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97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 12页.docx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12页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doc12页)

证券底子常识论文

股指期货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阐发

择要:

跟着证券市场的不停扩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市场对躲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危害的要求日益急迫,无论是投资者照旧实际事情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躲避股市体系风声的呼声越来越高。

以是,证监会于2010年4月公布了证券公司、基金到场股指期货生意业务指引。

证监会相干部分表现,QFII介入股指期货的相干措施也在订定之中。

本文论述了股指期货的相干常识及其在我国的生长,阐发股指期货的推出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要害字:

股指期货、期货合约、深沪300指、套期保值

(一)股指期货的界说。

  股指期货(StockIndexFutures)的全称是股票价钱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尺度化期货合约,两边商定在将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根据事前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巨细,举行标的指数的交易。

作为期货生意业务的一种范例,股指期货买卖与平凡商品期货买卖具有基真相同的特性和流程。

股指期货合约的代价即是某种股票指数的点数乘以划定的每点价钱。

种种股指期货合约每点的代价不尽雷同,好比,恒生指数每点价钱为50港元,即恒生指数每低落一个点,由该期货合约的买者(多头)每份合约就亏50港元,卖者每份合约则赚50港元。

  

(二)股指期货与股票生意业务差别。

  股指期货与股票比拟,有几个十分光显的特点,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尤为紧张:

  1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克不及无穷期持有

  股票买入后可以不停持有,正常环境下股票数目不会淘汰。

但股指期货都有牢固的到期日,到期就要摘牌。

因而买卖股指期货不克不及象交易股票一样,生意业务后就不论了,必需细致合约到期日,以决议是提早告终头寸,照旧等候合约到期(幸亏股指期货是现金结算交割,不必要现实交割股票),大概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从汗青上看,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每每会引发明货市场差别平凡的变革。

    如2009年11月27日,喷鼻港股市遭遇暴涨。

当天是11月倒数第二个生意业务日,恰是恒指期货的到期日。

而这一天,汇丰控股暴涨7.59百分,恒生指数也随之年夜跌1076点,跌幅高达4.84百分。

  2010年5月21日,沪深300指数期货IF1005月合约将迎来股指期货启动以来的首个到期交割日。

从外洋市场来看,到期交割日行情每每触目惊心。

究竟证实,中国市场也异样云云。

    2期货合约是包管金生意业务,必需天天结算

    股指期货合约接纳包管金生意业务,一样平常只需支付合约面值约10-15百分的资金就可以交易一张合约,这一方面进步了红利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害,因而必需逐日结算盈亏。

买入股票后在卖出曩昔,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

但股指期货差别,生意业务后天天要根据结算价对持有在手的合约举行结算,账面红利可以提走,但账面吃亏第二天收盘前必需补足(即追加包管金)。

并且因为是包管金买卖,盈余额乃至大概凌驾你的投资源金,这一点和股票买卖分歧。

    3期货合约可以卖空

    股指期货合约可以非常便利地卖空,等价钱回落伍再买回。

股票融券生意业务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绝对较年夜。

固然一旦卖空后代价不跌反涨,投资者碰面临丧失。

    4市场的活动性较高

    有研讨评释,指数期货市场的活动性显着高于股票现货市场。

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买卖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中金所统计数据表现,自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累计成交321.3万手,此中,4月份成交142.9万手,5月份至今成交178.4万手。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只要首日成交为5.8万手,别的生意业务日成交量均超越10万手,5月12日成交量更是到达31.5万手的天量。

持仓量也从最开端的2000手摆布分明上升,最高时凌驾14000手。

    5、股指期货实验现金交割方法

    期指市场固然是创建在股票市场底子之上的衍生市场,但期指交割以现金情势举行,即在交割时只盘算盈亏而不转移什物,在期指合约的交割期投资者完全不用购置大概抛出响应的股票来推行合约任务,这就制止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场呈现“挤市”的征象。

  6、一样平常说来,股指期货市场是专注于凭据微观经济材料举行的生意,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依据个体公司状态停止的交易。

