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416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8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docx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1物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物料中危险化学品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造气分厂:

煤气、氨水、苯酚、焦油、二异丙醚、氢氧化钠、铯、中油、轻油;

净化分厂:

煤气、硫化氢、甲醇、苯酚、重铬酸钾、二硫化碳、铯;

甲醇分厂:

煤气、硫化氢、甲醇、液氨;

空分分厂:

氧气、液氧、氮气、液氮

选煤分厂:

铯-137

热电分厂:

盐酸、氢氧化钠、柴油、液氨

供水分厂:

液氯、盐酸、氢氧化钠、氯酸钠、磷酸

机修分厂:

氧气、氩气、乙炔、二氧化碳、醇酸防腐漆、氯磺化防腐漆、稀释剂

剧毒品库:

三氧化二砷、亚砷酸钠、迭氮钠、氯化汞、氰化钾、汞、苦味酸、硝酸铀铣。

综合库房:

铝银粉、环氧富锌底漆、绝缘漆、耐酸漆、稀释剂、氧气、乙炔、、氮气、氢气、氩气、氦气、环氧树脂、信那水、丙酮、硫酸、硝酸、正丁醇、苯、二异丙胺、石油醚、叔丁醇、苯乙酮、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三氯甲烷

以上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理化指标,见本报告的附件8。

1.2主要物料的危险因素分析

1.2.1煤及煤粉

煤是可自燃物质,在不需要外界火源情况下,会由自发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放出热量,当放出热量多于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时,就会造成热量蓄积导致温度逐渐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燃烧。

煤的自燃能力和煤的粉碎程度有关,煤粉或含煤粉的块煤比纯煤块更容易自燃。

煤中不饱和化合物和硫化物含量越多越容易自燃。

本项目气化炉采用的煤粉、热电分厂采用粒度0~30mm燃煤,但是在卸煤、输煤过程中,很多部位会产生粉尘,如果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在高温、碰撞、振动、明火等的作用下,会引起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扬尘,可能造成二次爆炸。

1.2.2煤气

在煤气分为粗煤气、净煤气、生产甲醇用的煤气,粗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净煤气和生产甲醇用的煤气(原料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均属于可燃气体,其主要危险为

1)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是煤气重要组分之一,是煤气生产中毒性及危害性较大的组分。

由于密度较低,故在其泄漏时能迅速扩散,但在通风不良情况下会使有害气体聚集,进而存在着中毒、着火及爆炸危险的可能性。

2)氢气对设备、管道存在氢腐蚀作用,氢腐蚀是在高温、高压下,氢引起钢组织结构的变化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设备、管道的机械性能恶化,其特征如下:

软钢或钢表面可见鼓包,微观组织沿晶界可见许多微裂纹,被腐蚀的钢强度、塑性下降,易产生脆断,氢腐蚀与氢脆不同,不能用脱氢的方法使钢材恢复其机械性能。

3)煤气中的氮,造气时一部分氮混进入了煤气中,在甲醇合成时,氮气会在催化剂失效的情况下使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压产生波动,使合成温度难以控制,从而使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增加。

4)煤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比重较大,它常聚集在通风不良的低凹处及地沟或窖井中。

在浓度达5%(体积)以上时对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浓度大于20%(体积)时,能使呼吸中枢神经麻痹,当浓度再高时引起窒息,CO2的危害主要是窒息。

5)原料气中的催化毒物

煤气中的硫、磷、氯、砷、汞虽然是微量的,但都是催化剂的毒物,特别是对生产甲醇使用铜基催化剂影响很大,如硫的存在会使会使催化剂失活,给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6)原料气中H2/CO比对甲醇合成的影响

一氧化碳是原料气组分之一,在原料气中其含量为9~10%(体积),一般来讲合成1摩尔的甲醇,需要2摩尔氢气和1摩尔的一氧化碳或3摩尔氢气和1摩尔的二氧化碳;原料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需根据甲醇的产量、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一氧化碳的甲醇转化率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合成反应是一个气相、可逆、放热反应,因此原料气制造时应具备调节和改变原料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工艺,否则当原料气中氢气含量与一氧化碳含量比例失调时,极可能产生产事故,此外甲烷含量较高时,因为甲烷的热容量很低,还会使合成塔的内压增大而难以控制,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

1.2.3甲醇

1)甲醇的理化性质

甲醇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气味与乙醇(酒精)相似。

属于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具有易燃性,易挥发性,粗制甲醇含有少量酮类和醛类杂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燃料,甲醇的有关物性参数见下表:

操作区在空气中允许浓度应小于5mg/m3、居民区在空气中允许浓度应小于0.5mg/m3,

甲醇易溶于水,甲醇燃烧时呈兰色不亮火焰,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用水稀释的的甲醇在一定温度下仍然能够燃烧,其自燃点和闪点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表1-1为不同浓度甲醇水溶液的自燃点与闪点。

不同浓度甲醇水溶液的自燃点与闪点表1-1

项目

范围

含水量%

0

15

45

60

75

85

90

95

自燃温度℃

464

500

545

565

585

600

610

闪点℃

8

11

22.75

30

44.25

58.75

65.25

甲醇对酚酞和石蕊均呈中性,因此一般情况下对金属容器没有腐蚀作用,但在空气中,甲醇易被氧化而生成甲酸,甲酸与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甲醇精馏装置中如有空气存在,腐蚀是较严重的;甲醇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醋酸;在催化剂存在时甲醇脱水可形成二甲醚,这些反应属于甲醇合成反应的副反应,在生产中是需要加以控制的。

