的,应该用毛巾包裹且浸有50%甘油溶液的海绵球,用绳子与端部带法兰的PVC管将海绵球在容器内前后推拉以清洁容器内壁,但要避免PVC管划伤容器内壁。

4.7.5膜组件润滑

在系统中安装膜元件时,对O形圈与原水/浓水密封圈的润滑不要使用各类油脂而要使用硅胶或50%的甘油溶液。

4.7.6垫片的使用

由于压力容器的长度不尽一致,建议使用垫片填充容器内的空隙,以防止系统启停时膜元件位移与膜之间的撞击。

所谓垫片填充只是在容器内适配器上安放1/8至3/8英寸厚度不等的PVC垫片。

垫片的填充数量应使容器端板刚好能安装到位而没有空隙。

如端板已难于安装可取下一个垫片,而容器内1/4英寸的间隙即可对系统运行造成威胁。

4.7.7RO的启动

必须确认管路接管正确,浓水排放阀门为全开状态,其它相关工艺准备就续。

元件装入压力容器时已安装适当垫片,膜连接间隙紧密。

a、启动

启动高压泵,打开高压出口阀,该阀设计采用自动慢开阀,能防止瞬时高压对膜元件的冲击。

这样启动系统将减少水的冲击波(水锤),对膜元件造成伤害。

b、运行

在高压运行之前,建议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空气。

在冲洗过程中淡水阀门应保持打开状态,以防止膜的损伤。

系统在低压状况下运行一段时间后,调节浓水排放阀、系统进水阀,使系统产水、浓水流量达及压力到设计要求。

系统流量、压力值误差不得大于设计值的10%。

c、高压冲洗

RO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膜的表面必然结有一层污垢,同时膜的产水量、脱盐率会有所下降。

打开浓水电动阀,使膜处于相对松弛状态下对RO膜进行低压大流量冲洗,目的是洗去膜表面的污垢。

d、停机

完全打开浓水排放阀,系统在低压状况下运行一段时间(一般为3~5min),然后停止高压泵,系统停机。

4.8维护保养

系统保养主要为机电设备保养和膜元件的保养,本文主要介绍膜元件的保养。

膜元件的保养应根据不同的膜类型进行不同的方法,以下主要以聚酰胺膜为例,其它膜元件可参照各生产厂商元件说明规范或向我公司咨询。

聚酰胺膜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a、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膜元件的短期保存。

b、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膜元件的长期保存。

c、作为备件的反渗透膜原包装保存及反渗透系统启动前的膜保护。

聚酰胺反渗透膜元件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与游离氯接触,游离氯将使膜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因此,在管路与设备灭菌操作或使用清洗剂与储存保护剂之后均应特别注意膜系统给水中是否有游离氯残留物。

对此如有怀疑,应进行相应检测予以确定,如确认其存在,可使用亚硫酸氢钠将余氯还原,并满足反应时间。

短期保护

短期保护方法适用于停运5天至30天的反渗透系统,反渗透膜元件仍应安装在RO系统的压力容器内。

保存操作的步骤如下:

1.给水冲洗RO膜系统,且同时排出系统内全部空气。

2.压力容器中充满水时,关闭相应阀门防止空气进入。

3.每五日一次重复1、2步操作。

长期保护

长期保护方法适用于停运30天以上的反渗透系统,反渗透膜元件仍应安装在RO系统的压力容器内。

保存操作的步骤如下:

1.在线清洗膜元件。

2.用淡水配制膜元件生产厂商认可的杀菌剂冲洗RO系统。

3.当含杀菌剂的淡水完全充满RO系统时,关闭相应阀门,将含杀菌剂的淡水存于系统中。

4.温度低于27℃时,每30天按步骤2、3操作一次,且更新含杀菌剂的淡水;如温度高于27℃时,每15天操作一次;

5.系统恢复运行前,打开产水阀门,使系统在低压状态下用原水冲洗约1小时,再于高压状态下冲洗5~10分钟,系统产水前检查淡水中的杀菌剂残留物。

原包装保存

尚未使用的RO膜在运输与保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并置于低温干燥处。

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35℃之间。

4.9化学清洗

清洗溶液箱

设备规格

φ1600×2050

容积

3m3

工作压力

0.1MPa

清洗水泵

型号

80FB-38

进水流量

54m3/h

扬程

0.38MPa

功率

11kw

制造商

江苏亚梅泵厂

清洗保安过滤器

型号

GJM-8

运行压差

0.02-0.10Mpa

滤芯规格

5um×1000mm

滤芯数量

35根

4.9.2膜污染特征及处理方法

RO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膜表面不可救药避免地会发生结垢、污染等情况,用化学清洗可使膜恢复其性能(但不可能完全恢复),一般情况下,当RO装置出现下列状况时,就需进行化学清洗。

a、在正常给水压力下,产水量较正常值下降10~15%。

b、为维持正常的产水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10~15%。

c、产水水质降低10~15%;透盐率增加10~15%。

d、给水压力增加10~15%。

e、系统各段之间压差明显增加。

出现上列情况后,应判断出现污染的原因,下表为常见的污染物对膜(以聚酰胺膜为例)性能的影响。

污染物

一般特征

处理方法

1、钙类沉积物

(碳酸钙及磷酸钙类,一般发生在系统末端)

脱盐率明显下降

段间压差增加

系统产水量稍降

用溶液1清洗该系统

2、氧化物

(铁、镍、铜等)

