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00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

  通过创设“有效性”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热情,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

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大家掌握本课知识点。

一、设计思想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真实性”情境,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过去生活得来的经验去探讨与发现问题,也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才更能显出他们的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创设“多样性”情境,以情境创设的多样性去实现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以多变的交互性去激活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创设“新颖性”情境,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刺激,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

二、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学习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已经初步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学习必修Ⅱ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已初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有比较切身的体会。

所以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学生体验基础上,深入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掌握解决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1)《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1、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发展要求:

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整体结构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人文地理最核心的知识,城市化和工业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了新教材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在学习了必修Ⅱ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第四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也为后面学习选修Ⅳ《城乡规划》奠定知识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这一节内部结构来看,工业化、城市化及产生的问题这三部分知识间是由因导果、层层深入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和深化。

3、教学目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旨在深入理解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及影响。

根据“标准”要求,学生要能“读”、会“说”、会“用”。

通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读图、概括信息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我认为课程标准只是教材目标,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普遍标准,它和每所学校的实际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依据对新课标的解读,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水平,我制定的教学三维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

(2)理解工业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三角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分析、相关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分析“工业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3)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辨证关系的能力。

4、教材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理论依据:

地理新课程的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回归生活世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

人文地理课本质是阐述人地关系、规律和原理,并运用规律、原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就是建立起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和社会经济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又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2、教学难点: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践依据: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较抽象,需要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思维,并且跨范畴的思维联系对高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学生在这方面直观认识也比较缺乏。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收集资料:

活动开展之前,要求作好西安本地的城市化、工业化及产生的主要问题方面的资料、信息收集工作。

2、教师的教学准备:

熟悉相关知识,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

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活动

歌曲《春天的故事》;珠三角为什么能“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学生活动

参与想象,激发兴趣,明确主题。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宽松的氛围。

设计疑问,设置悬念,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及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享受知识快乐。

第二步:

新知学习(20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珠三角位置图;珠三角、广东和全国在社会经济各项发展指标的对比数据图表。

问题:

1、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点。

2、概括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做好分析、归纳工作,逐步构建珠三角发展概况的知识背景。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了解珠三角的位置特点,是理解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知道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是学习本课必备的背景知识。

教师活动

展示:

珠三角“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以东莞虎门为例

问题:

简要说明珠三角“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对于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率)和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做好分析、归纳工作。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对于珠三角发展的初期阶段,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如工业方面开始出现的“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现象;进入工业发展的夯实基础阶段的概况;城镇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现象。

本题通过材料的整合、再加工,能够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减少阅读量,提取有效信息,内化、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从土地利用率较低、环境质量下降等方面,理解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采用情景案例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新课程“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体现。

通过具体的一个案例,创造地理现场,总结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技能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地理事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从文字提取有效信息,这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四大考核目标之一。

案例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活动

展示:

深圳发展案例

问题:

1、结合材料,简析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深圳与珠三角地区众多的小城镇相比,产业结构和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做好分析、归纳工作。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以深圳市的发展为载体,整合20世纪90年代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的材料。

通过第1题,理解城市发展的区位一般条件,及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从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继续深入理解转变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师活动

展示:

1983年和2019年珠三角城市分布图

问题:

1、珠三角的城市分布特征。

2、概括珠三角的城市数量、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从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能力、概括能力。

2、城市数量、城市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学生要联系“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和深圳案例,就能深刻领会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工业化。

第三步:

明辨是非、畅想未来(15分钟)

教师活动

1、辩论主题:

正方:

“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也可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反方:

“城市病”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走逆城市化的道路。

2、:

西安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谈谈你心中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的。

学生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论据、探讨对策。

2、学生从未来交通、绿色建材、智能家居、“零排放”社区等方面畅想未来城市。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1、对于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辩论过程,能够清晰“城市病”的产生原因,在辩论过程中探讨、理解“城市病”的对策。

通过讨论能让人们对事物了解得更全面。

学生结合具体的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把微观的表象上升为宏观的规律、把具体的分析上升为解题的一般思路,层层铺垫和深入,突出了重点,同时提高了解题技巧。

2、畅想未来城市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学生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下次遇到类似问题,思路就比较开阔,形成发散性思维。

3、开展小组活动让每位学生有机会参与活动、发表见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促使变学会为会学、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发展思辩能力。

第四步:

课堂小结(3分)

教师活动

从知识和方法两个角度对课堂进行简单扼要小结

学生活动

参与活动,整合、完善知识网络

第五步:

课外延伸

教师活动

布置活动题: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何影响?

设计依据

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现实社会,拓宽学习空间,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深化与内化。

六、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课堂重难点和内在逻辑的浓缩,本节课采用结构式板书,注重直观、系统,体现教学重难点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资源问题(土地、矿产短缺)

环境问题(三废和生态破坏)

社会问题(基础设施待完善)

经济问题(产业结构层次低)

共建“泛珠三角”经济区

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寻求最佳城市规模扩张

寻求合理产业结构模式

问题

对策

促进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动

工业化

夯实基础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城市群体系

新人教版必修三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设计已经出炉,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地理同步练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帮助大家巩固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