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312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docx

最新LF精炼炉培训教材

 

LF精炼炉培训教材

LF钢包精炼炉培训教材

冶二车间

2010年4月

 

1精炼炉的常识及功能

LF炉(ladlerefiningfurnace)起源

常称钢包精炼炉或钢包炉,是由日本特殊钢公司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

开发初意是把EAF中的还原操作移到钢包中进行。

LF炉特点

LF炉是一种特殊的精炼容器,多采用埋弧精炼操作。

其特点主要有:

将初炼炉内熔炼的钢水送入钢包,再将电极插入钢包钢水上部炉渣内并产生电弧,加入合成渣,形成高碱度白渣,用氩气搅拌,使钢包内保持强还原性气氛,进行所谓埋弧精炼(如图1-1所示)。

由于氩气搅拌加速了渣-钢之间的化学反应,用电弧加热进行温度补偿,可以保证较长的精炼时间,从而使钢中的氧、硫含量降低(硫大约最低可到10ppm,总氧可到25ppm以下)。

LF钢包精炼炉设备投资少,可显著提高车间产量。

最近,此法广泛应用于转炉炼钢车间,与转炉配合生产,可以在浇注(铸)前有效地均匀和调节钢水温度、成份,从而使得转炉炼钢厂可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极高的钢材产品。

LF炉分类

按电极加热方式分:

交流钢包炉和直流钢包炉(≤50t)。

直流钢包炉包括单电极直流钢包炉、双电极直流钢包炉、三电极直流电弧电渣钢包炉。

图1-1LF钢包精炼炉原理图

LF炉功能

LF钢包精炼炉能取代初炼炉进行还原操作,可对钢液实施升温、脱氧、脱硫、合金化,采用吹氩搅拌,使钢流成分温度均匀,质量(纯净度)提高,具体功能(功能图见图1-2):

1)电弧加热升温;2)钢水成分微调(主要的合金仍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钢包并将其成分控制在钢种要求的下限,钢包精炼炉再根据需要加入少量合金进行微调。

少量易氧化的合金主要在钢包精炼炉添加调整);3)脱硫、脱氧、去气、去除夹杂(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脱硫效果,在脱硫前必须先对钢水进行脱氧,使钢中氧含量降到较低水平);4)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5)改变夹杂物的形态;6)作为转炉、连铸的缓冲设备,保证转炉、连铸匹配生产,实现多炉连浇。

图1-2精炼功能图

2精炼炉设备的认知

2.1布局形式

1)双工位回转台方式

一个工位精炼,一个工位软吹氩(等待)

2)一处理位+一吊包位方式

3)一处理位+两吊包位方式

2.2主要工艺参数

处理容量:

120t

额定容量(功率):

20,000KVA或说20MVA

极心圆(又称电极节圆、分布圆直径):

φ750mm

电极直径:

φ450mm(超高功率UHP石墨电极)

2.3钢包炉盖

炉盖是LF钢包精炼炉设计的关键部分,因为很多情况下钢包精炼炉的冶金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子内的气氛控制。

为了避免空气从炉盖和钢包之间的间隙及炉盖开孔处进入炉内,采取了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包括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包口清理和维护工作。

冶二车间120t钢包精炼炉的炉盖为全水冷管式炉盖(图1-3),整个炉盖用无缝钢管和特制弯头组焊而成,形成均流无死点的高效水冷强制循环。

炉盖为外排烟形式,在炉盖下沿设一裙边,收集钢包口溢出的烟气;炉盖顶部为一直桶形水冷圈,收集电极孔处的烟气;两部分烟气最后汇合成一总排烟管,与除尘管道对接。

这种形式的炉盖结合烟道调节阀的开度调节可以确保炉内的还原性气氛,同时防止尽量少的烟气溢出。

就钢包炉盖技术而言,原来普通结构的耐火材料炉盖倾向于被水冷炉盖取代。

虽然水冷炉盖的热损失比耐火材料炉盖高(水冷炉盖大约25~50kW/m2,耐火材料炉盖大约12~20kW/m2),但该差异的总体影响对80t的钢包在40分钟处理时间仅小于2kW/t,这点差异与节省的耐火材料和容易操作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图1-3全水冷管式钢包炉盖

