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516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docx

高血脂的合理用药

1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用药分析

张雅慧

高脂血症属于遗传代谢性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致病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升高的一种血脂异常,治疗原则为同时降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由于该病在治疗时需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调脂药物,且这些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药师在工作中应学会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并做好相关监护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部分患者病例概况

一、入院情况

患者,女性,58岁,身高150cm,体重51kg,BMI22.67kg/m2。

因胸闷、憋气半年,咳嗽咳痰半月入院。

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无胸痛、肩背部不适,无头疼、头晕、恶心、呕吐、无大汗。

持续2小时无缓解,行心电图示:

Ⅱ、Ⅲ,V3-6ST-T改变,按“急性冠脉综合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治疗,症状稳定后,回家口服药物治疗。

患者今年1月,感冒后咳嗽,开始无咳痰及发热。

半月来患者咳嗽加重,伴有黄痰。

在家口服感冒药物,效果不佳。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余年,最高220mmHg,平日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于170/80mmHg左右。

糖尿病史15余年,最高27mmol/L,平日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早16U,晚14Uih及阿卡波糖”治疗。

血糖控制在7-8mmol/L。

入院查体:

T36.8℃,P84次/分,R18次/分,Bp191/81mmHg。

中年女性,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听诊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示:

Ⅱ、avF、V5、V6ST段下移,T波倒置。

血脂:

TC23.0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6mmol/L、LDL-C8.64mmol/L、TG4.83mmol/L。

临床诊断:

1.混合型高脂血症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4.2型糖尿病

二、主要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第3天诉咳嗽、咯痰,听诊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9.75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18.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2610^9/L。

胸部CT示:

符合支气管炎,双肺炎性改变CT表现,

双肺小结节。

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针抗感染治疗。

监测血糖谱示:

血糖波动在6.5-16.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70%。

调整降糖方案为: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6IU、16I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监测血糖。

给予瑞舒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降脂。

出院时患者血压155/75mmHg,病情平稳,咳嗽咳痰明显减轻。

表1患者住院期间医嘱用药情况

药物

起始时间

停药时间

瑞舒伐他汀钙(可定)10mgpoqn

2014-4-30

2014-5-9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poqd

2014-4-30

2014-5-9

氯沙坦钾片(科素亚)50mgpoqd

2014-4-30

2014-5-9

阿卡波糖片(卡博平)50mgpotid餐中

2014-4-30

2014-5-9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4iuihqd

2014-4-30

2014-5-6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ihqd

2014-4-30

2014-5-9

头孢曲松针(罗氏芬)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dripqd

2014-5-2

2014-5-9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ihqd

2014-5-6

2014-5-9

依折麦布片(益适纯)10mgpoqn

2014-5-6

2014-5-9

表2患者出院带药

药物

瑞舒伐他汀钙(可定)10mgpoqn

依折麦布片(益适纯)10mgpoqn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poqd

氯沙坦钾片(科素亚)50mgpoqd

阿卡波糖片(卡博平)50mgpotid餐中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16iuihbid

出院后患者一直服用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两种药物联合调脂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肝功正常(AST34u/L,ALT18u/L)。

血脂:

TC6.95mmol/L,HDL-C0.9,LDL-C3.67mmol/L,TG2.31mmol/L。

比此次入院时(TC23.00mmol/L、HDL-C1.86mmol/L、LDL-C8.64mmol/L、TG4.83mmol/L),有明显降低。

第二部分患者用药分析

一、对该患者血脂水平及危险程度的分析

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关于血脂水平的分层标准(表3),本患者入院时血脂水平(TC23.00mmol/L、HDL-C1.86mmol/L、LDL-C8.64mmol/L、TG4.83mmol/L)中所有指标均处于升高的状态,且远远高于标准水平。

表3血脂水平分层标准

分层

TC

LDL-C

HDL-C

TG

合适范围

边缘升高

升高

降低

<5.18mmol/L

(200mg/dl)

5.18~6.19mmol/L

(200~239mg/dl)

≥6.22mmol/L

(240mg/dl)

<3.37mmol/L

(130mg/dl)

3.37~4.12mmol/L

(130~159mg/dl)

≥4.14mmol/L

(160mg/dl)

≥l.04mmol/L

(40mg/dl)

 

≥1.55mmol/L

(60mg/dl)

<1.04mmol/L

(40mg/dl)

<1.70mmol/L

(150mg/dl)

1.70~2.25mmol/L

(150~199mg/dl)

≥2.26mmol/L

(200mg/dl)