  (三)股指期货的感化

  股指期货之以是成为投资者危害办理、生意业务与谋利和促进市场活动的紧张东西,重要基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代价发明和资产设置装备摆设三年夜功效。

起感化在于:

    1、对股票投资组合举行危害办理,即防备体系性危害(我们通常所说的年夜盘危害)。

凡是我们利用套期保值来办理我们的股票投资危害。

    2、使用股指期货举行套利。

所谓套利,便是应用股指期货订价毛病,经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身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大概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身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得到无危害收益。

  3、作为一个杠杆性的投资东西。

因为股指期货包管金生意业务,只需判别偏向精

    跟着期指的风起云涌,沪深两市ETF活泼的成交范围惹起了市场人士的遍及存眷。

停止13日,上证180ETF蒲月份的成交金额已迫近40亿元,而其四月份总成交金额不外30.7亿元;深圳100ETF不到半个月的工夫成交68亿元,占其四月份总成交金额的70百分。

沪深ETF的连续放量始自于股指期货上市。

自4月16日起,上证180ETF、深圳100ETF的交投日趋活泼。

  这不是股市抄底资金大肆参与的体现,而是部门资金使用ETF与股指期货举行期现套利的效果。

  三、股指期货的推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一)、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1、为投资者供给套期保值东西,有用节制危害

  重要是指投资者经过在期货市场上持有与现货市场相反的生意业务头寸,是以在代价产生变更的时间,使用一个市场的红利来补充另一个市场的盈余从而到达保值的目标。

股票市场的危害分为两类:

体系性危害和非体系性危害。

非体系性危害可以接纳疏散化的投资组合来有用地躲避危害,而对零碎性危害则结果欠安。

一项对上海市体系危害的研讨评释:

从1993年1月到2001年10月,上海市零碎危害占总危害比例的39.20百分,这一比例远宏大于美国、日本和喷鼻港市场。

[1]因而投资者应用期货合约举行对冲买卖把价钱危害转移给谋利者,如许不但低落了投资者面对的零碎危害还卓有成效的促进了市场的活泼水平。

  投资者套期保值的终极目标分为三种:

危害最小化、利润最年夜化和借组投资组合来构成一个得意的危害报答平衡[2]。

传统观念以为危害最小化是对冲的基础目标,而利润最年夜化这一看法却截然相反,以为在期货合约和现货代价的绝对变更中赢利。

如今越发盛行的概念是将减小危害和最年夜化利润相联合。

  2、促进代价公道颠簸,充实发扬经济杠杆的感化

  股指期货具有发明价钱的功效,经过在公然、高效的期货市场中浩繁投资者的竞价,有利于构成更能反应股票实际代价的股票代价。

投资者可以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优先在期货市场调解持仓,也使得股指期货价钱对信息的反响更快。

  比方,2010年4月26日,我国机构投资者正式进入期货市场。

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所带来的期指市场投资者布局的彻底转变,还能使得期货市场自己的代价发明功效失掉发扬。

从期指第一周上市环境来看,期货对现货没有抢先的效应,而在机构投资者进入当前,期货抢先现货的征象应该会呈现。

  3、吸引增量资金出场,推出代价投资

  跟着股指期货的推出,使得各种投资者勇于加年夜对股票的投资。

海内活动性充分的状态在短工夫内不会有显着变革,同时新产物的推出,是市场更具生机,也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到场投资。

  

(二)、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悲观影响

  1、对股票市场形成打击

  展开股指期货会对股票市场形成打击,招致股市资金分流与代价猛烈动摇。

因为股指期货包管金低,生意业务较为机动,因而会分流股票市场的资金;股指期货价钱颠簸年夜,会增长股票市场的价钱颠簸,分外在合约到期日会构成指数非常动摇。

  2、孕育发生违规举动

  机构投资者互相联手,影响指数变更,报酬举行市场利用形成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偏离,或停止不公正生意业务、黑幕买卖等以获取暴利。

