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496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docx

高效课堂导学案的设计

一、对导学案的再认识

曾几何时,与在座的各位一样我们都沦陷于从备课到“写教案”到“抄教案”到“补教案”,这样一个怪圈,这正像我们搞应试教育留下的沉疴一样,由教育到教学到教书到成绩到考试再到分数,这种恍如世界末日的信号,总让人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同时也让人心里多了几分罪责。

曾几何时,教案已经成了考量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标尺。

我们拿着“这张旧船票”,一遍遍“重复过去的故事”,如何让让学生搭载新的航船登上成功的彼岸?

所幸的是,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明天,解放了教师,还课堂给学生,让师生共同成长。

导学案作为高校课堂重要工具和必然产物,它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

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于一体的,它是高效课堂理念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是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

同以往的教案相比,导学案突出以下几方面:

1.导学案在设计的主体和使用的对象上有侧重。

从设计主体上讲主要是教师,而且以集体备课的形式产生。

使用上主要为学生服务。

其中有些环节设计需学生参与其中,比如自主预习模块,学生可就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或质疑添加进去。

在课堂小结反思模块,学生就课堂学习收获与反思记录下来,在这些模块的设计上学生就成了设计的主体。

同样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情,及时记录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总结教学反思,在这些环节上教师则成了导学案的使用对象。

2.导学案的设计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导学案不再是一个单独由教师主宰的封闭的、单一的、单向的、静态的设计,不再是教师使用的专利。

导学案的设计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

比如让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或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或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导一个课本剧来再现文本故事情节。

这也正体现了教学的本质:

交流、互动。

3.导学案设计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就过程性而言,导学案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教学过程性系统性的设计。

大家都知道,单就课堂操作技术层面讲,高效课堂有六项关键性的教学技术支撑:

导学案是路线图;小组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方法;学情调查是起点;自学、展示、反馈是手段;达标测评是关键。

这六项技术中我们不难看出导学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导学案设计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我们知道传统教案作为教师独自占有的备课资料,具有传授的强制性、统一性、单一性。

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很难达到因材施教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了。

而导学案设计则不同,他首先是站在学生如何有效学习的角度设计的,同时注重学生差异,比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具体体现在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问题训练、分层设计达标测试、分层设计综合评价等等。

分层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体现导学案因才导学的目标。

5.导学案被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

虽然任何比喻都不能准确的概括一样东西的真正内涵,但从某个侧面我们可以形象的理解导学案的作用,它最起码要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讲):

我要走向哪里?

(学习目标);我如何到达那里?

(学习材料、媒体和学习策略);我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评价与修正)。

为此,我们教师要立足于“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的原则来设计导学案。

而导学案的设计标准要力求最大限度的达到在学生借助教材、自主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下,通过自学、展示、反馈达成目标,生成能力,培养情感。

二、导学案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以生为本就是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就是意味着要放权,就是要充分信任学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允许他们出问题,容忍他们出问题,让他们在大胆实践、探索中,在解决问题中成长、成熟。

相信学生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更要相信学生的责任心。

为了使每位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很自觉、负责的完成导学案的课前预习任务,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分层设计题目,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

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准备的自助餐式的练习,让尖子生吃好,让潜能生吃饱。

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每位学生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潜能生只要能解决好相应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比尖子生更高的评价,并计入学习小组评价。

同时对不会的问题,小组其他成员还乐于帮助他解决,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合作互助的班组文化氛围。

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实施以后,有些家长告诉我们,自己孩子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自觉性大大提高了,开始爱学习了。

解放学生: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09年在《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专文论述那样,“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了思考的时间,留下了动手的时间”。

有句话说得好:

“教是为了不教”。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最大限度的强调学生的学,最大限度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因此题目的设计要创新、灵活,要有开放性,咱们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鼓励个性的见解,引发学生质疑,激起思维的碰撞,张扬生命的活力。

依靠学生:

就像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学习任何东西都要经过自己的内化。

教师所有的教都是依靠学生的学来体现的,教师只有依靠学生,学生学习的情感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潜能才能得到正真的开发,个体才能得到正真的发展,而依靠学生就是以学为本。

依靠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比如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研究分析学生的认知起点、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从而才有可能设计出学生有效学习乃至高效学习的导学案来。

发展学生: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就是要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发展学生要坚持全体、全面、个性、自由“八字”方针,即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学生。

