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9919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粤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评、分析、鉴赏,感受词人抒发的豪壮情调。

[教学方法]

在读中赏——在赏中读。

[教学用具]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设计1]课前背诵:

CAI播放相关画面,请女生根据画面内容背诵《雨霖铃》(教师稍微点拨后激趣导入)

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流传很广,当时是“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刚才十六七岁的女孩们吟咏了“杨柳岸晓风残月”,让我们再次领略了婉约词的缠绵,现在我们来做一回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一曲“大江东去。

CAI显示课题及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评、分析、鉴赏,感受词人抒发的豪壮情调。

[教学方法]

在读中赏——在赏中读。

[解说:

展示相关画面,让学生课前背诵,既巩固了所学名篇,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明示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有章可循。

]

[互动设计2]解题

CAI:

学生口述:

我所知道的相关背景。

教师小结补充:

苏轼生活的仁宗至徽宗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于是政治改革和诗文革新都发生在这时,理想高远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苏轼注定会成为文坛上的领导人物,他用豪放词风向婉约派提出了挑战,为词坛注入了一股“雄风”。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构成了苏词的浪漫主义基调。

苏词内容题材广阔,凡吊古伤今、述志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以至谈说哲理等,都可以入词,从而扩大了词的领域。

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今湖北黄冈)充团练副使。

CAI:

关于“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其中有一段讥讽新法之辞:

“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yīn堵塞)微。

议论阔疏,文学浅陋。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

”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

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

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

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

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

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

乌台即御史台。

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互动设计3]进入词境:

古人评价苏轼这首词不同凡响,请大家观看《三国演义》片头,体会这首词的磅礴气势。

①CAI: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解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三国演义》片头,那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词的风格、词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学生对词的豪放风格和词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

在音乐的伴奏中,歌唱家雄浑的歌声与课文相同的历史内容使得学生能很快进入词境,产生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

]

②生1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③生1再朗读,其他学生再评。

④教师朗读,学生评点。

[互动设计4]在读中赏

(1):

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一遍,了解大意。

诵读点拨:

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互动设计5]在读中赏

(2):

男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CAI:

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

所想淘尽风流人物、涌现多少豪杰

点拨:

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互动设计6]在读中赏(3):

女生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

慨的是什么?

CAI: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所慨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点拨:

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解说:

激情诵读,初步感知词风——在读中赏。

字面是理智的,声音才是情感的,创设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之后就指导学生在放声朗读中赏析全词,从自己有情感的声音中感受这首词的风格。

]

[互动设计7]在赏中读

(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

为什么?

(此问由学生自由发挥,见仁见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重点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重点赏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有其他句子,教师随机板书)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

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

江水浩荡,巨浪翻腾,倚势挟风,一泻千里。

这是一幅壮美的大江奔流图。

“浪淘尽”三个字最妙,它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转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人类社会杰出人物的歌颂。

自然伟力所引起的心灵震憾同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羡慕叹惋妙合无垠地统一起来,给人以丰厚的意象美。

作者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发出感慨,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

③能否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幻化成一幅画或一组镜头?

(由学生表述后再播放教师设计的影像片断进行比较)

CAI:

(蓝天,明月。

巍巍群山。

群山中江如白练蜿蜒。

江边,诗人朝江兀立,望着江水出神。

江水滔滔,后浪推前浪,气势磅礴。

孔子、屈原、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曹操、诸葛亮、周瑜……,依次随波浪高低而后移。

人物渐渐虚化,消失。

[解说:

引导学生想象将文字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然后参考老师制作的形象的镜头,能较好地领会:

“浪”字既是长江之浪,又喻历史长河之变幻,勾联起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

一个“淘”字,形象地表露出诗人的感情。

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对词作意境的把握和对词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

[互动设计8]在赏中读

(2):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CAI:

(江边悬崖上现出两个大字:

赤壁。

岩石参差突兀,怒涛汹涌翻滚,浪花如雪千叠,声如雷鸣。

穿:

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

写出江水与堤岸搏击的力度

卷:

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力量之大

点拨:

这三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互动设计9]探究课题

(1):

苏轼为何仰慕周瑜?

在描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前,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能否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

苏轼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互动设计10]探究课题

(2):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现的情感。

(学生讨论:

见仁见智)

教师点拨: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得罪当朝,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

一日,他漫步黄冈城外赤鼻矶,千里涛声在耳,赤壁旧垒在目,禁不住思接千古,将周瑜和自己相比。

火烧赤壁时,周瑜为都督,上得主公信任,下有群僚敬畏,雄姿英发,春风得意,年仅34岁。

而自己,47岁,华发早生。

乌台诗案,朝廷见疑;湖州谢表,小人构罪。

侥幸贬官黄州,谈什么建功立业!