  3、对股市的影响

  在年夜盘创下汗青新高后,受微观面收缩的生理预期以及蓝筹股回归的双重影响,市场高位回落,部门基金呈现团体年夜幅度减仓。

固然这些基金公司所持有的股票都是优质的蓝筹股,其面前都有精良的业绩支持,可是面对年夜盘下跌的时间,他们所持有的绩优股遭到体系性危害的影响也会下跌。

  四、总结

  总之,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次庞大轨制革新。

从小的方面看,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投资者在肯定范畴内淘汰市场危害,以更积极的心态到场投资。

从年夜的方面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付美满我国本钱市场,促进资源市场的康健开展具有严重意义。

跟着变革的深化与生长,我国金融市场将会在不停地市场化、国际化中走向成熟。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证券市场特有的筹集资金、资产重组、公司价值发现及风险提示等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由于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复杂、资本虚拟性等原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极大。

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

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

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

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

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

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

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

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

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

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

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

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投资者教育机制。

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2.投资者诉讼机制。

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起诉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

  3.投资者赔偿机制。

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

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

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

  第一,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外部环境,即已上市的或将要上市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必须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不能仅仅将证券市场作为融资的工具。

由于证券监管机构没有合法的理由介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因此依靠证券监管机构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不现实。

  第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回归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立场。

证券监管机构发展市场的职能应该限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职能必须剥离,这样才能使投资者保护职能真正得以发挥。

其发展市场的微观层面职能则交由证券交易所通过合约和自律规则行使。

  第三,必须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合理确认证券市场监管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使证券监管机构切实履行公共管理职责。

  第四,必须确立合理的证券监管机构内部组织架构。

我国受制于宪法,无法赋予证券监管机构更大的独立性。

但是,证券监管机构实行真正意义的委员会制是可行的,而不是名义上的委员会制。

第五,明确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的法律关系。

新《证券法》对于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的职能划分仍然是不合理的,没有对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地位给予合理的确认。

应当把交易所定位为法人企业性质或者第三部门,并推动证券交易所之间展开竞争。

  第六,推动立法和司法的发展。

完善的法律、相对“积极”的司法有助于证券市场纠纷的解决,减轻证券监管机构的压力。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国家为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比较该制度安排的收益与成本后,从制度安排集合中挑选出来的,其实质是解决渐进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制度不平衡。

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较,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外生性,这种外生性证券市场存在制度缺陷。

中国证券市场是渐进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的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加之,证券市场“泡沫”机制所产生的风险,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极为复杂,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功能是“为国有经济融资”服务,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为国有经济融资”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间的矛盾具有不可克服性,从而得出证券市场的监管困境根源在于其制度缺陷,所谓的监管失措只是监管当局的无奈之举。

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不能单纯的依靠“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来解决。

在转轨经济中,监管当局是有所作为的,可以在证券市场的制度重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

摘要:

中国证券市场产生初期,由于股市规模扩大以及股票价格上涨不仅符合上市企业利益、众多中介机构利益、广大股民利益,同时也符合作为最大股东的国家的利益,因而得到迅速发展。

  关键词: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作为转轨经济时期的新兴市场,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经历过低迷时期,但始终得到了国家的积极支持。

1995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3474.27亿元,成交规模为4035.81亿元,在2000年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达到48090.94亿元,成交规模达到60826.65亿元,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79%。

证券市场5年问市价总值增加了12.84倍,成交规模增长了14.07倍。

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众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集中在正好符合增发标准的10%即所谓“注水的牛事件”、“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黑幕”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

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

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

近年来,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正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规范。

  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证券市场涉及利益的广泛性、一致性,经济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

这是因为:

一是证券市场能够通过直接融资为国有企业改革筹集资金;二是增强上市企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促进上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通过股权置换等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为数千万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投资渠道;五是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税收,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

所以,证券市场功能的直接性、显在性使国家对证券市场始终采取了积极支持政策,包括在股票市场价格低迷时期采取直接激活市场措施。

 

  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金融、证券必须要与当前的现实情况相结合,一方面是要推进市场化,另一方面是要推进国际化,要从这个背景来讲金融市场。

国际化的前提就是我们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产生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是开放式的、是以全球的经济为舞台的。

资产阶级要用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那么资产阶级通过什么来改造世界呢?

