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内容归纳(参考):
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含义是什么?
答: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列宁对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答:
(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
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的含义。
答: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答: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5、实践的范畴、特征、形式和作用。
答: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在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只有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的特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6、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的实质。
答: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1.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3.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
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
4.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其一,它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出发,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社会有机整体;其二,它一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把两个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其三,它强调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四,它强调和重视人的发展,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原因是内因。
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
所以,没有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发展的主要范畴;发展的辨证原理。
9、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关系。
答: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积累的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由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
(1)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螺旋式前进和波浪式上升。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运动,经过两次否定(否定、否定之否)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完成一个周期。
在第三个阶段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抛弃了它的片面性,仿佛又回到了出发点,实际上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3)否定之否定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表现形式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
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
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
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
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1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答:
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
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
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
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13、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定义。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两者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5、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客观性。
答: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16、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答: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
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
17、商品价值二重性。
答:
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18、劳动二重性。
答:
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
19、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答: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在私有制社会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
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
(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
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
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20、资本的定义、类型和周转。
答: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在现象上表现为货币和生产资料,但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时,才转化为资本。
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体现出来的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这两种划分的区别是:
第一,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第二,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第三,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
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则是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
这样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周转。
21、什么是剩余价值;如何生产剩余价值?
答: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
(2)资本家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就使两者结合。
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同时转移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了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其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22、什么是经济危机?
答:
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
2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答: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
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而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4、经济全球化。
答:
经济全球化是指:
商品、贸易、服务和各种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扩展到全球范围,逐步削弱各种壁垒和障碍,形成全球统一大市场,把各国各地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主要有7个方面:
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技术全球化、服务全球化、组织全球化。
2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
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2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同步,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也可能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的水平比较低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达到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阶段,社会意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思想意识水平可能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每一种思想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都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它们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2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答:
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8、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会在落后国家和地区率先完成?
答: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特殊表现。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这不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否定,而是对一般规律进行辩证运用的具体体现。
29、共产主义的特征。
答: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30、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答:
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种社会状态。
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够自觉地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
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