徜徉江畔,激愤满胸,不觉红日西沉,月兔东升。

天上一轮,波森森,穿云破雾;水中一轮,光闪闪,破碎迷离。

江水浩荡,万物载沉载浮;时局动荡,前途忽暝忽明。

“人生如梦”!

他禁不住长叹一声,倾洒一杯酒,聊以自慰。

显然,苏轼游赤壁的感情是复杂的。

“人生如梦”,这是理想的浪花在现实的硬壁上撞碎了的哀叹,是逸气豪情、鸿图大志无法施展的惋词。

这中间既有苍凉落寞失去自我的凄凉,也有淘尽风流、奋发进取的高亢。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反拨形式。

(张翼语)

CAI:

“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

“入世”——渴望建功立业

[互动设计11]在读中赏——在赏中读:

CAI播放全词画面和激情朗读,感受词的豪放意境。

学生有感情地试背全词。

[解说:

含英咀华,反复诵读。

通过激情诵读,学生初步把握了这首词的气韵,这首词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磅礴的气势?

词人借描绘的形象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其中的词句美在哪里?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研读、赏析词的具体内容,品味语言,含英咀华,准确地把握词的意境,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

[互动设计12]总结:

CAI:

俞文豹《吹剑录》载: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对苏词作了形象精辟的论述。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意境博大,雄伟奔放,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虽然苏轼是气势磅礡,飘逸洒脱的豪放派,但也有过婉约的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婉约之作。

[互动设计13]拓展延伸:

赏析《江城子》

CAI: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拨: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跟他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而王弗不幸早逝,故有此作。

上片先说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次说孤坟相隔千里,欲话凄凉而不可得;末说由于自己变得苍老,即使能够相逢,对方也认不出来了。

如此层层推进,自然引出梦中相逢一节。

下片前五句述梦境,夫妻重聚,一切宛似生前,而又相顾无言,泪落如泻;后三句写作者梦醒后浓重的哀思。

情词凄切,感人至深。

课堂训练

CAI:

鉴赏并背诵苏轼词名句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南乡子》)

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阮郎归》)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

[解说:

把鉴赏与诵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诵读中赏析,在赏析中朗读,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自己去体悟诗歌的内涵,避免课堂上游离于学生感受之外的毫无诗味的理性分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之《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马丁•路德•金其人及本文演讲背景。

2、抓住这篇演讲稿的主旨,明确马丁•路德•金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3、把握作者言语思路,体会其严密的思维和诚挚的感情。

4、分析演讲稿中的表达技巧,注意学以致用。

二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

1、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主张。

2、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多朗读,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一)基本任务

1、背景介绍

【关于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

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

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

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

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

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

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

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

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

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

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

4月4日到6日,全美一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

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有关美国黑人的背景资料】

  1774年,美国的建国者们把奴隶纳入不予进口的商品之列,并直到1783年才废除了奴隶贸易。

除两个州外奴隶制被完全废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他们因惧怕经济受损而坚决反对。

所有北方各州都已早早地废除了奴隶制──最晚一个是1804年的新泽西州。

然而南方坚持1845年后加入联盟的新州可以保持奴隶制。

  从1830年后,在北方就有一个坚定,但却不那么有效的声音在要求全面废除奴隶制。

随后,1861年,11个南方州成立南部邦联,脱离主张废奴的美利坚合众国。

南方和北方间的南北战争随之爆发。

经过4年的斗争和超过50万人的死亡后,北方获得胜利。

《解放宣言》通过了,奴隶终于获得了自由。

  但那只是就理论而言。

战争已过了一百多年,南方诸州仍抵制为争取给予黑人平等机会而进行的全国性的努力。

南方的白人指责黑人导致了战争、失败和贫穷。

他们的领袖试图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遗产”。

而黑人则没有土地,受不到教育,没有丝毫改善的可能。

  1865年4月林肯总统的不幸遇刺意味着失去了以新模式重建南方的机会。

旧的南方领导人没有被排除在公职之外,“黑人法案”除最基本的民权和自由外否定黑人的一切。

为了对付这种压迫,1866年生效的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了黑人作为美国公民的权利,使其得到在法律之下平等的保护。

