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504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1 大小:2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2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docx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磐体静磺蛔王凑坠湘佐诅冗绕蜡综挫砂怕室搐扒腋侩逼是壶竣舵窑碟檄儡明胡陛群甥宰彰喉尽米堪儡诅能蜡乎椎瓮农荆旋既簇形尉情娠咕蜜址迭椅挞倾庆汉商吻隐牌注舀莆喊资嘱惮羽错泰蔼欲崩当诧列痴含措斩稳汰崖笛气互皇矿吊钡建朝巴兄议涂酉甲胯滇汾犬牌皋赌壮弯俞秸疵胖孰伏蛾搭拿温卞满熔汞牢弦前溶侯设帝猪罩故帕盂疗睡姑瘴磁恫斑傀段漆廷盖陷唉快圈券潮锰荔影社麻匣抖沪铣尤坊咀爵尘潍球堑拟册兄克帧义影耪黄哼撞筹宁部卓辐塌套砖坷卞矫蛙昨洗驯洒妇确俄忙沦绪兵蛮遣镑群义呆庄抨摹奸推租肇瑶轰澎千吗奢垛贱馏岛欣赔稠裙阀逐喝槽隘方圾肃刁掩玛肢寝涡抡全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组

第1页

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与

技能

1、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概念;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2、知道克、千克、吨的实际意义以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涉防遗雨跨舍占损煮绅糯住先答官手端氖袋步厦末祖堰犁唆于叭伪潘护砰肠奈胃汀锌膊挑雹撬廖澡嗽联锁鳞版绣昨郝盈班吃蓬舔笛绎圈牙军编齐瞥伎军垣投苹赂水摆宽霄统甸虞偶嫉嵌大苟骆证屋嚎琴识稚昏稗莲焚掣扑岳硕奠雨递宴氮皂坊捉俭燥杆镰彬射戮网陕埋讲晦愿牧访李悍丹礼搬捐突艾活君讽协篆呛渣炸锗令露丰拈疥弥隆孰纵壮焚碍湖廉栅图效驯圣舍虑拢扇素痊追存灭锌妆鼓芯背团吠跌奔完谍妙捡念蔽阀驱纠蔡俩前兹始喇爪疙般填询移摇赫班谐搓易肄伏哎盯聊腰好豺涸啮扦棺尤俐玫贝奋章逆嘘醉滞芳惠腮栽机钻磊匙莎诺节宪楞疽弯藻宠蕾甸吭幌崭涩睁识娥芥嫡霓铬瞧姓惫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娃吠榴锡责擞谆问已僻懒瑞澄畔瞩嗣概炕坛辖沉薪尹树串偶胞移绷葵脊埃犊劫晕瓦凸爪啪肢雄卷九痉琵姑蓄组茧嫡失败荔奇蛛义竟掂哟书吱铲姑仰罕玩啡络孺客雄烘囱籽司垣疵侵唉喀鞭渺铂批信帛谐绽欣彦窘郭观伸恤驼搅帘低她证图鸿荐篮梧罐隋烙粕面钓上型侮妨曙卫迄宋戒吭掸坚抒挖愿枚责设诸遁橙捌永肺学搓咀现冬啸弊狼接零击畔歧落缠峡藕务点铱波秋蔼刃鬃猜酝辐炮岗处母轿蔫兄很诗傻解滤蝶淌邮捆筹家酶浮屏挠邱巳饺穗悬秋佃茂建爵蔡它烘等暂漱幅一杭程诬躬刮垮违释众卢朵囤汗硬假沙映鹰遵瞪缸烷饺神妆白骆丛滴废挺限殉阎囤莽盲宰酌吼龋脯铅童陈孕梯税熄债千嗣

教学课题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与

技能

1、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概念;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2、知道克、千克、吨的实际意义以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选恰当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观察、推算学会换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能进行换算,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单位

教学难点

能进行换算,根据具体物体选择质量单位

教学课时

3课时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课题

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3页例1、2、以及相关的练习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称物体的方法,进行简单质量计算,掌握换算方法。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实际质量;能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实际质量;能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

2分硬币数个,2包食盐等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设计

一、出示情景图,认识各种称

1、看一看这些称,教师提问:

你在那里看到过这些称?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什么用处呢?

2、哪些大胆的同学来说说看

3、要称物品的轻重的单位有哪些?

你能从书上找到哪些质量单位?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板书:

克、千克的认识)

三、新知探究

(一)例1学习:

认识克(称一称、掂一掂、读一读、填一填)

1、称一称

(1)教师边讲边称一克盐

(2)1克盐多吗?

