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578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docx

铝件压铸行业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XXXXXX

版本:

A/01

受到状态: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检验规程

 

编制:

XXXXXXXXXX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

XXXXXXXXXXXXXXXXX

更改方式

更改标记及处数

更改单号

更改者

1.目的:

明确进入本公司的物资(原材料)以及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技术要求、检测设备、检验方法、接收准则等。

2.范围:

适用于进入本公司的物资(包括外购、原材料)、生产过程的在制品、产品出厂的检验和试验。

说明:

当本规程与检验指导书或顾客图纸不一致时,按检验指导书或顾客图纸执行。

3.依据标准:

3.1.GB/T15115-2009压铸铝合金

3.2.GB/T20975-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3.DIN1725-2-1983压铸铝合金

3.4.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

3.5.GB/T15114-2009铝合金压铸件

3.6.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3.7.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3.8.GB/T1804-2000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4.定义:

4.1、首检:

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检验连续生产的1-2件(批)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4.2、巡检:

对制造过程中进行的定期或随机流动性的抽检,每次抽样1-2件(批)产品。

5.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5.1、关键特性(▲):

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5.2、重要特性(△):

影响产品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

5.3、一般特性(不做标识):

对产品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无影响的产品特性。

说明:

对于图纸/检验指导书上标注的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在过程检验中作为质控点进行重点关注。

检验频次为1次/h;

6.抽样方法和判定标准:

6.1、以件为单位的产品抽样方法,具体按GB/T2828.1-2003,S-4特殊检验水平进行。

6.2、判定标准:

本公司接收质量限:

AQL=0。

6.3、批检查后的处理

凡判为合格批,整批接收或放行,。

凡判为不合格批,按《不合格品评审的控制程序》执行。

6.4、GB/T2828.1-2003抽样样本表:

批量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S-4

抽样数

2

2

3

5

5

8

13

13

20

32

32

50

6.5.未注公差的说明

图纸或协议未标注的公差按以下要求执行。

6.5.1、铸件未注公差按照GB/T6414-1999,公差等级ST7执行:

毛坯铸件基本尺寸(mm)

<10

10-16

16-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

630-1000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ST7)

±0.37

±0.39

±0.41

±0.45

±0.50

±0.55

±0.60

±0.70

±0.80

±0.90

±1.0

6.5.2、机械加工后未注公差等级按GB/T1804-2000m级执行。

基本尺寸(mm)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3000

公差等级(m)

±0.1

±0.1

±0.2

±0.3

±0.5

±0.8

±1.2

6.5.3、角度尺寸未标注公差按GB/T1804-2000m级执行。

长度分段(mm)

~10

>10~50

>50~120

>120~400

>400

公差等级(m)

±1°

±30’

±20’

±10’

±5’

6.5.4、圆弧尺寸未标注公差按GB/T1804-2000m级执行。

基本尺寸分段(mm)

0.5~3

>3~6

>6~30

>30

公差等级(m)

±0.2

±0.5

±1

±2

7.检验流程:

7.1.原材料(外购件)进厂检验

7.1.1、原材料进厂后,检验人员核对供方提供的“原材料检测报告”和产品批次。

无供方“原材料检测报告”,则拒收;核实符合要求后从供方送货的产品中随机抽样500g,熔炼后切屑加工成φ60×40的圆柱体,进行原材料分析检测;检测完成填写《进厂检验记录单》。

7.1.2外购件进厂后,检验人员按GB2828.1-2003,S-4特殊检验水平进行抽样;检验完成填写《进厂检验记录单》。

7.1.3、检验频次:

每批1次。

7.1.3、检测设备:

WLD-3C光谱分析仪、布氏硬度计,游标卡尺,三坐标。

7.1.4、检测方法:

依据GB/T20975-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7.1.5、检测项目:

原材料见7.1.6表、外购件见图纸。

7.1.6、压铸合金的化学成分:

序号

合金

牌号

合金

代号

化学成分(%)

Si

Cu

Mn

Mg

Fe

Ni

Ti

Zn

Pb

Sn

Al

1

YZAlSi10Mg

YL101

9.0/10.0

≤0.6

≤0.35

0.45-0.65

≤1.0

≤0.50

-

≤0.40

≤0.10

≤0.15

余量

2

YZAlSi12

YL102

10.0-13.0

≤1.0

≤0.35

≤0.10

≤1.0

≤0.50

-

≤0.40

≤0.10

≤0.15

余量

3

YZAlSi10

YL104

8.0-10.5

≤0.3

0.2-0.5

0.30-0.50

0.50-0.80

≤0.10

-

≤0.30

≤0.05

≤0.01

余量

4

YZAlSi9Cu4

YL112

7.5-9.5

3.0-4.0

≤0.50

≤0.10

≤1.0

≤0.50

-

≤2.90

≤0.10

≤0.15

余量

5

YZAlSi11Cu3

YL113

9.5-11.5

2.0-3.0

≤0.50

≤0.10

≤1.0

≤0.30

-

≤2.90

≤0.10

-

余量

6

YZAlSi17Cu5Mg

YL117

16.0-18.0

4.0-5.0

≤0.50

0.50-0.70

≤1.0

≤0.10

≤0.20

≤1.40

≤0.10

-

余量

7

YZAlMg5Si1

YL308

≤0.35

≤0.25

≤0.35

7.60-8.60

≤1.1

≤0.15

-

≤0.15

≤0.10

≤0.15

余量

8

GDAlSi9Cu3

-

8.0-11.0

2.0-3.5

0.1-0.5

0.1-0.5

<1.2

<0.3

<0.15

<1.2

<0.2

<0.1

余量

9

ADC12

-

9.6-12.0

1.5-3.5

<0.5

<0.3

<1.3

<0.5

<0.30

<1.0

<0.2

<0.2

余量

7.2.模具/工装入库检验

7.2.1、新模具入库检验采取模压产品进行检验的方式进行;工装入库检验按照图进行,检验完成后填写《模具/工装检测报告》;