随后的1870年第十五修正案给予所有美国公民以选举权,无论他们的“种族、肤色或是否曾是奴隶”。

  然而,北方或多或少在放任南方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对待黑人。

其结果是,到1895年,实际上所有的黑人都没有得到选举权。

在1890年三K党重建之后,情况糟到了极点;在1889年到1919年之间,有近三千黑人男子和妇女受到了私刑。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

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

例如,虽然依据法律,黑人可以选举,但在南方诸州却设置了许多障碍──从繁文缛节一直到私刑,结果只有5%的黑人能够登记。

  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在今天,金死了20年后,种族隔离尤其在南方的乡村地区事实上仍存在着。

法律声称现在已平等,但存有偏见的白人仍与法律背道而驰。

饭店过去只对白人开放。

所以当法律判定这样做违法时,饭店干脆关门大吉。

在许多南方小镇上现在都没了酒吧、理发店或饭店。

那些废除种族隔离的政府学校里只有黑人学生。

所有的白人孩子都被带走,进了私立学校。

  在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

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二百名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469名;1980年4912名,1986年超过了6500人。

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

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

  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

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

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

“在诸如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记录。

  而在另一方面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例子──比尔•科斯比在1987年是全世界娱乐业收入最高的人,吸引了8300万观众看他的电视系列节目,赚了近一亿美元。

杰西•杰克逊是另一个成功例子──他是民主党竞选1988年美国总统的重要竞选者。

流行歌星如麦克尔•杰克逊和蒂娜•特娜的摇滚音乐会遍及全球。

其他像管理人员克里弗德•R•华伦,前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养老金基金主席及一名企业家,赫尔曼•E•瓦伦丁,是美洲系统管理委员会的主席和总裁。

  最终,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

据估计到2000年,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

    ──选自《马丁•路德•金传》,汪群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2、字词积累

生字注音

 签署()束缚()镣铐()歧视()

 枷锁()一隅()骇人听闻()兑现()

 缔造()草拟()宪法()履行()

 戳子()储存()侈谈()崛起()

 拯救()磐石()义愤填膺()飓风()

 心急如焚()蜕变()摇摇欲坠()赎罪()

 陋巷()贫民窟()真谛()昔日()

 匿迹()优劣()携手()坎坷()

 洋溢()祈祷()逝去()巍峨()

 峰巅()覆盖()蜿蜒()耶稣()

字词解释

 【充裕】  充足有余。

 【一隅】  一个角落。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兑现】  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

比喻诺言的实现。

 【缔造】  创立;建立。

 【草拟】  起草;初步设计。

 【履行】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侈谈】  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

 【崛起】  本指(山峰等)突起。

也指兴起。

 【磐石】  厚而大的石头。

 【飓风】  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相当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蜕变】  (人或事物)发生质变。

 【赎罪】  抵消所犯的罪过。

 【陋巷】  (住的地方)狭小,不华美。

 【祈祷】  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二)挑战任务

1、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2、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学习方案

(一)方法导引

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二)重点指津

1、“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

马丁•路德•金主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他的梦想?

  

 

2、这篇演讲之所以能激动人心,与其严谨的结构、严密的思路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简析这篇结构严谨、思路严密的演讲辞?

  

 

(三)难点解读

1、文章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但文章在第17自然段才提出“我的梦想”,那么,前16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能否删去?

  

 

2、这篇演讲辞饱含激情,文采斐然,其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四)思维点击

1、通过诵读感受文章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我们可以通过大声的诵读感悟。

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

本段中前边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这三个“今天”在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有“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

第3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依然要注意,如“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追求幸福”以及“权利”等。

  经过3、4两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

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候”,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

至于7、8自然段,因其内容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它的语调是平和的、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这里边有潜台词:

贪得无厌;你们就不该提这样的要求等等),面对黑人的现状,10~14自然段,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足;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足;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足。

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一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无疑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

但同时又不失理智。

这一点我们要十分注意:

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

  第18段到第25段,作者想黑人之所未想,说黑人之未说。

这正是他作为黑人政治领袖的杰出之处,也是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原因。

他就是这样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

也一次次恰到好处地调动着听众的情绪,他设喻非凡,语势如虹。

他用心在讲演,用生命在呼唤。

他是民心,是正义,是一种精神。

2、思辨马丁•路德•金的成败。

  马丁•路德•金积极倡导“非暴力抵抗”,可是最后自己却死在枪弹的暴力之下。

于是,有不少人得出结论说:

非暴力主义是软弱的、无效的、注定要失败的。

其实马丁•路德•金没有失败。

“勿以成败论英雄”是出于良知的智慧,而“历史由胜者来书写”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的耻辱。

即便只采用世俗的“成败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