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908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docx

我国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一、中美贸易战-实则高端制造业之战………………………….………………..4

(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背后的原因……………………………………….5

(二)中美贸易现状…………………………………………………………………...7

(三)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此战为贸易战…………………………….9

二、美日韩台湾半导体发展模式及其形成原因……………………………10

(一)美日韩台的半导体发展模式…………………………………………10

(二)日韩台半导体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10

三、中国半导体未来的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模式………………………….14

(一)中国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14

(二)美国是否限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20

(三)结论…………………………………………………………………………………28

四、投资建议……………………………………………………………………………….28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

亿人民币)………………………………………7

图表2中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8

图表3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多数年份高于进口…………………………..8

图表41989年半导体芯片市场份额………………………………………………11

图表5日本DRAM市场份额变化…………………………………………………..13

图表6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迅速增长…………………………………………………15

图表7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的份额快速提升……………………..15

图表8截止2017年底,国际半导体公司在中国的布局……………………16

图表9FabEquipmentSpending(FrontEnd)………………………………………17

图表10NumberofVolumeFabsStartingConstruction(Allprobabilities,includingdiscrete)………………………………………………………………………………17

图表11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四大区域…………………………………18

图表122015年中国半导体四大产业区域产值与占比(总产值:

3610亿人民币)(单位:

亿人民币)………………………………………………………………18

图表13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政策重点……………………………………………19

图14我国及亚太地区航空营业额(单位:

百万人民币)……………..20

图15我国及亚太地区航空营业额折线图(单位:

百万人民币)………21

图16亚太地区的重要性继续增长……………………………………………………21

图17中国国内航空交通将成为世界第一………………………………………22

图18我国高铁营业收入(单位:

亿人民币)………………………………………22

图19我国高铁市场份额(单位:

亿人民币)……………………………………..23

图202016-2017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市占率与成长率(单位:

百万美元)……………………………………………………………………………………………………..24

图表21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市场规模及增长率…………………………….25

图表22全球主要市场半导体设备规模…………………………………………...25

图表23全球主要半导体设备市场……………………………………………………26

图表24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26

 

一、中美贸易战-实则高端制造业之战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了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

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贸易争端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

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

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

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

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

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

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在此次贸易战中,对中国股市影响很大。

2018年3月23日,A股两市遭到重创,三大股指暴跌均超3%,逾3000只股下跌。

下午开盘,股指延续跌势。

而贸易战又不仅仅是对中国股市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未来的“制造业2025”也产生重要影响。

因为在此次贸易战中,醉我那个之意不在酒,而实则是高端制造业之战。

在谈论此次中美贸易战时,我们就得首先来看看美国在高端制造方面的情况。

(一)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背后的原因

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霸主,其背后有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石油美元体系也即美元实则为世界货币以及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而石油美元背后的支撑是美国的在全世界的军事霸主地位。

美国军事霸主的地位正是得益于其国内高端制造业的高度发达与成熟。

因为,一国的军事力量是一国高端制造业的综合体现。

首先,我们要看一看石油美元体系。

石油美元体系

石油是一种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珍贵能源资源,他是一个国家在生存和发展中都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它的价值已经被全世界人认可,它是与经济直接挂钩的产物。

从1972年至1974年,美国政府与沙特政府达成一系列“不可动摇的协议”。

这一系列协议造就了石油美元体系。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石油交易又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而原油是全球最多被交易以及最具战略价值的大宗商品。

使用美元对原油交易进行结算是外国政府持有大量美元储备不可抗拒的原因。

从而美国将拥有不使用外汇就可以购买进口商品的特权,包括石油。

从而美元便成为实际上的“世界货币”。

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欧洲复兴、中国崛起也使得这个“美元体系”不再那么的牢固,现在越来越多的自贸区的建立就是一个多边国家试图打破世界美元格局的举动。

前段时间人民币在中东部分地区可以直接交易。

不需要再经过美元。

这一次中东石油美元霸主地位被人民币打破。

从而对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前述的石油美元体系,其背后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便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例如:

美国对于伊拉克发起的战争。

正是当年伊拉克对石油美元提出反对,提议不再以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从而引起了美国的警觉,成为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主因。

而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自于本国先进成熟的高端制造业。

那么,何为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为制造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等特点。

可分为芯片与半导体、电池及通信技术三类。

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美国成为了世界霸主。

由此,我们可见一个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发展是何其重要。

反观中国,中国现阶段高端制造业还不成熟,尤其在半导体行业,其上游仍是短板,并且半导体的设计及制造仍未完全掌握。

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体量越来越大,现经济体量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在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国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捍卫当今来之不易的局面。

因此,发展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势在必行。

 

图表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

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美贸易现状

中国与美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根据中方统计,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5837亿美元,增长231倍。

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4.2%。

美国为中国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8年至2017年,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6%以上。

中美产业互补性强,美国已经成为中国许多产品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对美国出口中,电机电器和音响设备、机械器具及零件、家具及零件、玩具游戏用品及零件、鞋靴是主要的产品类别。

中国对美国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加工贸易。

在这一贸易模式下,中国企业处于加工组装等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美国企业则掌握了产品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运储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从中获得绝大部分利润。

中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依赖明显。

中美贸易发展不平衡,中国始终是贸易顺差国,且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美贸易差额从2001年的280.80亿美元到2017年的2758.12亿美元,CAGR达到15.3%。

中国产品由于性价比优势深受美国消费者青睐,美国对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依赖较为严重。

图表2中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3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多数年份高于进口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一方面,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卖给中国的全部都是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飞机等高端制造业等,这两类正是我们需要的并且发展的,一旦中国高端制造业成长起来,会是我国的军事力量得到很大提升,而这会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这对美国而言存在很大的政治风险。

另一方面,一旦未来中国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发展起来,美国可以卖给中国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使其商业利益受到很大挑战。

(三)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此战为贸易战

基于上述分析,虽然美国可以对中国出口高端制造业的材料、设备、技术,由此可以换来一定的商业利益,但是在商业利益及政治风险的博弈中,政治风险对美国来讲更为重要,同时商业利益也会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崛起而下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

国与国之间既有经济方面的战争也有武力战争,对于大国之间而言,武力战争只会使两国两败俱伤,这是最为不理智的举动,因此贸易战就成为了美国的选择。

在此次贸易战中,美国制裁的1333种产品中,有超过70%,共计927种产品是与中国的“制造业2025”相关,美国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包装在贸易战外表下的科技战,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确保美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可以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本国的高端制造业,并以此来试图削减中国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威胁。

 

二、美日韩台湾半导体发展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中国发展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那么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应该走怎样的发展模式?

中国是否可以借鉴日本韩国台湾的半导体发展模式呢?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的发展模式以及形成这种发展模式的内在原因两方面来分析。

(一)美国半导体发展模式以及日韩台的半导体发展模式

美国的半导体发展模式是全产业链模式,即美国半导体发展不仅包括上游产业材料和设备,还包括中游产业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设备、材料和生产三部分齐头并进。

对于日本韩国台湾的半导体发展模式,均为先向美国买设备,然后发展半导体的生产(此为核心)。

(二)日韩台半导体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日本韩国台湾的半导体发展模式能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对于半导体的需求市场足够大;

二是,美国是否愿意对其卖材料和设备,这是基于美国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与所承担的政治风险两方面因素所考虑的。

(1)需求大:

a)日本

对于日本而言,日本半导体业的崛起以存储器为切入口,主要是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

上世纪80年代,受益于日本汽车产业和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的快速发展,DRAM需求剧增。

而日本当时在DRAM方面已经取得了技术领先,日本企业此时凭借其大规模生产技术,取得了成本和可靠性的优势,并通过低价促销的竞争战略,快速渗透美国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取代美国成为DRAM主要供应国,生产不断增大。

如图表2所示,由于DRAM需求增多,日本半导体生产不断增多,发展越来越快,世界市场快速洗牌,到1989年日本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53%,美国仅37%,欧洲占12%,韩国1%,其他地区1%。

