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916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docx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1

电机检修工序工艺标准及注意事项

6.1电机解体注意事项

6.1.1使用抽转子的工具----如假轴、拐臂、专用小车、倒链、钢丝绳、卡环等应符合受力标准并完好。

6.1.2检修场地要有充足的照明,定子膛内检查应使用低压行灯。

6.1.3检修所用工具清点、记录,使用的电动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电动吹尘器等,使用时外壳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使用时按要求佩戴好防护用具。

6.1.4在解体过程中,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勿碰触定子线圈端部,滑环、轴瓦处轴颈、风扇等部位也要保护好。

6.1.5转子端部线圈、鼠笼条端环、滑环、轴瓦处轴颈、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作为着力点及支撑点。

6.1.6用钢丝绳吊起转子、大盖等重物时,要绑扎或挂牢,防止起吊后滑动或滑脱,避免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

6.1.7阴雨天或周围环境湿度大时,要注意防止电机绝缘受潮,工作间断时,定、转子要用帆布(塑料布)盖好,室外长期存放,要做好防淋防锈措施。

6.1.8电机解体时,所拆下的螺丝、垫圈及其它零部件要做好标记,妥善保管,以备复装使用,装转子前清点所有的工具及零部件,并仔细检查定子膛内,防止金属小用具、垫圈、锯条等物品遗留于内。

6.1.9如遇有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使用火焊时应由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工作,并设专人监护,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6.1.10起吊所用单轨吊、倒链应由具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操作,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

6.1.11如遇有其它工作小组或其它班组在工作现场有交叉作业时,应互相照顾,注意安全。

6.2电动机的解体工序及工艺标准

6.2.1电动机断引,电缆检查

6.2.1.1电动机修前办理相关工作票,准备检修场地、工具、备件、材料,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存在的缺陷及历次检修中发现的问题。

6.2.1.2拆除电机接线与地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永久性标记及相关记录,检查电缆接线鼻子无裂纹、变色过热现象,检查电缆绝缘层良好无破损,采用16mm2铜编织短路线配合螺栓将三相电缆牢靠的短路接地,通知热工、机械部分有关班组,解开靠背轮及测温元件。

6.2.1.3根据电动机现场条件,准备吊车、倒链、钢丝绳、卡环等。

倒链无卡涩或不灵活,钢丝绳应无断股、锈蚀,钢丝绳与起吊设备垂直方向的角α<60º。

用行车将电机吊起用车运至检修现场,放在检修场地用方木垫好,准备检修。

如果吊车行程有限,可将电机原地吊起,调整角度,用方木垫平待修。

起吊电机不得触碰电缆引线,电机要放稳,运输途中不得颠簸,起吊电机时执行起重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

6.2.1.4将电动机地脚拆下的螺帽、垫圈及找正用的垫片作好标记、记录并保存好。

6.2.1.5测量靠背轮凸出或凹入轴端尺寸,扒下电机靠背轮,扒时应用火焊加热,扒卸过程中要求对轮受力均匀,联轴器加热温度一般为200℃左右,加热要均匀迅速,并用钢丝绳将千斤顶、扒子及靠背轮连在一起吊起,以防靠背轮扒下时砸伤脚。

靠背轮加热时应由具有专业资格人员进行工作,并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6.2.1.6测量电动机修前绝缘、直阻、轴的瓢偏度,做好检修记录。

6.2.2电机解体

6.2.2.1拆开电机风扇罩、冷却器等附件,并应做好记号,以便于复装。

使用吊车时执行起重标准,由专业人员进行,做好防止砸伤脚的安全措施。

6.2.2.2拆电机风扇,卸风扇使用撬棍时,应使风扇根部“吃力”,勿使风扇变形、损坏。

6.2.2.3将电机两侧油盖做好标记,拆除两侧油盖。

6.2.2.4将电机两侧端盖做好标记,拆除两侧端盖。

拆下大端盖螺丝,在上顶螺丝时,要注意两边同时上,使其间隙一致,然后调整好吊钩与端盖的中心位置,扶好端盖,用撬棍将端盖撬出,当脱离轴承套时,要注意切勿碰伤端部线圈。