2)甲醇的火灾、爆炸危险

液态甲醇易挥发,比重比空气大,其气体聚积于通风不良处不易扩散,如滞留于地沟或窖井中,可能形成中毒或火灾、爆炸危害。

甲醇蒸气与空气混合时爆炸下限为5.5%(体积),上限为36.5%(体积),甲醇蒸气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其爆炸极限温度随混合气体中甲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甲醇对人体危害

(1)中毒机理

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具有特殊的选择性,由于醇脱氢酶的作用,导致细胞发生退行性病变,使视神经萎缩,严重者导致失明。

此外甲醇蒸气对呼吸道和粘膜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2)侵入方式

甲醇中毒是由呼吸道吸入大量甲醇蒸气或因皮肤接触吸收造成。

甲醇在人体内氧化为甲醛和甲酸,是一种在人体内具有明显累积作用的剧毒物质。

1.2.4氨

1)氨的理化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范围为15.7%~27.4%,在130℃时明显分解,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596g/ml,0℃、1个大气压下氨气的密度为0.77Kg/m3;液氨为0.638Kg/m3。

(1)氨的汽化潜热与饱和蒸汽压

汽化潜热:

在常温下(15~30℃),将汽态氨加压至0.75~1.20MPa,或者在常压,将气态氨冷却到-33.4℃以下时能转变为液态氨,简称液氨,氨在77.3℃时,固结成略带臭味的无色结晶物,氨的临界温度为132.4℃,临界压力为11.2MPa。

由于氨分子和水分子相似,也能形成缔和分子,所以氨的汽化潜热很高,液氨汽化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能,这就使得在氨气管线内带有液氨时会出现管壁挂水珠或形成一层白霜,人的皮肤接触液氨,会引起“冷烧伤”。

饱和蒸气压:

液氨有较大的饱和蒸气压,因此氨气的输送管道,需采用中压管道,而且需加保温,否则受温差的影响,压力管道有骤热骤冷的作用而发生泄漏或破裂的危险。

(2)氨的溶解性

氨不溶于油,但溶于水,一体积的水可以与溶解700体积的氨,一般无冰堵现象,溶解了水的氨水溶液呈碱性,因此氨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可以用酚酞试纸检查,当试纸变红时,说明有氨气泄漏,氨有毒而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发生泄漏后非常危险,因此氨制冷工艺中应采用防爆电气设备。

(3)氨与金属的关系

氨与钢、铁不起反应,但氨与铜及铜的合金可形成铜氨络离子[Cu(NH3)42+],使铜及铜的合金受到强烈的腐蚀作用,因此凡接触氨的生产系统,其管道、阀门、仪表不可使用铜及铜的合金零件。

2)氨对人的危害

氨在作业场所的容许量为20mg/m3(时间加权),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30mg/m3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侵入途径主要表现为吸入中毒,浓度不同的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及反射性呼吸停止。

3)氨与甲醇生产的关系

氨在甲醇生产中主要用于制冷,氨泄漏于压缩机外部时,则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如果制冷失灵,甲醇生产系统的温度将难以控制,系统压力将增大,将造成更大的灾害。

1.2.5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在本项目中主要用于甲醇预精馏工序、热电分厂水处理工序、供水分厂净水工序,由于氢氧化钠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具有强刺激性,因此在配置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1)氢氧化钠理化性质

氢氧化钠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易潮解,其相对分子量:

40.0,熔点:

318.4℃,相对水密度:

2.12,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或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固体的氢氧化钠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并形成腐蚀性溶液。

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氢氧化钠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侵入途径主要为吸入、食入。

因此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1.2.6硫化氢

硫化氢主要伴随粗煤气的生产而产生,因此,在净化过程中、甲醇生产中都需要脱硫,硫化氢除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外,还存在其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硫化氢是一种极毒的可燃性气体,在低浓度时有臭鸡蛋味。

它在空气中燃烧时呈兰色火焰,其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5394Kg/m3;相对空气的比重为1.19;燃点260℃;净热值为28140KJ/m3;与空气混合后爆炸极限范围为4.3%~45.5%,硫化氢的比重较大,在泄漏时不易扩散,特别容易造成聚集;

2)硫化氢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对人的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低浓度时由于有臭味而易于查觉,浓度高时能使嗅觉神经麻木而不容易查觉,并使呼吸麻痹从而损害神经,出现眼炎,支气管粘膜炎及肺炎。

空气中H2S浓度大于1克/m3时已可致命。

1.2.7二异丙基醚

造气分厂用二异丙醚作为萃取剂萃取酚,脱酸气的酚水在泵的作用下经热交换和冷却后送至转盘式萃取塔顶部,在塔内在萃取剂二异丙醚的作用下,进行液-液萃取把酚萃取出来。

二异丙醚的主要危险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接触后能引起恶心、头痛、呕吐和麻醉作用。

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2)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闪点(℃):

-12引燃温度(℃):

442爆炸上限%(V/V):

21.0(100℃)爆炸下限%(V/V):

1.0(10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1.2.8二硫化碳

净化分厂使用二硫化碳为触媒,再生硫化钴钼催化剂。

二硫化碳的主要危险特性表现为:

1)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

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

慢性中毒:

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

2)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闪点(℃):

-30引燃温度(℃):

90爆炸上限%(V/V):

60爆炸下限%(V/V):

1.0。

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受热分解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