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2945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docx

word完整版山东人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

课题我问爸爸妈妈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常识,认识合理消费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消费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察。

教学重难点

1、生活和消费,消费和收入,收入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

生活需要消费,消费要依靠家庭得收入来维持,家庭收入需要父母的辛勤劳动,从而使他们关心家庭生活,学会勤俭节约。

2、结合并评论目前的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及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准备购物的有关图片、课件等。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你们就是四年级的大同学了,就是一、二年级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啦,你们高兴吗?

”(高兴)

你们都是大孩子了,都为家里做过哪些事?

很多同学都为家里买过东西,或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买过东西,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买东西有关,叫做生活需要消费。

二、师生互动、交流

(1)你认为,什么是消费?

(2)消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系的。

例如生活中的衣、食、住、

行都需要消费。

(3)谁愿意讲讲你在生活中消费的小故事。

三、观察图片(出示课件插图)

课件:

出示一组超市,家庭家具等图片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

(2)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你还能举出哪些例

子?

(3)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消费,消费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消费”与父母的辛勤劳动相联系的。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时间

课题我来算算账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常识。

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

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学习重难点

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尊重父

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学习准备

课前布置调查、记录自己一周日常的消费情况和一学期的支出情

况。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导课

师:

“通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生活中需要消费,消费中的收

入与父母的辛勤劳动分不开。

消费就会有支出。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消费、支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算算账。

2、个人消费支出情况

(1)搜集资料

课前已让学生搜集“我的消费”的有关票据,并填写“一周支出统计”和“每学期支出统计”表。

(2)同位交流

(1)全班交流

(2)比较:

通过了解其它同学的消费支出情况,你有什么感受?

3、家庭日常消费情况

(1)交流家庭日常消费记录情况

(2)讨论

(3)除了家庭日常消费,说说你家还有哪些消费?

(4)家里节余的钱做什么呢?

(5)你自己有节余的钱吗?

如果有,会用来做什么?

4、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的消费和我家的消费”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我们要做到合理消费,在生活中养成不大手大脚、舌L花钱的习惯。

在我们生活,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把自己节约省下的钱拿出一部分给予帮助他们,表达我们一份爱心,让他们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去哪买东西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几种购物场所及特点。

2、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学习重难点

了解几种购物场所及特点,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学习准备

课前预习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前置作业: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超市探秘的准备

1、方案一: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购物场所买来的,这些场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一般都去什么地方买东西?

2、方案二:

你们去过哪里买过东西?

3、结合教科书的文字进行讨论。

4、学生自学,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的叙述进行总结,并根据自学情况进行归纳。

5提问:

人们大都喜欢去哪里买东西?

为什么喜欢去?

6、指导学生阅读“小提示”的有关要求。

7、发现问题。

学生交流课下调查、统计不通商业场所购物人数的情况,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超市的秘密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学习重难点

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准备

1、各个小组做好去超市调查的准备工作。

2、最好是小组或者由家长陪同去超市调查。

3、注意文明礼貌,注意安全。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方案一:

1、学生分组去超市探秘。

各小组去超市时,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探秘活动,注意交通安全。

2、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要求在小组内先共同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获得他们的帮助。

在米访中注意文明礼貌。

3、对自己观察或采访的内容压迫及时进行记录,取得第一手材料。

活动二:

超市探秘

方案二:

1、各小组根据去超市调查、米访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讨论,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2、小组讨论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我和妈妈去购物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

2、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

3、提醒学生在购物时不要偏信广告宣传

重点难点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提醒学生在购物时不要偏

信广告宣传。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前活动。

课前安排同学们去商店进行一次购物活动,收集、

获得购物的基本知识。

2、方案一:

每位同学都有去购物的经历,你能不能说说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3、方案二:

在购买东西时,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4、组织交流。

回忆自己在购物时都是怎样做的.

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

主题一多彩的民族节日

第一课时辞旧岁迎新春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1、方案一:

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只祖国大家庭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增进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还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你知道我国各民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方案二:

同学们,老师出个问题考考你们:

谁知道我国有多少

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吗?

你知道几个?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中秋节话团圆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以及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1、方案一:

同学们你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这一天有什么含义吗?

2、方案二:

你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什么?

4、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

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借助明月联想到家人的团圆;远在异乡的人,也会通过月亮寄托自己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关于中秋节

1、请把课前搜集的中秋节的资料展示一下。

2、结合教科书上的资料看看。

3、利用课件展示中秋节的文字资料,明确中秋节的象征意义。

4、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团圆节。

在这一天到来时,即使是远在异乡的人也尽量赶回来与家人团圆。

中秋节快到了,你准备怎样过呢?