拆电机端盖时一般先拆后侧大盖,因为大型滚动轴承电机其前侧均为滚柱轴承,此种轴承结构前侧端盖容易拆除。

如先拆卸前侧容易端则后侧如果轴承(一般为滚珠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则易造成转子受拆装力影响后侧位移造成拆装困难,同时转子位移过程中易造成定转子铁心及绕组损坏。

电动机为滑动轴承时应测量电机定转子间隙及磁力中心位置,计算定转子间隙:

S最大—S最小/S平均×100%<10%,并做好记录,便于回装时进行调整。

6.2.2.5确保定、转子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抽出转子。

6.2.2.6吊装拐臂于靠背轮轴面,拐臂套尽可能的装到轴的根部,如果轴面与拐臂套间隙超过10mm时,应用木条或胶皮垫填充其间隙,使其紧固,防止转子滑脱,目测调整吊环于转子重心处。

6.2.2.7使用手拉葫芦反复试验调整重心及转子水平,调整重心后,紧固滑动套头上的螺栓,小心地吊起转子,在定子两端应各有一人看间隙,小幅度指挥行车行走,使定转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两端看间隙人员在行车行走过程中,转子重心及转子水平变化情况随时告知工作负责人,因定转子间隙一般较小,工作负责人应指挥调整手拉葫芦,使转子处于定子膛内中心位置,这时定转子间隙应均匀,两端人员扶好轴头,指挥行车慢慢向外移动。

起吊转子,调整重心、平移或升降转子时,钢丝绳不得碰及线圈。

6.2.2.8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方便的场地上并用木板或专用工具垫好,在转子两边适当的位置塞住,以防滑动。

工作间断期间,为防止损伤转子,应用蓬布或塑料布将其盖好,以免损坏设备。

此刻定转子的内部就可以仔细的检查维修了。

6.2.3定子的检修

6.2.3.1使用吸尘器吸尘,用2~3kg/cm2的干净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或风葫芦吹扫线圈,采用机电清洗剂擦拭线圈的油垢。

6.2.3.2端部线圈检查,线圈清洁,无油垢、锈蚀,端部线圈无弯曲、变色、变形,绝缘层良好,绕组表面漆膜良好,无变色裂纹,端部固定良好,绑线无断裂松动现象,线棒出槽口处无磨损,端部过线绝缘良好,线圈及温度测点固定良好。

清理线圈时不得使用金属工具。

6.2.3.3铁芯紧固平整无毛刺,无松动、锈斑及过热现象,无定转子擦痕,铁芯压紧压环有无裂纹现象,温度测点及固定机构良好,焊口无裂纹,通风道、槽应清洁、畅通、无油垢、杂物。

否则应进行处理,如有锈斑可用0#砂布打磨,毛刺可用锉刀修平,事后用压缩空气吹净残留铁屑,然后用绝缘漆涂刷铁芯表面,经处理的铁芯,应进行发热试验合格。

6.2.3.4检查槽楔垫条是否有跑出现象,槽楔应损坏、无变焦、断裂、凸出及多层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用专用工具轻敲槽楔,检查槽楔是否松动,单块槽楔空响长度超过1/3视为松动,靠近槽口第一,二块槽楔不应松动,若有空洞或烧焦现象,更换新槽楔或增添槽下绝缘垫片,更换槽楔后,应涂漆或喷绝缘漆。

工作时不要碰伤线圈绝缘。

6.2.3.5检查接线螺丝、瓷瓶及接线板应完好无损,瓷瓶无裂纹和爬电电闪络现象,接线柱无脱扣烧伤现象,电机电缆引线绝缘及电缆引线鼻子容量与电流相匹配,焊接良好且无断股现象。