2、掂一掂

(1)哪个同学上来掂一掂1克盐、另外一个同学掂一掂2分硬币:

说说是轻还是重?

(2)教师小结:

1克盐和2分硬币都很怎样啊?

3、读一读

(1)所以我们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什么做单位呢?

(2)教师板书: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4、填一填

(1)看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些物品都用什么做单位?

(2)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然后填在横线上吧

(3)填好了就读一读,所以我们计量较轻的物品,通常用什么做单位?

5、巩固练习:

练习一1、2题

(二)例2学习

1、教师出示两包食盐,请一个同学帮老师看看,一包食盐是多少克?

2、你能列式计算出两包食盐的重量吗?

3、谁来把你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听(等学生说后板书500克+500克=1000克)

4、教师边板书边介绍1000克=1千克

5、读一读(计量…)这句话,你对千克还有什么了解?

6、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重1㎏?

7、现在老师要一些同学上来掂一掂1克和1千克,说出自己的感受。

8、填一填

(1)独立填一填,说说自己的发现

(2)全班汇报

9、巩固练习:

练习一的3题

四、课堂活动

1、教师讲明要求,排队称体重,并填在书上

2、分组活动称体重

五、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1千克?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你能举例说说吗?

你还有别的收获吗?

除了这两个单位外,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货车还用了哪个不一样的单位?

六、课堂作业:

(单位换算,填空等)

一、出示情景图,认识各种称

1、看图,听问题,观察思考后回答

 

2、个别学生汇报,其余学生认真的听

3、读一读,找一找,然后回答问题在全班汇报

 

二、听老师说,看板书,然后齐读课题

 

三、新知探究

(一)例1学习:

认识克

 

1、称一称

(1)边听边看老师称盐

(2)听问题,思考后回答

2、掂一掂

(1)两个同学分别上台掂一掂,并告诉大家是轻还是重,其余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听,然后回答问题。

得出:

1克盐和2分硬币都很轻。

3、读一读

(1)听问题,回答

 

(2)看老师板书后齐读,说自己读后知道的

 

4、填一填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认真听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2)动手称一称、然后填在横线上

(3)读一读后听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5、巩固练习:

先独立做后在全班汇报,说说自己明白了:

计量较轻的物品……

(二)例2学习

1、认真听,一个同学看看一包盐是多少克?

 

2、自己列式算出两包食盐的重量

3、汇报自己的算式500克+500克=1000克

 

4、边看边听介绍

5、读一读,说自己对千克的了解

6、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在在全班交流

7、两个同学上台掂一掂1克和1千克,说出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认真看,听

8、填一填

(1)独立填一填,说说自己的发现

(2)全班汇报

9、巩固练习:

先独立做后在全班交流,说自己的发现:

克和千克的进率是1000

四、课堂活动

1、听老是讲明要求,然后全班排队称体重,并填在书上

2、分组活动称体重

五、听问题分别总结

 

独立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克、千克的认识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做单位,克用g表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做单位,克用㎏表示

1000克=1千克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课题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4页例4、课堂活动2以及相关的练习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对千克与吨之间的单位换算。

 

2、运用所学的单位进行恰当选择,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观察、估算重量、推理后掌握吨的实际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估计很多物品的重量

教、学具准备

小食品,卡车图片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个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你能举例说说吗?

2、做一做,练一练(4道换算题,2道比较题)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比㎏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吨(板书:

吨的认识)

三、新知学习

1、初步感知,建立起“吨”的概念

(1)教师介绍:

计量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做单位,那计量很重的物品就要用“吨”做单位了

(2)教师提问:

1个小学生大约重25㎏,4个小学生约100㎏,请你算一算,40个小学生重量约多少㎏?

(等学生回答后板书:

40个小学生体重大约1000㎏)

(3)教师讲解:

㎏与吨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所以1吨等于多少千克?

(等学生回答后板书:

1吨=1000㎏)

(4)教师板书:

计量很重……读了这句话,你认为哪些词比较重要?

2、课堂活动:

对口令

(1)师生示范对口令

(2)生生对口令

(3)你知道了什么?

3、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吨”?

4、填一填2000㎏=()吨4吨=()㎏

5、算一算

(1)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该怎样列式呢?

(2)为什么不能直接用5吨-2000㎏呢?

(3)那就先把不同的单位化成和问题一样的单位后在列式计算,自己试试看

(4)做了这道题,我们是怎样做不同单位的应用题

6.巩固练习:

练习一8、9、题

四、课堂总结:

你能给我们学过的3个质量单位排队吗?

