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418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行政概论简.docx

教育行政概论简

《教育行政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行政所具有的功能。

1)领导功能。

教育行政人员要代表政府对教育事业实施领导,紧紧围绕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来制订教育目标和规划,使教育子系统与整个教育系统的目标相一致,使教育系统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相一致。

2)服务功能。

行政工作就是服务。

教育行政就是为教育事业为教育工作服务,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为学校工作服务。

3)监督功能。

教育行政工作者还要及时进行检查指导,联系教育目标,对教师、学生和学校进行考核和监督。

2.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内涵。

具体内涵包括:

第一、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机制。

第二、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第三、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的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组织体系。

第四、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第五、在教育行政手段上,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第六、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上,根据精简和高效的原则,科学地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

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不可割裂,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行政体制的目标模式。

3.我国基础教育的行政体制在农村有哪些形式?

在农村,大致有:

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三级办学、三级管理;四级办学、四级管理三种形式。

4.简述省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能: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统筹管理全省的教育工作,其主要职责一般包括: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依法拟定并组织实施本省教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重要规章制度。

2)编制有关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研究确定本省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规模、速度和步骤,指导、协调和监督教育规划、计划的实施。

3)宏观管理和指导全省各级各类教育。

4)审核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立、合并和撤消;审批和管理社会力量办学。

5)会同计划部门编制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普通高中的计划和毕业生分配计划派遣工作。

6)承办全省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考试、录取工作,负责全省的自学考试及其它的学历考试;参与指导资格考试和录取工作。

7)指导和推动开展岗位培训,贯彻国家的岗位培训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汇总全省岗位培训工作和信息经验交流等服务工作。

8)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师队伍的建设,主管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评聘工作。

9)拟定教育系统劳动、人事管理的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统筹规划指导各级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培训。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副厅以下机关单位处、科级干部。

管理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

协助省委组织部、省高校工委对高校领导班子进行考察考核。

10)拟定教育基建投资、事业经费、人员编制和统配物质设备的管理制度及定额原则;拟定筹措基建投资、教育经费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管理省切块给教育的基本建设投资及境外给我省的教育贷款和援款。

11)负责组织全省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指导和推动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

负责或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的督导、评估。

12)执行教育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与规定,归口管理教育对外交流工作和出国留学(交流进修)人员、智力引进及来华留学人员的工作。

13)规划、组织和指导全省电化教育工作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14)组织和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集资办学活动。

15)检查和监督市县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有关法规的情况。

负责全省教育行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16)规划和实施教育管理情报、统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办好教育厅机关刊物,负责指导教育方针、政策的宣传舆论监督工作。

17)归口管理省语言文字工作。

指导有关教育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组织的工作。

18)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5.简述县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能。

其主要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协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并组织制定本乡(镇)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3)在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统筹管理本乡(镇)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设置、招生、教学工作。

重点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4)协助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乡(镇)教育行政干部和教师的考核、任免和日常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5)编制本乡(镇)的教育经费的收支计划。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有限的教育经费。

6)负责组织对本乡(镇)学校校舍的建设、维修,并保护学校的财产不受侵占。

7)加强对本乡(镇)各级各类学校各项工作的检查、督导。

8)做好本乡(镇)各项教育事业的统计工作。

9)积极向乡(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反映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同时努力争取各村民委员会、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民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10)承办乡(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6.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在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改革方案的制定和改革的前期动员。

改革方案的制定,具体内容包括明确改革的目标,确定机构的职责,根据机构的职责确定机构内部职能的划转,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定岗、定编、定员"三定"方案。

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编制和人员的划转。

"三定"方案要合理确定处室的人员编制,科学设置职位,公布职位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

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竟聘上岗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和程序,并适时做好改革的前期动员工作。

(二)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改革的总体方案组织落实,做好人员的定岗和分流工作的落实。

(三)总结阶段。

机构改革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机构汇报,并积极迎接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

要点:

1999年6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阐明了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六个基本方向: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定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调整现有教育体育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3)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4)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

5)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关键是联系实际)

2.结合实际谈谈推行基础管理地方化的意义。

要点:

1)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指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依据有关教育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评估,有效地履行基础教育管理职能。

2)把基础教育管理权交给地方,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地方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基础教育事业,有利于各地根据本地区时间情况,制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积极创造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利于地方多渠道筹集基础教育经费,改善简史待遇和生活困难,搞好学校建设及设施的添置和更新。

3)结合实际。

3.结合实际阐述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

要点:

1)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有三个基本原则:

精简、统一和效能。

2)具体阐述:

精简的内容包括:

(1)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2)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3)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

统一是指建立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行政机构体系。

有三个要求:

A.统一指挥,即每一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都有一个明确的上级,并服从这个上级的指挥,整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系统,都要服从最高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指挥。