断股超过10%时,应进行处理。

引线螺丝应紧固清洁无滑丝现象,接线盒盖螺丝应紧固,接线盒复装后应密封良好。

6.2.3.6定子其他部分的检查

6.2.3.6.1清理机壳内灰尘、异物,紧固螺丝。

6.2.3.6.2检查接地线螺丝与机壳的接触情况。

6.2.3.6.3检查端盖与机身的接触情况。

6.2.3.6.4检查轴承与轴承室配合情况。

6.2.3.6.5检查铁芯的固定环健、通健紧固情况。

6.2.3.6.6检查风扇罩的固定情况。

6.2.4转子的检修

6.2.4.1用2~3kg/cm2清洁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或风葫芦对转子清理,或用吸尘器吸尘,使转子应清洁无油垢。

6.2.4.2用布擦拭转子,检查笼条与短路环焊接良好,强度足够,检查转子铜条或铸铝条应无变形变色、损伤、裂纹和断裂现象,铝条转子表明无熔坑,铜条或铸铝焊接良好。

6.2.4.3检查转子铁芯无松动、过热变色、损伤,应紧密整齐,无锈蚀,绝缘漆完好无脱落。

6.2.4.4检查通风道,无异物堵塞,畅通清洁。

6.2.4.5转子扇完好无变形,无损伤、裂纹,固定良好无开焊等情况。

用敲击听声法检查其整体完好性,敲击声音应清脆连续,声振时间较长。

6.2.4.6检查平衡环、平衡块应无位移且固定良好。

6.2.4.7检查大轴与铁芯的配合情况,大轴应无弯曲、变形及裂纹,与铁芯配合良好,轴颈和轴肩应完好,无磨损、无毛刺。

6.2.5轴承的检修

6.2.5.1检查轴承内套与轴结合面、外套与轴承室结合面应无转动磨损的痕迹。

6.2.5.2用毛刷,煤油或汽油将轴承清洗干净,检查轴承滑道磨损情况,检查滚珠及保持架应完好,无麻点松动现象,如轴承出现明显缺陷,应更换同型号新轴承。

6.2.5.3拆轴承时应用专用拉盘或扒子,工具应装正,尽量使其内套两侧均匀受力,防止扒偏。

6.2.5.4更换安装新轴承,用加热器加热到80~100℃(最高不得超过120℃),轴承型号向外装到轴肩,不得敲击轴承外套及保持架。

稍紧些的可用一与内套直径相当的铜管套入轴端顶住内套,从铜管外端用手锤敲打,直至轴承到位为止。

轴承在冷态下测量轴承内套与转子轴颈配合间隙,尺寸为-0.02~-0.04mm。

6.2.5.5轴承内外套滑道及滚动体表面必须光滑无伤痕,无孔洞及锈斑、脱皮、破碎、麻点。

保持架应无松动裂纹,破碎现象,且不磨擦内外套。

毛刷毛不能遗留在轴承上,为防止棉纱头遗留在轴承内,禁止使用棉纱清洗轴承。

6.2.5.6清洗检查轴承套轴承盖,轴承套应清洁无弯曲、裂纹、变形及磨损痕迹,轴承套和轴承及轴承盖的配合要严密,间隙为0~0.02mm,不应有瓢偏现象。

6.2.5.7采用压铅丝法测量滚珠式轴承间隙数值,采用塞尺法测量滚柱式轴承间隙数值,做好记录。

其标准如下:

滚动轴承允许间隙参考值

轴承内径

(mm)

径向间隙(mm)

