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929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一、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⑶”与“识字”、“课文”组成。

“识字”与“课文”全部注了音。

“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

“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4课,共23课。

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1、关于识字。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

全册共安排生字457个,其中要求写的为279个,另外的178个生字只要求熟悉。

所谓“只要求熟悉”,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只是不要求会默写而已,比以往的“二类字”要求要高。

  全册生字分两种途径安排:

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6~15个,其中要求写的为6-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6-14个,其中要求写的为4-10个。

  此外,随课文安排了29个偏旁(见附录I;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

  在编排生字的过程中,我们继续发挥了电脑的优势,使本册课本的生字选定与安排比较科学合理。

  2、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

大体上按内容分为6个单元。

  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意在让学生熟悉社会,熟悉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课文目的是启迪学生学习诸多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有些课文意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要让学生凭借课文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编选本册课文坚持了“多编少搬”的原则,传统课文所占比例较小(仅《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和《登鹳雀楼》3篇)。

新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如《大禹治水》,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的课文,如:

2008,北京》、《孔繁森》;既有像《秋游》、《夕阳真美》这样写景抒情的课文,又有《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等寓理于事的课文。

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自然,了解社会,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从体裁看。

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培养其良好习惯。

培养他们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认字识字

(1)     准确认读457个生字。

(2)     掌握本册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3)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3)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6、写话。

(1)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解次序错乱的句子。

(2)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和感叹号。

三、教学用具:

课文录音、词卡、挂图、多媒体等

四、注意事项

  1、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用眼卫生和身心健康发展。

要认真教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务必使学生做到人人注意用眼卫生,个个读写姿势正确。

要常抓不懈,不要虎头蛇尾。

要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列入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

  要继续坚持讲求写字的质量,不单纯追求数量。

应该要求学生按照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规范标准把字写好,做到笔笔到位,字字工整。

  2、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时,应以读为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一定要指导学生先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然后再作必要的讲解。

讲解要突出重点、难点,准确精当。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认真的读课文的语言,认真地记课文的语言,以此来规范儿童的语言,扩大他们的语言积累。

因此,一定要切实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语文实践,杜绝繁琐的内容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3、要使用好配套的教辅用书、教具,学具等

五、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2课时

  识字1~4课      10课时

  课文1~11课     32课时

  识字5~8课      10课时

  课文12~23课    30课时

  综合练习8个      20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观察图画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

提示:

怎样做的,怎样拿书的,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二、投影片出示:

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1、观察下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3、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

4、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

5、集体评判。

6、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

7、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家训练朗读姿势。

六、板书设计: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背诵习惯。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

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

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投影出示小结:

身正肩平交臂平放

          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

投影出示:

声音响亮边背边想

      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

要注意什么?

(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三、出示挂图:

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

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

态度怎样?

老师要他干什么?

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

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

这是在什么地方?

家长要孩子干什么?

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

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态度怎样,姿势怎样?

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的姿势。

板书设计:

                              勤于朗读背诵 

                   坐姿正确           口齿清响

                  身正肩平           正确流利

                  两臂放平           富有情感

                  眼书一尺           边读边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

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

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出示挂图:

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出示挂图:

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

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投影片小结三幅图: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出示挂图:

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

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乐于阅读课外书报、主动寻求知识,对同学们今后学习和工作大有好处。

四、布置作业:

1、将本课所学将给家长听。

2、借读课外书。

板书设计:

                              乐于课外阅读

                  读好书       好读书     读书好

 

 

 

 

 

 

 

 

 

 

 

 

 

第一单元

一、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

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全课共分四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

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

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

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二、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36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8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教学媒体

课文录音、挂图、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识字12课时

识字22课时

识字32课时

识字42课时

练习13课时

 

 

 

 

 

 

识字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有关课文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难点:

      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有关课文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色就象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多美啊!

你能把自己了解到的秋天的景色说一说吗?

 (稻子一片金黄,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叶红了,像披上了一件火红的外衣;苹果成熟了,高高地挂在枝头;棉花白了,像咧开了嘴的笑脸;高粱红了,像举起一个个火把……)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几组关于秋天的词语,一起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出示韵文。

(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

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

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

为什么呢?

请你领大家来读读。

谁还想说说。

(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

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

男女生分两排读。

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

点名2人,齐读。

4.去掉拼音谁也会读?

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

齐读。

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

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

你们觉得美么?

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

点名读。

师范读,我读得美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

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

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

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

相机认识菱藕。

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

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

点名读,评: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

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

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

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

能读好这排词语么?

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

点名读。

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

出示图片,美么?

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

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

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

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

师配乐朗读。

我读得好么?

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

(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

(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

出示生字。

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

点名读。

齐读。

把拼音去掉也行么?

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

谁猜到了?

你怎么猜到的?

看看是不是它。

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

还发现了什么?

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

观察范字。

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学生描红。

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

学生描红。

六、板书设计:

秋天的词语

(在一棵树上贴上秋天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

“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

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

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

提示:

来到什么地方?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你认为哪儿最美?

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

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

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

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

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

语速较慢。

(2)第二行:

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

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

一幅“渔歌唱晚图”。

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

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

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

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

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

(提示:

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

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

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

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自读,互读。

反馈指导。

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比赛说。

五、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烟波水乡夕阳归舟渔歌

芦苇菱藕荷塘枫叶灯火月光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

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

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

难点:

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以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2、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长长的暑假结束了,在暑假里你们出去旅游了吗?

都去过哪些地方?

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好不好?

gb

eIO:

DB&KlsS)=小学教案课件指名说后,教师总结过度到本课课题。

UK d-}hx[2"~{g6f}小学教案课件网U'~=UuIC,I_n$xCIUP小学教案课件网二、指导看图:

Kjg{RhN:

X,\q小学教案课件网教师出示天安门图片:

这就是天安门,美吗?

我们书上就有一篇课文介绍了北京天安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mZM@A

`yV!

H0ab?

€小学教案课件网三、初读感知:

#(?

NNt"kr5~$\zwT7小学教案课件网

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读:

借助书上的拼音边看图边读,读准字音,读正确词语。

:

c,}"$`\BB"G"ic

小学教案课件网

四、细读学习:

UB=

")?

wtET}k小学教案课件网

1、再次出示天安门图片:

谁能看图说一说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说。

*Lb

-\G2"VUp2)`?

小学教案课件网(通过学生的具体描绘引出第一行词语的教学。

)%&V#?

PM!

^(*[{Jz小学教案课件网师:

你喜欢这里吗?

+aqenalx?

HQ}*qu小学教案课件网出示词语:

城楼  红灯 金水桥-E0A`d+n6=/f?

g'6小学教案课件网师:

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反复读几遍。

9Q|q \qdU:

59%2n小学教案课件网过渡:

庄严美丽的天安门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有许多重大的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rKEEu?

R:

e~}4G7小学教案课件网2、出示词语:

大典 检阅 海陆空KVXZ_$=56Z]ck(n小学教案课件网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几个词语。

?

Y ]5

&0`(}SITxz小学教案课件网出示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部分图片:

这就是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我们的人民军队和各界群众。

看,一队队雄壮威武的海陆空三军战士正从天安门前通过。

看到这些,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3、再读词语C8C\{*0

d_==S小学教案课件网过渡: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我们中国真了不起,做一个中国人真自豪!

不光老师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