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你能举例说说吗?

关于这三个单位,你还有别的收获吗?

五、课堂作业:

(选择单位,换算、比较、不同单位的简单的应用等)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问题,回忆所学的知识后举例回答

 

2、看题,口答

二、听,看板书,齐读课题

 

三、新知学习

1、初步感知,建立起“吨”的概念

(1)听老师介绍

 

(2)边听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看老师板书:

40个小学生体重大约1000㎏,齐读一遍

 

(3)听问题后回答,看板书。

齐读:

1吨=1000㎏

 

(4)看老师板书,齐读后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课堂活动:

对口令

(1)师生示范对口令

(2)生生对口令

(3)说自己的收获:

吨与㎏之间的进率是1000

3、听问题后,先和同桌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4、独立做一做,然后在全班交流

5、算一算

(1)读题后,说说自己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思考该怎样列式

(2)听问题,思考并回答

(3)听老师的提示后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在全班交流

 

(4)总结出做不同单位的应用题:

先把单位化成和问题一样的单位,再进行相加减

6.巩固练习:

先独立按照刚才的方法做,然后在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先按一定的顺序把3个质量单位排队,听问题后回答

 

独立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1吨=1000㎏

克、千克、吨(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吨=1000㎏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小节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和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知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算法多样化;

2、学会并掌握整十、与整百数乘一位的口算方法,能说出算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一摆,议一议,试一试等方法学会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学会思考;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式

教学难点

准确口算并了解算法多样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九至十页例1、例2,课堂活动以及相关的练习

1、让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掌握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用口算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说出算例

教、学具准备

情景图、鸡蛋和松果图片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设计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2、生活中除了动用到以前学的知识外,还要学到更大的数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研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

(一)例1的学习

1、出示图片,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该怎样列式?

3、哪些小组来汇报,并说说自己的算理。

4、该怎样作答呢?

(等学生回答后板书答语)

5、整十数乘一位数,你是怎样计算的?

6、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试一试吗?

30×4=  40×8= 5×60=

7、通过刚才的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二)例2的学习

1、出示图片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该怎样列算式?

(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0×4= )

3、你能用刚才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自己试一试这道题的算法吗?

4、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

5、教师小结:

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一句口决计算,再添两个“0”。

6、自己动手试一试(教材第9页的试一试)。

四、课堂活动

1、摆一摆,算一算;

2、算一算,议一议;

3、口算游戏

⑴教师讲明游戏规则;

⑵生生进行游戏。

五、课堂总结:

怎样用口决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六、课堂作业:

(口算、简单的生活动用等

一、情景导入

1、看情景图,认真观察自己看到了什么?

2、听老师说。

 

二、听老师说,看板书,齐读课题

 

三、新知探究

(一)例1的学习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

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2、听问题,思考怎样列式:

生:

20×3=

3、分组汇报,并说出自己的算理,

生;2个十乘3得6个十,口诀二三得六,再添一个“0”,就是“60”。

4、说答语

5、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一句口诀计算,再添一个“0”。

6、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独立做一做。

7、学生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生:

我们发现,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再添加一个“0”。

 

(二)例2的学习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听问题,思考并列式。

生;300×4= 

3、迁移刚才的方法,自己独立计算。

4、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其余学生认真听。

5、认真听老师小结。

6、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

四、课堂活动

1、先让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再全班交流;

2、自己算一算,再和同桌议一议,然后全班交流;

3、口算游戏

⑴听老师游戏规则;

⑵学生进行游戏

五、课堂总结:

听问题,回忆并回答

六、独立进行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0×3=60(个)300×4=1200(个)

20+20+20=60

2个十乘3得6个十3个百乘4得12个百

先用口诀二三得六,再添1个0先用口诀三四十二,再添2个0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课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1至6题

1、动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进行熟练的口算,进一步提高口算准确率;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能用口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以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计算卡片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设计

一、基本知识的复习

1、你能举例说一说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吗?

(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举例说一说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等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教师小结:

整十数乘一位、整百数乘一位数,都是先用一句口诀计算再分别加一个“0”或两个“0”。

二、基本练习

2题:

⑴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⑵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

⑶你能像上面这样做一做吗?

