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417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docx

物理化学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

、判断题: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

一个确定的数。

2•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4•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

5•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f=I,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6•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7•根据二元液系的P〜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8•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

9•杠杆规则只适用于T〜X图的两相平衡区。

10•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11.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

生负偏差。

12.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13•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的摩尔分

数成正比。

14•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15•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

、单选题:

1•H20、K+、Na+、Cl-、I-体系的组分数是:

(A)K=3;(B)K=5;(C)K=4;(D)K=2。

2•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A)大于临界温度;(B)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

(C)

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小于沸点温度。

 

6•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

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在P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A)1种;(B)2种;(C)3种;(D)0种。

7•在101325Pa的压力下,∣2在液态水与CCb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2存在),此体系的自由度为:

(A)1;(B)2;(C)3;(D)0。

8.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

(A)f=1

(B)f=2;

(C)f=3;

(D)f=4。

9.

H2(g)和02(g);③

对于下列平衡系统:

①高温下水被分解;②同①,同时通入一些

>

和02同时溶于水中,其组元数K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

(A)①K=1,f=1②K=2,f=2③K=3,f=3;

(B)①K=2,f=2②K=3,f=3③K=1,f=1;

(C)①K=3,f=3②K=1,f=1③K=2,f=2;

(D)①K=1,f=2②K=2,f=3③K=3,f=3。

10.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f=2的体系是:

(A)298K时,H20(l)H2O(g);(B)S(S)S(l)S(g);

(C)C2H5OH(l)与出0

(1)的混合物;

(D)一定量的PCl5(g)分解平衡时:

PCl5(g)=PCl3(g)+Cl2(g)。

11.某体系中有

Na2CO3水溶液及

Na2CO3H2O(S)、Na2CO37H2O(S)、

Na2CO310H2O(S)三

种结晶水合物。

在P

(A)体系不是处于平衡态

(C)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f=K-①+1=2-4+1=-1,这种结果表明:

(B)Na2CO310H2O(s)不可能存在;

(D)Na2CO37H2O(s)不可能存在。

12.相图与相律之间是: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相图决定相律。

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Pa;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

(C)水的冰点温度是0C(273.15K),压力是101325Pa;

(D)水的三相点f=0,而冰点f=1。

14.Na2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

Na2CO3H2O、Na2CO37H2O、NaCO310H2O,在常压下,将Na2CO3投入冰—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Na2CO3水溶液,

则另一相是:

(A)Na2CO3;(B)Na2CO3H2O;(C)

15.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的冷却过程:

(A)a点物系;(B)b点物系;

(C)C点物系;(D)d点物系。

16.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的组成为X,冷却到tC时,固液二相的重量之比是:

(A)W(S):

w(l)=ac:

ab;(B)W(S):

w(l)=bc:

ab;(C)W(S):

w(l)=ac:

bc;(D)W(S):

w(l)=bc:

ac。

D

h

G

B

17.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点分别处于C、E、G点时,对应的平衡共存的相数为:

(A)C点1,E点1,G点1;

(B)C点2,E点3,G点1;

D

G

A

E

 

(C)C点1,E点3,G点3;

(D)C点2,E点3,G点3o

18.在相图上,当物系处于哪一个点时只有一个相:

(A)恒沸点;(B)熔点;

(C)临界点;(D)低共熔点

19.甲、乙、丙三个小孩共吃一支冰棍,三人约定:

⑴各吃质量的三分之一;⑵只准吸,不准咬;⑶按年龄由小到大顺序先后吃。

结果,乙认为这只冰棍没有放糖,甲则认为这冰棍非常甜,丙认为他俩看法太绝对化。

则三人年龄:

(A)甲最大,乙最小;(B)甲最小,乙最大;

(C)丙最大,甲最小;(D)丙最小,乙最大

20.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体系相图,图中有几个单相区:

(A)

(A)

1个;

(B)

(B)

(B)2个;

(C)

(C)

(C)3个;

(D)

(D)

(D)4个。

21.有一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双组分A与B凝聚体系,系统的组成刚巧与不稳定化合物

的组成相同,当其从液态冷却到不相称熔点,系统内建立如下平衡:

液相+A(S)=AχBy(不稳定化合物),如果在此时系统由外界吸取热时,则上述的平衡将: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定。

22.A与B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

A与B的体系可以形成

(A)2种;(B)3种;(C)4种;(D)5种

23.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体系相图,有几个两固相平衡区:

(A)

(A)

1个;

(B)

2个

(B)

(B)

3个;

(D)

4个

24.在第一种物质中加入第二种物质后,二者的熔点发生什么变化

(A)总是下降;(B)总是上升;

(C)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服从拉乌尔定律。

25.如图是Feo与Siθ2的恒压相图,那么存在几个稳

定化合物:

(A)

(A)

1个;

(B)

(B)

(B)2个;

(C)

(C)

(C)3个;

(D)

(D)

(D)4个。

FeOSiO2

26.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几种固相同时析出?