笔者的体会有4个方面:

  

(1)资产阶级要用它的意识形态来改造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用这种意识形态来改变封建社会的封建专制。

  

(2)资产阶级用它的政治制度来改造世界。

  (3)资产阶级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来改造世界。

  (4)资产阶级用它的市场经济的体制来改造世界。

  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用自己的面貌改造、改变世界,其中,改造世界的过程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是以暴力的手段来强制推行它的世界法;第二阶段是从1870年巴黎公社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继续用暴力手段来强制维护它的经济全球化,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原料、市场相互之间进行战争:

第三阶段从战后开始继续采取暴力手段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更多地采用和平的、经济的手段来扩大市场。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其中有几点原因:

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成本降低,这对国际交流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⑧体制的改革;④战后,随着各国体制的改革、人员交流的增加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全面了,有助于进行经济的往来;⑤战后国际组织、经济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章制度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经济活动规则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是不可逆转的。

那么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呢?

不管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才有可能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才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为有利因素,才能参与整个国际技术经济发展的进程,才能共享世界经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2 加入WTO金融手段的创新

  加入WTO,实现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实际上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经济:

一种是实体经济;一种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包括银行、外汇、证券这些经济形态,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虚拟资本主要有3个作用:

一是可以把少量的分散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二是可以把小资本转化为大资本;三是可以使同名的货币发挥多次的资本作用。

加入WTO后对中国冲击最大的,笔者认为要数金融业了(除政府外)。

金融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它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都有密切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一个部门的影响,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企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它是由政府高度垄断的,这又是金融业受到冲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加入WTO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

就拿银行来说,现在就面临着多重挑战:

  

(1)体制的挑战。

中国的银行业到现在实质上并没有做到政企分开,银行的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在各行各业中是滞后的,同时,其他行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却变化不大。

  

(2)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的比重大大超过国际标准。

1999年-2000年我们在国企改革中有一个重要的政策——债转股,即把银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转为股权。

实际上债转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转移,并没有实际上的变化。

  (3)业务内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是公开的,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

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因此,银行业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4)银行业的负担较重。

中国银行要承担6%的营业税,国外的银行不上交营业税。

  (5)与国外机构相比较,人员素质较差。

银行业中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要调整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中资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是很多的,其他的在服务、经营范围、技术手段方面也面临着挑战。

比如说我们的信用卡业务,与国外相比存在许多问题,信用卡应给客户一定的授信额度,可以培育客户的金融意识,可以刺激客户的消费,加强与客户的往来。

当前中国的个人贷款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4句话,即“贷城不贷乡,贷富不贷穷,贷大不贷小,贷长不贷短”。

所以说,加入WTO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各个部门来说,金融业所受的冲击还是最大的。

  3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讲资本市场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很大,而笔者要讲的是资本市场对改革的作用:

  

(1)突破了传统的公有制形式。

  

(2)突破了传统的分配原则。

  (3)突破了社会公众的社会身份。

  (4)突破了传统的筹资融资的模式。

  (5)突破了传统的利用外资的形式。

中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向国外的金融机构或政府贷款;一种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在除了这两种形式外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即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来进行筹资融资。

  (6)突破了传统的财政收入结构,使资本市场对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大。

  (7)突破了传统的企业模式——政企不分。

资本市场基本上是政企业分开的,而很多证券公司实际上没有政企分开,但从证券公司的本质上说应该是政企分开的。

现在之所以没有政企分开主要有3个原因:

①企业的大股东一股独大;②传统习惯,传统上政府要管企业,通过组织任命企业的党政干部;③证券公司的高官也希望由政府来管理。

  (8)突破了传统的两极难分难离的状况。

  总之,资本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金融改革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体制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4 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它的规模要不断发展。

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1)发展是硬道理,不仅要在量上发展,而且要在质上提高。

上市公司由主要为国企服务转变为为民营企业、个人企业、外资企业服务,服务的标准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而不是由哪一种企业作为衡量标准;调整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配。

鼓励和支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市,增加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2)要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只发展了10多年时间,但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不少了,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就是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

在解决国有股减持的问题上也要抱积极的态度。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就很难与国际接轨,很难实行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