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093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docx

济南市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

济南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

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

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文学高手写稿件,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

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

D.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俩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C.《列子》,即列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物。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

本“书”即书信,题目意为朱元思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3.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狭隘(ài)争颜(yán)斗艳

B.撷(xié)取强(qiáng)聒不舍

C.安祥(xiáng)受益匪(fēi)浅

D.祈(qí)祷浮想联篇(piān)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C.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D.荷叶铺满了河面,等待着迫切地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奏起夏天雨的交响曲。

5.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B.“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既写出了路途环境的优美,也写出了姑娘的执着等待,表现了追求者内心的欣喜。

C.“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运用设问,卖炭翁没有别的衣食来源,全指望自己千辛万苦烧成的木炭能卖个好价钱,为后文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铺垫。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类比手法,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胡耕

①人言即信。

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

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③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

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④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⑤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

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

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

“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

失信必寡,寸步难行。

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

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

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⑥“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

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

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

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

“人言”为信,“自心”为息。

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

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

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

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⑦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

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

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⑧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⑨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

(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第③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8.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并说明理由。

9.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

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链接材料)

①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

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

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②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

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

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筹足的。

虽然远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学,但从未向父母开口索要过一分零花钱。

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他没有文具盒,更不用说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

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三天过去后,他就发现,不少同学都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四件套”。

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羡慕。

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

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地打着旋儿。

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

但这种渴望对于他来说,却是奢侈的。

上课的铃声响了,很快就到了数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

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书时,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

他甚至希望数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

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

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来。

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耳旁,轻轻地询问:

“你,忘了买吗?

他的脸倏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丝:

“我没……,可是……”

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患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具的事情。

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轻轻的“噢”了声,便径自离开了他的座位。

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

这让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翻开书,正要准备听课。

数学老师却宣布:

“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呵!

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却要用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同学们都用圆规画出了美丽的圆,然后开始绞尽脑汁作文。

没有圆规的他,悄悄地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凸凹不平。

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

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

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

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然后握住数学老师伸过来的右手,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遒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

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后来,他上了一所大学,选择了美术系。

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图案设计,并且成了著名的广告设计师。

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创意与设计,都是通过电脑直接完成的。

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10.小说围绕“四件套”展开情节,根据提示,补充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无力购买(渴望)——老师检查()——作文获奖()——终身珍藏(感激)

11.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12.结合小说情节,说说数学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13.小说用“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14.第(14)段画线句子“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第(16)段又说“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这两个句子是否矛盾?

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间剪纸

①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大约是我国关于剪花艺术最早的文书记载。

②已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剪纸作品,当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中的五幅麻料剪纸,根据同时出土的高昌章和十一年(公元541年)文书可以推测,这五幅“骨灰级”的剪纸作品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

③剪纸用纸大体可归为三种。

第一种是普通的单色纸、蜡光纸等。

老艺人常用“毛边纸”来剪一些短期使用的纸样,它价格低廉,柔软、吸水性强且硬度适中,耐磨、耐折叠,还可以染色。

第二种是生宣纸、连史纸等。

这些中国传统手工纸能够保证纸张在经过剪刻后还能进行点色等工序。

第三种是用作衬色剪纸母本的金箔纸、银箔纸等。

箔纸带有金属色,尤其在年节剪纸中特别能渲染喜庆的气氛。

④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

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⑤剪纸是装点生活的民间艺术品,既可以是居室“软装潢”,也可以是精美的“商标”,还可以作为传家的珍藏。

⑥如今,中国北方还基本保留着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而南方往往是只在婚庆时张贴剪好的“喜”字。

门花是张贴在门上的剪纸作品;它也是中国北方农村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之一。

除此之外,其他节庆时门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纸质装饰品。

⑦覆盖在各种赠礼上的剪纸礼品花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又细致的性格。

“八件”是广东佛山常见的礼品花剪纸,在同一张剪纸中有多个花卉、瓜果等图案,在需要装饰婚嫁聘礼和嫁妆或庙会、张贴红榜等情况下,人们就会把整幅“八件”上的各个物品分别剪裁下来,用它们装点礼物或布置环境。

⑧把白纸剪成的绣花样子贴在衣服或鞋帽、肚兜、袜子上,再针线绣缝,绣好后白纸样会被细密的丝线依样覆盖住,从此绣样便与上面的绣线相伴,直到双双老去,绣样里寄托的美好祝愿都不会褪色。

15.第②段中加点的“骨灰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

16.“十八般兵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喜”这几处引号的用法依次是()

A.特殊含义、引用、着重强调

B.着重强调、引用、特殊含义

C.引用、着重强调、特殊含义

D.引用、特殊含义、着重强调

17.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方面对我国民间剪纸进行了介绍。

18.以下这段文字应放在文章的哪一段中?

为什么?

山东蓬莱的《艾虎》剪纸就是端午节时的门花。

当地人民常在端午节时将“收毒葫芦”与艾虎分别贴在两扇门户上,保佑全家不受毒邪的侵害。

19.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剪纸作品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B.第③段按价格由低到高的顺序作了分类说明。

C.将剪纸贴在门窗上的习俗主要保留在我国北方。

D.绣样的图案往往寄托着人们内心美好的祝愿。

三、对比阅读

2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周密《观潮》)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或王命急宣         ②虽乘奔御风     ③既而渐近           ④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B.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C.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方千里         D.素湍绿潭      吴广素爱人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B.“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三峡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C.描写春冬之水则紧扣其颜色好看的特点,以“素湍”、“回清”、“悬泉”的动态之美映衬“绿潭”的静态之美,动静相映成趣。

D.《观潮》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潮水,由远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四、句子默写

21.根据原文默写。

A.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D.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F、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G、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H、大方无隅,___________________,大音希声,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第四十五》)

I、《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

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2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比喻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六、综合性学习

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节目将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出现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歌曲,其中也不乏经典的面孔和声音,比如陈力老师演唱的87版《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仿佛能把观众带回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中。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不超20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幅对联为这期节目宣传。

儿女情长  英雄气壮  如花美眷  干云霄  似虹豪气  劳牵挂

七、作文

25.命题作文(三中)

在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美丽就如路边的野花,在淅沥沥的春雨中摇曳,在轰隆隆的夏雷中绽放,在哗啦啦的秋叶中顽强盛开,在白皑皑的冬雪中傲立枝头。

用心体味你的学习生活,在惊喜中你会发现——美丽就在生活的路上,美丽就在身旁……

请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要求:

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600字;⑶书写工整、规范、美观;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给材料作文(杜家)

手每天晚上都打来半盆热水,让脚在里面惬意地泡上一会儿;每隔两三天就会为脚换上一双干净的袜子;每一两个月都会精心地为脚剪一次指甲。

一天晚上,脚对正给自己剪指甲的手说:

“你这样服侍我,实在让我不好意思,我该怎样回报你呢?

手对脚说:

“要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才对。

“为什么?

我对你既无恩又无德。

“有的,要知道,很久以前,我和你是一样的,是你的甘愿承担,才把我解放出来,才有我今天的成就。

脚听后报之一笑。

“即使今天,离开你,我同样一事无成。

所以,我要一辈子侍候你,为你服务,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劲走路,为我服务,所以,就成就人类辉煌这一本质而言,你和我的贡献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人要懂得感恩;合作才能共赢。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6.作文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校服、手机、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感人;(3)不得出现你自己或学校的真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