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0127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docx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

十七大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探索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生命家园,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如果任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和践踏,那么人类将逐渐失去自己的家园,由从为发展而奋斗转向为生存而挣扎。

“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

鲁迅先生这句名言既是严肃的警示,更是强烈的忧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问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和实施的历史脉络,对于深入理解我们党顺应时代和国情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略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导致了发展观的重大变化,是20世纪发展观演变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0世纪50到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持续讨论。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

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环境科1/21

普著作《寂静的春天》。

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该书的出版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发展观念的争论。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针对长期流行于西方的高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富有挑战性地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

报告在结论中首次提出了“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当时,中国正处于“文革”的灾难之中,周恩来总理毅然决定,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这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文件上:

一个是由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共同为会议撰写的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

该报告是一部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完整报告。

不仅谈论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将环境污染与人口、资源、工艺技术、发展不平衡,以及世界范围的城市化困境等发展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研究。

这份报告对斯德哥尔摩会议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的许多观点被会议采纳,成为了会议的基调。

二是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宣言指出:

“为了在自然界里取得自由,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

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2/21

现。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功绩彪炳史册,它将环境问题严肃地摆在了人类的面前,唤起了世界各国的警觉,环境问题开始摆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并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统一审视,寻求一条健康协调的发展之路。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报告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

报告深刻指出:

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有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不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

尽管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运而生,但由于人类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可持续发展行动的步伐却过于缓慢,全球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的趋势却在加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沉降”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构成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的严峻挑战。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在本次会议上,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通过并签署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文件。

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逐步认识到沿袭过去的发展道路必将造成不可持续的发展,因而是不可取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

3/21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等人的积极倡导下,计划生育的条款第一次被写入宪法。

控制人口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少生了3、4亿人,如果没有这一条,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将不知道要比现在严峻多少。

邓小平同志还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他指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建设一样,都很重要”。

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环境问题。

他指出: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1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下,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我国最早关注和正式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做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的庄严承诺。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1992年环发大会后,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联合了国务院52个部委,组织了300多位专家,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成为在世界上第一个编制出本国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

1994年3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项跨世纪战略。

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明确指出: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

1《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50页。

4/21

大战略。

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2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同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提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指出:

“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3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可持续发展”。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进入新世纪,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加剧的局面,党和国家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更为重要的地位。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强调指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分别就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等方面,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略作出了部署。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

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4页。

5/21

展。

现在,国际上形成了一个越来有明确的共识,就是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大首次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坚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发展观的高度,作为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提了出来。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作出科学概括,指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至此臻于完成。

二、进一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6/21

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专门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行深入论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了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了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指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循环利用、有效保护和替代,实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投入和依赖,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使废弃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之得到无害化处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基本的自然资源和重要战略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突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根本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综合利用行政法制、市场机制、宣传舆论等各种途径,动员全国上下,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取得实质效果。

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

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又要做好近期安排。

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要把节能、节水、7/21

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把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农村为抓手,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到实处。

第二,必须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营造全民节约资源的良好环境。

要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要像实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一样,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推进这一基本国策。

第三,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

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努力突破资源节约的一些技术瓶颈。

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工程建设。

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是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余能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农业节水灌溉、废水资源化、海水利用、“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重大工程。

第四,必须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促进资源的有序、高效开发和利用。

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还要把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8/21

标体系,构建“绿色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政绩指标”与“绿色指标”的统一,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

第五,必须加强政策保障。

应当尽快研究制定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或产品,鼓励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再生资源产品的示范和改造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

应当设立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公益基金,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工程。

第六,必须切实解决好热点行业盲目过度投资等突出问题。

目前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基础设施、房地产业等方面的投资,拉动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的投资,这些热点行业的投资,又造成了煤电油运等重要生产资料供应紧张,进而又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投资。

这是一种投资的内部循环,没有形成最终消费。

因此,这种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支撑基础是脆弱的,难以持续的,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可能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

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坚决遏制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盲目过度投资,坚决防止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加快发展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统一起来,努力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

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概念,并正9/21

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友好”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等概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旨在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产品、企业、产业、学校、社区等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

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文化氛围。

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经济规模超过了环境容量,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经济规模初稿资源拥有数量,会造成资源短缺,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以环境容量和资源禀赋状况为依据,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应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相统一,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要通过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和降低到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10/21

第二,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

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例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来治沙,结果“人进沙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沙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干扰产生的土地退化现象,局部治沙可能成功,但整体治理难以奏效。

治沙应该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在沙漠周边地区过渡带主要应控制人为活动,保护地表结皮、固沙植物等;在重点退化地区可适度生态移民,在一些地方可以以“人退”实现“沙退”。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当今世界,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危机。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世界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科技创新的重点逐渐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无不是如此。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快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和环保技术,建立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体系,下决心淘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

要努力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把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四,培育和形成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影响和熏陶,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

把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行政意识、环境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科学意识等有机结合起来,使环境友好的文化在多个领域从浅层向深层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环境友好意识,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11/21

三、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2008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号主席令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发展进入了制度化、法制化时代。

2010年6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

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从对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的关系的调整和进步。

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

它对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掠夺性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

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

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

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12/21

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条原则:

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

“减量化”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实行清洁生产;二是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再利用”就是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再利用。

“再利用”的结果就是实现不同品级的使用价值链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循环。

“再循环”,包括企业内的物质循环、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过程的物质循环。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线性单向流动的经济运行方式。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带反馈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降低到最低限度,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为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提供了现实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的革命性措施,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不可持续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13/21

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破解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难题是极为现实的选择。

(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9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

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四次谈及“碳”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高碳经济而言的,高碳经济是一种以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为能源消费主体,以能源高消耗、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核能等可再生资源和新型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核心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人类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诱因不仅是废水、废弃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高碳经济发展方式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所导致的,而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又是其主要原因。

当今世界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以致全球气候变暖、灾难性的气候异常现象频发。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解决常规环境污染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和基本途径。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