(A)4种;(B)5种;(C)2种;

(D)3种

27.在温度为T时,A(I)与B(I)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30.0kPa和35.0kPa,A与B完全

 

31.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

凝聚体系相图,图中有几个两相区:

(A)1个;(B)2个;

(C)3个;(D)4个。

32.水蒸气蒸馏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

(A)完全互溶双液系;(B)互不相溶双液系

(C)部分互溶双液系;(D)所有双液系。

33.下图是二元凝聚体系相图,其中物系点与相点合一的是:

(A)F点,G点;(B)I点,D点;

(C)H点,D点;(D)H点,G点。

34.A与B是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的正常沸点

B的正常沸点120C。

把A、

(A)小于80C;

(C)介于80C与120C之间

B混合组成一个体系,那么这个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

(B)大于120C;

;(D)无法确定范围。

B

互溶,当XA=0.5时,PA=10.0kPa,PB=15.0kPa,则此二元液系常压下的T〜X相图为:

物Na2SO410H2O(D)。

相图中,在DBC区中存在的是:

(A)水合物D与溶液;

(B)水合物D、NaCl和组成为F的溶液;

(C)水合物D、NaCl和Na2SO4三相共存;

(D)纯NaCl、纯Na2SO4和水溶液。

38

.H2O-KNO3—NaNO3物系的相图如下。

那么

在BEC区内平衡的相是:

(A)纯NaN03与其饱和溶液;

(B)纯KaNO3与其饱和溶液;

(C)含KNo3、NaNO3与不饱和溶液;

(D)含KNo3、NaNO3与双饱和溶液(E)。

39.分配定律不适用下列哪个体系:

(A)I2溶解在水与CC∣4中;

(B)Na2CO3溶解在正庚烷和二乙二醇醚中;

(C)NH4C∣溶解在水与苯中;

(D)Br2溶解在CS2与水中。

40.如图是恒温恒压下的三组分盐水体系相图,复盐可形成水合物,存在几个三相平衡区:

(A)2个;(B)3个;(C)4个;(D)5个

三、多选题:

1.通常所说的水的冰点为OC的含义是什么?

(A)在101.33kPa压力下,冰和纯水平衡时的温度;

(B)冰、水、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

(C)冰的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相等的温度;

(D)压力为101.3kPa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和冰平衡的温度

(E)压力在101.3kPa时,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时的温度

2.下列系统①=1的是:

(A)Pb-Sn-Sb形成的固溶体;(B)αSiO2和βSiO?

(C)左旋葡萄糖和右旋葡萄糖;(D)氯化钠和蔗糖溶于水;(E)白糖与面粉混合物

3.克一克万程可适用于卜列哪些体糸?

(A)

I2(s)12(g);

(B)

C(石墨)

C(金刚石);

(C)

I2(s)I2(l);

(D)I2(l)

I2(g);

(E)

I2(g)(n,T1,p1)I2(g)(n,T2,p2);

(F)

I2(∣)+H2

2HI(g)。

4.对于两组分凝聚体系的步冷曲线形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步冷曲线上,一定存在拐点”;

(B)一条步冷曲线上有平台,就一定有拐点”;

(C)一条步冷曲线上有拐点”,就一定有平台”;

(D)一条步冷曲线上可以有拐点”而无平台”;

(E)一条步冷曲线上可以有平台”而无拐点”。

5.在CaF2—CaC∣2的凝聚系统相图中,物系点为a,当降低系统温度时,不正确的是:

(A)

(A)

a点①:

*

=1,f=2;

(B)

b点

①=1,f

「=1;

*

(B)

(B)

C点①

=2,f=1;

(C)

(C)

d点①:

=2,f*=1;

CaF2¾→MCaCl3

*

(E)C点①=3,f=0o

6.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单组分体系的两个平衡相;(B)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的两相平衡区

(C)适用于二组分体系相图中的任何区;(D)适用于三组分体系中的两个平衡相

(E)适用于三相平衡线上的任意两个平衡相。

7.加压于冰,冰可部分熔化成水,这是什么原因?