2.4LF钢包精炼炉用耐火材料

钢包衬寿命不高是影响炉外精炼发展的严重障碍,这种情况在具有加热手段的精炼炉上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LF钢包精炼炉在精炼过程中要进行电弧加热,吹氩搅拌和渣精炼,因此钢包耐火材料受到连续的热冲击,化学腐蚀,机械磨损,侵蚀等损坏。

所以,精炼炉钢包衬对精炼处理而言非常重要。

因此,精炼钢包用的耐火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温耐蚀性能

精炼钢包在温度和时间方面都要求非常严格,最高温度往往达到1750℃以上。

在精炼过程中,熔渣的碱度在0.6~4范围内变化,内衬材料受到高温下浸透性强的酸性渣和碱性渣两者的侵蚀,损毁速度很快。

(2)高温耐磨性

由于钢包精炼采用了强制搅拌,激起了钢液夹带熔渣的流动,对内衬产生洗刷而呈现磨损作用,它侵入砖缝处,往往使之遭到严重损耗,并出现超前蚀损。

(3)高温真空稳定性

对于有真空精炼手段的车间如RH、VD、VOD等,钢包的耐材必须考虑高温真空稳定性。

(4)耐剥落性

钢包精炼的容器是钢包,所以急冷急热频繁,而且是间断操作,使用条件非常苛刻。

为了适应这种严酷的操作条件,一般选用具有再结合砖的耐蚀性又有提高耐剥落性的半再结合砖。

对于LF渣线部位一般选用的材质有:

MgO-Cr2O3砖、MgO-C砖和MgO-CaO-C砖等碱性或复合耐火材料来提高其使用寿命。

MgO-Cr2O3砖也常用于RH插入管处。

LF精炼钢包除渣线部位外,侧壁熔池通常用高铝砖砌筑,底部用锆石英砖或高铝砖砌筑。

如果考虑到冶炼钢种的洁净度,可采用高铝砖中添加Cr2O3的耐火材料,但是这种耐材价格太高。

砌筑LF精炼钢包内衬(除渣线外)的高铝砖的Al2O3含量通常选用70%~80%以上的原料制造。

现在,在LF钢包侧壁采用Al2O3-MgO-C砖、Al2O3-C砖也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钢包衬使用碱性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很容易地使炼钢厂达到清洁炼钢工艺的目的。

但是,它必须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例如精炼工艺、渣成份、预热要求(一般要求钢包衬预热温度达到950~1150℃。

预热良好的钢包可以减少操作成本,而且包衬寿命得以延长)和成本等。

目前,冶二车间120t钢包的包底砖、包身砖均采用的铝镁砖,渣线部位则采用的是镁碳砖。

根据LF钢包的操作条件,渣线部位使用MgO-C砖损毁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氧化引起C的消失;2)熔渣侵入脱C层;3)熔渣成分与MgO-C砖中的MgO进行反应生成低熔点物质,由此而造成了反应层蚀损;4)防氧化金属添加物的氧化或膨胀,造成组织劣化以及间隙操作(热循环)条件而导致结构疏松;5)在高温下,因MgO-C砖的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破裂与脱落。

3LF对炉前钢水的要求

(1)对炉前钢水自由O含量的要求

1)降低钢水终点氧含量

通过降低钢水终点碳氧积,可以到达降低钢水终点氧含量的目的,还可以减少脱氧剂的加入量。

具体措施有:

适当降低出钢温度以及维护好炉型,避免前后大面及耳轴过厚及“长胖”,增强复吹效果及保证一定的后搅时间,有利于降低钢水终点碳氧积。

2)转炉钢水终点自由氧含量越高,要求脱氧剂的加入量也就越多,生成的夹杂物总量也就越多。

3)出钢深脱氧,钢液易吸氮。

对于氮含量要求严格([N]≤0.0030%)的钢种则不宜采用此脱氧模式。

(2)对转炉下渣的要求

1)转炉渣中的P2O5使钢水回P;

2)转炉渣中的FeO侵蚀钢包、增加脱O合金渣料的消耗,延长精炼钢水的脱O时间,转炉渣中的FeO在20%左右,而在精炼过程中,要求渣中的(FeO+MnO)小于1%,以使钢水脱氧。

3)转炉渣中的SiO2是非稳定性产物,渣中的SiO2易使钢水增Si。

4)对一般钢种,要求转炉吨钢下渣量小于5kg。

4LF炉生产工艺和操作技术

4.1处理过程

一个完整的LF炉处理过程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待机

――钢包到达

――处理

――钢包吊走

处理过程见附图1所示。

待机

当LF炉处理完成,钢包车开出,钢包由行车吊走后,LF钢包精炼炉即转为待机状态。

但这时钢水有可能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又重新返回LF钢包精炼炉。

当LF炉处于待机状态时,操作人员可进行LF炉设备状态检查、查看生产计划、为新一包钢水的到达作准备等工作。

如果出现异常,操作人员应马上告知车间并等待回应。

一旦一切正常,确认无误后,操作者可以进行必要的准备及操作(即进行测温或取样的准备,预先对造渣料或铁合金进行称量等工作)。

钢包到达

当钢包从炉前由行车吊到LF的钢包运输台车上时,表示钢包到达。

钢包到达后,操作工应检查所有数据的代表性,确认本炉次的数据,人工接通钢包底吹氩的快速接头,开始吹氩,检查吹氩是否进展顺利如透气砖是否堵塞等。

处理过程

LF炉的处理状态是从钢包到达处理位炉盖降下后开始的,操作工可以开始第一次测温、(定氧)、取样操作;然后,操作工还可以开始第一批物料的添加(主要是造渣材料,也可能有Al或合金材料)。

遇钢包氩气小、冲渣、B样不具代表性等原因,钢包内钢水的温度和成分并未均匀,钢水在到达LF炉后,应在氩气搅拌几分钟后再取样分析,根据测温和取样结果,与钢水的目标成分及温度比较,确定物料和电力投入量。

随后进行电极下降、通电加热、测温取样等操作,根据测温取样的结果进行温度和成分的再调整。

测温取样可能进行多次,由温度及成分调整的结果决定。

当钢水温度和成分达到目标值后,处理结束。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进行钢包底吹氩搅拌,但在不同阶段其流量不同。

在处理过程中,如果LF出现故障,应及时通知车间及调度室。

处理过程结束是操作工根据钢水温度及成分由人工确认。

当钢包运输台车从处理工位开出,处理过程结束。

合金及造渣料的添加系统组成见图1-4。

图1-4合金及造渣料的添加系统组成

钢包吊走

当操作工人确认钢水温度和成分已达到目标值时,启动钢包车向LF炉的喂丝工位运行,进行喂丝、软吹、测温取样、投入覆盖剂等操作,然后开至吊包位,当钢包吊离钢包运输台车后,表示本炉次已结束。

钢水在LF钢包精炼炉的处理步骤及时间组成

钢水在LF钢包精炼炉主要进行以下一些处理:

钢包到达LF钢包精炼炉后测温、(定氧)、取样;

渣调整、脱硫;

成分粗调整(可能包括脱氧剂的投入,取决于钢种的要求及来钢情况);

通电升温;

成分微调;

吹氩搅拌;

处理过程中及处理结束前的测温取样(处理过程中有可能要进行几次测温取样);

4.2造渣技术

目的:

造泡沫渣以埋弧加热,造白渣以脱硫。

途径:

出钢造渣+精炼造渣。

材料:

固体渣、石灰、预熔渣、调渣剂、发泡剂等。

固体渣,又称固体合成渣,如电解铝的二次废弃物Al-20,属于简单混合物或称之为机械混合物。

它是将钢包精炼渣所需的各种原料(石灰、钒土、莹石等)破碎后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而成,其生成工艺简单。

这种由各种组分混合而成的渣,由于组分比重的差异易产生成分偏析、性能不稳定,且放置时间长时易水化,影响精炼效果,甚至使钢液[H]增加,引起质量问题。

预熔渣,又称预熔型颗粒精炼渣,一般为CaO-Al2O3渣系,渣系熔点≤1400℃。

它是将组成精炼渣的各种原料破碎后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后用化渣炉去杂质、水淬粉碎后制成,其成分均匀、性能稳定,储存时不吸水,在LF钢包精炼炉使用时成渣速度快、吸热小、粉尘少,对环境污染少;

发泡剂常采用的是含碳类化合物,如CaCO3、MgCO3、SiC等。

脱S用渣料:

如加入的石灰。

脱O用渣料:

如促净剂。

复合渣料:

如调渣剂、复合脱O、S剂。

(1)合成精炼渣的作用

LF炉精炼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特殊配比的合成渣料,在电弧加热下熔化成液态渣,达到进一步精炼钢液,绝热保温的目的,其冶金作用如下:

1)采用高碱度、高还原性渣料可以进一步脱除钢中硫、氧;

2)保护包衬,提高热效率;

3)吸收钢中夹杂物,净化钢液;

4)隔绝空气,防止钢液吸收气体;

5)对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

合成精炼渣确定成分原则

CaO:

渣中的CaO应尽可能大,保证渣的碱度,使熔渣具有较高的脱硫和吸附夹杂能力,但CaO过高将导致熔化温度较高,同时导致渣对溶池的热传导能力下降,不能充分利用电能。

SiO2:

为造高碱性渣脱硫需要,LF顶渣中应尽量少含SiO2。

如果渣中的SiO2含量高,会在LF精炼后期发生渣中的二氧化硅还原反应,这样不仅要消耗铝,而且有可能使钢液增Si出格。

Al2O3:

渣中Al2O3如果能与CaO保持合适的比例,则渣的流动性越好,有利于降低渣中不稳定氧化物。

MgO:

钢包渣线部位采用Mg-C砖砌筑,只有当炉衬耐火材料中的MgO与钢包渣中的MgO达平衡时,炉衬才不会被侵蚀掉,所以从延长炉衬寿命角度,渣料中应保证一定的MgO含量。

典型的合成渣成份见表1-1。

表1-1典型合成渣的成分范围,%

CaO

SiO2

Al2O3

MgO

FeO+MnO

40-60

<10

25-45

<15

<5

(2)现流行的造渣模式:

1)利用转炉出钢时良好的动力学条件,加入精炼所需造渣剂重量的2/3,提前造渣;

2)在LF炉精炼送电前加入其余渣料;

3)根据精炼脱S、O情况,补加部分渣料。

(3)造碱性白渣

精炼造渣技术在冶炼中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冶金、能量效率、耐火材料消耗、钢的质量、钢的脱硫等,是LF炉的重要操作手段。

如果要造好碱性白渣,必须达到下列前提条件:

控制好钢液冶金参数,包括:

钢液成份、钢液温度、熔炼过程。

前期氧化渣量少(出钢下渣量少);

钢液已经脱氧;

钢包内衬碱性耐火材料;

渣子应易熔化,因为只有熔渣才能进行冶金反应和吸纳非金属夹杂;

渣中FeO+MnO含量应低于1.0%。

最理想的白渣:

造好的白渣钢渣呈均匀的小泡末,用渣棒粘渣,渣层均匀,冷却后表面呈白色鱼子状,断面白色带灰色或细线,且疏松多孔,冷却后会自动粉化成白色粉末。

如没粉化,则碱度不够,仍可以加石灰调整。

精炼渣系的调整除采用脱氧剂和石灰外,如上述提到的,采用铝矾土或预熔型合成渣也是一种快速成渣或补渣量的一种手段。

(4)渣系控制区

LF典型的终渣系控制情况见表1-2。

表1-2LF典型终渣系对比实例

钢厂

CaO

SiO2

Al2O3

MgO

CaF2

R2

涟钢

53~57

3~5

28~33

4~6

>10

莱钢

50~55

16~20

6~9

7~8

5~8

2.5~3.0

造精炼炉渣原则:

1)尽量使渣系在低熔点区(看渣面的流动性)

渣的流动性好,从而有利于界面反应,有利于吸收上浮的夹杂物。

炉渣过稀过稠都会降低脱氧脱硫速度。

若渣面有结块的,说明结块部分存在有高熔点物质,或整个渣面流动性不好结壳,说明渣系熔点偏高,可加入一些铝矾土或助熔剂如CaF2、B2O3等以便化渣。

进站渣稀,加石灰或菱镁矿。

2)精炼前期造泡沫渣

做到埋弧加热,增强通电升温的效果。

3)造还原性的白渣

尽快造好还原性和流动性好的碱性顶渣用于吸收夹杂和覆盖钢水。

减少因渣的氧化性致使钢液Al、Ti的二次氧化。

Al比Si有更强的脱氧能力。

以Al处理钢液,(FeO+MnO)含量更低,脱硫更容易。

但是一定的浇铸过程(如小断面连铸)以及一定的钢用途限制了钢中含铝量。

所以造渣技术要与一定的钢种相适应。

某些渣相区内渣子容易熔化。

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得到所要求的好结果是无问题的。

由于渣不能像钢那样快速分析,所以要求在操作的过程中多取渣样观察,待渣先冷却下来再根据渣颜色以及渣面的情况进行调渣操作。

(5)看渣技巧

碱性渣随着炉渣氧化性的高低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渣色是炉渣与钢液脱氧程度的标志。

炉渣氧化性强时,炉渣呈黑色,随着炉渣氧化性的减弱即渣的还原,颜色也逐渐变浅,由黑色→灰色→褐色→黄色→浅黄色→白色(此时(FeO+MnO)一般不大于1%)。

黑色:

FeO+MnO>2%。

说明炉渣脱氧不良,需要进一步脱除渣中的氧,可使用铝粒、促进剂、调渣剂、多功能、复合脱硫剂等。

灰色到褐色:

FeO+MnO=1~2%。

还需要一定的还原。

黄色到白色:

这种渣子还原得较好。

黄色表明发生了脱硫,这种渣冷却下来后会碎裂成粉状。

说明:

1)如果断面光滑、不易裂,说明碱度低;如果呈玻璃状,说明该渣略偏酸性。

2)如果炉渣呈绿色,说明渣中有氧化铬存在(Cr被氧化成Cr2O3进入渣层中,RH渣或含Cr类不锈钢中有时可见)。

3)采用电石脱渣中氧(脱氧效果、脱氧机理与多功能、促进剂类似),形成电石渣时,炉渣颜色逐渐转为灰白(CaC2<2%)→灰色(CaC2≈2%)→深灰带色(CaC2>2%),此时的灰渣则容易增碳。

4)评定白渣好坏首先要注意渣色,不仅要看炉渣白的程度,而且要看白渣的保持时间。

白渣颜色稳定或白色稍带一点灰色,而保持时间长,才能说明钢液脱氧良好。

渣色反复变化,表明炉渣脱氧不良,此时需加入一定量适宜的脱氧剂如CaSi粉、SiC、CaC2、铝粒、铝粉等以加速炉渣脱氧。

A.玻璃状薄片

这表明SiO2、Al2O3或CaF2含量太高。

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入石灰,每次加入量不超过0.4kg/t钢,溶解后再取渣样。

