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895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2019年9月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提出假说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的

B. 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

4、胰岛素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与甲硫氨酸密码子都是AUG,但胰岛素第一位氨基酸却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分子加工修饰的结果.下列有关胰岛素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合成过程中作为模板的只有DNA

B.胰岛素的形成过程中既有肽键的形成也有肽键的水解

C.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是由胰岛素基因的碱基序列直接决定的

D.胰岛素合成过程的催化需要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5、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表示为“+RNA”,与其互补配对的单股负链表示为“—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下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催化①、②过程的物质是逆转录酶

B.图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图中①②③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若肠道病毒+RNA含有9000个碱基,则①②过程需要碱基G和U共9000个

6、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了DNA的雄性动物细胞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形成了8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图为该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

B.丙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

C.甲、乙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具有放射性

D.丙细胞可能产生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子细胞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乙酸和溴乙烷C.苯和氯乙烯D.丙烯和丙烷

9、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10、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11、W、X、Y、Z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于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

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

4,Y、Z位于同一周期,Z的一种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晶体,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其它三种元素均能形成二种二元化合物B.X、Z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Z>X

C.X、Y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

X>YD.X和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

X

12.常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电解质

B.点①所示溶液中:

c(A-)>c(Na+)>c(H+)>c(OH-)

C.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HA)+c(A-)

D.水的电离程度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不断增大

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现象中,原子核结构发生了改变的是

A.氢气放电管发出可见光B.β衰变放出β粒子

C.α粒子散射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

15.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2m/s,3m/s,4m/s    B.2m/s,4m/s,6m/s

C.3m/s,4m/s,5m/sD.3m/s,5m/s,7m/s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且绳绷紧,则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

A.mgB.mg

C.mgD.mg

17.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好放在质量也为m的圆弧槽内,它与槽左右两端的接触处分别为A点和B点,圆弧槽的半径为R,OA与水平线AB成60°角。

槽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线和滑轮与重物C相连,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通过实验知道,当槽的加速度很大时,小球将从槽中滚出,滑轮与绳质量都不计,要使小球不从槽中滚出,则重物C的最大质量为

A.B.2mC.()mD.()m

18.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在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

C.在0~10s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

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

一定大于0.8m/s

n2

19.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L3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当在a、b端接上适当电压的正弦交流电时,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n1、n2之比及电压表V1、V2的示数U1、U2之比分别为

A.n1∶n2=2∶1

B.U1∶U2=3∶2

C.n1∶n2=1∶2

D.U1∶U2=3∶1

2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斜面体,在它上面放有质量为M的木块,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并将环套在一根两端固定的水平直杆上,杆与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则杆对环的摩擦力Ff的大小可能为

A.0B.Mgsinθ

C.Mgsinθ·cosθD.Mgsinθ+μmg

21.如图所示,由某种粗细均匀的金属条制成的矩形线框abcd固定在纸面内,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一导体棒PQ放在线框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平行ab的方向匀速滑动,滑动过程PQ始终与ab垂直,且与线框接触良好,不计摩擦。

在PQ从靠近ad处向bc滑动的过程中

A.通过PQ的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B.PQ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拉力F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通过ad的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三、非选择题

22.

(1)16分

①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按照实验要求应该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同时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

②本实验必须________。

A.要平衡摩擦力

B.要求悬挂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上述两项要求都不需要

③如图所示,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从得到的纸带中确定五个计数点,测得d1=8.00cm,d2=17.99cm,d3=30.00cm,d4=44.01cm。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实验小组用一支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绳套1的拉力大小为F1′=________;

④比较____________,即可初步验证;

⑤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3)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同时绳套2由120°方向缓慢转动到18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保持绳套1和绳套2的夹角120°不变,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3.(12分)某天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的速度v1=15m/s,乙车的速度v2=25m/s,当乙车行驶到距甲车s=60m时,驾驶员发现了前方的甲车,设两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均为Δt=0.5s。

(1)若乙车的驾驶员发现甲车后经反应时间Δt后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防止相撞,求乙车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a1(此过程甲车速度保持不变);

(2)若乙车的驾驶员发现甲车后经反应时间Δt后,仅采取鸣笛警告措施,甲车驾驶员听到鸣笛后经反应时间Δt后立即做匀加速运动,为了防止相撞,求甲车加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a2。

24.(14分)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1kg的重物上系着一条长30cm的细绳,细绳的另

一端连着一个轻质圆环,圆环套在水平的棒上可以滑动,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75,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