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447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3年——2015年)

  第一章  前言 

  一、焦作市概况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

北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郑州、洛阳,西连济源,东接新乡。

面积4068km2,其中山地、丘陵面积958km2,平原面积3110km2,分别为全区总面积的23.53%和76.47%。

人口约325万,辖4区(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2市(孟州市、沁阳市)、4县(修武县、博爱县、温县、武陟县),25个街道办事处,85个乡(镇)。

全市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5亿元,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为采矿业和旅游业,为河南省的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

  二、地质环境条件

  焦作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全年无霜期221天。

水系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沁河、蟒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大沙河、大狮涝河属海河水系。

  焦作市地处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太行山地、丘陵,最高海拔1362m。

东南部为黄河、沁河冲积平原,最低标高79.3m,地形变化大,地貌单元复杂。

  焦作市北部山区、丘陵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层区,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少量的二叠系,岩性以灰岩、砂岩、页岩、泥岩为主,南部平原区地表岩性是第四系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砂。

  根据“河南省地质构造图”,焦作市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属山西台隆与华北坳陷的结合部位,三级构造单元属济源—开封凹陷的西北部和太行山拱断束的结合部位。

地质构造上位于太行山前近南北向复背斜的东翼反射弧地带,太行山前新华夏系大断裂带与近东西向盘古寺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活动性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地震烈度为Ⅶ度区,基本重力加速度为0.10g。

焦作市矿产丰富,主要为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硫铁矿、白云岩等五大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矿储量大,煤质优,中外驰名。

  综上所述,焦作市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人类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环境脆弱。

  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实施防治规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地裂缝填充、塌陷区排水、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等,治理成效显著。

但由于区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及其规模尚未查清,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特别是盲目和不合理的采矿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全市受地质灾害的威胁依然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自1990年以来发生较大地质灾害多起,破坏房屋400余间,毁坏耕地8万亩,公路约10km,水库一座,公路桥梁两座,渠道300m,死亡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间接损失近2亿元。

随着人为因素影响的加大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如任其发展,在今后的十年内,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将超过亿元,间接损失则更大。

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制约焦作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已成为焦作市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源,防治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决定编制《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年)。

编制规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焦作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1999年3月2日)。

  2、《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45号,1998年11月20日)。

  3、《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年3月)。

  4、《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0年)(豫国土资发[2001]29号,2001年12月26日)。

  5、《河南省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方案》(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焦作市国土资源局,2002年9月)。

  6、《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焦政[1999]26号,1999年)。

  7、《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焦作市政府,2001年)。

  第二章  焦作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工作现状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按致灾速  度,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两种。

  焦作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1、崩塌

  陡坡上大块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地质现象叫崩塌。

崩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落差大,速度快等特点。

区内崩塌地质灾害按动力成因可分为自然动力型崩塌和人工动力型崩塌。

自然动力型崩塌主要是风化剥蚀型崩塌和冲蚀型崩塌,其中以风化剥蚀型崩塌最发育。

风化剥蚀型崩塌主要分布于本区北部的太行山区,规模大小不一,一般崩塌体积由数十立方米至数百立方米,大者达千余立方米;冲蚀型崩塌(或塌岸)主要分布在南部黄河沿岸(北岸)和西部沁河沿岸,一般规模较小。

人工动力型崩塌主要分布于北部丘陵区和南部平原区,主要是由开采石料和砖瓦粘土活动引起,如2002年孟州市西虢镇砖瓦厂,开挖砖瓦粘土,因坑壁崩塌造成三人死亡,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

 

  2、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不稳定的岩(土)体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即滑床),整体沿坡下滑的现象或作用。

根据滑坡体物质组成可分为土体  滑坡和岩体滑坡,按形成灾害的动力条件可分为自然动力滑坡和人为动力滑坡。

截止目前,发现全市岩(土)体自然动力滑坡多为岩体滑坡,主要分布在北部深山区,以暴雨诱发型居多。

人为动力滑坡主要分布在铁路、公路沿线和开采矿区及其周围。

如博爱县寨豁乡东南350m处,因修建博晋公路开挖路基造成临空面高15~20m,2001年9月暴雨后产生黄土滑坡,滑体长120m,宽60m,面积7200m2,迫使公路东移50m,造成经济损失20万元,至今滑体仍未稳定。

  3、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特有的自然地质灾害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以物质组份可分为泥流、泥石流与水石流三种。