其实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始终贯穿着“全体、全面、个性、自由”的发展性设计理念,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分层设计的原则,比如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问题、分层进行达标训练,在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层次化、情境化”。

以学为本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以学定教:

高效课堂下以学定教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不是目的,学才是目的。

咱们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恰当的确立学习目标,合理选择学习策略与方法,灵活地调节学习的内容与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因此,教师设计导学案要统筹考虑学生的“六学”问题和教师的“四教”问题。

所谓“六学”指在哪里学(空间)、学多久(时间)、为什么学(学情调查)、学什么(目标与内容)、如何学(学习策略)、学得怎样(评价);所谓“四教”即:

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样。

而“四教”要依“六学”而定,以学的方式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定教的内容。

以教导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因此教师的导在于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之分。

善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精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导学案的设计正是因循了这种理念,融汇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生命性的基本元素。

以评促学:

高效课堂评价就其内涵而言有“四个维度”即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功能。

就评价的取向来看体现了“五个转变”:

由量性评价转变为质性统整,有甄别优劣转变为引领发展,由个体评价转变为个体与合作组评价的统一,由评价的单一枯燥的认知训练转变为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由评价结论不求过程转变为评价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而评价就其功能而言具有积极导向、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多元互动、记录成长等六大功能。

评价在导学案设计里处处渗透着这些元素。

比如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学习目标是分层设计的如一道数学题有五种解题方案,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描述“至少写出三种解题方案”。

又如“读通、读顺课文,并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争取能够背诵”。

这些目标都体现了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和评价的层次性、多元性特点。

在导学案的环节设计里有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课堂收获、学习反思等环节,这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反馈调节、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的功能。

自学为主: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真正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不是那种“假合作”“假探究”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探究来完成,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就必须立足于指导学法,指导学生更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本着“学生主体,教师指导,问题主线,创新主旨”的基本教学原则出发,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导学案设计具体要体现:

导学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导学性原则,既做到导学目标化、目标具体化。

探究性原则,既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

层次性原则,既做到探究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三)设计要求:

下面想从六个方面探讨一下导学案设计,当然学段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科性质不同、学校教学条件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要求上都会有所不同,这里谈的这六点也是咱们互相探讨,交流参考。

研读课标作指南

课标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明确规定了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等,同时提供了典型案例,这些为导学案设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是我们教师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参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终极目标”。

这就说明教材既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更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在内容的选材上不能“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

所以咱们提倡教师和学生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

2.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比如初中数学“代数式”,课标主张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科书以这样的方式呈现:

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代数式,再列举一些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代数式本质特征,叙述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3.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

课标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学段目标,咱们教师应该依据课标并对照教科书,从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整体考虑每节课。

4.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

比如作文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样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就会摈弃格式等统一标准的桎梏,从而少了程式多了创意,少了空话套话多了生气灵气。

学生便能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写出有创意的好文章。

5.课标提供了大量案例,可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课标在设计时不仅提供了大量案例,而且给出了比较细致的案例描述,认真解读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及目标,其中许多案例可以直接或经过“二次加工”用到课堂中来。

比如历史课标“收集过去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邮票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些案例我们教师就可以直接或稍加整理使用。

用好教材促发展

1.确立课程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咱们教师备教材、分析教材、钻研教材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要明确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构建者和开发者。

2.树立新的教材观。

咱们教师要由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由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

教材不再是供传授的经典,不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和工具,是师生间对话的一种媒介。

学情调查是起点

学情调查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高效课堂教学定位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学习者的现有状况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

所以在导学案设计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学情调查,学情调查是教师设计导学案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内容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1.日常性的学情调查主要包括: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情感基础、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

在认知发展水平上,不同学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都已具备,这就要求咱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问题设计要有梯度,要有综合性。

在调查学生基础知识时,若是刚学习新的科目,就需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相关科目或领域的知识基础;如果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就需要了解学生在以前的相关单元方面已达到的基础;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要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方面的基础。

此外还要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层次、相关知识储备等。

所以在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里,通常有“知识链接”的模块。

而且高效课堂课前下发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新课,所以学情调查的内容除了对旧知调查外,还包括对新知的调查,以便使新课学习更有效。