(A)加压生热;(B)冰的晶格受压崩溃;(C)冰熔化时吸热

(D)

冰的密度小于水;(E)冰的密度大于水。

8.A和B二元凝聚系相图如图所示,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1为液相,①=1,f=2;

(B)要分离出纯A,物系点必须在3区内;

(C)要分离出纯AmBn,物系点必须在6区内;

(D)

p(甲苯)=1486.6Pa,在图中,P〜X图和T〜X图正确的是:

J、F、E、I和S诸点f=0;

(E)GC直线、DI直线上的点,f=0o

10.下述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通过相图可以确定一定条件下体系由几相构成

(B)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

(C)相图可表示出达到相平衡所需的时间长短;

(D)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数量多少

(E)相图上物系点与相点都是分开的。

四、主观题:

1.在25C时,A、B、C三种物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所形成的溶液与固态A和由B、C组成的气相同时达到平衡,问:

(1)此体系的自由度为多少?

(2)此体系中能平衡共存的最多有几相?

2.滑冰鞋下面的冰刀与冰接触面长为7.68Cm,宽为0.00245cm。

(1)若滑冰者体重为60kg,试求施于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双脚滑行)

1

(2)在该压强下,冰的熔点是多少?

巳知冰的摩尔熔化热为6009.5JmOl-,冰的密度为0.92gCm-,水的密度为1.0gcm-。

3.乙酰乙酸乙酯CH3COCH2COOC2H5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试剂,它的蒸气压方程为:

lnp=-5960/T+B,P的单位是Pa,此试剂在正常沸点181C时

部分分解,但在70C是稳定的,可在70C时减压蒸馏提纯,压强应降到多少?

该试剂的摩尔气化热是多少?

4.液体A与B形成非理想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蒸气总压与溶

液组成的关系图如右:

⑴粗略画出PA〜XB、PB〜XB线;

⑵粗略画出T〜XB和T〜yB线(沸点〜组成线)。

5.在16〜78C之间,液态汞的蒸气压公式为:

∣g(p∕p)=7.648—3328/T—0.848lg(T∕K),

Mo的液相,在1300C

32%Mo的固熔相,

[tC〜C图]。

汞的三相点温度为243.3K,摩尔熔融热为2320Jmol-1,试求固态汞在-78C时的蒸气压。

6.下面是两组分凝聚体系相图,注明每个相图中相态,并指出三相平衡线。

7.Ni与Mo形成化合物MoNi,在1345C时分解成Mo与含53%有唯一最低共熔点,该温下平衡相为MoNi,含48%Mo的液相和含巳知Ni的熔点1452C,Mo的熔点为2535C,画出该体系的粗略相图

8.

AgCl与LiCl体系不形成化合物,固态部分互溶,在

及30%AgCl的固熔体成平衡,AgCl与LiCl的熔点

分别为455C与610C,试绘制其相图。

9.如图,是NaCI—(NH4)2SO4—出0在298K、101.325kPa时的相图。

现有NaCl与(NH4)2SO4混合盐100克,其中(NH4)2SO4含量为25%,物系点相当图中f点,利用相图计算,可以最多提纯得到多少克NaCl晶体?

10.CaCO3在高温分解为CaO和CO2。

(1)由相律证明我们可以把CaCQ在保持固定压力的CO2气流中加热到相当的温度而

不使CaCO3分解;

(2)证明当CaCO3与CaO的混合物与一定压力的CO2共存时有且仅有一个平衡温度。

11.在101.325kPa下,CaCO3分解成CaO(S)和CO2(g),在1169K时达到分解平衡。

(1)画出两组分CaO—CO2在101.325Pa时的等压相图;

(2)标出各个相区的相态。

12.NaCl—H2O二组分体系的低共熔点为-21.1C,此时冰、NaCl2H2O(s)和浓度为22.3%

(重量百分数)的NaCl水溶液平衡共存,在-9C时有一不相合熔点,在该熔点温度时,不稳定化合物NaCI∙2H2O分解成无水NaCl和27%的NaCl水溶液,已知无水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略有增加)。

(1)请绘制相图,并指出图中线、面的意义;

(2)若在冰水平衡体系中加入固体NaCl作致冷剂可获得最低温度是几度?

(3)若有1000g28%的NaCl溶液,由160C冷到-10C,问此过程中最多能析出多少

纯NaCl?

12.现有处于263K的1mol过冷水,假定水自发地结晶,结晶过程一直延续到体系平衡。

(1)体系达到最终温度为多少?

(2)平衡时有几相共存?