焦作市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于北部山区,发生因素既有自然地质因素又有人为活动因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采矿业、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加剧,恶化了地质环境条件,在暴雨的诱发下,发生了多次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如沁阳市逍遥河水库上游,山高谷深,沟壁陡峭,河谷两侧松散堆积物发育,已造成多次泥石流灾害。

如1998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携带碎石、滚石形成水石流,冲毁水库大坝与建坝钢架、造成库区部分淤积、使库容减小、下游供电线路遭受破坏等,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尤其是山门河泥石流灾害发生更加频繁,危害更为严重。

山门河属海河水系卫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田呈口,自北向南经修武县西村乡、焦作市马村区至待王镇东北入卫河,流域面积134km2(山区汇水面积),主河床长23.7km,纵比降61.97‰,为季节性河流。

其上游是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河谷,历史上曾发生过特大泥石流灾害,近代泥石流也非常活跃。

据记载,自1939年至今64年间,共发生7次灾害性泥石流,平均9年发生一次。

其中1970年、1996年、2000年3次较为严重,共冲毁房屋205间,死伤31人,冲淤土地6860亩,冲毁公路460m,桥梁2座,渡槽300m,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4、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动力因素作用下产生各种破坏其稳定平衡状态的力学效应,导致岩土体向下陷落的作用和现象。

其最终结果是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称为地面塌陷。

  焦作市地面塌陷主要是人为采矿活动和开挖地下工程造成的。

特别是煤矿和高岭土矿采空区造成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四区和修武县、沁阳市北部的丘陵区与山前倾斜平原区。

中站区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30.9km2,解放区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3.2km2,形成主要塌陷坑6个,最大塌陷幅度5m;山阳区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达6.5km2,马村区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达59.2km2;修武县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达49.2km2,形成主要塌陷坑8个。

以上煤矿采空塌陷区面积共计149km2,地面塌陷坑14个,其中三个中心部位已形成积水洼地,大片土地不能耕种,破坏耕地7.74万亩,公路部分路段因塌陷遭受破坏,迫使进行多次修复,个别厂矿、村庄被迫搬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沁阳市北部丘陵区的西万镇煤窑庄、张老湾、虎村以北等地开采高岭土矿,造成三处塌陷,塌陷幅度0.3-1.2m,面积2.6km2。

博爱县寨豁乡南江岭村东南、柏山乡白炭窑村南地段以及中站区红砂岭一带均存在小范围采空区地面塌陷。

特别是修武县疙料返—当阳峪和中站区恒荣达煤矿,塌陷坑分别在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的作用下,形成潜蚀坑群,前者直径2-2.5m,深1-1.5m,后者直径0.2-0.3m,深0.3-0.4m。

雨季漏水严重,耕地遭受破坏,矿山停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开挖地下工程造成的地面塌陷(如人防工程、隧道、管网等)其规模一般较小。

另外还有岩溶造成的地面塌陷,但该类型塌陷发育较差,规模也较小。

  5、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

它可以是现今构造活动在地面产生的地表破裂,也可能是现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强烈影响的一种反应,多数情况下是自然和人为复合作用的结果。

焦作市地裂缝主要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造成的,主要为采空区发生地面塌陷伴生形成的地裂缝,分布在北中部山前地带的中站区、解放区、山阳区、马村区和修武县煤矿采空区。

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一般长30-150m,宽0.03-2m,深0.5-3m。

西罗庄东南部和韩蒋村全村,由于地裂缝造成房屋墙体开裂,迫使村民部分搬迁或全村搬迁,公路部分地段开裂或沿裂缝处形成带状凸起(塌陷中部的裂缝深部呈张性、地表呈压性所致),如解放区森林公园北等。

由于大气降水沿裂缝渗漏,造成雨季淹井,多次使有关矿山被迫停产。

  另外,沁阳市北部丘陵区的高岭土矿采空区塌陷区,伴生的地裂缝长5-30m,个别达200m以上,宽3-90cm,深0.5-3m,近S-N向和近E-W向两组较发育,其中近E-W向一组最为发育;修武县西村乡乡镇煤矿在南山前沿E-W向断裂带形成地裂缝,自疙料返到当阳峪断续出现,该裂缝带走向EW,长达3km,宽200m,主裂缝长达300余米,一般宽0.1-0.3m,局部2m。