2.学情调查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是指导学案设计之前要进行的一项摸底工作,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比如通过检查上节课导学案中达标测评完成情况,以便进行新课前复习检查回顾;或通过学习小组组长将本组学习情况汇报,以便咱们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有关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新课前复习检查。

另一项调查就是对学生新课预习情况的调查,教师可以通过全批或抽取不同层次学生的导学案,做好新课知识自学情况的调查,以便确定教学起点。

课中调查:

课中调查更是体现全程性、全时性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有三次比较关键的调查,一是独学前,即新课前对知识的检查,主要关注潜能生;二是组内小展示时,教师关注各小组讨论学习展示情况,并发现收集学生的共性问题,及时给于点拨。

三是达标测评是,通过调查学生完成测评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做以前面掌握,对导学案进行二次复备,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从而确保课堂效率。

课后调查:

课后调查的途径也是通过导学案和小组反馈。

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围绕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并做好部分“未清”学生的落实工作;小组长将本组学生存在的问题统计后交给老师,咱们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复查,课后调查是对课中的延续和总结反思过程,同时也是对课前调查的衔接过程。

分层设计重差异

导学案的设计要在全面学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学情的具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

主要包括分层设计学习目标、问题、学习程序、展示板演、评价标准、达标测评等。

1.分层设计目标。

在分层设计目标时,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容易设计为分层目标,这些目标我们可以称其为显性目标;而我们称为隐性目标的情感目标则不适合分层设计。

2.分层设计问题。

导学案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主张:

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层次化、情境化的设计要求。

就问题层次来讲,更具目标要求,我们一般可从认知层面、学生层次、内容难易度等将问题分为四个层次。

A层:

识记水平层次,由学生独立自主解决,一般在课前完成。

B层:

理解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形成融汇贯通的衔接。

通常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C层:

应用水平层次,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通常由学生展示探究完成。

D层:

拓展水平层次,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通常由教师点拨完成。

(举例可手写77页)。

3.分层设计学习程序。

学习程序是指课堂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学习过程安排,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如何开展学习的问题。

虽然不同的课型其学习程序设计不同,但都体现着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评价,只是侧重点不同。

下面举几例:

综合课型的学习程序设计:

明确目标——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

其中展示又可细化为“小展示”和“大展示”;自学课型的学习程序:

明确目标——问题导学——自主交流——疑难反馈——成果总结;展示课型的学习程序:

明确目标——分工展示——互动生成——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反馈课型的学习程序:

问题导学——自我反馈——对子帮扶——交互评价——全面提高。

4.分层设计展示板演。

对于有层次、有梯度的综合性问题的展示,有时可以预设到导学案里,有时根据课堂进程即时性生成。

比如预设中认为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都已经掌握,就不再按预设的要求再去机械的在全班分工展示板演,我们教师可视情况做以调整,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展示。

5.分层设计评价标准。

高效课堂的评价一般通过专门的评价体系来体现。

比如为了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在评价上往往给与更多的“优惠政策”,诸如多给小组积分,多给展示机会,提供一些学校活动安排或学校学习资源利用的“特权”等。

而我们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主要通过学习目标的设计来体现所要达到的标准。

6.分层设计达标测评。

其实高效课堂达标测评有很多方式,比如可以是对子测评、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达标测试、课外实践活动等。

那么我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达标测评题目时,题目设计要有梯度,一般按由易到难5:

3:

2的难易层次来设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

学法指导在其中

高效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新知,因此在高效课堂上,咱们教师就要努力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

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

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如何进行问题展示、问题质疑?

如何用好纠错本、双色笔?

如何整理学习笔记?

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从而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因此咱们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学法指导应贯穿始终,并不是笼而统之的在导学案中写上本节课的学法是“讨论、探究”就完了,学法指导一定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并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集智备课作保障

导学案设计当然可以由教师一人独立完成,但作为一节高质量的导学案设计,必须发挥同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

关于这一点我想咱们每个学校都会认同并做得很好,后边在讲设计流程时,主要就我们学校的集智备课——“分聚式备课”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三)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规范

概括的讲,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

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

统一基本设计程序。

咱们大部分学校通常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下一周的导学案,并分配备课任务。

基本流程为:

个人“初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形成“续案”)——课后“补备”(形成“补案”)。

在此,我们共同分享和交流一下我校导学案的设计流程:

两步五级“分聚式备课”的导学案的设计,“两步”是指“导学案”的设计分两个步骤,即从“导备案”到“导学案”。

“五级”就是我校分聚式备课,采用的是“五案定教”,即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教师通过自主、合作形成教学设计的过程。

五案包括分工备案、个体草案、集体定案、存储优案、个性补案。

1.人尽其才,分工备案。

在分聚式备课中,我们让每个学科备课组长将原来一节课导学案的8个主备环节,如教材分析(目标、重难点、方法)、情境导入、自学设计、问题生成、点拨释疑、当堂训练、链接中考、畅谈收获等由备课组长按条块分割,根据教师个人特长,每一环节分配给备课组1-2名教师自主或合作进行单项设计。

2.钻研教材,形成个案。

学校统一为每一环节设计导备案表格,主备教师就某一个环节,详尽查阅资料,多方探讨,设计3个及其以上的教学方案,完成导备环节设计初稿。

3.群策群力,研讨共案。

在每周一备课组活动时,组内所有教师对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集体研讨,提出疑问,肯定精彩之处,共同解决疑惑,提出各自建议,集思广益,实现教学设计由“聚集到聚焦再到聚变”的变化,产生“1+1›2”的效应。

4.资源整合,存储优案。

在备课活动结束后备课组长整合“导备案”,形成一节课融合全组教师智慧的高质量导学案,然后做成电子稿,存入校科研处导学案数据库。

每周每个备课组选择一节课专题研讨,做成精品导学案,语、数、外等学科每学期完成18节左右的精品导学案研发,经过3年,学校会形成完整的高质量导学案电子资源,作为教师今后课堂教学的公用工具,为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凸显特色,个性补案。

教师在教学时,将集体研讨后形成的共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和自己本身的教学风格,进一步斟酌推敲,在共案旁边批注、修改,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案。

不能进行简单的思维复制、个性粘贴,失去自己,既要有统一,又要有不统一,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当然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导学案设计的具体流程也不定相同,但一个成功的导学案设计必然是靠师生群体智慧共同创造的结晶。

统一基本设计要素。

不同的课型在导学案设计时基本要素不同,这里咱们看一下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课课型设计要素。

综合课设计要素包括:

学情调查、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过程、整理学案、达标测评、课后反思。

统一基本课时容量。

导学案设计的课时容量要考虑到学段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总体情况等。

总的来讲要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时计划及课时内容,精心设计,切中主题,删繁就简,学会取舍,尤其要精选习题。

统一基本设计板式。

其实就导学案的板式来讲,没有完全统一的要求,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各个学段都不完全相同。

下面给大家展示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两种课型导学案的一般设计板式,大家可以参考和借鉴。

A.复习课导学案设计板式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a.学情分析。

复习课的学情分析针对性很强最好采用问题式教学,进行问题式设计。

这就要统计分析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那些是普遍性问题,那些是个性化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知识基础不过关,还是教学策略设计不得当,还是学法指导方面存在问题,然后根据目标要求和复习内容,设计复习课导学案。

b.复习引导。

主要项目有:

复习内容、复习目标、复习重点、复习方法。

c.学习内容(问题)设计。

知识梳理:

复习课导学案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并体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拓展和提升。

这部分内容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其中,理清知识主干,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查漏补缺,实现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典型问题设计:

主要通过典型问题,从应用的角度深化对主干知识内涵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外延。

达标测评:

要做到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并加强变式拓展训练。

d.学习过程设计。

在学习过程设计上,基本步骤与综合课型相一致,也要经过自学(独学、对学或群学)、展示、反馈的基本步骤。

B.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板式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a.考情分析。

主要是通过分析来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法,树立新的目标。

包括:

成绩分布情况、出错率高的题目、存在问题分析。

b.错题归类剖析。

(1)将出错率高的题目按错误性质或出错原因进行分类。

如:

或知识缺陷造成的错误,能力不足造成的错误,不良习惯造成的错误,心里素质不过硬造成的错误等。

(2)在每类错题中选取典型错例进行剖析,分析错因、设题技巧、相关知识应用、解题方法、解题规范要求等。

c.变式拓展训练。

结合每类错题,进行变式拓展训练,确保学生完全掌握此类型题。

d.自我完善。

在个体纠错和教师点拨下的集体纠错后,要求学生就在原卷的错误处进行修改,这样正误对照,有利于学生完全掌握此类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