根据心血管病发病的综合危险大小来决定干预的强度,是国内外相关指南所共同采纳的原则。

因此,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我国人群流行病学长期队列随访资料表明,高血压对我国人群的致病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建议按照有无冠心病及其等危症、有无高血压、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少,结合血脂水平来综合评估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将人群进行危险性高低分类(表4)。

根据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标准,本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危症),且有年龄(女≥55岁)的危险因素,属于心血管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表4血脂异常危险分层方案

危险分层

TC5.18-6.19mmol/L

(200-239mg/dl)或

LDL-C3.37-4.12mmol/L

(130-159mg/dl)

TC≥6.22mmol/L

(240mg/dl)或

LDL-C≥4.14mmol/L

(160mg/dl)

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3

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

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数≥1

冠心病及其等危症

低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高危

注: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低HDL-C、肥胖和早发缺血性心管病家族史

血脂异常治疗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冠心病,所以应根据是否已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表5)。

表5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LDL-C值及其目标值

危险等级

TLC开始

药物治疗开始

治疗目标值

低危:

10年危险性<5%

 

中危:

10年危险性5~10%

 

高危:

CHD或CHD等危症,或10年危险性10-15

 

极高危:

ACS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DM

TC≥6.22mmol/L

(240mg/dl)

LDL-C≥4.14mmol/L

(160mg/dl)

TC≥5.18mmol/L

(200mg/dl)

LDL-C≥3.37mmol/L

(130mg/dl)

TC≥4.14mmol/L

(160mg/dl)

LDL-C≥2.59mmol/L

(lOOmg/dl)

TC≥3.11mmol/L

(120mg/dl)

LDL-C≥2.07mmol/L

(80mg/dl)

TC≥6.99mmol/L

(270mg/dl)

LDL-C≥4.92mmol/L

(190mg/dl)

TC≥6.22mmol/L

(240mg/dl)

LDL-C≥4.14mmol/L

(160mg/dl)

TC≥4.14mmol/L

(160mg/dl)

LDL-C≥2.59mmol/L

(lOOmg/dl)

TC≥4.14mmol/L

(160mg/dl)

LDL-C≥2.07mmol/L

(80mg/dl)

TC<6.22mmol/L

(240mg/dl)

LDL-C<4.14mmol/L

(160mg/dl)

TC<5.18mmol/L

(200mg/dl)

LDL-C<3.37mmol/L

(130mg/dl)

TC<4.14mmol/L

(160mg/dl)

LDL-C<2.59mmol/L

(100mg/dl)

TC<3.11mmol/L

(120mg/dl)

LDL-C<2.07mmol/L

(80mg/dl)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本患者属于ACS合并DM的高脂血症患者,应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其治疗目标值为TC<3.11mmol/L(120mg/dl),LDL-C<2.07mmol/L(80mg/dl)。

二、临床常用调血脂药的分类及品种分布

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血脂药种类较多,目前主要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及药物的降血脂功能进行分类,按此分类方法可将调血脂药分为七类:

①他汀类;②贝特类;③烟酸类;④胆酸螯合剂;⑤胆固醇吸收抑制药;⑥多烯不饱和脂肪酸;⑦其他。

(一)他汀类

他汀类药物,也称为羟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reductase,HMG-CoA)还原酶抑制药,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

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被视为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冠心病事件减少有关。

1.他汀类药物的分类

按来源分为天然化合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具体药物见表6。

表6他汀类药物按来源分类

分类

药物

天然化合物

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人工合成化合物

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按药物的亲水性分为亲脂性他汀类和亲水性他汀类,药物的分类见表7。

表7他汀类药物按亲水性分类

分类

药物

亲脂性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亲水性

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兼有亲水亲脂性

氟伐他汀

2.他汀类调血脂药的药动学特征

他汀类药物一般以羟基酸型者吸收较好,内酯环型者吸收后在肝脏内水解成活性的羟基酸型。

很少进入外周组织,大部在肝脏代谢,经胆汁由肠道排出,少部分由肾排出。

各种他汀类调血脂药的药动学参数见表8。

表8他汀类调血脂药的药动学参数

药物

吸收率(%)

血药浓度达峰时间(h)

血浆蛋白

结合率(%)

主要肝脏代谢酶

活性代谢产物

肾排泄量(%)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h)