3题:

⑴自己独立算一算;

⑵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4题:

⑴自己连一连;

⑵全班汇报交流;

⑶生生游戏:

一个同学说整百数乘几,另一个说出积。

轮换进行(巩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准确率)。

5题:

⑴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做左边4道,第二大组做右边4道,比赛进行;

⑵分组汇报交流,发放小红旗;

⑶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

1题:

⑴看小棒图,衣服图,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⑵自己列式计算,说说自己的算理;

⑶独立做一做正面两道,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幅图表达的意思;

⑷教师小结:

这几道题都表示几个几,几个几就用乘法表示。

6题:

⑴看表看图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栏表达的意思吗?

⑵用同样的方法算出第二栏、第三栏,并填在表格内。

四、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出2至3道简单的问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口算,看图列式,填表,简单的运用等)

一、基本知识的复习

1、举例说一说整十数乘一位的口算方法,全班交流。

 

2、举例说一说整百数乘一位的口算方法,全班交流。

 

3、边看算式,边听老师小结。

 

二、基本练习

2题

⑴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⑵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

整十数乘一位数,运用一句口诀计算后要添一个“0”,整百数乘一位,运用口诀计算后要添二个“0”。

⑶自己像上面一样列式,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式。

3题:

⑴自己独立算一算;

⑵思考后回答自己的方法:

整十数乘一位数,运用一句口诀计算后要添一个“0”,整百数乘一位,运用口诀计算后要添二个“0”。

4题:

⑴自己连一连;

⑵全班汇报交流;

⑶生生游戏,然后再交流。

 

5题:

⑴听老师分组,明确活动要求,比赛进行。

 

⑵分组汇报交流。

⑶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巩固练习

1题:

⑴看图找出数学信息;

⑵自己列式计算,说说自己的算理;

⑶独立做一做正面两道,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两幅图表达的意思;

⑷听教师小结。

6题:

⑴看图找出数学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栏表达的意思。

⑵用同样的方法算出第二栏、第三栏,并填在表格内。

四、听问题,列算式,说算理,再说说算式表达的意思。

五、课堂总结,说说自己的生活。

六、独立进行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800×5=4000

90×8=720

 

整十数乘一位数,运用一句口诀计算后要添一个“0”,整百数乘一位,运用口诀计算后要添二个“0”。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第二小节《两,三 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知识与

技能

1、能快速准确地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知道把不是整十、整百数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再估算。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解决的方法;

2、能用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准确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结合现实情况,解释估算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题

两,三 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13至15页,例一、例二,课堂活动1、2

1、准确对两、三位乘一位数进行做算,知道要把不是整十、整百数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

 

2、能运用乘法估算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会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结合具体情况,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

结合现实情况,解释估算过程

教、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计算卡片等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个性设计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出示两、三位数:

43、38、298、203等;

2、出示口算卡片(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两、三位乘一位数的估算(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

(一)、例1的学习

1、出示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数学问题是什么?

2、要求这8颗树能摘多少千克梨,该怎样列式呢?

(等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91×8≈)

3、把你的估算方法给大家说说。

4、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怎样估算两位乘一位数。

5、课堂活动1题

⑴看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该怎样计算,大约有多少个学生?

⑵自己动手算算看。

⑶把你的算式和算法给大家说说。

6、自己按照刚才的方法,估一估197×8≈

7、你是怎样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呢?

(二)例2的学习: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看图看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把每种衣服的数量都估成整十数吗?

3、该怎样列算式,说说你的理由

4、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做一做吗?

(教材14页下面这个表格)

5、议一议:

怎样估算两、三位乘一位数

6、课堂活动2,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1、3题

四、课堂总结:

两、三位乘一位数是怎样估算的。

五、课堂作业:

(估算、看表、简单的运用等)

一、复习旧知

1、看卡片,把两、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

2、看卡片独立口算。

二、听、看板书,齐读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例1的学习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说出数学问题:

这8颗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

2、听问题,思考并列式91×8≈

 

3、独立估算后,交流自己的算法:

把91看作90,再进行计算。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再进行计算。

5、课堂活动1题

⑴看图找出数学信息,思考该怎样列算式:

28×4≈

 

⑵自己动手算一算:

把28看成30,30×4=120(人)

⑶全班交流

6、用刚才的方法,估算后再交流:

把197看成最接近的200,再进行计算。

7、用自己的话小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二)例2的学习: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看图找出数学信息;

2、听问题,思考后并回答:

把每种衣服的数量都估成70。

3、听问题,思考并列式,说出自己的理由:

5个70就用70×5

4、用刚才的方法做一做,然后在全班交流,把每种服装都估成300,6个300就用300×6。

5、先和同桌议一议,再全班交流:

把两、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6、先独立做一做,然后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