新滚珠轴承

新滚柱轴承

磨损最大允许值

20~30

0.01~0.02

0.03~0.05

0.12

35~50

0.01~0.02

0.05~0.07

0.20

55~80

0.01~0.02

0.06~0.08

0.20

85~120

0.02~0.03

0.08~0.10

0.30

130~150

0.02~0.04

0.10~0.12

0.30

6.2.5.8按电机的工作性能加添新润滑脂,记录润滑脂型号。

加油时,轴承及轴承盖内须清洁干净,不得留有煤油等其它异物。

新润滑脂应清洁无变质,型号必须正确,不得同时使用不同型号的油脂。

加油量应为轴承容积的2/3~3/4(低速电机)及1/2~2/3(高速电机)为准。

6.2.5.9滑动轴承检修,由机务人员按照滑动轴承检修标准进行检修。

6.2.6电动机其他部件检修

6.2.6.1风冷却器的检修

6.2.6.1.1检查冷却器冷却管内不应有异物和积尘,畅通无阻,发现有异物和积尘时应进行清除,并用圆形毛刷,刷净冷却管内的积尘,再用2~3kg/cm2清洁无油水的压缩空气吹净管内的灰尘。

6.2.6.1.2检查冷却器冷却管内各部结合严密无漏风、无裂纹、开焊、无损伤、锈蚀。

局部地方有锈蚀,应用砂布打光,刷上防锈漆,且冷却效果良好。

6.2.6.2水冷却器检修

6.2.6.2.1将冷却器拆下,吊至检修地点,拆除冷却器时应做好记号,注意冷却器吊装平稳,防止磕碰。

6.2.6.2.2拆开冷却器两侧水室端盖做好记号,拆下的螺杆、螺母和销垫,应查明数量并专门放好,抽出冷却器芯,用铜试管刷绑在合适的铁管一端进行刷洗,并不断用水冲刷,直至干净为止。

检查散热片上无积灰、杂物,用2~3kg/cm2清洁无油水的压缩空气清扫散热片。

刷洗铜管和清理冷却器散热片时,不得损伤铜管的胀口。

6.2.6.2.3清除冷却器两侧水室端盖管板的泥垢和锈斑,刷上防锈漆。

更换冷却器所有密封胶垫,大小形状要合适。

6.2.6.2.4组装完后进行水压试验,在出水法兰处安装排空管、阀门,在进水法兰安装压力表、阀门、水压机后注水,待注满水后,整组打水压试验,水压为正常压力的1.5倍(0.3MPa)保持30分钟,应无明显压降,检查所有接头应无渗漏现象,或当水压下降时,应延长试验时间直至无明显压降为止。

6.2.6.2.5如有外部检查无渗漏但压力下降时,需拆开水室端盖单根管寻找漏管,如有铜管渗漏,应在漏管两端用合适的锥形紫铜堵,经退火后打紧堵死,如铜管胀处渗漏时,应用胀管器将胀口胀紧,并经再次打水压试验合格。

堵塞的渗漏铜管不能超过一个冷却器总数的5%,如超过应更换新的冷却器。

6.2.6.3清扫检查风扇、风扇罩,风扇叶片应紧固、无松动和裂纹,铆钉应齐全、紧固可靠、

无松动,风扇罩应完好、无断裂、损伤和变形等现象;将其尘土、油污清理干净,如不易清

理掉时,可用汽油或稀料擦拭。

6.2.7电动机电气试验、组装就位

6.2.7.1检查定转子各部位无异常现象,联系配合高压试验人员,对6kV高压电动机进行试验,测量绕组的绝缘,用2500V兆欧表,不应低于6MΩ,容量为500kW以上应测吸收比,吸收比应大于等于1.3。

测量绕组的直阻,绕组的直流电阻各相相差不超过平均值的2%,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2.5Un,按每级0.5Un分阶段升高,每段停留1min;泄漏电流相互差别一般不大于最小值的100%,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1.5Un,历时1分钟不击穿、无异常为合格,100kW以下可用2500V摇表代替。

