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31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docx

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解析

近六年全国新课标1卷考点分布及考查特点

1、选择题部分

1、物理学史及相关知识

10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11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

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12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13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4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考查特点:

涵盖物理学常识、重要史实或著名人物、重要思想方法,建议以专题讲座或校本课程的方式进行系统的提炼梳理。

例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及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归谬法、外推法、理想实验法等);牛顿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完善(三巨头);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等。

2、平衡问题或牛顿第二定律

10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改用大小为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10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1-

12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14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520、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

,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考查特点:

涵盖弹力、摩擦力的性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衡条件及应用、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等内容,题目类型涉及单体多态——多过程或多状态问题、多体单态——连接体问题、多体多态——板块或传送带问题。

3、运动图像

10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

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在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11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13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

,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

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

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不a车大

1321.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1520、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

,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考查特点:

不局限于匀速或匀变速运动,不局限于x—t或v—t图像,可单独命题,也可与其他考点综合,要求掌握一般方法,适度拓宽范围。

能够根据图像获取解题信息、还原物理情景、表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判断。

4、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

10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

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

纵轴是

;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11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

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A.0.1sB.0.25sC.0.5sD.1s

122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B.

C.

D.

1320.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涉,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14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

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

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

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半径(AU)

1.0

1.5

5.2

9.5

19

30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木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

1521、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

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

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考查特点:

必考点,对物理建模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较高,复习过程中要厘清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之间的关系,从发射、运行、变轨、降落等角度全面掌握卫星问题,能够将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应用于天体运动或其他天体表面的物体,了解特殊卫星和重要的天文现象。

5、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

10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11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12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3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

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

处返回D.在距上极板

返回

13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

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