脱盐率迅速下降

段间压差迅速升高

系统产水量迅速降低

用溶液1清洗该系统

3、各种胶体

(铁、有机物及硅胶体)

脱盐率稍有降低

段间压降逐渐上升

系统产水量逐渐减少

用溶液2清洗该系统

4、硫酸钙

(一般发生在系统末端)

脱盐率显着下降

段间压差略有上升

系统产水量稍降

用溶液2清洗该系统

5、有机物沉积

脱盐率有所下降

段间压差逐渐上升

系统产水量逐渐减少

用溶液2清洗该系统

(污染严重时使用溶液3)

6、细菌污染

脱盐率有所下降

段间压力明显升高

系统产水量明显降低

根据可能的污染种类选择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清洗该系统

4.9.3清洗液的配制

分析污染原因后,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清洗方法,下表列出常见的清洗液:

序号

配制100加仑(379升)

溶液时的清洗液成分

PH值的调节

1

柠檬酸

淡水(无游离氯)

17磅(7.7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氨水(NH4OH)调节pH值至4.0

2

三聚磷酸钠

EDTA四钠盐

淡水(无游离氯)

17磅(7.7公斤)

7磅(3.18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至7.5

3

三聚磷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淡水(无游离氯)

17磅(7.7公斤)

2.13磅(0.97公斤)

100加仑(379升)

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至7.5

4.9.4聚酰胺膜常见的污染物及其清洗

A、碳酸钙沉淀

加酸系统或pH值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将导致给水的pH值升高,进而导致碳酸钙沉淀。

应尽早发现碳酸钙沉淀的发生,以防止生长的垢层对膜表面产生损伤。

如早期发现碳酸钙沉淀,可以将给水pH值降至3.0~5.0且运行1~2小时,即可将其去除。

对于结垢时间较长的情况,应采用2%的柠檬酸且保持pH值不小于4.0的清洗液进行循环清洗。

应确保任何清洗液的pH值不低于4.0,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更加注意,否则可能对膜元件造成损害。

最高的pH值不应超过10.0,可用氢氧化铵调高pH值,用硫酸或盐酸调低pH值。

B、硫酸钙沉淀

对于硫酸钙而言,上表中清洗液2是已知最好的清洗液。

C、金属氧化物沉淀

可以用上述清除碳酸钙的方法清除氢氧化铁等氢氧化物。

D、二氧化硅沉淀

与金属氧化物或有机物不同的二氧化硅沉淀的清除需用十分特殊的冲洗法。

E、有机物污染

微生物粘泥与霉菌等有机沉淀物使用清洗液3的效果最佳。

为防止其再生,可使用DOW公司认可的杀菌液在系统中浸泡和循环较长时间。

如反渗透装置停运三天,就应该采用杀菌液处理。

4.9.5膜元件的化学清洗与冲洗

清洗时膜元件仍装在压力容器内,将清洗液以低压高流量方式在膜的给水/浓水侧循环,且需要用专门的清洗装置进行清洗。

清洗反渗透膜元件的一般步骤:

1、清洗箱内的无余氯淡水泵入压力容器并连续排放几分钟。

2、用清洁的淡水在清洗箱内配制清洗液。

3、清洗液在压力容器中循环1小时或预先设定的一段时间,对于8英寸压力容器,流速为35至40加仑/分钟(133至151升/分钟)。

4、清洗完成后,排空清洗箱并冲净,然后用清洁的淡水注满清洗箱以备冲洗。

5、将清洗箱内的无余氯淡水泵入压力容器并连续排放几分钟。

在冲洗反渗透系统后,运行反渗透系统,直至所产淡水清洁、无泡沫或无清洗液(通常需要15至30分钟)。

一般情况下,RO装置第一次清洗时,应有我公司技术人员、膜元件生产厂商及清洗液生产厂商相关人员在场指导。

4.10SDI测定方法

SDI是测定RO系统原水水质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在30psi给水压力下,用0.45μm滤膜过滤一定量的水所需要的时间。

1、按图5组装测试装置。

2、将测试装置连接到RO系统进水管路取样点上。

3、在装入滤膜后将进水压力调节至30psi。

在实际测试时,每次应使用新的滤膜。

为获得准确测量结果,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a、在安装滤膜时,应使用扁平镊子以防刺破滤膜。

b、确保O型密封圈清洁、完好且安装正确。

c、避免用手触摸滤膜。

d、事先冲洗测试装置以去除可能的污物。

图5SDI安装示意图

1、记录进水水温。

在测试期间温度变化不应超过1℃。

2、排除过滤池中的空气。

在进水球阀开启时,根据滤池种类,或打开滤池排气阀或拧松滤池夹紧螺栓,充分排气后关闭排气阀或拧紧夹紧螺栓。

3、用500ml刻度量筒接取滤过水以测量透过滤膜的水量。

4、全开球阀,测量从开阀至接满100ml和500ml水样的所需时间并作记录,保持球阀打开位置并继续滤水。

5、五分钟后,再次测量收集100ml和500ml水样的所需时间,十分钟及十五分钟后再分别进行同样测量。

6、如果接取100ml水样所需的时间超过60秒钟,则意味着约90%的滤膜面积已被堵塞,届时已无必要继续试验。

7、再次测量水温以确保与测试开始时的水温差不超过1℃。

8、测试结束并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