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010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8单元单元课题11第八次第1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3、情感:

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

(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

(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信心失败抵抗战斗招集动员侵略成功打仗受伤并且磨房(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仔细听听是否有错误,纠正错误读音。

注意:

“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

几(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经过、结果。

将课文分为三部分2、交流:

一(1、2)二(3、4)三(5)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作业抄写本课生词、习字册板书设计11、第八次教学随感课题11第八次第2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

(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

(不是)2、从哪里看出来?

(指名读第二小节)(“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理解“几乎”:

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

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

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

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

思考:

A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

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

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师小结:

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

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讨论:

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

(“感动极了”)(4)王子为什么感动?

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

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

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

(有志者事竟成)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几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板书设计11、第八次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有志者事竟成)教学随感课题12、卧薪尝胆第1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脉络。

2、能力: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

3、情感: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

“胆”指什么?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

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吴王勾住奴仆灭掉(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板书设计12、卧薪尝胆教学随感课题12、卧薪尝胆第2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2、能力:

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3、情感:

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

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想征服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

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

(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

哪句是写卧薪?

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

“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

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象尝苦药一样)板书:

卧薪尝胆(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国以后。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

报仇雪恨(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

(第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

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板书:

总分)(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

分别是?

(指名读)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

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

试试看?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

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

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

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

(小组练说)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

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

粗布衣;住:

石头房;做: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吃:

粗茶淡饭(想象)小结:

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

受尽屈辱(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

(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4)小结:

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

(指导朗读)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

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

(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

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板书设计兵败求和忍辱负重12、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转弱为强教学随感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

2、能力: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3、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

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出示实物或图片)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

多音字:

脏诊、棍:

前鼻音(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

再交流。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注意:

多音字:

脏诊、棍:

前鼻音(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

再交流。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课生词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随感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2课时(新授课型)第课时(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

2、能力: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情感:

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复习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

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

(尽职)

(2)出示: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整日思索什么呢?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了解“如果就”的用法)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雷奈克做了猜测:

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并且亲自做了实验。

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

(事实与猜想的一样)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雷奈克做了猜测:

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并且亲自做了实验。

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

(事实与猜想的一样)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4、朗读第3小节。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

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

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3、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四、指导造句。

(如果就果然)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造句。

课外:

复述故事的经过,要求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说得具体、生动。

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评价手册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启示发现做成教学随感课题习作4第1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能力: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情感:

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教学重难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导入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

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读、思考:

例文中写了什么?

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草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

草高矮颜色(板书)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

(山坡上花的图景)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

花颜色名字(板书)3小结:

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

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蝴蝶、蚂蚱(板书)小结:

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蝴蝶、蚂蚱(板书)小结:

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作业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写景作文。

板书设计习作4写一处秋天的景色教学随感课题习作4第2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能力: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情感:

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四、迁移仿作1明确写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幻灯投影稻田图片:

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学生自由练说。

C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

一望无际颗粒饱满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

他们的表情如何?

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

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作业写一篇写景作文。

板书设计写一处秋天的景色草高矮颜色野花颜色名字蝴蝶、蚂蚱动作教学随感课题练习4第1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能力: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情感:

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一、教学第一题:

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

(1)出示:

美丽秋景图。

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

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

要求:

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

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

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

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5)评议。

2、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

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

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3、第三部分。

(1)审题:

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

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4)写一写。

师生互动二次复备二、教学第三题:

学写钢笔字1、认识要写的字。

2、指导观察:

它们是什么结构呢?

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

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布局。

5、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作业习字册、抄写本练习好词好句板书设计练习4忍辱负重以曲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教学随感课题练习4第2课时(新授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

说说写写留言条。

2、能力:

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