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606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巩固。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和对历史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学习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政策措施,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学习难点】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

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

(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谁统治时期?

2)、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说出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4)、说出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

5)、在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

(10')

1.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西汉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西汉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从此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4.某校七年级

(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第一组:

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1)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削弱地方势力的建议?

效果怎样?

第二组:

知识归纳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思想、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

把铸币权__①__,统一铸造__②__;实行盐铁__③__、专卖;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思想

文化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④__,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__⑤__

军事上

派__⑥__、霍去病出击匈奴

活动总结

(3)通过探究,你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意义?

(1)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①收归中央 ②五铢钱 ③官营 ④罢黜百家⑤太学⑥卫青

(3)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五、〔课堂小结〕:

(2')

六、〔当堂检测〕:

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

一、选择题:

1.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种状况是由什么制度造成的?

(  )

A.郡国并行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3张老师在讲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见下图)。

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汉武帝首创殿试

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

4.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BCD

5.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A.增加中央财政收入B.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C.集中财力治理黄河D.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争。

当时汉军的统帅是()

A.卫青、窦固B.卫青、霍去病

C.窦固、霍去病D.韩信、卫青

7.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  )

A.中央集权  B.经济发展

C.外族入侵  D.儒家学说

2、非选择题

8.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有何作用?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

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班固《汉书》

(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钱币中的历史】

(3)图片中的货币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

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作用?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进入了怎样的局面?

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B4.B5.D6.B7.D

二、非选择题

8.

(1)实行“推恩令”。

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

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3)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

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4)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封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言之有理即可)

2019-2020度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训练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B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B)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3.汉武帝时,某郡守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横行不法,为害乡里。

结果却被某奉命巡视地方的官员密奏而获罪,这个巡视官员的官职应该是(C)

A.丞相B.御史大夫C.刺史D.太尉

4.某部电视剧的开篇序幕中说: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请问,这里的“他”指的是( B )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成吉思汗

5.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 D )

A.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主流思想来源于(A )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7.“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8.《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

“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帝国作为一种制度,也才稳定地延续了两千多年。

”其中的“核心价值”指(A)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

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D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D )

A.国家统一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二、非选择题

11.某校七年级

(1)班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时,同学们对汉初的经济、政治、思想等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汉初国策】

(1)汉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_”。

(2分)

 

【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主父偃

(2)上图中人物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策略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

效果怎样?

(3分)

 

【实现一统】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

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3)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两点即可,4分)

答案:

(1)休养生息的政策。

(1分)文景之治。

(1分)

(2)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

(1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2分)(3)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基本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4分)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

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如果研究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入选(   )

①外族的入侵 ②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④少数民族的叛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西汉初期在位皇帝的顺序为(   )

A. 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                                    B. 汉景帝、汉文帝、汉高祖

C.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                                    D. 汉高祖、汉景帝、汉文帝

3.“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实行郡县制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