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193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docx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

摘要:

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

题刻内容涉及东平国、任城国等郡、国、县等地名二十余处,工匠或验收官人名一百多位,另有数字、尺寸、标记、官职等内容,其研究价值为国内外考古界、艺术界、书法界、历史界所公认。

本文试就有关黄肠石题刻内容,在形制特点、时代特征、历史地理、行政区划、物勒工名、书法艺术等诸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分别讨论。

关键词:

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物勒工名价值

汉任城王墓位于济宁市北郊九女(米)堌堆[1],1992~1995年,发掘出土了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

本文试就黄肠石题刻而论之,以求证于海内外贤达。

汉任城王墓现存封土直径60米,高12米,是萧王庄墓群[2]中封土最大的一座。

墓葬座北向南,由墓道、耳室、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回廊、题凑石墙等部分组成[3]。

墓道残长22.8米,宽2.7—3.8米,其中部东西两侧设对称耳室,室内分别放置车马明器和炊厨器。

墓道北端靠墓门处,设前后封门墙两堵,门扇无存。

墓室南北长15.89米,东西宽15.9米,高8.35米。

墓门后有甬道通前室。

前室为横长方形,放置大量陶器;后室为纵长方形,中置棺床,棺椁已焚,人骨朽乱,出土少量玉器和银缕玉衣片。

回廊围绕前后室一周,题凑石墙在回廊外侧,曲折呈凸字形。

整个墓室外以题凑石墙作墓框,内以砖墙分隔各室,上以3层契形砖券顶,砖券之上再覆以石块,地面以石板和2或3层砖铺底。

墓室顶石边缘紧扣石墙,把整个砖室墓包围在一个偌大的石宫里。

建筑十分考究,结构颇具特色。

汉任城王墓所用石材包括题凑石墙、封顶石、封门墙、各室底边石、棺床边石约4500余块,其中暴露在墓室内可观睹的黄肠石题刻计782石。

据修复石墙顶情况估计,埋压在封土和石墙内的约是可见者的5倍左右。

这么多题刻,在我国已知汉墓出土黄肠石中数量是最多的,实为我国汉墓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

一般而言,在考古工作中,我们可据出土文物组合、器型特征、银缕玉衣片及墓葬形制来推断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同时题刻内容也是推断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的重要材料。

汉任城王墓铭刻地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是东汉建造墓葬时的地名,为墓葬年代的推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题凑石墙墙西有“梁国己氏魏贤”铭刻,据《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己氏县,西汉属梁国,东汉属济阴郡。

然《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载,梁节王畅“建初四年(79)徙为梁王,以陈留之郾、宁陵,济阴之薄.单父、己氏、成武凡六县益梁国。

……永元五年(93)削成武、单父二县。

”显见东汉初故梁己氏先属济阴,再属梁,永元五年(93)仍属梁国。

又据史书载,削二县后,畅曾上疏“乞裁食睢阳、毂孰、虞、蒙、宁陵五县,还余所食四县……不许。

立二十七年(98)薨”。

可知梁国此时共有九县,这恰与《后汉书”郡国志》梁国所载“九城”相吻合,并且“裁食”五县名均在其中。

由此分析,传所载九县,即为志中的九城,二者相对照,传中“还余”四县应是砀山、下邑、鄢、薄。

而己氏县不在的情况应说明,最迟在永元五年(93)后的畅上疏之年,己氏县已不属梁国。

也许因己氏短时属梁,所以《后汉书》把它划入济阴郡中。

该墓铭刻“梁国己氏”,可证墓葬年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建初四年(79),下限应在永元五年(93)至十年(98)畅薨之间的己氏县改属前后,即章帝、和帝时期。

而这个年代正是《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中记载的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的在位时间(84—101年),由此可推断墓主为东汉任城国第一代王——孝王刘尚。

从墓石铭刻地名看,不仅有当地任城国和山阳郡的部分县名,而且还有周围的鲁国、东平国、梁国、沛国,乃至较远的上党郡、常山国的大部分县名。

这么远的地方派工匠或送石,来为死者建墓,工程浩大可想而知,在汉代只有王侯和皇亲勋贵才享有如此的特权和殊荣。

“黄肠题凑”一词,最早载于《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日:

“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日黄肠。

”其后,《后汉书·梁商传》注引《汉书,音义》释为:

