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150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docx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

民间游戏观察记录

案例1:

民间游戏——“花样翻绳”

活动背景:

1、表格记录以其便于分析、解读、整理与展示的特点渐渐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究形式之一,它通过各种感官活动与思维运动,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表征化,凸显幼儿的能力水平与个性色彩,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评价幼儿,更有针对性地预设活动,更灵活地拓展主题。

2、翻绳游戏以其简朴、易懂、易学、易传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各种各样的绳子在自由活动中兴致勃勃的进行花样翻绳。

我们发现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与局限,幼儿带来的绳子多数不适合进行花样翻绳,(如:

有的幼儿用毛线或彩带等没有弹性的绳子进行翻绳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决定尝试以表格记录为主要形式开展“花样翻绳”主题活动。

案例进程

活动一、选择花样翻绳的绳子

材料准备:

本次活动的材料是家长提供的,幼儿带来的绳子种类多(塑料绳、橡皮筋、松紧带、毛线、呢绒绳、电话线、彩带、包装带玻璃丝等)其中有的不能用来翻绳。

表格2

统计绳子“√”或“×”的数量

编号

数量

1

2

3

4

5

打“√”的数量

打“×”的数量

观察与分析:

幼儿能自主分配任务:

一人承担点数打“√”的数量,一人承担点数打“×”的数量,一人承担记录的任务。

分工明确,较顺利完成记录任务。

活动之间会相互提醒,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

“记住,你数的是打√的数量”“别记错了,打×的是7不是1”。

出乎意料的是幼儿统计的准确性,在6组幼儿中,只有婉祺这组幼儿出现一点小差错。

活动感悟:

在统计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凸显出指导的作用,他们会认真热情地提醒能力差的幼儿,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使同伴之间的合作更加顺利,教师在活动中应多提倡幼儿之间“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方式。

活动二、翻绳花样的探究

材料准备:

投放适宜的绳子。

表格3、4

表格3

内容

单人翻绳花样记录

姓名

种类

()种

表格4

内容

双人翻绳花样记录

姓名

种类

()种

活动方法:

幼儿选择单人或双人合作方式进行花样翻绳

观察与分析:

活动中发现,单人组只有少数幼儿能翻出成形的花样,或双人的活动方式进行花样翻绳。

通过表3、表4的记录,了解幼儿现有的花样翻绳水平、幼儿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能翻出几种花样。

其余幼儿由于技能的限制,影响活动的兴趣,出现干扰别人的现象,琳璐、悦欣能虚心又耐心的教能力差的幼儿学习新花样,体现了幼儿之间的互动。

谢薇小朋友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水平“0”,体现了诚实的好品质.

双人组的幼儿大部分能翻出2种以上的花样,能力强的幼儿能翻出9—10种,幼儿均配合默契,合作愉快。

发现问题:

两组幼儿在记录中都出现同样的错误,把“种类”与“次数”混淆,因此出现51种、19种的误差。

支持策略:

根据幼儿思维形象的特点,设计图示记录表,让幼儿通过图象的描画,感知“种类”与“次数”的区别。

活动推进:

翻绳花样图示记录

材料准备:

投放绳子、记录表格

表格5

姓名

内容

单人花样翻绳

种类图示

 

 

 

 

表格6

姓名

内容

双人花样翻绳

种类图示

 

 

 

活动方法:

幼儿自由组合,三人一组进行翻绳花样记录。

观察与分析:

幼儿的翻绳水平大大提高,花样也越来越多。

在创作中,充分运用勾、穿、拉、提、压等翻绳技能,创作出“摇篮、钢琴、蝴蝶结、碗、电视、信封、冰淇淋、桌子、机关枪、竹筐、房子、地毯等”许多新的花样。

大胆发挥想象力,不受几何图形的约束。

单人花样组中,安昌小朋友的表现最为突出,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一个两手交叉并翻转的动作,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还拓展了幼儿的思路,在他的带动下,“荡秋千、鱼网、双降落伞、蜘蛛网等”新的花样不断出现,幼儿的创新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在记录中发现,幼儿平面视图的感觉非常好,能较准确记录花样的原形。

其中,少强、诚懿两人的配合最默契。

他们能设计不同的起始方法,巧妙地运用勾、穿、提、压等技能延续花样,能一次性翻出10种不同的花样,他们设计的以五角星为开头的翻绳方法引起同伴的关注,引发幼儿开始运用各种图形为开始,进行花样翻绳。

发现问题:

在记录过程中,幼儿频频遇到立体图形的记录难题。

对幼儿的年龄和已有经验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

支持策略:

降低记录难度,让幼儿遇到立体图形时,只记录基本的外形特征,如花样中的电视、游泳池、房子、摇篮、钢琴、桌子等。

活动感悟:

我们惊讶于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他们的记录中,充分说明了只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尊重他们的兴趣与选择,就能使每个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案例感悟:

(一)表格记录使幼儿获得发展

表格记录是有效发挥幼儿主体性、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在主动操作、记录过程中引发探究欲望,主动建构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在记录中体现知识迁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记录过程中,幼儿要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积极调动思维,综合各种认知方法,在动手动脑的记录中得出结论;在表格记录的展示中,获得交流、评价与成果分享的机会。

(二)表格记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思维的具体直观性决定了他们记录的真实性,因此教师通过表格记录的分析、判断能直接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了解其能力水平,捕捉个性色彩。

幼儿的表格记录大大丰富教师的反思空间,改变一致性宏观反思的局限性,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平台,使反思更具深刻性、全面性、具体性、灵活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同时使教师获得主题生成的信息,更有目的性地拓展主题。

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的表格记录,坚持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综合地、动态地、灵活地运用表格,使之成为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窗口,成为主题活动探究的有效形式。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问题一:

花样翻绳长度的适宜性统计

探讨原因:

在绳子的适宜性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幼儿开始关注绳子的长度。

如振强小朋友曾说;“这条比较长,很好翻。

”谢薇和凯钰在合作时说:

“这条太短了,真难翻!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决定投放各种长短不一的绳子及多种测量工具,让幼儿在比一比、量一量的操作中,判断花样翻绳的适宜长度。

问题二:

绳子与材料的互动

探讨原因:

在单人和双人花样翻绳中,幼儿均出现利用椅子、桌子协助进行花样创作的现象,由此引发我们思考,可以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进行花样创作,在绳子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体验操作的乐趣。

问题三:

绳子的用途

探讨原因:

在第一阶段活动中,幼儿带来的绳子种类较多,其中有部分绳子的用途幼儿不了解。

我们认为生活中绳子的作用不可忽视,绳子的安全使用更加重要。

这一预设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形成关于“绳子”的较完整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