洛伐他汀

30

2~4

>95

3A4

10

21

3

辛伐他汀

70

3~4

95~98

3A4

13

5

2

普伐他汀

34

1~1.5

50

不需要

20

17

1.5~2

氟伐他汀

>90

1~3

>98

2C9

<6

24

0.5

阿托伐他汀

30

1~2

>98

3A4

2

30

14

瑞舒伐他汀

50

5

90

CYP2C9、2C19、3A4、2D6

10

20

13~20

由表8可见,口服氟伐他汀几乎全被吸收。

普伐他汀亲水性强,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仅50%。

除普伐他汀、氟伐他汀代谢产物无活性外,其他他汀类药物代谢产物均具活性,其中阿托伐他汀活性代谢物的作用占总抑制作用的70%。

氟伐他汀血浆半衰期短,为30分钟,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短,肌病发生率较其他他汀类药物少很多;且几乎只在肝脏中代谢,因此其为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药物。

3.他汀类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副作用通常较轻且短暂。

常见的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见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等,比较罕见的有肌炎、肌痛、横纹肌溶解等。

由于不同试验人群之间所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所以表9数据仅供参考。

表9他汀类调血脂药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血氨基转移酶升高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头痛、头晕

其他

洛伐他汀

常见

偶见

罕见*

常见

常见:

视觉模糊、味觉障碍;少见:

阳痿、失眠;罕见:

肌炎、肌痛;有报道发生肝炎、胰腺炎、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辛伐他汀

常见

一过性

罕见

偶见

便秘、消化不良、失眠、头痛等

普伐他汀

罕见

轻度

罕见

轻度

偶见皮疹

氟伐他汀

常见

常见

罕见

常见

偶见肌酸激酶升高

阿托伐他汀

常见

偶见

罕见

常见

视觉模糊、味觉障碍;阳痿、失眠;肝炎、胰腺炎、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瑞舒伐他汀

常见

罕见

罕见

常见

常见肌痛;罕见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肝氨基转移酶升高、关节痛、肌病;极罕见黄疸、肝炎、多发性神经病

注:

罕见发生率为0.01%~0.1%,含0.01%

在调血脂药中,他汀类是目前研究最透彻、作用机制最明确的一类药物,其疗效肯定,被广泛、大量地应用于临床。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所以,关于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禁忌证、特殊人群用药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4.他汀类药物的禁忌证他汀类药物的禁忌证详见表10。

表10他汀类药物的禁忌证

药物

慎用

禁用

洛伐他汀

有肝脏病史者

活动性肝脏病者

辛伐他汀

大量饮酒者、有肝病史者

对任何成分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与四氢萘酚类钙通道阻滞药米贝地尔合用;孕妇

氟伐他汀

大量饮酒者、有肝病史者

对本品或其成分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者、怀孕和哺乳期妇女及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大于260μmol/L,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患者

普伐他汀

有肝脏疾病史或饮酒史的

对本品过敏者、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试验持续升高者、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阿托伐他汀

对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过敏者

活动性肝病、原因不明的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患者、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瑞舒伐他汀

肾功能损害者;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本人或家族史中有遗传性肌肉疾病者;既往有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药或贝特类的肌肉毒性史者;乙醇滥用;年龄>70岁;可能发生血药浓度升高的情况;同时使用贝特类

对本品或其成分过敏者;活动性肝病患者,包括原因不明的血清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3倍的患者;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肌病患者;同时使用环孢素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及有可能怀孕而未采用适当避孕措施的妇女

5.他汀类药物的特殊人群用药他汀类药物的特殊人群用药应注意的事项见表11。

表11他汀类药物的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

洛伐他汀

使用有限,长期安全性未确立

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不推荐使用,动物试验中有致畸情况

普伐他汀

18岁以下患者暂不推荐使用*

同其他人群

禁用

瑞舒伐他汀

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不建议儿科使用

无须调整剂量

禁用

阿托伐他汀

由专科医生在儿童中使用,仅限于少数(4~17岁)患有严重脂质紊乱如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10mg/d

在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推荐剂量

禁用

辛伐他汀

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

同其他人群

妊娠妇女禁用;服用辛伐他汀的妇女不宜给予母乳

氟伐他汀

18岁以下患者不推荐使用本品(缺乏临床经验)

同其他人群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未采用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

注:

*国外已有在8~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中评价本品每天剂量在40mg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但尚未建立在中国18岁以下人群中的资料。

因此,目前对18岁以下患者暂不推荐使用

6.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由于他汀类药物与许多药物都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进行代谢的,所以与其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比较多,应格外注意,详见表12。

表12与他汀类药物代谢有关的肝酶P450系统及其诱导剂和抑制剂

他汀类药物

诱导剂

抑制剂

CYP3A4

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

苯妥英、苯巴比妥、巴比妥类、利福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卡马西平、曲格列酮、金丝桃