B.渣面平滑、厚

这种渣冷却后应会碎裂(较脆),是比较理想的渣况。

如果不碎裂,那么铝酸盐可能偏高。

这种情况下脱硫可能不佳,可多加石灰。

C.渣面粗糙不平

石灰量过大。

可以发现未熔化的石灰颗粒,加入合成渣,每次加入量不超过0.1kg/t,化后再进行根据渣况调渣。

(6)LF炉内惰性气氛

渣面上惰性气氛对白渣操作是十分必要的,LF炉内的惰性气氛使钢液的含氧量保持在低水平。

钢包炉盖坐上钢包上缘时,烟气的大部分(约75~85%)是惰性气体,它是来自搅拌钢液。

烟气中其他组分是CO、CO2及少量的氧和烟尘。

在短期内,特别是在LF过程的初始阶段,烟气中CO量可能增加到超过50%,原因是氧化渣与电极的石墨发生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生C对渣的脱氧。

CO气体的生成,增加了炉内的还原气氛。

电极在送电过程中与渣中氧化物发生反应:

C+FeO→Fe+CO

C+MnO→Mn+CO

结果不仅使渣中的不稳定的氧化物减少,提高了炉渣的还原性,而且提高了合金元素的回收率,而反应生成的CO气体使LF炉内气氛具有还原性,进一步提高钢水质量。

非氧化性惰性气氛控制主要还是与钢包精炼炉的设计有关。

(7)造渣实例

实例1——马钢

马钢120tLF炉炉渣主要成分为CaO、SiO2、Al2O3、MgO。

转炉出钢、LF炉造渣过程期间,加入石灰约1000kg、预熔渣800kg造碱度较高的炉渣。

随炉渣碱度的提高,脱硫率逐步提高。

R4达1.7左右时,脱硫率达到最大值>50%,随后随着R4的升高脱硫率呈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当w(CaO)含量过高后,渣中会有固相质点析出,使炉渣粘度提高,流动性变差,影响了脱硫的动力学条件,使脱硫效果变差。

生产实践中,当炉渣R4偏高时,采用加精炼预熔渣的办法加以调整。

渣量越大,对脱硫越有利。

但渣量过大,会导致原材料、电能等生产成本的增加。

同时,不利于喂线变性。

目前,马钢120tLF炉渣量控制在钢水量1.7%~2%。

实例2——涟钢

a)根据钢样中[S]含量,适当补加白灰、萤石以提高渣碱度。

渣料的配比为:

石灰:

萤石=3:

1~4:

1,如果渣太稀,则补加石灰;如果渣太稠,则补加萤石。

b)沾渣样并观察其颜色,如果渣子发暗,则加入铝粉进行渣脱氧,每批加入20kg直到渣子变为白色。

c)铝粉应均匀撒在渣面上,而不要投入钢水裸露面或电弧下。

d)造白渣的操作要在钢包炉处理前期抓紧进行。

4.3发泡和埋弧技术

(1)造泡沫渣及埋弧技术的优点

-节电、提高热效率:

减小电弧热量的对外辐射。

-提高钢包及炉盖的使用寿命。

-有利于快速脱O、S。

(2)发泡技术:

在送电时加入发泡剂(含C类材料,如CaC2、碳酸盐等),以便于渣子发泡,同时渣子不能太稀。

(3)埋弧加热(涟钢)

a)开始加热时,炉渣较死,不易埋弧,应采用低级电压。

b)渣形成后,根据埋弧情况,逐渐加大电压级数。

c)加合金、测温、取样期间应断电,抬起电极。

d)如果钢水温度较高,要求升温速度在2℃/min左右,此时采用中级电压。

e)连续升温10min以上时,应停止加热。

吹氩搅拌2~3min以使钢液温度上下均匀,不致造成渣面温度过高(渣面温度过高,易烧穿渣线部位)。

f)加热期间电弧不稳定时,要降低吹氩搅拌强度。

研究表明,当渣厚与弧长相等时,电弧表现为明弧燃烧;当渣厚为弧长的1.5-1.7倍时,电弧表现为侵人式燃烧;当渣厚超过弧长2倍以上时,电弧才表现为埋弧燃烧(对流及传导传热),才能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

