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工具.docx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工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工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工具
第二章差不多概念与工具
本章是高级微观经济学与初、中级之间的衔接点,介绍四个差不多概念(经济人、市场、商品、价格)及相应的分析工具,为以后的讨论做一些基础性预备。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学对那个主体有着具体的含义,称其为经济人。
经济活动离不开市场,市场也离不开经济活动,市场实质上是指经济活动的发生。
商品是经济主体进行交易的对象,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空间上的价值函数来表达,价值函数是本书讨论的中心问题。
那个地点没有提出货币理论,商品的价值概念是抽象的,仅用一个实数来表达。
第一节经济人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只是用现代观点来看,它更象是一门行为科学。
更恰当地讲,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微观经济学确实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因此,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不止经济学一种。
只是,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科学,经济学假定了经济人差不多上具有理性的。
正是理性人假设,才使得经济学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加以研究,并把数学工具用得得心应手。
一、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经济学中所讲的人是经济人(agent),是发生经济活动的社会差不多单位。
他能够是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团或者一个组织,具有独立的决策机构或中心,那个机构或中心决定和指挥着它的一切经济活动。
因此,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经济人概念的关键,在于经济人能够独立决策。
例如一个企业是一个经济人,企业具有领导核心机构(如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那个机构决定和指挥着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
企业雇用的工人不是企业经济人,因为他决定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但工人是劳动活动的主体,他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向企业提供劳动,因而工人作为劳动者一方是劳动经济人。
人们的经济行为既有职业性的一面,又有私人性的一面。
大多数情况下,职业性的经济行为发生在企业、厂商、或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私人性的经济行为则出现在家庭事务以及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商品消费活动之中。
区分这两类不同经济行为和它们发生的组织或机构,关于建立理论是有用的和便利的。
我们把发生职业性经济行为的经济人,叫做生产经济人或生产者或企业或厂商。
生产者从事的经济活动称为生产活动。
把发生私人性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叫做消费经济人或消费者。
消费者从事的经济活动称为消费活动。
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是完全有区不的,但生产者与消费者却不能完全区不开来。
一个经济人可能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一个消费者。
例如一个工厂是一个生产者,它要进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消费者,它有对生产要素如机器、原材料及人力劳动等的需求。
每个劳动者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不但要从事生产活动,也同时要从事消费活动。
搞清晰经济人的两面性,关于理解以后要建立的理论是有好处的。
二、经济人是理性人
经济学假定人是具有理性的,即经济人是理性人。
疯子、傻
子不能算作是经济人,因为这种人没有理性。
所谓理性人,关于消费者来讲是指,消费者具有一个专门好定义的偏好或效用函数,消费者在面临一定约束条件下能够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关于生产者来讲,在面临一定约束的情况下能够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总之,理性人总是在条件同意的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理性的人与自私自利的人有所不同。
理性人可能是利己主义者,也可能是利他主义者。
理性人具有利己的一面,因为他具有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安乐。
但同时也具有利他的一面,会为他人考虑,服从社会与客观环境的条件约束,遵纪守法,不以侵害他人利益来肥自己为追求目标。
理性人总是会以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使用现有资源和要素,安排他的活动,以实现他的利益目标。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理性人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合作,以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
当需要相互合作,而合作中又存在着相互冲突或矛盾时,理性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价格制度,或者讲市场机制,确实是为了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和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冲突,人类发明的一种最重要的制度。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确实是以价格制度为研究对象,故又称为价格理论,它有两个差不多假定:
一是假定市场是竞争性的,也即市场有大量的交易双方;一是假定每个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差不多上完全的。
这就刻画了一种理想的价格制度一一任何个人都无法对市场价格施加阻碍,每个市场参与者只能听从价格的呼唤,依据价格行事。
我们称这种价格制度为“背对背”的交易制度。
什么缘故讲这种价格制度是实现合作的潜在利益和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冲突的重要制度呢?
经济学家对此作了深刻的研究。
首先,这种价格制度下经济所达到的结果能够让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其次,这种价格制度下的交易结果等同于“面对面”的交易结果。
实际上,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会叫价拍卖,讨价还价,即交易是“面对面”地进行。
然而在竞争性市场上,由于市场参与者数不胜数,任何个人交易量都只是整个市场交易量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因而最终形成的那种对每个参与者都有利的交易结果实际上等同于依据价格行事的“背对背"交易结果(这确实是经济核心等价定理所表述的事实)。
最后,合作中的矛盾冲突通过帕累托改良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实现了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基于这么三个方面的缘故,价格制度是达到合作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
然而,现实中的市场符合不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的差不多假定,即现实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如此的市场中,理性人之间的行为相互阻碍,相互作用。
理性人在决策时要考虑其他人的反应,因此理性人的行动实际上是一种博弈。
另外,理性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
这种不完全的信息,使得价格制度往往不是实现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最有效途径,政府对经济活动予以调控可能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合作和解决合作中的矛盾冲突问题。
第二节市场结构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心脏。
现代经济社会里,消费者成千上万,其需要也千差万不。
尽管没有人具体统计过所有的需要,也没有人具体指导各种商品该生产多少,该向何处供应,但供需一般不致造成专门大混乱。
促使现代经济多少有秩序地运转的机制确实是市场。
一、市场概念
市场一词对我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要同市场打交道。
买菜要去蔬菜市场,买衣服要进百货商场等等。
那么,究竟什么是市场呢?