各项试验结果详细记录(包括试验时环境温度)。

6.2.7.2电机组装就位按照电机解体相反的程序进行。

6.2.7.2.1检查电动机转子、铁芯、线圈、端盖、外壳、风道、风扇、接线各部位应无灰尘、油垢、锈斑,应清洁,槽楔紧固,定子膛内严禁有任何遗留物。

6.2.7.2.2回装前清点工具、设备零部件等物品,数量正确后电动机进行穿转子,装两侧端盖、油盖、风扇、对轮等部件。

电机整体组装完毕后,用手转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及磨擦。

6.2.7.2.3检查电机就位所用的倒链、钢丝绳,清理电机基座与地脚,清理垫片并按原记号放好,电机就位时不能碰伤电缆及地脚螺丝。

6.2.7.2.4电机就位后,接引电机接地线,并检测接地线接触良好。

6.2.7.2.5检查清理接线柱,接原记号的相序接线,正确无误。

引线截面应足够,线鼻子焊接或压线应牢靠,两线鼻子结合面应无氧化层及污物螺丝压接应紧固,引线接触良好。

6.3检修质量标准

6.3.1定子检修标准

6.3.1.1定子各部清洁无灰尘、油污、杂物、螺丝紧固,接地线螺丝与机壳接触良好。

6.3.1.2铁芯紧固平整无毛刺和锈斑现象,无定转子擦痕,铁芯压紧和固定机构良好,焊口无裂纹,通风道干净畅通无杂物,铁芯的固定环健、通健固定牢固。

6.3.1.3绕组表面漆膜良好,无变色裂纹,端部固定良好,绑线无断裂松动现象,线棒出槽口处无磨损,端部过线绝缘良好,无过热现象,固定良好。

6.3.1.4槽楔空响长度超过1/3视为松动,槽口第一,二块槽楔不应松动,槽楔无损伤,变色现象。

6.3.1.5引出线绝缘良好,无损伤,瓷瓶无裂纹和爬电电闪络现象,接线柱无脱扣烧伤现象,线鼻子容量与电流相匹配,焊接应良好。

6.3.1.6大盖及油盖等附件外形良好无变形裂纹,螺孔无脱扣现象,大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套配合为0~0.02mm。

6.3.1.7电动机油漆完整无缺损,铭牌清洁、牢固。

6.3.2转子检修标准

6.3.2.1转子各部清洁无油污,杂物。

6.3.2.2铁芯紧固无张口,变色毛刺锈斑现象,笼条与短路环焊接良好,强度足够,笼条无变形变色现象,焊接良好,各紧固件防松措施良好,无松动现象,笼条无熔化裂纹。

6.3.2.3外观检查转子风扇无变形,无损伤、裂纹,固定良好无开焊等情况,敲击风扇声音应清脆连续,声振时间较长。

6.3.2.4转子轴颈各部良好,无损伤,转子上各紧固螺丝无松劲,防滑垫片无松劲,焊口无开焊现象,平衡块固定良好,无磨损松劲,联轴器无变形、裂纹、损伤,与转子轴颈过盈配合0.02~0.04mm。

6.3.3轴承检修标准

6.3.3.1轴承应清洗清洁无异物,滚珠及滑道光滑无麻点,锈斑,保持架无变形,铆钉无松

动,轴承转动灵活,轴承加润滑油油量为轴承室容量的1/2-2/3,润滑油应清洁无杂物,

质量可靠,轴承内套与转子轴颈配合尺寸为-0.02~-0.04mm。

6.3.4其他部件检修标准

6.3.4.1冷却器各密封接合面密封良好,捅洗后管道清洁,畅通无杂物,管道无孔洞泄漏,水压试验为0.3MPa保持30分钟不泄漏不降压。

6.3.4.2风扇无裂纹变形损伤,固定环健式螺栓无变形、损伤,各部无积尘油污。

6.3.4.3电缆接线鼻子无裂纹、变色过热现象,电缆绝缘层良好无破损

6.3.4.4电动机温度测点完好,固定良好。

6.4电机的试运转

6.4.1电动机安装接引完毕,测量电机、电缆绝缘,电机、电缆绝缘不小于1MΩ/kV(2500V摇表),绝缘合格后,联系配电及电气二次人员确认开关及保护回路工作结束,开关良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值选择正确,取得运行和负责机械人员的许可电机进行1小时的空载运行。