统一指挥要求上下级之间的指挥联系不能中断,并做到令行禁止,否则,统一指挥无法实现。

其次,每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不接受多头领导,更不接受越级领导。

B.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

C.责与权相统一,即一个组织机构承担多大责任,就应拥有多大权力。

有权无责,就是特权,就会导致滥用权力;有责无权,组织机构就没有权威。

效能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任何改革都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同时也不能仅仅因为财政上某些因素的需要,或为迎合某些舆论的要求,而盲目追求效率。

3)结合实际。

作业2

三、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3)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4)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简述中央集权型课程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中央集权型的课程行政体制的主要特征是:

(1)执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国家行使对中小学教材的审定权;

(3)执行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统一的中小学升学考试或毕业考试。

3.我国现行课程行政体制所实施的课程管理模式是什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行政职责是什么?

我国的课程行政体制:

我国的课程行政体制主要是中央集权型的,国家对课程行政所拥有的绝对权威。

近年来,为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我国课程行政体制开始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地方有一定自主权,但主要权力仍然在国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行政职责是:

教育部:

负责规定各类课程的设置和比例;组织制定、修订、审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组织制定并颁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教材编写指南;研究制定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制度;制定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编写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教育阶段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并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备案;规定、设置和开发地方课程,并制定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各地市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与评估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组织专家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具体指导学校开发课程。

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

可从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但必须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简述教育人事行政的具备原则。

为了保证教育人事行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教育人事行政必须贯彻如下基本原则:

1)按责定岗,因事择人:

第一要因事设职;第二,要熟悉"事",对"事"的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心中有数;第三,要确立明确的任职资格条件;第四,注意全面了解职位候选人的专长和潜能,择优录用。

2)选贤任能,德才兼重:

第一,在人才选任过程中,必须将德才的标准具体化、公开化。

第二,广开才路,不拘一格。

第三,强调德才兼备,不应苛求完人。

3)注重实绩,论功行赏:

第一,要注意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确立客观的考核标准,采用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搞好考评工作,把教育人员的劳动报酬、职务升降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第二,注意公平、公正、公开。

第三,在考评中要避免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偏激做法,对教师的评价尤其要注意。

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活动的周期比较长,结果在短时间内不易显现;二是教育活动重在过程,只重结果不管过程,容易导致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所以对教师的评价要以实绩为主,适当参考教育过程中的实际表现。

4)动态平衡,合理流动所谓动态平衡、合理流动,是指教育人事队伍既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稳定,又要注意吐故纳新。

第一,人事管理者要确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

第二,自然流动与有计划的调配相结合。

第三,注意发挥人事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向。

制定政策,引导人才向条件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的地方流动。

5.简述校长的职责。

校长的责任依学校的性质、类型、领导体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根据《教育法》的规定,所有学校校长的共同职责是负责"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

具体而言,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4)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6.简述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

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方面。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具体改革方向。

要点:

1)1999年6月13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为此,教育部对现行课程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

2)具体改革方向是:

第一,使新的课程体系的结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盘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第二,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第三,扩大选修课程。

第四,加强劳动技术课程。

这一改革将制定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了地方,引起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

3)结合实际。

2.结合实际谈谈校长任用制度考任制的利与弊。

要点:

1)考任制:

即通过考试择优录用校长的制度。

2)优点是:

①选择面大;②统一标准,平等竞争,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③有利于对候选人的理论基础、相关学科知识作全面的考察,可以有效避免人情关系。

3)缺点是:

①对应考者的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管理能力等方面不易作深入考察;②教职工参与程度低,对校长的认同感低,不利于校长开展工作。

4)结合实际。

3.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要点:

1)教师的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应依法履行如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结合实际。

作业3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财政的功能。

一般来讲,教育财政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

第一,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以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二,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经费需求。

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2.简述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

教育经费的使用有三条原则:

一是计划使用原则;二是节约使用原则;三是有效使用原则。

3.校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应由学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保送基建计划,经批准后列入年度基建计划下达。

村镇自筹资金新建中小学校舍,要向县建设主管部门申报。

2)设计质量是校舍质量的关键。

3)工程的施工必须委托县以上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发给营业执照的单位承包。

4)新建、扩建校舍必须委托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

5)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切地关系到校舍建筑的质量。

6)对采用传统结构的简易校舍,必须请有经验的工匠进行筹划并绘制电工草图注明建筑要求等。

竣工后,确认结构安全符合要求方可交付使用。

7)新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

8)兴建校舍,其建筑设计应遵循一般教学建筑设计的要求外,还必须严格遵循1987年制定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标准》,或者某些省、市制定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4.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层次及其排列的原则。

纵向形式层次上,教育法规依据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等级,依次分为教育基本法、单行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教育法规和规章等形式。

这一排列的原则是:

同级国家机关之间,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等级高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等级高于下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

1)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

3)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4)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的活动;5)具有主动性;6)具有执法主体多元性的特征。

6.如何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地位?

