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976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docx

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15-17课)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

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2.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雅尔塔会议C.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结朿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

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题文)一位学者评论:

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5.新中国成立,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

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

6.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上海B.南京C.广州D.厦门

7.“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C.1972年,中日建交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8.下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

A.1953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

9.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B.挑战两极格局

C.艰难的探索历程D.走向世界舞台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交政策具有灵活性B.经济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实现了国防力量的现代化

11.2001年10月,中国成功地组织了APEC会议,这表明()

A.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B.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中国十分注重展示自己的国际形象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永不改变

12.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军兵种

人民海军

人民空军

战略导弹部队

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

建立时间

1949年4月

1949年11月

1966年7月

2015.12

2015年12月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代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③⑤

13.(题文)002航母是在去年4月26日下的水,这都快一年的时间了,选择在今年4月海试的可能性几乎板上钉钉!

而这两天的002航母再曝出新进展!

这无疑是我国海上国防力量重大的提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只海军是(  )

A.北洋舰队B.南洋水师C.华东军区海军D.东海舰队

14.(题文)下图是1972年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封面标题是:

尼克松的“长征”。

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将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

该图反映了(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国开始迈入国际舞台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5.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lob(吊高球)》的漫画。

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D.美苏泠战,中国孤立

16.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

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17.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图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

A.印度和缅甸接受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B.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开始正常化

C.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8.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9.如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苏联解体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0.20.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

A.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国家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

C.台湾地位未定,不属于任何国家D.支持中国武力收复台湾

二、综合题

21.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

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

(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

(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22.中美两国现如今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二则间的恩恩怨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中美两国关系从对抗走向正常化并历经曲折反复的历程,耐人寻味。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那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中美较劲】

材料一: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外国研究机构康伦公司在《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说:

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1)、历史上美国直接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

材料中中美的较量指的是什么事件?

【中美缓和】

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三图)。

(2)中美关系缓和的标志性事件是?

中美是在何时建立外交关系的?

在此段时期内,新中国还有哪些外交上的成就?

【中美的羁绊】

材料三:

中美关系路途崎岖,经常发生大小矛盾,但美国对台持续的军售,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艰困期

——人民网《环球时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3)结合材料四分析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中美关系的感悟】

(4)通过上述材料,中美之间几十年关系的变化,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伴随着中国核工业和导弹事业的发展而诞生的部队是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大会的圆满成功,也促成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召开。

①③④符合题意。

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2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他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本题正确的选项C。

5.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仔细审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故此题选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的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的上海。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7.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知识,从材料“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主义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指的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与历史上的转折点无关,A项所述发生在美国威信未动摇时,D项不能体现击败了美国,所以答案是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内容。

该图片是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

由题文“中美建交当年”的提示可知是1979年,因为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故答案选:

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界事业的发展

9.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求同存异”反映的是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小球转动大球”指的是中美建交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10.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故正确答案为B。

ACD也是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但都不是最主要原因,故选B。

【点睛】

此题的关键点是“最主要原因”,需要准确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

11.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中国坚持认为APEC是一个经济论坛性质的、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机构。

所以说中国成功地组织了APEC会议,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B。

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机构,不是联合国下设的组织,因此A不合题意。

中国成功组织APEC会议,不能说明中国十分注重展示自己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永不改变,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

“各军兵种建立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各军兵种的建立加强了国防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走科技强军之路,成效显著,军队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成为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选项④⑤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是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其前身为华东军区海军,于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省成立。

1950年,以第12兵团部部分机构为基础组成的海军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此后,海军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到1960年,由海军东海、南海、北海3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构成的海军部队主体已基本建成。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友”字表明两国关系不再是以前的敌对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题干图片展现的是中美关系,中国已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中国开始迈向国际舞台是1955年万隆会议,均与题干无关;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而不是1972年。

故选C。

1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

16.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为新中国打开了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乔冠华开怀大笑”,由此判断这是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的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8.C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参加1955年万隆会议的亚非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因此③项“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是“同”,排除含有③的ABD三项。

C选项正确。

19.A

【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1972年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这主要是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A项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91年苏联解体;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因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第二次建交高峰1972年”是解题的关键,1972年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这主要是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20.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中有关台湾问题的规定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也是中美建交的前提条件。

故选B。

21.

(1)BCAD

(2)A、尼克松访华。

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C、周恩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D、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3)答案一: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答案二:

B、周恩来访问印度,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三:

C、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4)答案一:

国家实力的增强。

答案二:

国际地位的提高。

【解析】 

(1)依据第一幅图片是A《首次访华》,结合课本所学,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B: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相互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图C: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图D: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由此按时间顺序排列为BCAD。

(2)依据画面和第一问结合所学,图A是尼克松访华的场景,可定为尼克松访华;图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的场景,可定为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图C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场景,可定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D是毛泽东与前来访华的田中角荣握手,可定为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3)依据课本所学,图A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B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C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图D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依据前面我的外交成就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取得外交成就,由此得出国家独立是前提,通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由此得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

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2.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美援朝

(2)、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1979年中日建交或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台湾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或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中美关系的变化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核心,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派兵侵略朝鲜。

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因此,历史上美国直接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材料中中美的较量指的是抗美援朝。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日本着国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因此,中美关系缓和的标志性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是在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的;在此段时期内,新中国外交上的成就还有:

中日建交或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艰困期”可知,中美关系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或者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中美关系的变化都是以国家的利益为核心,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变化。

近代史上美国曾之间参与过侵略中国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美国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随着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