5、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

教科书的第34页上

6、开展“我们的中秋节”计划交流活动,代表到台前介绍,师生做好记录并及时评价。

7、准备中秋节联欢会的活动。

8中秋节联欢会,进行活动。

9、才艺展示,评选“小能人”活动,颁奖祝贺。

10、师生座谈,交流参加联欢会的真实感受。

三、小结本节课的完成情况。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少数民族节日多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并尊重他们的习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

1、方案一: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众多,所以风俗也各异。

你都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风俗?

3方案二:

请把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都可以)拿出来展示一下。

看谁的资料最全、最多、内容最丰富。

二、交流资料

1、各小组选代表把汇总整理的资料在班内进行交流。

2、结合教科书上有关资料的介绍。

(第36--37页。

3、组织评价。

4、可在小组内进行自我评价,生生相互评价,师生共同评价。

5、教师介绍:

“那达慕”大会,藏历新年的资料。

(课件展示、文字、图片、实物等

6同学们“那达慕”大会是蒙、汉、回、达斡尔等民族共同的盛会,从中我们看到我们各民族之间是多么的融洽、团结。

“藏历新年”同样是藏族人们的盛大节日,就像过新年一样。

7、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呢?

三、延伸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有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时间

能清楚的表达自己

主题二家有喜事

第一课时搬新居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方案一:

同学们,我们家里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喜事,如搬新家、迎新娘、过生日等等。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庆祝形式(习俗)都不一样。

这不,小明的爷爷今天搬新家来。

咱们也看看吧。

2、方案二:

同学们,最近你家里有什么喜事吗?

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4、搬新家算不算是一件喜事呢?

5、在搬新家时,还应注意什么吗?

(有什么习俗)?

6、我们济南在搬新家时有什么习俗?

7、生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习俗汇报出来。

二、资料汇报

1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众多,所以风俗也各异。

你少数民族在盖新房、搬新居有哪些习俗吗?

2、结合傣族人搬新居的资料(教科书第9页。

3、你还了解哪些民族的习俗?

4、教师课件展示:

不同民族的习俗。

5、指导学生填写在教科书上39页。

6、评价。

(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7、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延伸拓展

知道更多搬新居的事情。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迎新娘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

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方案一:

课上引入:

知道迎新娘是一件喜庆的。

2、把看到的、参加过的迎娶新娘的场面给大家说一说?

3、方案二:

你知道过去迎娶新娘的场面吗?

是什么样的?

4、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5、引导学生自主看图

6、你知道当地的婚礼习俗吗?

7、小组讨论、交流,写在教科书上。

8全班交流、汇报。

二、生活中喜事多

1、同学们,最近你家或者你看到哪些喜事?

2、生活中还有哪些喜事?

(结合教科书上内容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生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家中的喜事,评选“喜事之最家庭”

4、指导识图,当生活中发生类似的喜事时,人们会怎样庆祝

5、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6、把最近家里的喜事写一写。

三、小结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三异国习俗时间

课时2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难点

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搜集资料

1、课前布置任务

2、方案一:

录像或图片展示圣诞节(或其它国外节日)时,国外人们庆祝节日的情景,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节?

3、你了解这个节日的来源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吗?

4、方案二:

同学们你知道吗,不同国家、不同的区域人们的生活习

俗有哪些不同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节日习俗)。

5、不同国家、不同的区域人们的生活习俗都有哪些不同吗?

6、学生交流,教师视交流情况适当补充

二、国内、外的生活习俗

1、我们国家有哪些生活习俗?

你们当地有哪些生活习俗?

2、你还知道国外的那些节日习俗呢?

3、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搜集这些资料的?

4、学生交流,教师要针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并进行激励性评价。

5、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习俗有什么意义?

三、各国不同习俗的小报

1、组织学生用剪贴、抄写的方式办一份“有趣的外国节日”小报,并进行评比展览。

2、小结本节课的完成情况。

第二课时

一、汇报调查情况

1、方案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内外的人们不同的

2、

生活方式。

那么,你还知道外国人的那些生活习俗?

方案二:

(放录象):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节日?

是中国的节

日吗?

关于这个节日你了解吗?

二、“异国习俗交流会”

1、播放外国人的狂欢的情景,并结合教科书上有关内容进行讲解。

2、通过了解感恩节的习俗,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获得这些资料的?