深一般0.5-1m,局部大于5m,N-E向一组发育较差,一般长度小于30m,宽3-5cm,深度小于1m;博爱县、中站区北部丘陵区的粘土矿、铁矿采空区地面塌陷诱发的地裂缝分布范围、规模较小,发育程度较低。

  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

全市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是地域性强,多种地质灾害在同一地域并发,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多发生于北部的山区及丘陵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多发生于丘陵区和山前煤矿采空区。

地质灾害一般具有因果关系和继承性,一灾为主,多灾并发,其灾害诱发因素主要与暴雨和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强,对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基本成为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自然地理条件及人为工程活动的不同,使各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发育程度差异较大。

  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有关要求,根据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发育特征、规模大小、稳定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研究程度及危害对象,将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如下:

  

(一)、北中部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区

  1、北部山区和丘陵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小区

北部太行山区,标高1362-240m,相对高差800m以上,地形为中低山。

山势陡峭,风化侵蚀切割强烈,谷深壁陡,多呈“V”字型,切割深度大于200m。

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岩性以灰岩、页岩、泥岩为主。

丘陵区地形坡度变缓,沟谷多呈“U”字型,并有松散层分布。

  本区受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以上升作用为主,由于本区处于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构造复合部位,构造切割剧烈,断裂构造发育,加之本区又为经济和旅游开发地区,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如造田、筑路、采矿等),遇暴雨冲刷或渗入易诱发岩土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如1998年8月沁阳市逍遥水库上游因暴雨诱发多处小型崩塌,山洪爆发,形成水石流,致使逍遥水库大坝被毁,使部分库区淤积;流经山阳区、马村区和修武县境内的山门河1970-2000年曾三次发生泥石流灾害,冲毁淤埋农田、房屋、公路与桥梁,并造成多人死伤;博爱县寨豁乡东南博晋公路挖方段因暴雨诱发滑坡,致使公路改线东移。

  2、北中部山前倾斜平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小区

该区北起太行山前,南到北朱村、东韩王、大官庄一带,地形地貌为大小不等的冲洪积扇及冲洪积锥组成山前倾斜平原,地面标高240-140m,岩性主要为砂砾、砂卵石层、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局部为黄土状亚砂土。

下伏地层石炭—二叠系河湖相沉积,形成了多层可采煤层,目前是全市的主要采煤区。

该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是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由于采空区范围较大,煤层埋藏浅,顶板为砂页岩,上部地层平衡条件破坏而发生地面塌陷,并伴有大量地裂缝。

其中中站区的恒荣达矿区、马村区的西罗庄、韩蒋村的塌陷区地裂缝较为发育,已造成公路路面裂缝或下沉,民房倾斜、墙体开裂等地质灾害。

  

(二)、西南部黄土丘陵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区

该区位于孟州市冶墙、东小仇镇以西,顺涧、西虢镇以北的地区,以黄土地貌为主要特征,黄土塬、梁分布广泛,地面标高295.8-140.5m,冲沟发育,多呈“U”型,切割深度5-20m,黄土柱状节理发育,并具湿陷性,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多种灾害并发。

主要地质灾害是:

崩塌、滑坡、泥石流。

其中崩塌、滑坡多成群出现,孟州市电厂粉煤灰场,有潜在的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三)、中南部冲积平原土体崩塌、河流塌岸地质灾害弱发育区

该区位于西行口、九府坟、东韩王、大官庄以南,孟州市林场、温县县城、姚旗营以北的广大地区,属黄沁冲积平原,地面标高79-140m,地形平坦,岩性主要为黄土状亚砂土、亚粘土及砂。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是小型崩塌和塌岸。

因开挖砖瓦粘土或公路填方用土形成土坑,一般深为2-20m,长50-300m。

坑壁较陡,土体固结程度低,土质松软,加之雨水渗入或外力震动易诱发崩塌地质灾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砂河流。

下游形成“地上悬河”,流经本区南部,沿岸时有小型塌岸发生,损坏耕地。

因沿黄河北岸均建有较多的羽状防护堤,所以阻止了河水对北岸的淘蚀,塌岸规模小,发育弱。

另外,在沁河沿岸,因长期遭受河水侧蚀作用,局部地段在汛期时有小型塌岸地质灾害发生,但其发育差,危害小。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焦作市地质灾害种类多、面广、危害严重。

市委、市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

尤其是1988年国务院授权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市、县(市)、区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和新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办法,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1、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建设日趋完善

