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363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

《熟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操作使学生丰富对几分之一内涵的熟识,并会比较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的大小。

一起看看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

欢迎查阅!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熟识”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

本课的学问看似简洁,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熟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本课的学习将对熟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殊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

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从“形”中来,到“数”中去,从图形中找到分数,看到分数想到不同的事物,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阅历和认知体验,动手“制造”分数,在探讨沟通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秘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爱 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熟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

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沟通、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进展。

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2)会读写简洁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熟识1/2

(1).分一分

师:

星期天的上午,小红家的门铃响了,她一开门,原来是邻居明明来玩,小红抓紧拿出东西招待小客人,都有些什么呢?

假如要把这些食物平均分,该怎样分呢?

生:

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2个。

生:

两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分,每人分1瓶。

师: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多少?

一人分得蛋糕的一半,那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请会写的同学上黑板来写,引出分数),为了精确在表示出这半个苹果,在数学上我们就是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

师:

这个同学的分数写对了,不知同学们刚才有没有仔细地观看这位同学的写法,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师:

习惯的写法是:

(让学生用手指书空)先写——,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下面的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终写上面的1,表示这样的1份。

读作:

二分之一。

生跟读。

师:

谁来说说这个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边说边用手进行比划,之前老师先作示范动作)

师:

对了,每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它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

谁再来说说这个蛋糕

所表示的意思?

师:

刚才我们是用半个蛋糕来表示的

二分之一,想一想,能用你们预备的纸片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吗?

(设计意图:

“分数的初步熟识”必需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分食品的情境,把生硬的数学学问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来,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都平均分成2份。

当分到一个蛋糕时,学生发觉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学问阅历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

(2)折一折

师:

那就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步骤来做:

想、折、涂、写。

(师把这4个步骤板书于黑板)。

学生操作,师巡察检查,并选取学生的不同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

(师指着这些作品)请大家观看一下,它们表示得对吗?

师:

(皱眉,故做疑惑)为什么这些纸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一半都可以用

来表示呢?

师:

(指着第一张纸片)这是谁的作品,请你自己来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3)练一练

师:

这涂色的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

请推断(课件展示图形)。

师:

(故做明白状)哦,原来是这样,那请大家帮老师看看这句话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对呢?

(课件出示:

把一个圆分成2份,每份肯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师: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有的认为是错的,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熟识,让学生在经历操作、观看、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后自主探究出结论,同时渗透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不同思维的碰撞和沟通,扩充了学生猎取信息的渠道,培育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进展。

二动手操作深化学习

1、学习1/4

师:

刚才我们同学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了二分之一

来,你能不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折出四分之一呢?

请大家自己创作出一个四分之一来。

(生操作,师选择学生的作品3份以上用正方形折的四分之一,并贴在黑板上。

师:

大家帮助来看看,他们都做得对吗?

都可以用

四分之一来表示吗?

再选择其中的一张纸片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出来的。

2、熟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师:

我们刚才熟识二分之一,制造了四分之一

,你知道这些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学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

分数中间这根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下面的2叫做——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上面的1叫做——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3、试一试

师: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意义。

你还能说出几个像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吗?

并动手折出它们吗?

(学生活动,任意折几分之一。

师:

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小结: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面对全体

分层练习

1、做一做

利用课本“做一做”第一题的四幅图,组织学生探讨“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几分之一,并学会写分数。

2、找一找

师:

事实上像这样的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找出几个吗?

其实生活中的事物里也藏着一些分数,你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到哪些分数?

师:

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了那么多的分数。

现在有一个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郊游,他们的活动中有没有我们今日学习的分数呢?

请同学们帮他们找一找。

(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在教学中,留意面对全体学生,使全部学生在数学学问、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进展,但同时也要留意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全课总结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利用多媒体送给全班学生一句名言:

“天才是1/100的灵感加上99/100的汗水”,既表达了我对孩子们的深深祝愿,又体验了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2

一、谈话导入:

(创设学习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家的中秋月饼吃完了没有?

(学生齐答:

吃完)老师家的月饼还没吃完,今日我特地带来了一块月饼,想跟你们分着吃,你们谁想吃?

(我……)

二、教授新知:

1、教授92页例1:

师:

我预备跟裴小芬同学把这块月饼分着吃。

小芬同学,我和你怎样分才公平呢?

你来分一分好不好?

生:

好。

(生切月饼)

师:

她这样分月饼公平吗?

(老师展示“分月饼”成果,并预备两套谈话方案:

①若该生能平均分开月饼,则向全体学生发问:

“为什么你觉得她分得公平?

”②若该生不能平均分开月饼,则向全体学生发问:

“怎样才能分得公平?

”-------谈话目的:

引出“平均分成”,理解分数的含义。

师:

罗家阳同学,你觉得他分得公平吗?

生:

不公平。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她分得一份大,一份小。

师:

你认为怎样分才公平?

生:

两份一样大。

师:

怎样分才能一样大?

生:

从中间平均切开。

师:

说得真好,掌声鼓舞。

生:

(齐鼓掌)

师:

老师操作课件------演示“分月饼”。

师:

老师板书: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师:

请同学们观看一下“”跟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

生:

这个数上下各有一个数字,中间有一根横线。

师:

说得很好,掌声鼓舞他。

像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分数。

(板书课题)

师:

(为学生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这根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方的数字叫分子,分数线下方的数字叫分母。

(板书)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师:

(范写分数)你们观看到我写这个分数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写分数)罗家阳同学把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你们找到“2”在什么地方?