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三环类抗抑郁药、奈法唑酮、文拉法辛、氟西汀、舍曲林、环孢素、他克莫司、地尔硫zaozi001、维拉帕米、胺碘酮、咪达唑仑、皮质激素、西柚汁、他莫西芬、蛋白酶抑制剂

CYP2C9

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曲格列酮

酮康唑、氟康唑、磺胺苯吡唑

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还与其他药物存在着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具体见表13。

表13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

合用药物

临床症状

洛伐他汀

香豆素抗凝血药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免疫抑制药(环孢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达那唑、伊曲康唑、吉非罗齐、烟酸等)

增加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危险

考来替泊、考来烯胺

降低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普伐他汀

考来烯胺

降低普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瑞舒伐他汀

环孢素

升高瑞舒伐他汀的血药浓度

维生素K拮抗药

可导致INR升高

贝特类、烟酸

增加肌病发生危险

抗药、红霉素

降低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

口服避孕药

增加炔雌醇和炔诺孕酮的血药浓度

阿托伐他汀

考来烯胺

降低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

地高辛

增加地高辛的稳态血药浓度

红霉素

增加阿托伐他汀的血浆浓度

口服避孕药

增加炔雌醇和炔诺孕酮的血药浓度

环孢素、烟酸、红霉素、吡咯类抗真菌药

增加发生肌病的危险性

辛伐他汀

细胞色素P4503A4抑制剂(如环孢素、米贝地尔、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和奈法唑酮)、纤维酸类衍生物、烟酸

增高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

贝特类、烟酸

增加肌病的危险

香豆素类衍生物

增加香豆类抗凝血药的抗凝效果

氟伐他汀

离子交换树脂(如考来烯胺)

产生临床显著的累加作用*

苯扎贝特、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

增加氟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利福平

降低氟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

免疫抑制药(包括环孢素)、吉非罗齐、烟酸、红霉素

增加肌病危险

注:

*氟伐他汀和树脂结合

(二)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又称为苯氧芳酸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降低TG,所以,对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是首选。

药物主要有氯贝丁酯、苯扎贝特、益多酯、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环丙贝特、利贝特、辛普贝特、氯贝丁酸铝及双贝特等,其中氯贝丁酯因副作用较多已基本淘汰。

(三)烟酸及其衍生物

此类药物临床应用时间早,疗效确切。

烟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超过维生素疗效的大剂量应用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为广谱调血脂药。

主要有烟酸、肌醇烟酸酯、阿昔莫司、戊四烟酯、维生素E、烟酸脂素等。

(四)胆酸螯合剂

胆酸螯合剂主要有树脂类、β-谷固醇及药用炭等。

其中β-谷固醇因疗效欠佳或毒副作用大,实际上已被淘汰。

药用炭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临床上应用较少。

文献报道,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阴离子碱性树脂,主要药物见表6-5-3。

表6-5-3阴离子碱性树脂类调血脂药

药物

结构

考来烯胺

季胺甲基取代的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

考来替泊

二乙基三胺和环氧氯丙烷的共聚物

降胆葡胺

二乙胺基乙基取代的交联葡聚糖

(五)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此类药物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为依折麦布,主要通过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发挥作用,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起协同作用,且安全性与耐受性与药物单用相当。

为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和大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仍不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六)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第一个不饱和键距甲烷基端的碳原子数分为两类:

-3和-6两个系列,即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的称为-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在第6个碳原子,则称为-6多不饱和脂肪酸。

具体药物及其调血脂作用比较见表6-5-4。

表6-5-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调血脂作用比较

分类

代表化合物

药物

调脂作用

-3型多烯脂肪酸

十八碳三烯酸(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ALA)

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

多烯康胶丸、脉乐康、鱼油烯康、益寿宁、血脂平、脉通、心脉乐、亚麻脂等

明显

-6型多烯脂肪酸

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linoleicacid,LA)

十八碳三烯酸(γ-亚麻酸,gamma-linolenicacid,GLA)

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

亚油酸

(七)其他

除以上介绍的各类调血脂药物外,泛硫乙胺、普罗布考、弹性酶、甾体类谷固醇、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羟甲烯龙、氧雄龙、茶多酚及藻酸双酯钠也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

三、该患者调血脂药物应用分析

(一)调脂药物的选择与分析

该患者TC及TG均处于升高水平(TC≥6.22mmol/L为升高、TG≥2.26mmol/L为升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极高危),同时患者TG升高,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首先应积极降低LDL-C及TC,同时降低TG。

该患者入院时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月6日加用依折麦布,这样的联合治疗方案正是以降低TC和LDL-C为主的方案。

瑞舒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