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832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知识总复习.docx

小学知识总复习

小学知识总复习

板块一数与数的运算

一、整数

1、整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

例如:

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4、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

例如:

5、30、405都能被5整除。

即能用5进行约分。

5、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即能用3进行约分。

例如:

6、108、204都能被3整除。

7、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8、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9、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二、数的整除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

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

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板块二代数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v=s/t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b=a/c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s=a²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d=2∏rs=∏r²

扇形的半径用r表示,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s表示。

s=∏nr²/360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s=2(ab+ah+bh)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6a²v=a³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s表=s侧+2s底v=sh

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v=sh/3

二、简易方程

(一)方程和方程的解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四、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板块三几何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

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周角:

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

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²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计算公式

s=ah

5、梯形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公式

s=(a+b)h/2=mh

6、圆

(1)圆的认识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d=2rr=d/2c=πdc=2πrs=πr²

1.=3÷4=():

16=()%=()折

2.a:

b=c:

d,如果b扩大到原来的10倍,要使比例成立,C必须()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B.缩小到原来的C.不变D.加上10

3.计算

1-0.24=10÷10%=-=×=

4.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万零四十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5.是一个最简真分数,这样的分数有()个.

A:

14B:

15C:

1D:

8

6、在、、和三个分数中,分数值最大的是( ).

  ① ② ③

7、列式计算。

1.48减去3除以0.25的商,所得的差再乘0.5,积是多少?

8.n的5倍与m的差是。

9.一件衬衫a元,一件毛衣的价格比它的2倍还多6元,毛衣的价格是元。

10、解下面的方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的。

(1)9x-1.8=5.4

(2)0.8x+1.2x=2.5

 

11、根据题意列方程

小刚和小强一共收集了128枚邮票,小强收集的枚数是小刚的3倍,小刚和小强各收集多少枚邮票?

 

12、有一块正方形实验田,周长2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3.把长方形拉成一个四条边长度保持不变的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与原来相等

 

一、填空:

(共26分每空2分)

1、7030588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把2∶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3÷()=()÷24==75%=()折。

4、=,=,

5、1千克盐水含盐50克,盐是盐水的()%。

6、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