“以柏木黄心为棺,黄肠也。

”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为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4]。

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黄肠题凑”墓,分别为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初年赵王张耳墓[5],北京大葆台西汉中期燕广阳顷王墓[6],江苏高邮天山西汉晚期广陵王或王后墓[7],山东定陶王墓[8],这四座墓题凑结构是用柏木层层平铺叠垒,题凑四壁所叠筑的枋木(或条木)完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故称题凑。

黄肠则因用剥去皮的柏木,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任城王墓题凑石墙除拐角处用长方形石块,其余皆用1米见方的石块单道砌垒。

每石大小一致,打制规整,石的四面都用錾道做几何图案,主要有三种规格:

一种是厚度1汉尺(约23厘米),每边约95厘米的方石;一种是厚度1尺(1汉尺约23~25厘米),长95厘米,宽50—60厘米的长方形石;少数是厚九寸(东汉时计量单位小于1尺)。

文字大部分在方石和长方形石的侧面,少数刻在方石或长方形石正面。

每石文字最少l字,多数3~5字,最多11字。

《后汉书·礼仪制下》载:

“大丧,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石墙石块均打制规整,大小基本划一,可见东汉时“题凑”已用方石制作,如西汉“黄肠题凑”之礼制。

结合洛阳邙山出土垒砌地官方石题铭“黄肠掾王条主”“黄肠史袁康主”,为了与木头相区别,近代学者罗振玉在研究之后在其著作《雪堂类稿》甲《笔记汇刊》《石交录·予考知黄肠石》中首先将其定名为“黄肠石”,之后获得学界认同。

在洛阳邙山东汉帝陵中也出土过这种石块,有的铭刻“黄肠石”,其作用应与黄肠木相类似。

邙山岭一带为东汉帝陵区域,黄肠石的出现表明与史书记载的葬制相符,“黄肠题凑”墓在东汉时的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以石材取代木材。

《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载:

刘焉墓(北庄汉墓)在建造过程中“发常山钜鹿郡柏黄肠杂木,三郡不能备,复调余州郡工徒及送致数千人……”显然,当时建墓所需黄肠杂木三郡不备的情况下,遂用砖石材代替,故征发各地工匠送石者数千人。

从任城王墓众多的人名、地名和墓葬建筑规模的情况来看,当时建墓时,也应征发各地工匠送石者,其规模和数量应不少于北庄汉墓。

目前,发现有黄肠石题凑墓葬有河北定县北庄汉墓、江苏徐州土山汉墓等。

北庄汉墓于1959年发掘,墓主人为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出土黄肠石题刻174石及少量墨书文字[9]。

1970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土山汉墓,墓主人为东汉彭城国王,出土黄肠石58石,其中可见(个别刻面因砌于墙内不好统计不计)者26石40条[10]。

任城王墓葬形制结构与定县北庄汉墓、土山汉墓同,是一座以石材为题凑的大型砖室合葬墓[11]。

三墓皆用1米见方的石块垒砌石墙,石材琢制规整,大小长宽厚度基本相同,其作用与上述题凑木类似。

更为重要的是,任城王墓与北庄汉墓二墓题刻内容及诸多地名相同,书法风格也较为相似。

如二者皆有“鲁柏仲”铭刻。

“鲁柏仲”,即任城王墓“鲁石工柏元仲华”题刻的简写。

地名人名如此巧合,说明任城王墓与北庄汉墓相对年代非常接近(图2)。

由以上可以看出,东汉“题凑石墙”是由西汉“黄肠题凑”演变而来的。

“题凑石墙”或“石材题凑”[12]墓大都出现在东汉初年,为西汉“黄肠题凑”葬制演变的产物,它的发现对研究汉代墓葬结构和墓葬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题刻内容涉及东汉时期封国郡县,对研究当时的行政区划和历史地理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举例说明,封顶石中一石侧面刻“山阳高平钟生”六字,该石为青石质,长宽约95厘米,厚23厘米。

《汉书地理志》载:

“山阳郡,故梁。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别为山阳国。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别为郡。

”天汉四年(前97年)以山阳郡为昌邑国。

昭帝元平元年(前74)国除,为山阳郡。

王莽时日巨野。

东汉仍为山阳郡,治所昌邑(今金乡西北)。

高平地望在今微山县两城镇,相传这里有两座城,故称两城。

《后汉书·郡国志三》:

山阳郡辖高平,本注日“侯国”。

故橐,章帝更名。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明帝永平二年(59),以东郡之寿张、须昌,山阳之南平阳、橐、湖陵五县益东平国。

李贤注:

“南平阳,县,故城在兖州邹县也。

橐,县,一名高平,故城在邹县西南。

”《水经注·泗水》:

“……《地理志》山阳之属县也,王莽改日高平。

应劭日章帝改。

按本志日,王莽改名,章帝因之矣。

从上述文献可知,两城镇的方位在邹县(现邹城市)西南,与李贤注相合。

两城镇一带即西汉的橐县,东汉的高平故城。

橐县在西汉初及宣帝时两度封为侯国,王莽时改为高平,东汉章帝时仍“因之”。

明帝永平二年(59),高平由山阳郡划归东平国后又成为侯国。

东汉时何人封于此?

书无详载。

据《后汉书·伏湛传》,伏湛于建武三年(27)封为阳都侯。

六年(30)徙封不其侯(故城在今即墨西南),传爵位至重孙伏晨。

“晨尚高平公主”[13]。

章帝建初七年(82),曾封刘苍五女为县公主,但未提及所在地名。

“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

其尊崇者,加是长公主,仪服同藩王。

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

肃宗(章帝)唯特封东平宪王苍、琅邪孝王京女为县公主。

……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封为列侯皆传国于后。

乡、亭之封,则不传袭。

”李贤注:

“冯定,获嘉公主子,袭封或嘉侯;冯奋,平阳公主子袭封平阳侯。

此其类也。

”[14]。

高平县既益东平国,东平王刘苍之女封为县公主,其中一公主就可能封在高平县。

故《东观汉记》有伏晨尚高平公主的记载。

高平既为县公主,当然可以传爵于子。

所以《郡国志》说高平为侯国。

如上述推论正确的话,任城王刘尚与高平公主应为姐弟关系,其封王时间(公元84年)比高平公主就封时间晚两年。

按刘尚封王时间,平阳公主派工匠钟生为其建墓的话,距高平由山阳郡划归东平国的时间(公元59年)相差25年左右。

工匠钟生仍按高平归属山阳郡时,把自己的姓名籍贯题刻在石材上,于是有“山阳高平钟生”题刻。

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反映了汉代的“物勒工名”制度,题刻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工匠任务的完成情况,墓主对产品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同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惩罚。

目前所见有关“物勒工名”制度记载的最早文献,是《礼记·月令》曰:

“(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说明了“物勒工名”目的就是为了“以考其诚”。

郑玄注日:

“勒,刻也。

刻工姓名于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

”“物勒工名”制度在秦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益成熟,而题铭也扩展到工官、生产机构以及制作地等内容。

汉承秦制,汉代使“物勒工名”制度达到成熟并走向全盛与繁荣。

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官营机构制作的器物,内容一般包括制作日期、生产机构、官员名、工匠名、数量、编号等。

汉任城王墓“物勒工名”有五种形式;-是地名、官职、工匠名,如“邹祭尊石治章”“邹祭尊石治”“邹祭石治”、薛颜别、金乡陈能等,这种形式组合占题刻总数中的绝大部分;二是地名和产品生产机构,如金乡匠斋等;三是生产产品工匠籍贯,如“章”(东平国章县)、“无盐”(东平国无盐县)、“须昌”(东平国须昌县)等;四是生产产品工匠名,如“马初”“李季”“田文”“伊熹”“陈能”“元于昌”等,统计有57位工匠,其中能够明确其籍贯地有47位;五是数字编号和尺寸,如“十八”“尺”“尺一”“九寸”等。

从上述分类看,大部分黄肠石刻有石工匠的姓名或验收官的姓名。

“邹祭尊石治章”的“治”同“制作”,为人名后动词。

光武帝建武三十二年(56)封禅泰山,“马第伯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观祭山坛及故明堂宫郎官等郊肆处。

入其幕府,观治石。

”[15]可知汉代加工制作专用石材谓治石。

“祭尊”为官职,东汉诸侯王有同皇室一样专事营造的官府,管理工匠生产,“祭尊”同“祭酒”,以酒祭祀或祭奠,即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仪礼·乡射礼》:

“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

执爵兴,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