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299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导学案必修Ⅰ专题5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解析版

1.识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学会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及其危害。

1.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

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大致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主要特征:

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和潜在性。

(4)危害:

不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5)中国的自然灾害:

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

(6)衡量自然灾害的危害水准除与自然灾害的本身变化相关外,还与发生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相关。

一般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损失越严重。

2.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

(2)形成洪涝灾害的因素

(3)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①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②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③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水准上加剧了洪涝灾害。

3.洪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洪灾是因为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洪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1)洪灾的成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绝大部分,一是短时间大量“来水”,二是无充足空间“容水”,三是无法即时“去水”。

其中“来水”多与自然因素相关,而“容水”、“去水”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

①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

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②无充足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充足的调洪、蓄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

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因造成湖泊萎缩。

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③无法即时“去水”的原因

如长江中游荆江段河道弯曲造成水流不畅。

黄河夺淮后淤塞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

淮河下游地势低平。

长江、淮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塞,排水不畅,泄洪水平降低,造成两流域容易发生洪灾。

(2)洪灾的防治

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施: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②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③增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④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⑤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4.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2)我国其他主要的气象灾害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治途径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东部地区多发,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展开农田水利建设等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西南依次变弱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

台风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区受影响最大

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增强台风的监测和预防,即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

高频考点一洪涝灾害

 

例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答案原因:

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

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解析洪灾的成因应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地形、河流水系特征三个方面分析。

措施应从移民或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水利工程两个角度分析。

【变式探究】(2019·广东文综)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答案C

高频考点二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自然灾害

(2019·北京文综)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1~2题。

1.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2.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

答案1.D2.B

【变式探究】(2019·广东文综)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

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位于地震破坏水准中强区和次生灾害发生频率中高区域,并且有断裂带分布;丙次生灾害发生频率高;丁距断裂带较远,地震破坏水准弱,发生次生灾害的频率低,所以D项准确。

(2019·北京文综)下图示意2019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第11题。

11.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能够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答案D

(2019·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Ⅰ);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Ⅱ)。

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答案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多暴风雪;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解析“蓉欧快铁”从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到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沿线经过纬度较高的内陆地区,有寒潮、暴雪、干旱、风沙等灾害;经过四川北部山区,此区为季风气候区,有暴雨和各种地质灾害等。

(2019·天津卷)读图2,回答3~4题。

图2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B.上海

C.首尔D.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

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

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项准确。

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C项错误。

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9·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9题。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图4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动,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D.抗侵蚀水平

【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所以泥沙沉积量的多少会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只有泥沙沉积量多于泥沙沉降量,海岸线才会向海洋推动,故B项准确。

海岸线变化受地貌形态、河网密度影响不大,故A、C项错误。

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抗侵蚀水平相同,故D项错误。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

C.烈度D.震源深度

9.近年L城接待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

请据材料判断,这最主要是因为L城()

A.优化了景区功能分区

B.增加了景观文化内涵

C.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D.突出了旅游资源特色

【答案】D【解析】由题目材料可知,L城是我国的“水晶之乡”,有“花果山”“水帘洞”“玉女峰”等著名旅游景点,旅游资源独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故D项准确。

题目材料没有反映出景区功能分区规划问题以及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故A、C项错误。

“花果山”“水帘洞”“玉女峰”等著名旅游景点属于自然旅游资源,题目材料没有说明其文化内涵,故B项错误。

(2019·广东文综)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是台风多发区,台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对“海景房”的威胁较大,故不选A。

海岸线附近,海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明显,可能面临海岸受侵蚀后退、地表下沉塌陷等威胁,故不选C、D。

南方沿海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南下的寒潮及其带来的冰冻灾害对“海景房”的威胁最小,故选B。

(2019·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

【答案】B

(2019·海南地理)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答案】成因:

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量速度缓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

(淮海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了上游流域洪涝灾害。

【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泽湖“悬湖”的形成能够联系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成因实行分析。

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和大堤修建等方面分析。

洪涝灾害应从降水集中和地势低平等方面分析,该题强调洪泽湖“悬河”对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影响,主要从抬高上游水位方面分析。

2019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持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质灾害是()

A.洪水B.地震

C.泥石流D.暴雨

2.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暴雨B.植被破坏

C.山高谷深D.火山喷发

3.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预警、预报B.抢修道路

C.植树造林D.修护坡工程

答案1.C2.D3.B

下图为“1969年~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5.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准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

答案4.B5.A

解析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受灾面积有增加的趋势,复杂度指数波动较大,且近年来有增大的趋势,故B项准确。

第5题,造成洪灾的因素可分为气象因素和水文因素,C、D有利于减轻洪灾,冰川消融对东部省区影响较小,故A项准确。

2019年6月,河南省经历了63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夏旱,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90.2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0%,比去年同期偏少44%。

7月的持续高温,进一步助推旱情的发展。

下图为“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河南省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分布图”。

据此完成6~7题。

6.这次河南省发生大面积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中原地带,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广,农业灌溉用水量过大②地处湿润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地带,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③地处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稀少④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气温较常年同期持续偏高,地表蒸发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这次河南省干旱造成的危害主要是()

①秋季粮食减产②影响畜禽及农产品加工③危及交通运输安全运营④人畜饮水困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6.C7.B

2019年杭州自2月以来,出现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阴雨。

2019年3月7日晚上22时30分左右,杭州九溪附近发生黄土土体塌方,滑坡土方占据了之江路2/3路面。

根据材料完成8~9题。

8.诱发这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A.黄土质地疏松

B.山体因修筑公路基部失去支撑

C.长期的连绵降水

D.之江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大引发震动

9.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最能体现滑坡地貌的是()

答案8.C9.C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略图,该区域河流洪峰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产生的洪水灾害也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该地区也是我国铁路规划建设的重要区域,图中甲丙丁铁路线是原有铁路线,甲乙丁铁路线是由山脉北侧通向山脉南侧的一条规划中的交通动脉。

(1)说明该区域河流洪峰的变化特点及其成因。

(2)简述该区域河流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

(3)试分析甲乙丁铁路线建设的不利自然区位因素。

答案

(1)特点:

具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成因:

①季节变化——春夏季节,积雪冰川消融量大,降水多,形成洪峰;冬季,降水少,积雪冰川消融停止,洪峰消失。

②日变化——春夏季节白天气温升高,积雪冰川消融量增大,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积雪冰川消融减少,洪峰消退。

(2)危害:

洪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春季大量洪水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播种;夏季正值农作物生长期,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导致农业减产。

(3)不利自然区位因素:

山谷相间,地势起伏大;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地形限制,工程量大;春夏季节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