(一)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能之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事务由各级行政机关以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形式进行领导管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行政机关对此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并且是不可推卸的、必须承担的责任。

否则可能构成不作为违法,即渎职,或玩忽职守。

(二)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法规实施的主要方式之一。

教育法规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广大教育关系主体对教育法规的遵守;另一个就是教育执法。

大量的教育违法行为是通过行政机关采取制裁措施,得以规范改正的。

教育法律制度是否完善,与教育执法制度是否健全有密切联系。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点:

1)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国情。

我们用了最少的教育经费举办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事业。

但是,有些问题不容回避:

第一,教育经费预算计划的法律效力缺乏保障,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教育经费使用尚未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加之教育经费属于无偿使用资本,办学过程中浪费教育经费的行为缺少制约机制,因此浪费现象严重。

第三,学校教职员队伍庞大,尤其是非教学人员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教育事业费中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

问题的解决不能单单限于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必须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法规建设、健全财务审计与监督机制、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减少学校冗员、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等诸多方面努力,才能保证教育经费的使用有法可依,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

2)结合实际。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校舍的使用及维修管理工作?

要点:

1)校舍的使用及维修管理

(一)建立校舍档案,实行分级管理。

(二)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和维修制度。

首先,学校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校舍的管理和维修工作。

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应制定大量规章制度,确保师生的安全。

再次,要定期检查和维修。

(三)消灭危险房。

一旦发现有危房的可能性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申报,经过技术鉴定认定确有属于倒塌危险的房屋,应坚决先进行封闭停用;有严重隐患的,要先加固后再使用。

(四)合理使用校舍。

优先保证教学用房,保证教师办公用房。

2)结合实际。

3.举例说明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

要点:

1)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可以分为:

第一,推行教育法规实施。

依照有关教育法规作出决定,采取措施,直接规范公民个体、学校、教师、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对有关教育权利的享受和有关教育义务的履行。

教育法规主要是通过政府行政部门来贯彻实施的。

制定推行教育法规的行政措施,也是教育法规本身系统、配套化的需要。

第二,对遵守教育法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公民个体、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是否正当行使教育权利和履行教育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在监督检查中掌握的情况和针对监督、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一方面促使行政机关完善自身的教育行政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将问题反映到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权力机关完善教育法规建设。

第三,进行教育行政司法。

指通过行政途径,处理教育法律纠纷,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

有关行政机关在其管理权限范围内行使制裁权限。

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应当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而如果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超出该"实施办法"的处罚范围,则应适用国家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结合实际举例。

作业4

三、简答题:

1.一般来讲,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般说来,教育规划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首先是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各级各类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率,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的数量、层次、专业结构以及学校数量、规模、布局等。

这是教育规划的核心内容。

其次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措施。

一般有两方面的措施:

一是教育自身方面的;二是社会方面的。

第三是投资预算。

在教育规划中,应当确定实现教育发展目标所必需的教育经费的数量、主要来源渠道,以及分配使用计划与方案。

第四是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计划。

教育规划中要确定年度发展速度、各项工作指标,以及相应的工作方法、程序、步骤等。

2.制定教育规划应坚持哪些原则?

1)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原则;

2)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

3)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5)贯彻改革精神的原则。

3教育督导三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内容

人员准备阶段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督导的知识和相关文件,使其明确督导目的、意义和要求;

(2)做好督导人员的思想工作,端正工作态度,强调督导工作的纪律要求;

(3)明确督导人员分工、督导方法以及日程和注意事项。

教育督导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督导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的任务和工作内容包括:

1)发动。

2)搜集督导信息。

注意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与足量性。

3)整理督导信息。

对督导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足量性以及搜集方法的可靠性进行认真的检查、分析和整理。

一般包括归类、审核和建档三个步骤。

4)整合督导结果。

要求督导组织者对汇总的各级督导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形成督导意见。

5)召开初次反馈会。

反馈会对督导组来说,是工作成果的检验。

对被督导对象来说,是一次较为全面的重要指导。

教育督导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主要任务在于深入地总结工作,扩大督导的作用,帮助和指导被督导对象改进工作;同时也还要了解被督导对象对督导工作的反映,改进督导工作。

主要包括:

1)分析、诊断问题。

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被督对象的优劣状况进行系统评论,以帮助它们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

2)撰写督导报告。

督导报告要公正地指出优点、经验,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缺点和问题,还要提出建议,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3)开展督导指导。

根据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对被督对象进行帮助和辅导,以促进其改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