(在分数线下面-----是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你们找到“1”了吗?

在什么地方?

(在分数线上面-------是分子。

(引导学生掌握:

平均分成几份作分母,表示这样的几份作分子。

2、教授93页例3:

师:

(连续谈话)正当我和裴小芬同学预备吃月饼的时候,又来了两位同学,我们只好把这块月饼又重新再分一次了,谁来说说怎样分?

师:

(老师请一名学生再“分月饼”,由于学生有这样的生活阅历,分成4份并不难,所以照旧要强调“平均分”。

师:

老师操作课件------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

(引导学生说出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并板书,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写分数,老师检查学生书写状况。

师:

正当我们四个人预备要吃月饼的时候,又来了四位同学,我们又要重新把月饼再分一次。

师:

(指问学生怎样分-------由该生引导全班说出的含义-------强调全体理解分数的含义-------学生到黑板数写分数--------师生评析。

师:

老师操作课件------演示把月饼平均分成8份。

师:

我们刚才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4份、8份,假如让你来挑一份,你会挑哪一份,

为什么?

欧阳小莲你来说一说,好吗?

生:

我会挑“”这一份,因为这一份大一些。

师:

可是后面的分数,它们的分母是4和8都比2要大?

为什么你还会挑“”这一份?

生:

因为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师:

说得太精彩了!

掌声鼓舞她。

(组织学生跟欧阳小莲说一遍。

师:

分的份数越多,分母就会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

(老师组织即时练习)下面有一些图片,你会依据分数涂颜色并推断大小吗?

(分组练习并小组汇报)【插入图片】

○○

师:

(指名汇报小组学习状况,重点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生:

<、。

师:

你是依据老师教的什么学问作出推断的?

生:

我是依据: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

说得太完美了,掌声鼓舞。

3、教学92页例2:

师:

拿出你们的正方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4份。

看看你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小组合作学习)

师:

钟文丽同学,你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好吗?

生:

我把正方形对折两次,就可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师:

你真聪慧。

别的同学想到其它不同的方法吗?

生:

我把正方形斜着对折两次,也可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师:

你说得太好了!

掌声鼓舞。

对于“平均分”,我们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找到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书本93页“做一做”。

2、完成书本96页#1、#2、#3、#4。

四、课堂小结:

(指名3~5名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学习辅导》50~51页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识几分之一,能正确的使用几分之一表示物体的一部分。

2、培育学生观看,动手操作,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喜欢和,使他们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看并思索问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感受几分之一的新学问的形成过程。

教具预备:

正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熟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肯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

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阅历,利用试验操作、观看、推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一些简洁分数的基本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洁的分数进行表达和沟通,进一步进展数感,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文学上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吗?

那你们最喜爱 哪部名著呢?

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关《西游记》的故事,不过在故事中藏着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仔细听。

(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2.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口水直流。

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

”悟空、八戒连连点头:

“行啊!

行啊!

师傅说:

“有4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个?

请写下这个数。

”谁来帮他们来分分。

生:

每人分两个。

平均分,就是你们两个人分的要一样多,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生:

2“

师傅接着说:

“要是把2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

生:

1个。

那用数字“1”。

师傅不紧不慢地说:

“要是把1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

”八戒连忙     说:

“半个!

半个!

”“可是半个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呢?

”这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3.导入:

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能表示“半个桃子”这个结果呢?

这就是我们今日要熟识的新好友――分数,在数学王国里分数是一个大家族,今日我们就先来熟识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几分之一二、探究新知

(一)熟识1/2(课件一个桃子)

老师:

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该怎么分呢?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桃子来,动手分一分,怎样把它分给八戒和悟空。

小组之间动手分一分和你的组员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探讨)

生:

平均分。

对只有平均分才公平。

记住了肯定要平均分。

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

生(一半)这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教鞭指)这一份是桃子的1/2,这一份也是桃子的1/2,也就是说每一份都是桃子的1/2

老师小结:

课件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3.我们说了半天1/2,那么1/2应当怎样写呢?

请看先写中间的一条横线,留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它表示平均分,把分的份数2写在横线的下面,把取的份数1写在横线上面,写的时候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

(板书:

1/2)

那么该怎样读呢?

(老师板书:

二分之一)

练习1

(1)实物小练习,分橡皮、尺子、面包(平均分)

小结:

把只有把要平均分的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1/2表示那么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为什么?

(课件出示)

(二)熟识1/4。

(老师手拿桃子图)

刚才我们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了八戒和悟空,可是还有师傅和沙僧没有分到。

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四个人应当怎么分呢?

生:

(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份到这个桃子的1/4)

我们熟识了1/2和1/4下面我们来看两组图片。

练习2

1)制造分数。

师:

刚刚我们熟识了1/2、1/4,那你还想熟识几分之一呢?

不同分数的作品展示。

师:

同学说出这么多分数,那现在你们,就用我们预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想要熟识的几分之一,再涂一涂,表示出你所选定的分数。

反馈:

学生上台展示(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折的?

写出分数

小结: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我们熟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它们谁大谁小呢?

(看黑板图)

1.分组比较2.颠倒图序比较3.同坐比较

老师:

通过刚才我们的比较你发觉了什么规律了吗?

同坐商讨一下

利用找到的规律来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

练习3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利用我们刚刚学习的学问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问题

五、故事结尾

这节课我们熟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现在我们回头来帮帮猪八戒,它的那半个桃子用什么数来表示?

(1/2)

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你仔细观看,专心去感受,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连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揭开分数更多的神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