7.2.2、模具/工装易损件入库依据图纸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模具/工装易损件入库检测报告》

7.2.3、模具/工装维修后入库检验方式按7.2.1进行。

7.2.4、检测设备:

深度尺、三坐标、游标卡尺。

7.2.5、检验项目:

见图纸,毛坯件的尺寸按7.2.6计算。

7.2.6、铸件的加工余量:

按照:

GB/T6414-1999加工余量:

等级E

最大尺寸

加工余量(RMA)

大于

40

0.4

40

63

0.7

63

100

1.1

100

160

1.4

160

250

1.4

250

400

2.2

计算公式:

内部尺寸=加工尺寸-2RMA-CT/2(双侧)

外部尺寸=加工尺寸+2RMA+CT/2(双侧)

外部尺寸=加工尺寸+RMA+CT/2(单侧)

7.3.熔炼/压铸工序

7.3.1、铝液压铸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进行外观检测。

7.3.2、检验频次:

首检、1次/2h巡检。

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3.3、检测项目:

铝件外观、孔径、气孔、通孔隔皮等。

7.3.4、铝件外观要求:

A、铸件不得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等穿透性缺陷;非加工表面:

气孔或缩孔的深度不能超过1mm,直径不能超过1mm,每50cm2范围内存在的缺陷不能超过一处;加工面:

气孔或缩孔存在的散布的目视可见的小针孔直径不允许超过0.7mm;;直径0.7mm以下的针孔在整个所在平面上不允许超过5个;

B、铸件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等缺陷;缺陷的程度和数量根据顾客图纸要求或协议规定;如果顾客未进行要求,按下表执行:

C、通孔隔皮厚度﹤0.3mm。

缺陷名称

缺陷范围

数值

备注

擦伤

深度(mm)

≤0.10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凹陷

凹入深度(mm)

≤0.30

缺肉

深度(mm)

≤0.50

长度不大于(mm)

2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

离压铸件边缘距离(mm)

≥4

间距(mm)

≥10

网状毛刺

高度(mm)

≤0.2

7.4.清理工序

7.5.1、清理掉产品型腔内的细沙以及压铸后留下的多余的飞边;

7.5.2、检验频次:

首检、1次/4h巡检。

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5.3、检验项目:

铝件外观。

7.5.4、铝件外观质量要求:

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飞边高度不超过0.5mm。

7.5、浸渗工序

浸渗工序作为本公司的特殊工序;过程检验人员需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参数进行监控和测量;汽配产品该工序取消。

7.5.1、频次:

1次/h进行监控;填写:

《浸渗工序过程监控记录表》

7.5.2、检验项目:

过程参数。

7.6.抛丸工序

7.6.1、检验频次:

首检、1次/4h巡检;填写:

《过程检验记录单》。

7.6.2、检验项目:

铝件外观。

7.6.3、铸件表面质量要求:

颜色为白亮的银灰色,色泽均匀无色斑;各部位表面粗糙度的观感均衡。

7.7.金加工工序

7.7.1、检验频次:

首检、1次/2h巡检;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7.2、检测设备:

三坐标测量仪、游标卡尺、螺纹塞规、高度尺、深度尺、粗造度仪。

7.7.3、检验项目:

产品外观、尺寸。

7.7.4、产品外观要求:

擦痕:

加工面上存在的引起表面色泽变化但不伤及基体的擦痕的影响面积不能超过所在平面的5%;

划伤:

加工面线状划伤、起刺长度不得超过3mm,深度、高度不得超过0.2;每个表面不能超过3处;

凹痕:

加工面的压伤凹陷直径不能超过1mm,每个表面不能超过2处;

毛刺:

加工面周边毛刺应予以清除,不允许残留;

另,铸件机械加工后装配面不允许有超过下表规定的孔穴存在。

缺陷

最大直径(mm)

最大深度(mm)

最多个数/cm2

边缘间最小距离(mm)

孔穴

0.5

1.0

1

5

7.7.5、尺寸要求;见检验指导书/图纸。

7.8.气密性试验

7.8.1、检验频次:

首检、1次/h巡检;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8.2、检验项目:

铸件密封性。

7.8.3、技术要求:

按检验指导书/图纸要求。

7.9.清洗工序

7.9.1、检验频次:

首检、1次/2h巡检;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9.2、检验项目:

铝件外观。

7.9.3、铸件表面质量要求:

铸件表面颜色均匀,光亮,无污点、磕碰伤;铸件上螺牙内不允许有通过超声清洗无法去除的积屑等。

7.10包装工序

7.10.1、检验频次:

首检;填写《过程检验记录单》

7.10.2、检验项目:

包装规范

7.10.3、技术要求:

见包装规范。

7.11.出厂检验

7.11.1、抽样方法以及判定标准:

按6.抽样方法和判定标准进行检验。

填写《出厂检验记录单》

7.11.2、检测项目:

检验指导书/图纸中标注的影响产品装配,功能/性能的尺寸或形位公差。

8.相关表单:

8.1、Q/TZZC-B-8.2/06-B01进厂检验记录单

8.2、Q/TZZC-B-6.3/02-B04模具/工装检测报告

8.3、Q/TZZC-C-8.2/01-B01模具/工装易损件入库检测报告

8.4、Q/TZZC-B-8.2/06-B03过程检验记录单

8.5、Q/TZZC-B-8.2/06-B05出厂检验记录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