图表41989年半导体芯片市场份额

b)韩国

消费电子时代,“高性价比”取代“高可靠性”成为半导体产品核心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末,PC需求开始爆发,韩国半导体发展迎来春天。

随后 PC 的普及,面向个人计算机的DRAM和面向大型机的DRAM寿命不同,韩国企业积极调整产品方向,积极应对,抢占了先机,生产进一步一步扩大,半导体行业发展迅猛。

1999 年开始,新一轮需求周期(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需求)使半导体的景气复苏,保证了韩国半导体产业持续前进的步伐。

C)台湾

台湾只做代工,改变了产业游戏规则,创立了一个新的产业,形成不与客户竞争的原则。

日本半导体产业消费半导体似乎大势已去;韩国半导体目前最大的业务还是在存储领域,除了三星电子、SK海力士、LG,能叫出名的半导体企业已寥寥无几;

而起步最晚的台湾,除了存储器与面板处于中端水平,其他产业都盘踞在中高端市场中,并且诸多市场都是通过自己的代工模式开拓出来的全新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生产增多,进一步促进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2)美国是否愿意卖材料和设备——经济利益与政治风险的考量

美国是否愿意卖材料和设备给日韩台,主要是经济利益与政治风险的博弈。

由于日韩台半导体发展不会给美国带来政治上的威胁(政治威胁小),但会带给美国很大的商业经济利益,因此美国愿意卖材料和设备给日韩台。

以日本为例

如图表三所示,1975、1976年在美国压力下被迫开放其国内计算机和半导体市场。

这个时候,对美国而言,将材料和设备卖给日本,商业利益很大,且政治威胁很小,所以美国的半导体技术、材料和设备完全开放的卖给日本,这促使日本半导体技术开始发展,市场份额逐渐增大。

而在1986年,由于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超过美国,此时带给美国的商业利益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日本的半导体发展很迅速,技术先进,对于美国的政治威胁很大,因此美国限制对于日本的半导体行业材料和设备的出口,如美日半导体谈判开始,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

最后,日本半导体产业开始衰落。

图表5日本DRAM市场份额变化

总结:

通过对日本、韩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要走日本、韩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中国市场是否对进口美国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也即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是否足够大。

二是,美国是否愿意向中国出售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即美国是否会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我们会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分析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进而判断日韩台的半导体发展模式是否适合中国。

三、中国半导体未来的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模式

(一)中国市场对于半导体的需求

尽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凭借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生产群体,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

2000年-201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增速领跑全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1.4%,其中全球半导体年均增速是3.6%,美国将近5%,欧洲和日本都较低。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已具备成为半导体强国的实力,现在正是布局这轮产业黄金发展时期的时机。

就市场份额而言,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统计,2016年中国半导体消费额1075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2%,已经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图表6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迅速增长

图表7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的份额快速提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又有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世界优秀的半导体企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中国来,如图表8所示。

 

图表8截止2017年底,国际半导体公司在中国的布局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有着产业布局,抢占着市场份额。

但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产能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全球半导体企业还在大幅加码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另外,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增加5%,连续第四年呈现大幅成长。

除非原有计划大幅变更,中国大陆将是2018、2019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成长的主要推手。

 

图表9FabEquipmentSpending(FrontEnd)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有26座晶圆厂动工刷新纪录,今明两年设备将陆续开始装机。

在中国大陆所有晶圆厂设备投资仍以外资为主。

不过2019年本土企业可望提高晶圆厂投资,占中国大陆所有相关支出的比重也将从2017年的33%,增至2019年的45%。

图表10NumberofVolumeFabsStartingConstruction(Allprobabilities,includingdiscrete)

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四个主要产业群。

根据拓扑研究所的报告,中国现在已经建设了四大半导体产业群,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圈及中西部地区。

图表11当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四大区域

 

图表122015年中国半导体四大产业区域产值与占比(总产值:

3610亿人民币)(单位:

亿人民币)

另外,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是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来确保本国能够快速高效的发展半导体产业。