(3)计算平衡时各相的量;(4)计算结晶过程的ΔSmO

-I-I-I-I

已知Cp,m[H2O(l)]=75.31JKmol;Cp,m[H2O(s)]=37.66JKmol;

熔化热ΔH∏[H2O(s)]=6.02kJmol:

1o

13.已知Bi和Cd的熔点和熔融焓分别是544.2K、594.1K以及11.00kJm∙l-、5.98kJmo「,

预言由这两个金属所形成的最低共熔混合物的温度和组成(设形成理想混合物)。

实验值为

140C和Cd的含量(质量百分数)为40%。

14.指出下列各图中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经验式,并说明各相区是由哪些相组成的?

图UI

(1)图I中设生成的化合物为X;

(2)没有化合物;

(3)图川中设生成X、Y两种化合物;

15.酚水体系在60C分成两液相,第一相含16.8%(质量百分数)的酚,第二相含44.9%的水。

(1)如果体系中含90g水和60g酚,那么每相重量为多少?

(2)如果要使含80%酚的100g溶液变成浑浊,必须加水多少克?

16.80C时溴苯和水的蒸气压分别为8.825kPa和47.335kPa,溴苯的正常沸点是156C。

计算:

(1)溴苯水蒸气蒸馏的温度,已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325kPa;

(2)在这种水蒸气蒸馏的蒸气中溴苯的质量分数。

已知溴苯的摩尔质量为156.9gm∙l-1;

(3)蒸出10kg溴苯需消耗多少千克水蒸气?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答案

、判断题答案:

1.对。

2.错。

3•错,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变化的强度变数。

4.错,也有代表相的点。

5.错,f=l表示有一个强度变数可独立变化。

6.对。

7•对,在P〜X图中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液相线是直线。

&对。

9•错,其他相图的两相平衡区也可以使用杠杆规则。

10•错,对有恒沸物的系统,最多只能得到一个纯组分。

11•错,通常两个组分都同时产生正(或负)偏差。

12•错,恒沸组成与压力有关。

13•错,因不互溶,PA=PA'与组成无关。

14.对。

15.对。

、单选题答案:

1.C;2.C;

3.C;

4.C;

5.D;

6.B;

7.B;

8.C;

9.D;

10.D;

11.A;12.A;

13.A;

14.D;

15.C;

16.C;

17.B;

18.C;

19.B;

20.C;

21.A;22.B;

23.D;

24.C;

25.D;

26.C;

27.B;

28.C;

29.B;

30.D;

31.C;32.B;

33.D;

34.A;

35.D;

36.B;

37.C;

38.D;

39.C;

40.B。

三、多选题答案:

1.D;

2.AD;

3.AD;

4.DE;

5.BC;

6.AC;

7.D;

8.BC;

9.CD;

10.CE。

四、主观题答案:

1.解:

N=3

*

C=

3①=3(S,I,

*

g)

(1)f=3-3

+1=1;

⑵fmin

=0,3-Φmax+1=0

Φmax=

=4。

2.解:

(1)P:

=W/2S=60/(7.62

0.X0245

-2

X)=1607kgcm-=

:

1549

4

X0Pa

(2)dp/dT=

AH/TAV

dp=(

Ai/TAV)dT

积分:

P2-P1=(Δ/Δ×n(T2∕T1),P2=15749×04Pa,Pl=101325Pa

Ti=273.15K,AV=18.02/1.00-18.02/0.92=-1.567cm3

ln(T2/T1)=(p2-p1)XV/AH

=(15746X04-101325)×-1.567X0-6)∕6009.5=-0.04106

T2=0.9598T1=0.9598273.15=262.16K即:

t2=-11C

3.解:

T=273+181=454K,P=101325PaIn101325=-5960/454+B,B=24.654

InP=-5960/T+24.654,T2=273+70=343K

I

InP

5960

CnP

因为

.订

PT2

由克

-克方程:

.订P-

AHm,vap

(气化)=

=5960R=

5960

&314=

-1

49551Jmo∣∙

lnp2=-5960/343+24.654=7.278,p2=1448.1Pa

.'■:

H

RT

2

4.解:

2

5.解:

AHm(气化)=a+bT+CT

22

dlnpl/dT=Aim(气)∕RT=a/RT+b/RT+c/R

(1)

2.303lgpl=7.648X2.303-3328X2.303/T-0.848×2.303IgT

Inpi=7.648X2.303-7664/T-8.848InT

dlnpl/dT=7664/T2-0.848/T与

(1)式比较,

a=7664R=63718b=-0.848R=-7.05C=0

AHm(气化)=63718-7.05T

AHm(升华)=Am(熔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