或许有人会讲,市场确实是商品买卖的地点。
不错,买卖商品的地点确实是市场,如买肉的地点是肉市场,买粮食的地点是粮食市场。
然而,进一步认真观看就会发觉,商品的买卖活动不见得要在某个固定或特定地点或场所进行,它能够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点。
比方讲,同样的布匹能够在许多不同的百货商店进行销售。
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与通讯设备,使得交易活动能够更便利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如通过电话、电视、广播、报纸、英特网等来做广告宣传或交易联系等。
由此可见,交易活动的场所并不是市场的特征。
然而,任何市场都离不开买者、卖者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易活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市场都无法形成。
三者并存才能使交易活动得以进行,从而才能形成市场。
因此,买卖双方及其交易才是构成市场的差不多要素。
经济学最关怀的是交易活动如何阻碍和决定商品的价格。
按照那个意义,可对“市场”作出如此的定义:
市场是阻碍商品价格的所有买者和卖者,这些买卖双方频繁的交换活动,使相同商品的价格趋于一致。
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讲:
“一个市场是一个区域,在那儿买者和卖者彼此相互交往特不紧密,市场的价格在全区域内趋于一致。
”
二、市场分类
(一)按外围分
从市场的外围上看,每个市场都有一定的买卖双方组成范围。
那个范围越大,相应的市场也就越大。
一般来讲,按照市场的组成范围,可把市场分为地点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地点市场是仅由某一个地点的买者和卖者的交易活动所决定的市场;国内市场是指由一国的买者和卖者共同决定的市场;国际市场是指由多个国家的买者和卖者构成的市场。
按照市场参与者的人数多少,还可把市场分为有限市场与无限市场。
有限市场是指买者和卖者的总个数是有限的。
无限市场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市场,表示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无限多,就仿佛流体中的分子一样,多得数不清。
(二)按内部结构分
按照市场的内部组织结构,可把市场分为完全市场与不完全市场。
完全市场是由经济人组成的有组织的市场,同种商品最终能按同一价格进行销售。
完全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完全的信息,另一是完全依据价格行事。
所谓完全的信息,是指买卖双方完全了解市场现在和以后的情况,信息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即可得到。
因此,完全市场中没有不确定性问题,一切差不多上事先可知的,至少客观概率存在。
信息的畅通,使得买卖双方对市场上的任何变化都了如指掌。
第二个条件是讲买卖双方听从价格呼唤,完全依据价格行事。
某个销售者抬高物价,他就会失去顾客;反之,降价则会招引顾客。
为了获利,卖者必定希望高价售出他的商品,而买者必定希望低价买进他所需的商品。
在这种频繁的买卖交易过程中,价格在不同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差不便会趋于消逝。
不是完全的市场,就称为不完全市场。
严格地讲,实际中的市场都不具备完全市场的条件。
但完全市场是现实市场的进展方向。
(三)按竞争程度分
按市场的竞争程度分,可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如此的市场,在那儿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当中任何个不人都不具有阻碍和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力量,而只能是市场价格的同意者;他们都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和商品知识;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之间是完全同质的,不存在差不;每个买者和卖者差不多上自由地参与或退出市场经济活动。
不具备完全竞争性的市场,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又按竞争的不完全程度分为三种:
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能够概述如下。
1.有大量的买者与卖者
大量的买者,其含义是讲,每个个不买者的商品需求量,相关于市场上的总需求量来讲,差不多上微不足道的,从而任何个不买者都不具有买者垄断的力量,他的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并不能阻碍市场的总需求;大量的卖者是指,任何一个卖者的商品供给量,都只是市场上总供给量的微小一部分,微不足道,其变化阻碍不了市场的总供给。
2.商品的同一性
同一数量的同种商品之间完全同质,不存在差异。
这就保证了任何数量的任何商品,不论谁来购买或销售,差不多上完全一样的,没有差不。
商品的同一性,是对大量买者与卖者的补充。
二者一起共同讲明个不买者与卖者的需求与供给,都只是市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3.自由进入或退出
卖者有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行业的自由。
所谓一个行业,是指由生产同一产品的所有卖者(也叫做企业)所构成的社会部门。
进入一个行业假如有障碍,则该行业中卖者数目可能少到每家卖者都具有阻碍市场价格的能力。
退出一个行业,意味着进入另一个行业。
总之,自由进入或退出,进一步补充讲明了买卖双方的大量存在。
4.生产要素的完全流淌性
任何一种生产要素,都能够自由地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之中,即生产要素能够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企业。
例如,工人能够自由调换工作,原料不受垄断操纵等。
5.完全的信息与知识
买卖双方完全了解市场行情,市场信息畅通,得到信息不需付出代价。
如此,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变化都特不熟悉,假如有人抬高或降低物价,市场上每个人都会立即明白这一变化,人人都见机行事。
6.价格既定
由于大量买者与卖者的存在,某个卖者抬价,顾客就会去不的卖者那儿购买所需的商品;同样,他降低商品的售价,尽管可招来顾客,但因他的供给量微不足道,结果并不能因他的商品已售完而使市场上的总需求受到阻碍。
关于买者方面,个不买者抬高买价,招来卖者向他出售商品,但他的需求阻碍不了市场总需求与总求供给,结果也就对市场价格产生不了阻碍;他压低物价,卖者就不向他出售商品。
如此以来,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任何买者与卖者都只能是价格的同意者,只能依照价格行事,而无法对市场价格施加任何能够看得见的阻碍。
完全竞争市场的上述六个特点,又可概括为如下三个差不多特征:
第一个特征——市场上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买者与卖者都—致。
第二个特征——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依靠于个人的决策。
第三个特征——市场上每个买者与卖者都能感到,按照市场价格他能够买进或卖出自己所需或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关于第三个特征,能够作如此的解释:
由于每个买者的需求相关于市场需求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会感受到自己想买多少,市场上就能有多少。
同样,关于个不卖者来讲,他的供给只是市场供给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因而也会感到自己想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