6.4.2电机启动前检查通风、冷却水、润滑系统应正常,无漏风、漏水、漏油和堵塞现象。

润滑油位指示正确,转子手动盘车灵活,无异音。

6.4.3启动电动机,核对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确认电动机转向应与被驱动机械的要求一致,带旋转方向指示的电动机,必须按所指示的方向旋转,避免由于通风不好损坏电机,如电机转向与被驱动机械的要求不一致时,应停止电机运行,电机更换相序后进行空载试运。

6.4.4电机旋转后,声音正常,轴承无杂音,无渗漏油现象。

滑动轴承按照轴瓦检查标准检查。

电动机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95℃;电机外壳为75℃;铁芯线圈100℃。

发现电机有不正常的现象时,应停机观察,检查并排除不正常现象。

6.4.5测量电机振动:

不应超过下表数值

额定转速r/min

3000

1500

1000

750转及以下

振动值(双振幅mm)

0.05

0.085

O.10

O.12

6.4.6测量三相空载电流,不平衡值不应超过规定值,即:

(I大-I小)/I平均×100%<10%并监视电机空负荷电流不超过允许值。

6.4.7检查电机各部分温度不超过规定值(见下表)无烟气焦臭味。

各部分名称

允许最高温度℃

电阻法测量允许最高温升℃

温度计法测量允许最高温升℃

 

定子线圈

A级

105

65

50

E级

120

75

65

B级

130

80

70

F级

155

100

85

H级

180

125

105

静子铁芯

105

65

轴承

滑动

80

滚动

90

6.4.8当电动机初始状态为环境温度时,允许连续启动两次。

相隔4小时以后,才能再连续启动两次。

当电动机初始状态为额定运行温度时,只允许启动一次。

电动机在试运期间,若出现问题,必须查明原因,并设法消除,不允许盲目投入运行。

6.4.9电机空载试运合格后,进行2小时带载试运,试运合格,移交运行。

6.5轴瓦电机的大修

6.5.1检修前的准备;同轴承电机

6.5.2解体前的工作

6.5.2.1拆开电机三相电缆接头,把接头三相短路并接地。

拆开接地线,拆时做好相序记号,以免接线时接错。

电缆接地线截面要大于25mm2。

6.5.2.2拆联轴器护罩,拆联轴器螺丝。

6.5.2.3拆地脚螺丝、地脚稳钉,地脚的垫片做好记号,就位时按原位置恢复。

6.5.3解体

6.5.3.1做好各部件的位置记号。

6.5.3.2拆两侧端盖,测量定转子间隙。

各点定转子间隙之差要小于10%。

对运行中振动大的电机应盘车进行校核。

6.5.3.3放掉油室的油,拆瓦盖,测量轴瓦与瓦盖间隙:

用Φ1mm的铅丝分别放在瓦盖两侧结合面,上瓦顶部放一个圆环形的。

装上瓦盖,上紧螺丝,均匀挤压铅丝,再取下铅丝,用千分尺测量正常被压接部分的厚度,计算间隙值。

瓦盖间隙值=顶部平均值—两侧平均值,瓦盖的间隙一般在-0.05~0.05mm,对于高速电机的间隙应为负值,在-0.03~-0.05mm。

也即为紧力。

6.5.3.4压瓦间隙:

取3条铅丝分别放在轴瓦的两侧及顶部,方法同上。

轴瓦间隙=顶部平均厚度-两侧平均厚度。

标准为:

1000转/分以下为(1.1~1.5)‰倍轴径;1000转/分以上为(1.5~2.0)‰倍轴径,轴瓦两侧间隙应为顶部间隙的0.5~1倍,油档间隙为0.2~0.3mm。

轴封间隙应为0.1~0.3mm。

6.5.3.5拆下轴封。

6.5.3.6拆下瓦:

将转子顶起或吊起0.3~0.5mm,转出下瓦拿下。

6.5.3.7吊面,用道木垫起,抽转子。

6.5.4轴瓦检查

6.5.4.1轴瓦与轴的接触角,接触角750r/min以下的为70°,1000r/min以上的为60°。

最佳为一个等宽的带状磨痕。

6.5.4.2全面清洗检查,轴瓦乌金表面无裂纹、脱胎(脱壳)、机械损伤,无砂眼、碾磨及严重磨损现象,无轴电流烧伤形成的凹点。

瓦胎无裂纹、损伤、变形,与瓦座接触紧密,用塞尺不应测出间隙,否则应研磨处理。

6.5.4.3对轻度磨损、接触点不均的轴瓦进行修刮,使之符合标准。

对有砂眼、夹杂、深沟、剥落乌金块、严重磨损、间隙及侧面间隙过大的轴瓦,均应补焊或重新挂瓦。

6.5.4.4如果电机的轴瓦磨损间隙过大、脱胎、振裂或破裂,只有重新浇注乌金予以修复,才可继续使用。

修复滑动轴承时可参考以下操作说明:

6.5.4.4.1首先用喷灯或乙炔中性火焰熔化轴瓦上的乌金,用钢丝刷和砂纸清理轴瓦与乌金接触的全部表面,特别是燕尾槽的尖角处,整个接触面都应擦到发亮;然后将轴瓦浸在含10%苛性钠或磷酸三钠的沸腾溶液内,浸泡5~10min,取出后立即将轴瓦放在热水中清洗。

6.5.4.4.2为了使乌金与轴瓦内表面很好地结合,浇注乌金前,轴瓦内表面应挂锡。

挂锡前,先在挂锡表面涂抹盐酸或硫酸,然后用热水冲洗并凉干,用喷灯或气焊将轴承加热到250~270℃,涂上一层氯化锌溶液,再撒上一层氯化铵粉,最后用锡焊条或纯锡摩擦轴承内表面,进行挂锡。

若温度过低,挂不上锡,应再次加热。

此外,也可把轴瓦加热到100~120℃,将其直接浸入320℃的锡锅内,10min后取出,进行揩擦,直至挂锡表面锡层均匀地呈银白色为止。

6.5.4.4.3挂锡完毕,就可补焊钨金。

钨金厚度S(单位为mm)一般为:

S=0.02d+2

式中d——轴径直径

钨金厚度最大不应超过10mm,但也不可小于右表所列值。

6.5.4.4.4套筒或轴瓦浇注乌金后,要镗内孔,轴承的内径比轴径的外径应稍大。

这样,就可使润滑油进入轴承与轴径的间隙内。

6.5.5轴瓦附件检查

6.5.5.1油环检查:

油环应为正圆形,其椭圆度不大于±1mm,表面光洁、无毛刺及其它损伤,无瓢偏现象,侧面无磕痕,连接紧固,连接件应为同一材质,内圆磨损后的沟槽深度符合要求且无局部过度磨损现象。

6.5.5.2轴封检查:

轴封应无裂纹、无破损

6.5.5.3加油孔(窥孔)检查:

加油孔无破损

6.5.5.4冷却器检修,对冷却器盘绕式水管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及自来水反复正反冲洗,清除内部杂质。

进水管路有过滤罐的要清扫滤网。

冷却器无破损、变形、凹陷等异常。

水压试验0.3Mpa,30分钟无泄漏。

6.5.5.5轴瓦温度表校验

6.5.6瓦座检查

6.5.6.1擦净瓦膛内外的油污及杂物

6.5.6.2油镜清扫检查、密封

6.5.6.3放油堵检查、密封。

进出油孔无阻塞

6.5.6.4清扫瓦座,测量瓦座绝缘,瓦座的绝缘在油管路安装完毕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6.5.7定子、转子等检修

6.5.8组装

6.5.8.1组装前应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