3、你都搜集到了哪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4、学生按日常习俗的几个方面分成组,如“饮食小组”“服饰小

组”“礼节小组”等,让学生在课前用各种方法去搜集资料。

(1)介绍:

阿拉伯人生活习俗的录像。

弓I导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外国人的那些生活习俗?

(2)交流:

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包括饮食、服饰、交流、日常礼俗等方面),适时给予评价。

(3)猜一猜:

播放异国风情录象片段,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

(4)评价。

5、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收获。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安全地生活

课题1交通安全每一天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养成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方案一:

播放:

反映交通状况的录象。

2、你认为这里的交通状况怎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3、方案二:

同学们你认为我们济南的交通状况怎样?

4、应怎样来改善我们的这种交通状况呢?

你有什么办法?

5、只有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秩序才能有良好的保障。

二、探究学习

1、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有良好的保障。

你都知道哪些交通规贝S?

2、检查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你认为哪些条款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你可以把它摘记下来。

3、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一下,你对所摘记的条款的理解。

4、学生全班汇报。

5、你都认识哪些交通标志?

6、把知道的交通标志画在教科书上。

7、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对生活有帮助?

8你信号灯的来历吗?

请读54页的介绍。

三、信息交流

1、读书P52-56的内容。

2、设置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给予必要指导。

4、教师进行总结:

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5、课后,进行体验活动。

自觉进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

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交通事故的警示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学习有关的交通知识。

2、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养成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3、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通过观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注意交通安全的习惯。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当地的交通状况

1、方案一: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秩序的交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不遵守交通秩序常常会引发事故。

为了增强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必要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的知识。

你都知道哪些交通知识?

2、方案二:

(课件展示)交通事故的展示。

3、检查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交通事故的资料。

(图片)

4、结合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讲述。

二、谈感受

1、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2、分析、交流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3、学生全班交流。

4、小结:

只有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秩序才能有良好的保障。

5、你认为我们学校附近的交通状况怎么样?

6、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7、你认为应怎样来改善这种状况?

三、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1、交通事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那么我们怎样来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

2、请把你的想法写在教科书上

3、小结: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人身安全。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课题2从“119”谈起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方法。

2、想学生渗透防火意识,加强防火安全教育。

3、培养他们灵活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形成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识和方法。

渗透防火意识,加强防火安全教育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1方案一:

教师向学生展示教科书中的图片和资料.

2方案二:

(课件展示)火灾的场景。

1同学们,看到这个场景你想说的什么?

火灾给你们带来哪些危

害?

2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适当进行小结。

3、引导学生提出:

1、弓I起火灾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会引发火灾?

4、自己应当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

1、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

3、教育学生,

4、a如果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千万不可惊惶失措,要沉着冷静,积极自救。

不能慌张、乱跑,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浓烟呛后晕到。

b要选择好迅速脱离险境的路线。

C如果外边浓烟更大,火势更猛,切不可贸然开门冲出。

此时须顶紧房门,并迅速用泡湿的等赌严门缝,使外边的火焰、浓烟进不来,再选择水池边、窗户边等通气情况好、不易被燃烧的地方暂时躲避,大声呼救,等待救援。

D如果遇到房屋开始崩塌的特急情况,应迅速到墙角或衣柜下面。

相对来说,这些地方较为安全。

5、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集体讲评。

第二课时

一、谈感受

1、方案一:

观看消防警察火场救火的情景图片或录像

2方案二:

看图片:

3、消防员叔叔的话:

我们接到报警后,保证一分钟内出警。

平时我们就是这样认真训练、严格要求的。

接警、整装、出警、准备出发、灭火。

(结合教科书的图片)

5、谈谈你对消防警察叔叔的了解,

1、小学生展示各种消防器材图片,使用方法。

2、小学生展示各种消防器材图片,使用方法。

3、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些器材?

学生了解他们的名称、作用及

学生了解他们的名称、作用及

二、出示图片

5、灭火器

6

布置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4、

课题3面对突发事件时间

课时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

不可抗拒的一面。

2、掌握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并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并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

教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采用调查、讨论、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

1、方案一:

课前,让学生搜集的一些近几年我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的资料。

2、方案二:

同学们,你知道突发事件吗?

应该怎样面对突发事件?

二、调查自然灾害

1、请你查查近几年我国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

2、请把你搜集的资料填写在教科书上。

3、自然灾害是怎样产生的?

(介绍的资料在教科书的第70页)

4、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讲评。

5、讨论:

这些自然灾害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二、小结:

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发事件,有一些是可以避免的,也有一些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请课下调查应怎样面对这些突发事件?

作业:

总结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间

课时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

可抗拒的一面。

2、掌握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并养成团结合作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