图表13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政策重点

对应半导体产业链

政策目标

政策支持

最终目标

2020年

2025年

1.坚强监督,严惩市场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2.运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IC制造重大专项建设

3.由直接补贴改为入股投资

4.深化科技专项,包括基金与专项支持

5.政府采购支持

6.针对研发费用,推动增值税优惠

7.加强海外并购

由大陆制造变成大陆创造

四基

核心基础零部件

IC设计

自制率40%

自制率80%

先进制造工艺

IC制造

支持产能扩充

关键基础材料

半导体材料与设备

提高设备与材料的供货能力

产业基础技术

IP与设计工具

不断丰富设计工具

在终端市场打造大陆国际品牌

资料来源: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白皮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半导体需求市场是十分大的,在需求的倒逼下,会促使本国发展半导体上游产业,同时再加上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植,可以预见中国半导体产业前途是十分光明的。

(二)美国是否限制中国的半导体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需要看看美国是否会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而这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是,中国市场是否对进口美国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有足够大的市场需求,也即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是否足够大。

二是,美国是否愿意向中国出售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也即美国是否会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在分析美国是否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之前,我们先来分析我国的飞机、高铁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在中国发展制造飞机、高铁时,美国在权衡商业利益和政治风险后,并未限制中国制造飞机和高铁。

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商业利益足够大,而政治风险不是很大。

下面的图表是关于我国的飞机市场营业额及未来展望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航空业的商业利益是十分巨大的,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冒一定政治风险下,允许我国发展航空制造业,来分享中国这块巨大的蛋糕。

图14我国及亚太地区航空营业额(单位:

百万人民币)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Boeing

4,888.000

3,109.000

4,779.000

6,086.000

10,555.000

11,029.000

12,556.000

10,312.000

11,911.000

Airbus

8,618.000

11,335.000

14,303.000

18,344.000

19,252.000

19,379.000

18,755.000

21,266.000

24,816.000

 

图15我国及亚太地区航空营业额折线图(单位:

百万人民币)

图16亚太地区的重要性继续增长

 

图17中国国内航空交通将成为世界第一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中国高铁的发展。

下面的图表是关于我国高铁市场营业额及未来展望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铁的商业利益是十分巨大的,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冒一定政治风险下,允许我国发展高铁制造业,来分享中国这块巨大的蛋糕。

图18我国高铁营业收入(单位:

亿人民币)

图19我国高铁市场份额(单位:

亿人民币)

通过上文分析,中国在发展航空、高铁等高端制造业时,在基于商业利益和政治风险的博弈下,美国最终并没有限制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

那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又是何种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美国是否限制中国的半导体的发展。

首先分析美国半导体的商业利益

 

图202016-2017年半导体材料市场市占率与成长率(单位:

百万美元)

Region

2016

2017

%change

Taiwan

9.20

10.29

12%

China

6.80

7.62

12%

SouthKorea

6.77

7.51

11%

Japan

6.76

7.05

4%

RestofWorld

5.39

5.39

8%

NorthAmerica

4.87

5.29

9%

Eurpe

3.03

3.36

11%

Total

42.82

46.93

10%

资料来源:

SEMI(4/2018)

 

图表21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2全球主要市场半导体设备规模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3全球主要半导体设备市场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4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分析以上图表,我们可以得到,2017年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仅为82.3亿美元,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才仅为762万美元,美国在中国的半导体商业利益不大。

再来分析美国面临的政治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不断加深,美国“去工业化”趋势明显。

制造业的萎缩,导致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从1980年的190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5660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GDP萎缩2.6%,失业率高达9.3%,使得美国社会各界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主张发展制造业。

由此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围绕重振制造业的措施。

同时,中国一旦掌握了半导体的上游产业及设计制造过程,会严重挑战美国半导体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而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又是一国军事力量强大的支撑,这会使得美国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来自中国的威胁。

在商业利益和政治风险博弈下,由于美国在中国的半导体市场的商业利益很小,而美国出口给中国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却面临着很大的政治风险,这就使得政治风险占据上风,美国会选择限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因此美国会选择现在这个时机,通过和中国打贸易战来限制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美国限制中国发展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