根据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45号),参照原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印发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制定了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焦政〔1999〕26号),使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与监督管理工作有了依据,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1999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县、(市)区由政府部门牵头,也相应组建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使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了组织保障体系。

  3、基础调查工作进展快

  2002年焦作市修武县进行了1∶5万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环境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计划2003年上半年完成。

其它县(市)、区,已计划开展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本次工作,已对北部山区、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铁矿、高岭土矿、铝土矿采空区产生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山前煤矿采空区诱发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中南部平原区人工挖土工程诱发的土体崩塌和黄河沿岸塌岸以及西南部黄土丘陵区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初步调查,本规划已于2003年3月完成。

修武县的地质灾害调查及区划工作为修武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其它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积累了经验。

  4、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形成

  目前,焦作市已有修武等县(市)、区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站4个,其余县(市)、区已计划筹建地质环境监测站,实施地质环境监测预报,编写本区地质环境状况季、年报,为地质环境的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5、预防工作成绩显著

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尤其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地质灾害发育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每年汛期,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初步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大大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如座落在山区的市碱业有限公司的尾渣场、中州铝厂的尾矿场、赤泥场大坝的加固、加高,洪水导流渠、导流涵的修建等,避免或减轻了人民群众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害;对采空区造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进行调查研究,为市区的规划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依据,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矿山监督管理力度,建设用地和新建矿山已开始实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

  6、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几年来,市政府对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不断加强,特别是小规模、低投入的灾害治理已初见成效。

如北部山区采石场、路堑破碎地段活石处理和削坡及退耕还林;汛期对市碱业有限公司尾渣场、中州铝厂尾矿场、赤泥场大坝的加固加高,排洪渠、涵的修建;山前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低洼地带积水的排放和地裂缝的充填;中部平原区人工边坡高坡的削坡,深坑回填复耕;南部黄河塌岸区防护堤的修建;西南部黄土丘陵区的植树种草绿化等,大大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尽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全市至今为止除修武县外还没有全面系统的正式开展1∶5万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区划,对地质灾害体的要素、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危害研究程度较低,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点)尚未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

  2、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落实不够,致使对大的采空区地面塌陷未能及时治理。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较大矿山已采用的矿山固体废料充填法,如煤矸石,粉煤灰充填法,尾矿砂胶结充填法等,既能防止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发生或继续发展,又能减少占地,减少次生地质灾害发生,防止地质环境污染,保护地质环境。

我市因资金短缺,至今尚未进行高投入的治理工作。

对于已形成大面积地面塌陷的低洼地段可以采取挖塘、平整土地复耕,坑塘可发展水产养殖业,既治理了地质灾害又美化了环境,还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市尚未大面积实施。

  3、对省政府颁发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管理办法》相配套的具体条文尚未制定完善,致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力度不够,仍存在着重发展轻防治的观念,使不合理的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4、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群测群防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一些地方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然重视不够,人民群众仍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缺乏足够的自救互救措施和应急能力及经验。

  5、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防的科技水平不高。

目前本市尚未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高分辨率物探、地震技术等动态监控体系,科学预测、预报能力较低。

  第三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以采空区地面塌陷区和旅游开发区的防治为重点,以尾矿的二次开发利用为基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防水平。

要从实际出发,查清隐患,落实治理措施,努力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遵循“综合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重效益,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具体内容是:

  1、首先抓好基础调查工作。

对城镇、交通干线、重要设施、矿山及旅游场所等重点区域和主要灾害点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查清灾害类型、诱发因素、规模和发展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奠定科学基础。

  2、尽快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的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做到依法保护地质环境,使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力争达到监测网络化、预报信息化的先进水平。

  3、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主要目的。

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治理,着重实效,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明显得到改善。

  4、重点加强北部旅游开发区的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北中部的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工作,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

认真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5、加强科普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减灾、防灾知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宣传教育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6、坚持各级政府领导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的原则。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领导职能和管理职能。

建立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各部门负责的责任制。

  7、抓好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即地质灾害预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8、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

自2003—2015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依法行政,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坚持谁造成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控制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基本掌握全市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的基础上,依靠各县(市)、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

对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点)和市内重要经济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提出防治对策,使重点防治区(点)的主要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治理。

通过这一时期工作,把全市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减少80%,人员伤亡减少90%。

自2003年到2015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按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1、近期目标(2003—2005年)

完成全市地质环境调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