若熔渣不起泡,难以很好地实现埋弧操作。

以前,人们习惯用R.I.(耐火材料烧损指数)来衡量电弧对钢包耐材衬的影响,但由于目前的LF钢包精炼炉普遍采用泡沫渣操作,所以R.I.指数已不再适用。

在通过电弧加热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热效率和保护钢包衬,需要进行埋弧操作。

交流电弧在不同时期,其弧长与弧电压的关系是不同的,表达式如下:

V=α+βl(电弧电压的大小是由弧长来决定。

电弧长则电压高,电弧短则电压低)。

其中,V、l分别为弧电压和弧长,α、β为常数。

在钢包精炼的渣料熔化期,阴极电压降为10V,阳极电压降为30V,电弧柱电位梯度为1.0~1.15V/mm;在钢包精炼的泡沫渣内,阴极电压降为10V,阳极电压降为10V,电弧柱电位梯度为0.5~0.7V/mm。

故也可由下式进行估算:

渣料熔化期电弧长L=(Varc-40)/1.0~1.15

泡沫渣内电弧长L=(Varc-20)/0.5~0.7

一般情况下,渣层厚度至少应为电弧长度L+15~20mm。

有些文献认为当渣层厚度为弧长的两倍时,热效率较好。

所以,在LF钢包精炼炉的操作中存在一个基本渣量(埋弧渣量),即无论是否考虑脱硫、脱氧,钢水表面均应保证埋弧渣量。

要注意的是,渣层厚度不能单靠增加渣量来满足,现在钢包精炼炉中普遍采用的泡沫渣技术就可以在小渣量下实现埋弧操作。

LF实现全程埋弧操作后,可使LF处理的吨钢电耗和电极消耗分别下降12.5%、26.6%,而钢包的平均使用寿命可提高26.8%。

4.4供电技术

主要有变压器电流、电压、功率供给技术。

供电技术比较复杂,变压器有多档供电曲线(如:

13档,前5档恒功率供电,后8档恒电流供电;11档,前5档恒功率供电,后6档恒电流供电),具体供电工艺依各种具体情况由二级机数学模型自动控制。

三相视在功率是三相电的总的功率,它包含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有功电度应该称为有功功率,就是设备实际消耗的功率。

无功电度应该称为无功功率,就是被设备占用但并未消耗的功率。

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

注意:

功率因素的数学表达式为cosφ,值在0.6~0.8之间。

通过变压器、二次侧短网将电能输送至电极,电极起弧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传输到钢水,从而达到加热升温的目的。

※一般在精炼初期采用短电弧、大功率,以快速熔化渣料;在渣料熔化后,适当拉长电弧,增大输入功率,快速升温。

供电时,严禁加含铝、含钛类合金,这是由于通电过程中会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解离,加上通电过程中钢液的上部温度相对较高(尤其是渣面温度更高),加入的含铝、含钛类合金很快就熔解,此时氩气又处于软吹状态,因此上部钢液Al、Ti浓度高,易与O、N发生反应生成Al2O3、TiO2、AlN、TiN类物质,不但增加了钢液的夹杂物,还增加了钢液吸氮的趋势。

因此,对氮有要求的钢种如510L、Q345qC、Q345qD、380CL、SAPH370、SAPH440、LG370C等应严禁在通电时加入。

4.5脱硫技术

脱S反应式:

[FeS]+(CaO)=(CaS)+(FeO)或[FeS]+(MnO)=(MnS)+(FeO)

L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